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熏狁会这么想。
秦军的三支军队里,如果说要进攻的话,原本应该是位于最后的秦军主力也就是步骑混编的蒲类军和秦军最适合。
若说西域骑兵士气不足或各国拼凑,那么蒲类军也同样如此。
问题就在于熏狁已被沈兵给打怕了,一想到要进攻秦军就脑壳疼,一点底气都没有。
再加上秦军步卒又有什么索箭、“震天雷”还有“火炮”之类……熏狁觉得还是不惹为妙。
那么剩下的就是西域骑军和月氏骑军了。
月氏骑军熏狁是了解的,之前进攻河西走廊时就与其交过手,知道月氏骑兵还有些本事。
何况匈奴在北,要攻击月氏要横穿秦军防线,一不小心便要陷入重围。
于是便只能选择西域骑军。
这有些出乎沈兵意料之外。
因为沈兵总想着骑兵是步兵的克星,尤其是在开阔的草原上。
所以沈兵以为匈奴首先应该进攻的是后方的秦军主力。
不过想想觉得也对,匈奴已数次与秦军主力交手都没讨得好,这一回也该选新组建的西域骑兵了。
无忧公主听闻这情况后就有些担心:
“大将军,据闻匈奴有十万大军。”
“若是全力围攻西域骑军,只怕……”
沈兵回答:
“公主放心,有王贲领军,他不会轻易任由匈奴将西域军包围!”
古时作战就是这点比较麻烦,尤其是骑军与步军的差距……步军日行五十里,而骑军因为有了马具可以日行一百五十里,也就是说只一日行军便相距百里。
这几日下来西域骑军与后方的秦军主力已相距五百余里。
于是沈兵便再也无法及时指挥前方骑军,只能依靠两军主帅自行决定,他们能做的,就是将情报和决定一批批的报与沈兵。
果然,几个时辰后,从王贲那就发来了另一个消息:
“我军已摆脱匈奴纠缠,并往撤离。”
其它的王贲就没多说了。
情报里也的确不宜多说,因为很容易就会被匈奴游骑截杀而泄漏计划。
但沈兵一看情报马上就意识到王贲有何打算。
王贲带着匈奴骑兵往南走,一方面是与南面的月氏骑兵汇合,另一方面则是等待秦军主力。
匈奴不追则已,若是跟着王贲往南追,便会掉进秦军的三面包围中。
沈兵没有多想,当下便交待李岩继续按原计划行军并留下两千骑为其策应,自己则带着蒲类军前往增援王贲。
若熏狁不回避,那么前方就将是一场骑兵大战。
第四百七十章 心理压力
熏狁没有回避。
这并不是说他不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状况。
实际上,当西域骑兵一退熏狁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妙了。
因为熏狁是在西域骑兵前进路线上设了个半包围圈……也就是北、东、南各布设了一万人。
熏狁的计划是,先用这三万人将踏入半包围的三万西域骑兵缠住,然后主力再围上来以优势兵力一战而胜。
这是匈奴常用的战术,由于匈奴战马习惯了草原的环境于是会比西域骑兵快一些,熏狁相信要将目标缠住并不困难。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熏狁吃惊的发现西域骑兵竟然比匈奴骑兵还快,他们在意识到踏入匈奴包围圈之后,居然能在匈奴完成合围之前就从空隙冲了出去,只留下匈奴一干人在后头紧紧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
熏狁心下觉得奇怪,什么时候西域骑兵已有如此骑术了?
熏狁又哪里知道,这是因为西域骑兵已装备了各种马具的原因,其中尤是马蹄铁,对马匹在草原中柔软的土地上奔跑帮助很大。
但像马蹄铁、马镫之类并不明显,匈奴骑军远远的看着西域骑军一时没能发现问题所在。
摆在熏狁面前的问题,就是追还是不追。
追吧,就有可能进入秦军三路骑军的包围中。
不追吧,又如何能阻止秦军直奔龙城?
所以熏狁其实没有选择,只能追。
更何况熏狁还考虑到一点:
秦军之利在于步卒,那又是火炮又是“索箭”的,使匈奴骑军很难施展。
而秦骑却战力平平,若说有什么威胁的话,那便是可以发射“震天雷”的战车。
不过据说秦军已将神武军拆分,那战车却配给了步卒。
如此一来,便是骑兵对骑兵。
不说匈奴骑军兵力更多,此处还是匈奴长于作战的草原,同时秦骑成份又十分复杂……西域三十六国、月氏再加上秦军,指挥协同上能顺畅么?
这么一想,熏狁就决定将计就计,干脆与秦骑大战一场。
若是骑军能胜了秦军,那剩下的步卒便不足为虑了。
于是熏狁不只没有收兵,反而将部队尽数调来跟着西域军一路南下。
沈兵和剺领着一万八千余骑一路紧赶,在第三天时总算是找到了匈奴主力。
是时王贲和李笺正各率两路骑军与匈奴大军追迷藏,简单的说就是骑兵对付步兵时常用的“放风筝”战术:匈奴想上前决战时秦骑就逃,匈奴收兵时秦骑又贴了上来。
这种战术原本在骑军与骑军之间是无法使用的,尤其对以骑射见长的匈奴骑兵。
然而,当西域及月氏骑兵已装备上了马具也钉上马蹄铁之后就不一样了……速度更快的秦骑可以轻松的调动匈奴骑军而匈奴却无可奈何。
这就是速度的优势,且只是其优势之一。
就像近代空战时速度永远是最关键的指标……空战中若速度比不上敌机或差距太大,就连跟着敌机都办不到,更谈不上开火,直到空空导弹的出现改变了空战模式,速度的地位才略有下降。
沈兵赶到战场也不着急,他在几里外就让部队停下休整。
急的倒是无忧公主,她不解的问着沈兵:
“大将军,我等一路紧赶岂不就是为了前来增援西域军?”
“为何赶到了却要扎营休息?”
沈兵回答:
“之前一路紧赶是因为担心匈奴走远了寻他不到。”
“如今既已寻到而我等速度又快于匈奴,还怕他跑了不成?”
无忧公主不由“哦”了一声。
沈兵这话说的是,草原一片开阔虽说目视距离很远,但也是四通八达要找寻敌军甚至友军都不容易。
寻到之后那便是谁速度快谁占优了。
而秦骑又是速度快的一方,当然不需要着急。
何况蒲类军已连续奔袭好几天,有时夜里都没休息,此时马上就加入大战显然不太合适。
无忧公主只是擅长与各国贸易却并不长于带兵……其实无忧公主也是有带兵经验的,但西域带兵往往是直来直去有敌就打打不过就逃,不会讲究什么计策兵法。
在此之前无忧公主以为那什么兵法、计谋,都是中原多山多河地区的事,像沙漠、草原之类四通八达的地形,哪有什么兵法可讲。
如今只跟着沈兵没几天,就感觉获益良多。
这使无忧公主望向沈兵的眼神都带着敬佩,她此前只道沈兵是一谋略型的将军,此时才知道他带兵作战也非同一般。
同时无忧公主心下暗惊:
“父王却还不知道这沈兵本事,却一心想从秦军与匈奴两虎相争中谋利。”
“若是继续抱有此心,有朝一日与秦军对阵……”
“只怕父王万万不是这沈兵敌手。”
这一想无忧公主倒是开心起来。
因为若沈兵与龟兹王两人实力相当的话,无忧公主要取舍还有些为难。
但现在知道龟兹王远不如沈兵……
那就没什么可犹豫了,只需说服龟兹王让他明白处在什么境地就行了。
这却要比之前简单得多。
沈兵见无忧公主脸上冷不丁露出笑意……事实上是眼神,薄纱蒙脸的无忧公主很少以真面目示人,沈兵救她时有幸见着那是例外。
沈兵好奇的问了声:
“公主在匈奴大军面前依旧谈笑自若,饶是胆识过人!”
无忧公主面色一红,笑道:
“我这又哪里是胆识过人?”
“不过知道速度快于匈奴,打不过也能跑罢了!”
无忧公主这用于掩饰的话却无意间说也速度快的另一个好处……打不过也可以逃。
这却不是“胆小懦弱”,而是在战略层面上的一个优势。
因为这样一来对于秦骑来说心理压力就小得多……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过多的伤亡。
反之,匈奴骑军却只许胜不许败。
原因是匈奴没有速度优势,胜了还好,若是败了成为溃军……匈奴日行100里,而秦骑却可日行150里,这又如何能逃得掉?
于是匈奴的心理压力就会成级数增加。
这心理压力虽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往往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第四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掷
这也是沈兵扎营休息的原因之一,此举让秦军休身养息的同时也给匈奴更多的时间让其形成足够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这东西,有时是越多时间思考压力越大,没时间考虑反而也就是瞬息而过。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