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道:“这就要等他回来你亲自去问他了。王玄策是你发掘培养出来的人才,你又为朝廷培养了一个肱骨之臣啊。”
岳山谦虚的道:“说起来他算是裴矩公的半个弟子,我实在不敢居功。”
李世民道:“不用谦虚,情况我都知道。之前你给我说他是一等一的外交人才,最适合随西征军去西牛贺洲我还有些不信,现在看来又被你说对了。”
岳山道:“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他能做到这个地步。”
……
百济和耽罗两国内附的消息很快就传扬开来,一开始大家都不信。
这几年时不时就有边远效果称臣倒是真的,但举国内附还从未发生过,大家都以为是开玩笑。
可越来越多的细节被传出,甚至有朝廷大员当众承认了这件事情。且两国的国主和使节团已经在路上了,不日就可以抵达京畿。
这样的消息传出大家才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然后举国沸腾,这可是未动一兵一卒举国内附啊,其中还有传承数百年的百济国。这是无比的荣耀啊,每一个唐人都倍感光荣。
老一辈的人或许还记得当年被突厥打到长安城下的屈辱,新一代的年轻人只知道大唐纵横天下无敌手的事实。
这件事情对于之前归降大唐的异族人的震动尤为的大,让他们产生了成为大唐人是多么光荣的想法,对大唐又多了几分认可。
尤其是最近二十年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穿汉服说汉话吃汉氏饮食学习华夏文化,已经打心底里认可自己是唐人这个事实了。
对于大唐周边的藩属国来说,这件事情的震动也同样很大,应该说是十二级大地震一般的震动。
大家都好好的当小弟,你怎么就内附称臣了?让我们怎么做?
不是所有人都想放弃自己‘王位’的。
但不管他们怎么想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百济和耽罗内附了。
随着更近一步的消息传来,大唐朝野再次沸腾。这次内附是一个叫王玄策的人说服的?
一开始还是不信,但很快就有确切的消息传出,传闻属实。
大家就开始打听,王玄策是谁?然后关于他的信息就一点点被翻出。
渭水书院的学生,夏国公岳山的半个弟子……当着两个消息被确认之后都产生了一个想法。
哦,原来是这样,那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这就是岳山在朝野的声望。
半个月后百济和耽罗国的使节团乘船到达渭水河畔,不出意被火车给震撼住了。
为了迎接他们的使节团,朝廷特意派了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前来迎接,并乘坐火车一路把他们送到京师。
平时藩属国的使节团来朝觐是没有这个待遇的,你爱来不来。来了就自己去鸿胪寺报备等待皇帝的接见。
想让朝廷迎接?想都别想。
但他们毕竟是内附,前所未有之事,还是应该给点特殊待遇的。
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自然没有这个时候去拜见皇帝的道理,所以安排的是第二天一早去。
李世民还特意把明天的早朝放在了含元殿,基本上只有重大朝会才会用这座大殿。
平时的朝会都是放在宣政殿的。
不过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王玄策,他直接就被宣进了皇宫单独给李世民汇报具体的经过。
一直到宫门即将落锁他才从宫里出来。
在事情没有完结前他是不能乱跑的,老老实实回到鸿胪寺和两国的使节团住在一起。
第二天一大早,使节团献上了内附的国书。
国书上写的自然是冠冕堂皇,什么同为华夏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才去的辽东谋生,早就想回归中土……
圣人文治武功、爱民如子……一通夸之后表示我们自愿内附,重回大唐母国的怀抱。
李世民那叫一个开心,当即就封百济王为沈国公,耽罗王为辽西郡公。
看起来他们从王变成了公,实际上藩属国的王还真不如大唐的公爵值钱。
很多小藩属国内附甚至连公爵都拿不到,大多数都是侯爵。
百济是比较强的国家历史悠久,才会被封国公。
耽罗国王能被封郡公,纯属是内附的早破格给的奖赏,否则也就是个侯爵。
两国还有其他的贵族也要一一封赏,但这些都不重要了,交给礼部慢慢商议就可以了,还不够资格让皇帝亲自封赏。
然后就是王玄策,一举封侯——益昌县候,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职务也被提拔为鸿胪寺少卿,从四品上的高官,正式迈入了国家中高层管理人员行列。
之后由太子代为祭祀宗庙,把这件事情告诉祖宗。
一般的大事是没资格让皇帝亲自去祭祀宗庙的,都是由皇帝指定的人去代为祭祀。
两个国家内附在十年前肯定是值得皇帝亲自去祭祀的,现在吗,真不算啥了。
让太子去就可以了。
之后就是赐宴之类的就不再赘述。
岳山实在早朝结束之后就会家了,没有吃赐宴,皇宫的席面他吃的多了,不稀罕。
隔天一大早门房来报,益昌县候鸿胪寺少卿王玄策求见。
第810章 王玄策的难题
“院长,我回来了。”一见面王玄策就行了一个大礼道。
“快快免礼,哈哈……我等你多时了。走,咱们去里面说。”岳山高兴的道。
来到堂内分主客坐好,王玄策再次感激的道:“若无院长的栽培就没有学生的今日啊。”
“你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我早就知道你有大才,但能说动百济内附也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岳山赞道。
“侥幸而已,我自己都没想到百济会内附。”王玄策说道。
他就把说服百济内附的过程讲述的一遍。
还要追述到李世民灭亡高句丽之战,虽然当时没有顺手把百济给灭掉,但大唐的官吏和驻军都知道他干过什么,对他非常敌视。
应该说高句丽灭亡后百济四面皆敌没有一个盟友,有死仇的新罗更是见天的就欺负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日子有多难过可想而知。
说起来百济王扶余义慈也是个能人,队内打压反对派强化王权,对外征战也是鲜有败绩,骑在新罗头上打。
但人都有缺点,扶余义慈的缺点就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自从被大唐给敲打后就开始自暴自弃,变得荒淫无道。
没多久就在忧愤和纵欲之中死在了女人怀里。
太子扶余孝继位之后也想有一番作为,可惜大唐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王玄策献计把被扶余义慈打压流放的人全部送回了百济,这些人重新掌权之后开始报复王室,和刚刚登基还没掌握大权的扶余孝斗的不可开交。
扶余孝靠着他爹留下的资本和国主的大义名分,渐渐占据了上风。
双方之间仇深似海根本就没有何解的可能,眼见又要失败的反对派们这次采取了极端的手法。
暗杀了扶余孝。
这时候王玄策再次出现,以宗主国的身份反过来把闹的最厉害的反对派给收拾了。罪名都是现成了,刺杀国主。
大唐都亲自出手了,剩下的反对派也不敢再闹。
王玄策又扶持扶余孝的儿子当百济王,但他才是个几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于是王太后监国。
后面就有些见不得光了,历史上无数人用过的一个计谋,美男计/美人计。
王玄策根据王太后的性格,找了一个完全符合她审美标准的男人送到她身边。
正值青春年华就丧夫的王太后耐不住寂寞,成功沦陷。
然后枕头风吹啊吹。
什么大唐有多好多好,当大唐的贵族比当百济王还要舒服。
反对派势大,现在有大唐震慑他们不敢乱动,万一哪天大唐不管了这些人肯定造反,到时候你们孤儿寡母的下场会很凄惨。
就算反对派不造反,百济四面皆敌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除了分析局势还给她讲感情,你当这个王太后咱们永远都只能偷偷摸摸,要是内附大唐咱们就能在一起。
王太后没有办法改嫁,贵族女子可以啊,大唐多的是贵族女子改嫁。
就这样操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年轻的王太后还真被说动了。
百济内的中坚力量经过扶余义慈和扶余孝父子俩的杀戮,再加上王玄策动手收拾了一批,已经所剩无几了。
再加上大唐这些年一直在对周边藩属国进行持续性的文化输出,仰慕大唐是世界性的趋势,百济也不例外。
当她对外透露出这种想法的时候,出奇的是并没有多少人反对,少数反对派也很快就被王玄策暗地里给搞没了。
然后百济内附的事情就这么成了。
听完这个过程岳山也不得不感慨,美人计/美男计才是屡试不爽的神技啊。
这一招貌似汉武帝的时期就有人在南越国用过,只是可惜当时的汉朝使者关键时刻怂了没敢动手,导致计划失败。
这一次王玄策手没软,果断把反对者都给处理了,剩下的要么无所谓,要么不敢吭声。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