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右贤王熏狁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此时的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知道秦骑军为什么会比匈奴更快了。
  部下匆匆来报:
  “右贤王,据前方兵士所言,秦骑之所以更快是因为他们在马肚位置绑着两个脚蹬。”
  “如此一来,秦军骑马便如履平地。”
  “且不只骑马更快,其双手也勿需再抱住马脖……”
  此时匈奴还不知道速度快很大一部份原因是钉了马蹄铁。
  不过其实速度与马鞍、马镫也有关。
  之前之所以只能日行百里,与骑手长时间在马背上十分吃力的保持平衡也有关系,有了马鞍、马镫后骑手便轻松多了,于是便节省了许多体力当然也能走更远。
  熏狁听了不由大惊。
  在马肚位置装上两个脚蹬?
  这主意倒是好!
  匈奴千百年来养马、骑马为何却想不到此点,却让以农耕为主的秦军想到了?!
  接着再往细里一想:
  若秦骑速度快于匈奴,便进可攻退可守,而匈奴却只有彼于奔命徒耗体力,这又如何能战?
  但要是不战,却也因为速度不及秦军逃也逃不了。
  这战也不是逃也不是……
  想到这熏狁当下就慌了神了,那一刻他就知道匈奴败局已定,尽管匈奴兵力多于秦军。
  不过当然,熏狁不会把这些话说出口。
  因为分析给部下听,部下不但没有解决的办法反而还会因此恐慌,若再传了出去……
  这时熏狁就有些后悔没有服从冒顿单于的命令了。
  冒顿单于令他暂且不急于进攻,等单于的部队与其合军之后再作打算。
  不过这一次却并不是熏狁有意违抗单于的命令。
  因为一直以来匈奴都占据着速度的优势,不管是对西域还是对秦军,尤其是在草原。
  所以熏狁已习惯了这种拥有速度优势下的战术。
  若是拥有速度优势,那就是想什么时候开战就什么时候开战,想脱离战场就脱离战场,主动权全在匈奴手里。
  因此熏狁领着大军跟着西域骑兵没有任何问题。
  更何况冒顿单于肯定不知道秦军的目标是龙城……龙城乃必救之地,熏狁是不得不这么做没有其它选择。
  问题就在于,速度优势突然不在匈奴而在秦军了。
  于是主动权完全丧失熏狁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接着熏狁又紧张了起来:
  匈奴骑军可是个个自马背上长大的,他们要说计谋、策略确是没几人懂,但骑战却是个个精通。
  此时他们又知道秦军速度更快且可以不用扶马脖保持平衡,再加上匈奴原本就被秦军打得心惊胆战士气低落……时间一长只怕不用打都要崩溃了。
  想到这里,熏狁就认为匈奴只有一战,而且越快越好。
  一念至此,熏狁便咬牙下令道:
  “全军出战!”
  部下应了声,便将命令传了下去。
  很快,匈奴阵营上空就响起了一阵低沉的牛角号声。
  匈奴骑兵一个个翻身上马整好队形,随着熏狁一声令下便蜂涌而出。
  这似乎在沈兵的意料之中。
  因为沈兵的判断也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匈奴耗不起,再耗下去很快就有逃兵了。
  而以匈奴的作战风格,逃兵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
  因为他们一惯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现在既然大多数人都认为打不过……逃就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熏狁只有孤注一掷,拼着士气未泄时希望以更多的兵力发起进攻,这么做还有点胜算。
  沈兵没有迟疑,高声下令:
  “全体上马,准备迎敌!”
  “发号令,命西域、月氏两军自行进攻!”
  蒲类军轰然应声,纷纷翻身上马做好战斗准备。
  同时两根响箭飞射到空中并炸开,西域及月氏方向回了一声响箭表示收到讯息。
  匈奴骑兵初时动作不快,一队队的朝各个方向集结……
  远远望去,沈兵就知道匈奴将主力集中在了蒲类军也就是沈兵这个方向上,大概有四万兵力,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一片。
  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此之前匈奴最好的目标是西域军,因为其汇集了三十六国的兵。
  但是当蒲类骑军赶到之后,最好的目标就变成是蒲类军了。
  原因很简单,蒲类军是兵力最少的一支部队,且同样是西域三十六国的散兵聚集在一起。
  更重要的还是蒲类军刚刚从五百余里的后方赶至,属于疲兵。
  熏狁的计划是分别以两万兵力牵制住西域、月氏两军,以四万的绝对兵力优势吃掉蒲类军,一万军兵力为预备部队。
  接着,四万兵力便可以包抄西域、月氏两军逐个包围歼灭。
  然而……
  熏狁没想到的是沈兵就在蒲类军中。
  他更没想到蒲类军虽说是三支骑军中兵力最弱且同样是西域各国拼凑起来的,但却是士气、素质最好的一支骑军。
  正如之前所言,蒲类军兵源虽来自西域,军制却是与秦军无二,有秦籍有身份当然也有二十军功爵位制。
  这支军队当初知道西域、月氏先行蒲类与步兵一同置后时还不断有反对之声……他们已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功晋爵获得封地了。
  此刻眼看有仗打,个个都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匈奴集结好部队后便分成几个方向分别朝秦骑三军扑去。
  其中奔向蒲类军的四万骑又分成四队:左一队、右一队,中间两队,每队各一万人。
  很明显,匈奴这是打算包围秦军。
  沈兵等了一会儿,便一挥手,两千名蒲类军就朝正中迎了上去。
  率领这四万骑的正是右贤王熏狁,他一看到秦军这战术就愣了:
  两千骑迎战四万骑?
  其它人却按兵不动?
  不过熏狁心下却暗喜,这秦将定是不擅骑战,于是才会犯下如此错误。
  机不可失,此时不战而胜之更待何时?


第四百七十二章 火球骑军
  沈兵当然不是用这两千人去对匈奴的四万人。
  战场上无论是骑战还是步战,都十分忌讳被敌人包围。
  因为一旦被包围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展开在中间挤成一团,尤其是骑军……骑军要是被挤在中间失去了速度优势那基本就只有等死一途了。
  匈奴的阵形明显就是想包围秦军。
  这是兵力多的优势……兵力一多就可以分成几个部份且每个部份都可以独挡一面不致被敌人一口吃掉。
  比如此时蒲类军面对的匈奴:一万在左翼一万在右翼,还有两万在中间。
  蒲类军只有一万八千余人,想要吃掉匈奴任何一支都不是易事。
  于是,若要正面应战的话几乎无法避免要被匈奴包围。
  然而,蒲类军却有其自己的破围办法,那两千骑军便是沈兵派去破围的。
  两千骑军迎战是不可能遭到匈奴的包围。
  原因是这两千骑军兵力太少了,匈奴将其包围不仅不划算紧接着还会遭到秦军主力的进攻。
  因此这两千骑军十分顺利的便迎上了匈奴正面的两万主力。
  匈奴骑军隔远了就朝两千秦骑放箭,但这些秦骑是有备而来,他们手持木盾斜向上遮挡护住要害,一道道箭矢便狠狠的钉在木盾上。
  匈奴骑军纷纷拔出弯刀准备应战。
  按他们的想法,这两千秦军就是来找死的。
  虽说秦骑因为有马镫可以解放双手,但两千对两万……便是以马群冲撞也能将其踏平。
  然而秦骑却并没有打算直接与其对冲,而是弯刀朝马鞍前一砍,挂在马鞍两侧的数十枚“霹雳火球”便掉了下来落在阵前,之后秦骑便一拉马头改变方向举着盾从侧翼穿出,只留下一堆堆“霹雳火球”在阵前,导火索还“索索”的冒着烟。
  这两千骑并非去作战的,而是去施放“地雷”的。
  如果说有什么能阻挡匈奴骑兵排山倒海的冲势的话,沈兵认为没什么能比得上“霹雳火球”。
  枪阵?
  过于被动且只适用于步卒。
  投石机?
  制作不易机动不便。
  火炮?
  成本高重量大,且射速慢反应迟钝,在快若闪电的骑兵面前优势不明显。
  只有“霹雳火球”,尤其还是使用了改良火药配方后的“霹雳火球”……
  火药配方改良之后其威力已经与现代黑火药相差不大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还需要经过进一步提纯。
  不过此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毕竟这威力的火药已足够对付骑兵。
  沈兵做的只是将“霹雳火球”做了些改进……因为火药威力大,于是减少装药缩小体积,但威力却比之前有过之无不及。
  体积小重量轻就方便骑军携带和投掷,于是蒲类军便大量装备。
  沈兵甚至还在其中编了一支为数五千人的“火球骑军”。
  这支骑军只装备刀盾不带箭矢(为了减轻重量),马鞍两侧分别挂着十枚“霹雳火球”,右手边的马鞍后又挂了五枚。
  此外马鞍前还特地设置了一个可插上火绳的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