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所以少府监也属于受伤的部门,莫名其妙最主要的职能就没了。
  从皇商行分拆出来的东西不仅仅是这两种,但就属这两种影响力最大,毕竟依托它们朝廷建立了两个六部级的衙门。
  由此可见以前的皇商行是何等的庞大。
  对于朝中大臣来说分拆皇商行是他们早就想做的事情,现在终于如愿自然非常的高兴,不少人都认为是自己反抗的结果。
  对于皇商行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尤其是对于管理层来说,这意味着他们手中的权力缩水,甚至会失去现在的身份。
  尤以金行的人为最,朝廷接手之后必定会把大部分的管理层替换掉,底层工作人员能不能留下还不好说。
  有门路的开始想办法,没门路的无奈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医疗体系是最淡定的,甚至还很乐于加入官方。
  一来他们属于技术人员,不论皇商行还是朝廷管理,他们的身份地位都有保证,而且归朝廷管理还能获得官面身份。
  永远都不要小瞧国人对官面身份的期待。
  二来他们本来就和官方的联系比较紧密,新建的卫生部大部分官员其实都是岳山创立的医学院出来的人。
  对他们来说只是换个名字换个身份而已,实际上还是那些人,没啥变化。
  但不管怎么说,皇商行内部经历了一次大的混乱,不少人产生了捞一笔的想法。就算自己失业,有了这些钱也能过上好日子。
  只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么做的后果了,六扇门的人拿着花名册挨家挨户抓人,凡是伸手的一个不漏。
  被抓住的后果也非常严重,没收家产是最轻的,基本还伴随着各种刑期和流放。
  剩下的人一个个就老实起来。
  但随即他们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六扇门那群大老粗是怎么知道查到他们的?而且还查的那么清楚?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马上就猜到了原因。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很可能还不止一个。
  叛徒是谁?
  能掌握这么多信息的必然是高层……顿时大家就相互怀疑起来,看谁都是叛徒。


第809章 王玄策的机遇
  有金如山等高层在背后发力,那些想趁乱搞事情的人都被迅速摁了下去,并没有掀起多大的乱子。
  皇商行的分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两个多月后最重要的医疗体系和金行就已经完成移交工作。
  大唐金行和大唐卫生部正式开始行使职权。
  被分拆后的皇商行依然是庞然大物,玻璃、香水、香皂等核心产品并没有分拆走,只要有这些独家买卖在,皇商行永远都是皇商行。
  实际上这次拆走的都是和政府职能有关的机构和部门,纯商业能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长孙无垢也开始在剩下的产业的基础上,对皇商行进行重组。
  这一次的重组对管理层和管理制度进行了根本上的改变,让内部的职权更加的分明,管理体系更加的顺畅。
  还有就是太子妃武畅也成了大赢家,趁着这个机会长孙无垢开始让她接触皇商行的事情,算是为下一步移交打基础。
  这些事情岳山并没有插手,虽然皇商行有他的股份,但只要长孙无垢还愿意给他分红,其他的就随意了。
  他基本在忙三件事情,继续写汉武大帝这本书,时不时的和反对《学派的兴亡》的人打打嘴仗,格物学院的建设。
  孟子后裔孟铣他也见到了,确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对医学和生物学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文学。
  跟着岳山学习没几天就主动要求学习生物学和医学。
  这件事情岳山可不敢决定,孟铣是联系他和孟家的纽带,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得到孟家的同意才行。
  于是他亲自给孟曜写了一封信说了这件事情。
  孟曜的回信很快,内容很简单,生物学我也不懂,孟曜也是你的晚辈,你看着办吧。
  岳山还能说啥,就把他送到了生物系学习生物和医学。
  同时他还感慨,孔孟两家真是有缘。
  孔颖达的儿子孔志约喜欢医术,在太医署任职天天跑医学院。这次又去了卫生部任职,因为身份的关系担任的还是要职。
  孟铣确实有才,无愧于他孟家下一代最杰出的弟子这个称号,也沉迷生物学和医术。
  事实上岳山有些孤陋寡闻了,原本的历史上孟铣就是个医术高手养生专家,活了九十多岁。
  还编著了史上第一部 养生书籍,是养生学迈步过去的一个祖师爷级的人物。
  而且这个人做官的能力也不错,曾经在中央任过职,还在地方担任过要员。且为人正直,因此还被武则天给污蔑下过狱。
  唐中宗很欣赏这个人,继位之后几次邀请他出来做官,只是他都是以年老体衰推辞了,否则也不是没有机会当宰相。
  不过虽然不知道孟铣在原本历史上的成就,岳山还是能看得出这个人是有大才的,愿意投身生物学中去是一件大好事。
  现在生物学就缺一个领军人物。
  时间慢慢的来到年底,在太子李承干的主持下朝廷进行了又一次分封,主要目标是侯爵以下的权贵。
  这次获封的人数更多,但实际上分出去的土地加起来还没有那几个王爵的多。
  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诸侯王的一份子,地位不一样了。
  因为这一次分封,士绅阶层对于废除免费特权的暗中抵抗正式瓦解。
  在明知抵抗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开始转变思路,送自家子弟参军建功立业。一旦立功被封爵,自家也是诸侯王了。
  高门大户最不缺的就是人,一个不行就送十个参军,死完了继续送,就不信养不出一个贵族出来。
  而这种思想上的转变直接就影响到了他们的处事原则。
  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是最不愿意见到改革的,自以为天朝上国的人上人,把其他地方视为蛮荒之地蛮荒之民,反对对外扩张。
  而现在他们也不保守了,一反常态开始鼓吹对外战争。
  一开始岳山还很奇怪,这些人是吃错药了?
  和自己智囊团讨论过后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一切都是利益使然啊。
  只有发动战争他们的子弟才有机会建功立业,才有封爵的可能。
  对他们的这种改变岳山自然是喜闻乐见,就怕你们拖后腿。但同时他的警觉心也提到了最高,甚至专门为此进宫去见了李世民。
  “你说要提防这种激进的思想?”李世民惊讶的道:“你以前不是总骂他们鼠目寸光拖后腿吗?”
  岳山道:“他们的保守想法确实会影响到国家的扩张脚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他们反对我们的时候会拼命的找我们计划中的缺点,得益于此我们才能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计划的不足,做出改变和弥补措施。”
  “保守派的存在,可以在战争之外给我们另外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让我们更加慎重的考虑战争,不会从好战变成穷兵黩武。”
  “而现在保守派摇身一变,比我们还激进。那整个国家都会被好战情绪所绑架,很容易会迷失在战争之中,耗尽国家的元气。”
  “所以,虽然我很讨厌保守派,但也不得不承认有他们在对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听完后李世民大笑道:“哈哈……不错不错,你终于成熟了。承干,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会重赏刘洎了吧。”
  李承干敬佩的道:“我明白了,比起父亲和老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刘洎是宰相中唯一的保守派,但他和别的保守派不同,他不反对积极的变革,反对大肆多外扩张。
  以前保守派势力强大,李世民时不时的会打压他一下。
  现在一部分保守派摇身一变成为激进派,再打压他保守派就真的溃不成军了。
  所以要封赏他一下,给保守派的人一点信心,让他们继续作为一支政治力量出现在朝堂中。
  李世民看着岳山,满意的道:“我最信任的臣子就是你,将来你也会成为承干最重要的谋臣。”
  “以前我还担心你考虑事情不全面,无法在关键时刻给承干正确的建议,现在我放心了。”
  “呃,我只能说谢圣人器重了。”岳山道。
  这时李世民忽然说道:“对了,刚刚辽东传来八百里加急公文,王玄策说服了百济王和耽罗王内附。”
  “什么?公文我能不能看一看?”岳山惊讶的道。
  李世民把一封公文抽出来递给他。
  岳山接过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也不得不感慨,果然不愧是王玄策啊。
  虽然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创下一人灭国的壮举,但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他这一次携带说服两国内附的功绩,再次一鸣惊人。
  耽罗国还好说,就是一群没有自己文化的土著,说是个国家实际上就是部落联盟,他们内附很正常。
  百济之前可一直和高句丽结盟,大唐征讨高句丽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想出兵威慑。
  能把他们说的举国内附,可就是实打实的功绩了。
  “这公文也太公式化了,没有具体的经过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