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显然今天范文程的表现就非常好,在利益面前,再高傲的满人也低头了。
  “这个事情就由瓦克达负责吧。宁完我,宪斗还要负责羊毛的事情,晒盐场的事情就由你协助瓦克达完成。”刚给了济尔哈朗一块肥肉,这边代善也要照顾一下,所以皇太极就把晒盐场的事情交给代善的儿子瓦克达。
  瓦克达如今官职和爵位不显,没有参加会议,所以代善站出来给皇太极行礼感谢:“臣代瓦克达谢皇上隆恩。”
  “让瓦克达用心做事,宁完我还是有本事的,要好好用。做的好,朕不吝赏赐。”皇太极对于代善还是要拉拢的,两红旗也是重要的力量。
  “宁完我、范文程用心做事,实得朕心。宁完我、范文程世职各进一级,御马一匹,赏银百两。”皇太极赏罚分明,也是借此机会鼓励那些臣子用心做事。
  “奴才谢皇上赏赐!”宁完我和范文程立马跪在地上磕头,满脸的兴奋之色。
  “继续用心做事,我大清绝对不会亏待了你们。”皇太极轻轻的点点头。
  “喳。奴才等得皇上赏识,才能有机会一展所长,为大清尽微薄之力。皇上的知遇之恩,奴才等万死难报。”宁完我和范文程表演的这场忠臣明君戏码让代善等满人有些膈应,但是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多嘴。
  “我大清如今蒸蒸日上,而明廷内斗不休,流民四起,正是我大清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又有何不可?到时候各位臣公荣华富贵自然指日可待。”皇太极最后画了一个大饼,殿内的众人自然都是高呼“皇上英明神武!一统天下!”
  会议后各路人马分开行动,代善还要继续在盖州坐镇。济尔哈朗则拉着范文程准备就羊毛的事情好好交流一下。宁完我则要主动去找瓦克达商谈晒盐场的事情,虽然瓦克达没有资格参加会议,但是谁让人家是主子呢。
  要求多尔衮开春前班师的命令也快马加鞭的传向了关内,本来皇太极给多尔衮的时候是非常充裕的,只是因为兴汉军的事情不得不提前召多尔衮回来。
  此时多尔衮正在进攻济南,卢象升进兵沧州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多尔衮的耳朵里,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更改自己的计划,哪怕杜度吃了败仗,丢失了大量的钱粮和人口。
  大明的京师经过鞑子的几次劫掠,已经残破不堪了,油水没有多少了,紧靠京师的山东就成为这次鞑子入侵的主要目标。
  多尔衮的目标直接对准了济南城,那里是山东的治所,人口繁盛,钱粮众多,拿下济南城比攻下十几个县城都要强的多。何况济南城里还有德王,要知道大明的王爷有钱是人尽皆知的,每个都富得流油的。
  多尔衮一路沿运河南下,直扑山东。山东得到鞑子南下的消息,急忙将大部分兵力向北调动,都布置在了德州。
  德州是京师到山东的必经之路,山东那边自然是希望能够将鞑子挡在外面。怎料多尔衮根本就不上当,干脆绕过德州,从清河、高唐一线攻入济南,随便还在临清抢了一把。
  临清有运河上的钞关,是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储藏的物资钱粮那是海了去,结果全都做了鞑子的嫁衣。驻守当地的漕兵几乎是闻风而逃,连个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当清军出现在济南城下时,全城只有不到一千的士兵,而清军有十万之众。
  因为清军的名声实在太差,只要城破,几乎是鸡犬不留。不是杀死就是做奴隶,根本没有其他的选项。所以济南城内的军民很快就组织起了一批义勇,誓死抵抗。
  防守德州的山东总部刘泽清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根本就不敢回援,躲在德州城里瑟瑟发抖。
  济南军民抵抗了十日,终究寡不敌众,被清军攻克济南城,随后屠杀了城内17万百姓。并且活捉了德王朱由枢、郡王、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等。然后放火焚城,整个济南被焚掠一空。
  获得圆满收获的多尔衮此时才开始考虑卢象升的问题。
  其实多尔衮完全可以不理睬卢象升,但是卢象升不像其他明军将领那样畏敌避战,几次主动攻击清军都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何况卢象升部现在还有打败过谭泰的黄济部天津兵马,这两个敢于挑战清军的部队都是清军欲除之而后快的,所以多尔衮挟济南大胜之威,决定回师途中剿灭掉卢象升所部。
  正好此时皇太极的最新命令下达,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要出关了,于是多尔衮命令岳托将战利品先行带回关外,自己则带领十万人马直扑沧州。
  北上的途中,多尔衮直接从德州城外而过,德州城内的守军根本不敢出击,在城内吓的瑟瑟发抖,唯恐清军攻城。
  好在多尔衮赶时间,不欲多事,让德州城内的刘泽清逃过一劫。
  本来在历史上,岳托应该在济南染上天花,死在了军中。如今却因为黄济改变了卢象升的行军方向,使得岳托留在了临清一线,没有进入济南城,逃过了天花病毒的追杀。
  得知济南消息的崇祯皇帝悲愤欲绝,特别是德王一家被俘,让他颜面尽失。恼羞成怒的崇祯将怒火发到了作战不利的将士身上,首当其冲的卢象升就受到了牵连。


第179章 俘虏换德王

  驻守沧州李家庄的卢象升收到了来自京师的圣旨,准确的说是前后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卢象升在击败杜度后向京师报捷,面对如此大胜,京师自然欢欣鼓舞。崇祯和内阁难得的高效了一把,将卢象升剥夺的兵部尚书衔又还了回来,并且荫一子为锦衣卫世袭千户,另有其他钱财赏赐。至于具体的封赏,等到战事结束后再另行定夺。
  圣旨里崇祯难得的将卢象升好好的夸奖了一番,希望他能够继续努力打败入寇的清军。至于歼灭入关的清军,崇祯也知道绝对不可能,现在的他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任文官们忽悠的小白了,只希望能够打压清军的嚣张气焰,将他们打疼了、打怕了,不敢再轻易入关就不错了。
  崇祯的肯定确实让李家庄的士气明显都高涨了起来,卢象升这几天的脸色都好了不少。特别是跟在卢象升后面不远处,由高起潜统领的关宁军,得知卢象升获得奖赏后,更是像吃了大便一样恶心。
  当初分兵的时候,高起潜就将卢象升手上最有实力的关宁军拿走了,本意就是给卢象升一个难堪,让他无计可施、无功可立。没成想天津的黄济要死要活的非要跟着卢象升,高起潜得到的消息是,卢象升的两次大捷黄济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卢象升前后斩杀了四千多鞑子,损失却微乎其微,这就让高起潜妒火中烧。
  同时他又暗骂黄济不晓事,宁肯上卢象升那条破船也不愿意到自己这边来,否则这些功劳将都是自己的。
  跟着高起潜的关宁军态度也开始暧昧起来,武人都是靠实力和功劳说话。以前大家都愿意听高起潜的,一来是因为大家都是熟人,还有交情在。二来高起潜手上有钱有粮,后台又硬,不怕被人阴了。
  可如今看起来卢象升不但过得很滋润,而且手里的鞑子首级越来越多,关键是自身损失还少,这就让那些关宁军有些吃味了。他们大老远从辽东赶过来,自然是希望能够赚些功劳的。早知道在卢象升手底下可以这样轻松的赚取功劳,他们其实是可以抗命继续跟着卢象升的。反正只要不是造反,朝廷对他们这些手握军权的军头还是多少有些忌惮的。
  高起潜看出了些许苗头,立马又是酒又是肉的赏赐全军将士,还经常宴请将领,大打感情牌,总算是将军心稳定住了。
  不过卢象升的好日子还没有过几天,南边就传来了多尔衮攻破济南,屠杀十余万百姓,活捉德王一家的消息。
  卢象升得到消息后气急攻心,当场的晕厥了过去。
  醒来后,卢象升嚎啕大哭,痛骂自己无能,致使百姓蒙难,亲王被掳,朝廷蒙羞,甚至想要立马提兵南下解救德王。
  只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黄济和杨国柱他们劝阻了,实在是他们的实力不济,面对多尔衮的十万大军,坚守李家庄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清军不来攻城,再想办法追击也不迟。
  这时,黄济提出了一个想法,用手上的满清俘虏去换德王一家人。
  如今卢象升手上有六百多清军俘虏,这是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明军少有的重大战果。正是因为有这六百多俘虏的存在,朝廷的嘉奖圣旨才会来的这么快。毕竟首级可能作假,但是俘虏是做不了假的。
  这些俘虏最后的下场很大的可能是送到京师游行示众,然后被献祭太庙后处死。如果能够用这些俘虏把德王一家换回来,至少从面子上讲崇祯肯定是愿意的。
  虽然崇祯打心底里厌弃那些封在各地的王爷,正是他们巧取豪夺、贪婪无度,让大明的地方百姓苦不堪言。但是作为朱氏一族的族长,崇祯不得不顾及下宗族的态度。如果在他的治理下,贵为王爷都会被外族掳去,对他的声望将是重大的打击。
  只是用俘虏换亲王这种事情以前毕竟没有前例,朝廷是否同意,满清是否愿意,具体如何实施,都是个大问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