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对于满清来说,俘虏明朝的亲王,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至少在打击明朝的信心、提振满清的士气上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事情真正有决定权的还是皇太极,但是如今在大明关内,与关外沟通不便,这就要看多尔衮如何取舍了。
  如果可以选择,卢象升也不愿意用满清俘虏去换德王一家。
  大明的王爷们在文官们眼中简直就是毒瘤,除了荼毒百姓、空耗国家钱粮,可以说是一无是处。文官们都是想尽办法减少王爷们的数量,封地的王爷们只要犯事,都会被罚俸,如果事情严重,还会找借口除封。总之就是在规则范围内不断的削减王爷们的数量,实在是因为国家已经养不起他们了。
  不过自己出手干掉和被满清俘虏是两个概念,后者对国家的声望打击是非常严重的。虽然经过几次满清入关,大明的声望已经快要触底了,但是这种事情还是实在太丢脸了,特别是崇祯,简直颜面丧尽。而崇祯又是一个特别好面子的人,发生了这种事情,他的愤怒可想而知。
  这种事情卢象升也不敢擅自决定,于是他给崇祯上了一道奏折,先是请罪,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致使济南沦陷,百姓被屠,德王被俘,请求朝廷处置。
  然后说自己手上还有几百满清俘虏,希望能够用这些俘虏与满清谈判,将德王一家换回来,请皇上允许。
  当卢象升的请罪奏折快马送到京师的时候,京师那边已经得知了济南那边的消息。
  果不其然,崇祯原地爆炸了。
  济南沦陷,百姓被屠,这样的事情确实很让人生气。但是这些年大明被满清攻破的城池多了去,崇祯已经麻木了。那些死去的、被抓去做奴隶的百姓,不过是奏折上的一串冰冷数字,再多也已经激不起崇祯的怒火了。
  但是德王一家被俘就让他的面子挂不住了,甚至有点感同身受。你们这些臣子玩忽职守、阳奉阴违,今天济南被破,德王被俘,是不是明天这京师也要保不住,朕也要被鞑子抓去羞辱?
  虽然因为战事正紧,无法大肆处置,但是暴怒中的崇祯将内阁的诸位阁老、六部尚书等高官都训斥了一顿,一连几天都没有好脸色看。被崇祯认定失责的诸位大佬们也要转移怒火,很快一道道训斥作战将领、地方巡抚的圣旨已经开始准备下达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卢象升,谁让你顶了一个总督天下兵马的头衔,不找你背锅找谁?至于你说指挥不动其他兵马,那是你的能力问题,跟朝廷无关。
  内阁初步拟定的旨意是将卢象升捉拿回京问罪,麾下兵马交由高起潜统领,继续与清军作战。
  在朝中大臣们的心中,有了卢象升这个重量级的背锅侠,崇祯的怒火也该发泄的差不多了,至少自己等人应该可以摘出来了。
  崇祯则有些犹豫,他也不傻,自从清军入关以来,各地都是城池被破,军民被杀、被俘的消息。唯有卢象升上报了两次捷报,累计斩杀鞑子四千有余,是唯一的亮点。如果此时将卢象升治罪,还有谁能力挽狂澜、抵抗清军?
  只是朝中大臣们众口一词,都将罪责推到了卢象升身上,即使是崇祯也难违大势,做皇帝也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就在这时,卢象升请罪的折子到了京师。既然连卢象升自己都认为自己有罪,这更加坚定了朝中大臣让他背锅的想法。
  但是卢象升折子里请求用鞑子俘虏换回德王一家的想法在京师中引起了争议。
  那些头铁的御史言官、科道给事中们当然不会同意了。
  在他们眼里,六百多的满清俘虏是大明最后的遮羞布,要是送到京师来,是一个可以洗刷满朝文武无能标签的机会。至于德王,死了最好,还省了不少的事情。
  当然明面上大家肯定不会这样说的,而是鼓吹德王一家应该为国尽忠,一死以证忠义,让世人知道我大明权贵誓死不降的气节。
  不过消息灵通的各地王爷和权贵们则是另外一个想法了。
  如今世道乱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步德王的后尘。特别是那些身处边地的王爷,还有领兵作战的权贵们,能够有一条保住性命的路子比什么都强。
  兔死狐悲之下,他们通过自己的门路不断的向崇祯进言,区区鞑奴俘虏,以后多的是。但是我大明的亲王尊贵无比,岂可相提并论。而且让大明的亲王被掳关外,实在有损大明和皇上的颜面。言下之意就是让崇祯同意用俘虏交换德王。
  内阁阁老们自然不愿意沾这个腥,直接将难题交给了崇祯。
  崇祯也很为难,不管同意与否,对他来说都有后患。虽然从心底里他是同意卢象升的方案的,但是他不能表这个态,否则御史言官、科道给事中们会将他烦死,史官会如何记录评价也不好说。
  最后崇祯决定一事不烦二主,干脆让卢象升自己来处理好了。至于卢象升能不能领会他的意思,传旨的太监会提醒他的。
  朝中大臣们对这个事情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他们的想法是先把德王换回来再说,这样大家的压力会小很多。至于卢象升的罪责问题,等把事情处理完了再说。
  有了这个插曲,朝廷对卢象升的追责圣旨就轻了很多。
  当卢象升接到圣旨的时候,朝廷对卢象升的处罚是刚刚没当热乎的兵部尚书又没有了。而且身上的宣大总督也没有了,是以暂代宣大总督的身份统领兵马抗击清军。并且严令卢象升用心杀敌,戴罪立功,否则数罪并罚,严惩不贷。
  至于用俘虏换德王的事情,圣旨里压根就没提。
  宣读完圣旨后,传旨太监收起了一脸严肃的表情,用和蔼的语气对卢象升说道:“督师还请宽心,皇上和朝中大臣也是因为济南一事气愤不已,不独督师受到了处罚,其他文武官员也都受到了牵连。只要督师继续杀敌立功,再传捷报,失去的东西还是会回来的。”
  “罪臣无能,致使鞑奴肆掠大明,臣民被屠、亲王被俘,有愧圣上的信任啊。”卢象升并没有什么不满,只是对于自己抵挡不住清军的攻伐感到自责。
  “皇上还是相信督师的。前两次督师送来的捷报就让皇上难得的有了一些笑脸,咱们这些做奴才的也跟着高兴。济南一事督师已经尽力了,无需过多自责。”这次来的传旨太监难得的和颜悦色,比上次来的强了不少。
  要知道上次来的是奖赏的圣旨,这次来的可是问罪的。
  “能得皇上如此信任,臣万死难报万一。臣必定斩灭鞑奴,以报皇恩,虽死无悔。”卢象升对崇祯确实忠心,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德王被俘,皇上忧心不已。时常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常言无颜见列祖列宗。我等在皇上身边也是心疼得不得了,只怨身单力薄,无法为皇上分忧啊。”传旨太监说着说着还拿手帕擦拭并不存在的眼泪。
  “都是臣下无能,不能为皇上分忧。至于德王的事情,不知朝中对于本官的提议是如何决断的?”卢象升一直在等着朝廷表态,德王的事情兹事体大,他实在不敢自决。
  “朝堂上有说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实难统一。皇上也不好决断,便让奴才转告督师,此事就由督师全权负责,相信督师一定可以处理好的。”这才是传旨太监重点要交代的事情,传达处罚圣旨不过是顺带的。
  “本官明白了。还请公公稍事休息,待本官有了决定还请公公带回去告知圣上。”卢象升久经官场,自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门道。
  “公公这边请,督师已经令人备好了酒宴,请公公沐浴更衣后赏光出席。”卢象观连忙上前将传旨太监引了出去。


第180章 传信多尔衮

  在传旨太监出去后,大家都留下来一起商议该怎么办。
  “朝廷这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虎大威忍不住问道。
  “什么意思?大家都嫌这个事情棘手,同意或者不同意都有后患,干脆推到督师身上了,倒是把自己都摘了个干净。”黄济不屑的说道。
  这也是官场的常态,好事大家一起上,坏事都唯恐避之不及。
  “那我们怎么办?换还是不换啊?”虎大威性子有些直,还没有体会到传旨太监的意思。
  “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肯定是要我们换的,只是不好直接说罢了。我想督师大人已经有了决断吧?”黄济将目光看向了卢象升。
  “做臣子的怎么能够让主上为难,既然皇上有这个意思,那就换吧。只是要委屈各位了。”卢象升满含歉意的看向黄济和杨国柱等人。
  这些俘虏都是大家拼死抓来的,现在为了卢象升的前途不得不拿出来去交换德王,这些功劳很有可能就得不到兵部的认可,毕竟兵部还没有清点过人头不是。
  “还请督师不要放在心上,都是为了抗清大业,何况我们以后还可以再抓不是。不过我们也不能吃哑巴亏,正好传旨的公公在,至少也要让他知道确实有这些俘虏,我们是吃了很大的亏的,皇上和朝中大臣们必须要认我们这份人情。”黄济是个不吃亏的主,可没有无私奉献的那个想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