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龟兹若是杀我使者,便是要依附秦军。”
  “若龟兹一附,西域各国自是纷纷跟随,秦军便在西域稳住阵脚了。”
  “接下来,秦军便要出兵草原了!”
  于是,右贤王第一时间便派出探子假扮西域牧民监视秦军的动向。
  这对匈奴来说并不困难,西域与匈奴都是游牧民族,甚至边境一带语言还相通,西域又没有什么户籍制度,于是连伪装都不需要。
  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传到右贤王那,右贤王心下暗自吃惊。
  因为右贤王以为沈兵要想进攻草原少说也准备十数月甚至一、两年。
  毕竟要收拢西域各国稳住人心需要时间、招兵买马需要时间、整训军队屯积粮草也需要时间。
  谁想沈兵前后不过两个月就完成了。
  一会儿回报西域各路骑兵汇集姑师,一会儿又整训完毕似要出兵。
  右贤王听了还不信,依旧在燕然山一带休整……自西域一战后右贤王的兵力虽是损失不多,但全军士气遭受的打击却非同小可。
  因为就像熏狁开战之前所言:
  “若十万兵力对一万秦军而不能战而胜之,那匈奴又岂是秦军的对手?”
  这海口夸了下去,结果这场仗不仅没能打赢反而还是惨败,于是其副作用就跟着来了:
  匈奴将士虽然没有明说,但暗中都在传熏狁那句话“十万对一万秦军尚不能胜,岂可以秦军为敌?”。
  打仗这东西有时就是这么奇怪。
  若全体将士都相信这场仗能赢,便都朝着这目标前进且奋勇杀敌,于是就真的能赢。
  反之若全体将士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甚至还没开始打就担心会输了这场战争,便个个都想着明哲保身,于是就真的会输。
  此时右贤王的八万大军就是后者。
  其实右贤王此时的军队已不只八万,其返回草原后又紧急征了一万扩充至九万……
  匈奴征兵速度会比中原快得多。
  原因是中原是农耕民族,百姓绝大多数只会种田,征为兵士之后还要经过训练才堪大用。
  虽说也不完全如此,因为秦国百姓平时也在服更役,但一年只一月役期,且这一月还并非都用于训练,有时还被当作苦役使用。
  因此要上阵作战尤其要成为精锐非得来回磨练数年不可。
  然而匈奴游牧民族却是自小骑射狩猎,年龄一到拉进部队几乎便是一名合格的兵士。
  右贤王紧急征兵一万便是如此。
  然而,在士气如此低下全军都以为无法与秦军为敌的状态下,老兵谈论的都是秦军如何如何厉害与其作战如何如何可怕……新兵进来之后没被吓傻便不错了,又如何能有战斗力!
  熏狁又哪会不知道这些。
  于是熏狁这段时间一直在整训部队希望能提升士气以准备与秦军一战。
  然而,便是熏狁自己心下也没有底气。
  秦军若是来犯该如何应对?
  据说秦军今趟汇集了十万大军……一万秦军都无法战胜,十万大军又如何能敌?
  若是再败了如何在单于那交待?
  这些就是熏狁想得最多的问题。
  不过熏狁还是自我安慰:
  “秦军不擅长骑战。”
  “拼凑的西域骑兵乃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此处是草原,匈奴骑兵在草原却从未败过,又如何能怕了秦军?”
  熏狁想着,大不了等秦军来犯时,便借着熟悉地形四处游走,到时秦军追也追不上打又打不着,又何惧之有?
  这么一想,熏狁心下就坦然了。
  接着又过了几日,突然就有人来报:
  “右贤王,大事不好!”
  “秦军来犯,距我等不过几日远了……”
  右贤王“腾”的一声便坐了起来,然后大怒:
  “秦军只几日远?为何此时才报?你这厮在路上游山玩水不成?”
  其实这却是右贤王错怪探子了。
  探子轻装简行昼夜兼程且沿途有人接替,那么消息日行八百里问题不大。
  而骑军兴师动众又是补给又是牛羊的,日行百里就差不多了。
  但沈兵出兵却是一反常态的没有选择在白天出行而是在夜里,探子初时只道秦军只是有日常训练于是没加注意。
  直到次日发觉秦军已不见踪影这才感到不对,追上一看才知道秦军大军开拔兵锋直指草原。
  这一来就缓了半日。
  之后秦骑军又普遍装备马鞍、马镫及马蹄铁,行军速度由原来日行百里升到日行百五十里。
  尤其一路行军还一路派出游骑四处侦察,一路碰到牧民不会青红皂白尽数收押跟随部队行军。
  于是伪装成牧民的匈奴探子一个不察居然被收押在其中无法脱身。
  路上一个又一个匈奴探子在没准备的情况下也都被游骑收押。
  直到数日之后才漏了几名躲在暗处的探子,这才匆匆赶来报讯。
  但此时秦军距离右贤王驻地不过只有五日路程了。
  右贤王大惊,赶忙下令全军收拾行装转移宿营地。
  右贤王想当然的就以为秦军此来就是要找寻其主力并与之决战的。
  但很快右贤王就发现这个想法是错的。
  事实上,沈兵根本就不知道右贤王在哪,他也没必要知道同时知道也没用。
  草原这地方,对于匈奴骑兵而言了随时收拾下帐篷就可以转移,知道其驻地在哪又能如何?
  但沈兵却知道有一个地方匈奴逃不了。
  那就是:龙城。


第四百六十九章 目标
  秦军的行军序列是这样的:
  王贲和李笺分别带领西域骑军及月氏骑军一北一南朝龙城挺进。
  紧随其后便是沈兵带领的河内军及蒲类军。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西域及月氏两军都是骑军,其优点就是机动速度快,当然不可能与河内军在一起以每天五十里的速度前进。
  至于蒲类军,它虽说是骑军但沈兵只是将其用作步卒的掩护及预备部队。
  行军的困难在前半段,也就是从姑师进入草原的一千多里戈壁滩。
  在这其间行军要考虑的不只是兵士的食物和饮水问题,还有马匹及所携带的牛羊的草料及饮水。
  不过好在戈壁滩是属于半沙漠,时不时的还会碰到些半干半绿的杂草,且秦军随行的牛羊都是生命力较强更耐旱的牛羊,路上旦凡碰到些有草的地方便停下让牛羊啃食。
  只不过这么一来,秦军路过的地方就像是蝗虫飞过似的变得寸草不生。
  越往东随着草地变多,行军的压力也就逐渐减小了。
  进入草原之后就可以说几乎没有后勤压力……因为秦军就可以像匈奴一般以放牧的牛羊为食。
  右贤王熏狁不久之后就探明了秦军行军序列。
  熏狁在地图上往秦军行军方向一看,脸色当场就变了:
  “秦军这是要直取龙城哪,西域却是将我等卖得彻底!”
  也难怪熏狁会这么说,中原人很少有去过草原的,就算去了草原也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哪里是哪里。
  但西域的游牧民族就不一样了,其因为环境恶劣常有牧民进入草原地区放牧,走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草原地形。
  于是熏狁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西域人将匈奴卖了,使秦军一开战就直取龙城。
  部下建议道:
  “右贤王,我等在龙城不过一万兵力,应速去增援。”
  熏狁沉默了一会儿,就说道:
  “增援?”
  “龙城是些栅栏及石砌的矮墙,我等若是增援龙城,又如何能守?”
  熏狁说的没错。
  龙城对匈奴而言虽说是战略要地,但匈奴却从未想过它会失守。
  这一方面是因为龙城从未有过来自中原方向的威胁,于是就不需要建造多坚固的城墙。
  正如之前所言,游牧民族不擅攻城也不擅守城。
  若攻城一方是不擅攻城的游牧民族比如东胡,那么守城的匈奴不需要将城墙造得多坚固便能轻而易举的守住。
  另一方面,则是游牧民族极少攻城,他们更多的是抢占肥沃的草场,于是这战争更多是发生在城外而非攻、守城。
  于是龙城虽说是战略要地,但却只是由石砌及栅栏胡乱围起来的一片地,对秦军这中原军队而言几乎就是村级防御,有跟没有差不多。
  若匈奴军队前往龙城增援,到时与秦军面对面厮杀,擅长机动作战的他们又哪能讨得了好?
  部下不由急道:
  “可是右贤王,我等难道便任其攻下龙城不成?”
  “那里可有十余万牧民及大批牛羊,若是被秦军夺了去……”
  匈奴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人和牛羊,他们几乎不考虑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熏狁想了想,就回答:
  “如此,我等只能以攻为守。”
  部下问:
  “如何以攻为守?”
  熏狁指着秦军北翼的西域骑兵,道:
  “西域骑兵由三十六国结盟而成,其组织、指挥必定极为混乱。”
  “且西域向来胆小懦弱,若我大军将其一围……这三万西域军只怕便灰飞烟灭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