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现在他已经是新学开创者和领袖,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他不光要有新的知识点,还要把这些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圆润自洽环。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家的期待,才符合他现在的身份。
  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完成这么多年他都没有在出书的原因,要不是他时不时就写一些短篇文章,估计早就传出江郎才尽的流言了。
  说完这些之后王绩就摇摇晃晃的走了,留下岳山一个人在这里头疼。左思右想之后他还是决定试着写一写,实在是不愿意看到大好局面就此葬送啊。
  他没有着急动笔,而是返回家中把自己关在书房,从暗格里取出记录灵感和前世信息的笔记本。
  现在的笔记本已经不是原来的三五本了,而是半个大箱子数十本几十万字,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
  放在最上面的是一本名为神秘岛的薄册子,这是最近才放进去的。
  里面记载的是岳山回忆起来的关于《神秘岛》这本书里博士一行人是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发展工业的流程。
  可别小看它只有十几页,把这上面的知识吃透就能建立起一个简单的初步的工业基础。甚至能一跃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
  每每想起这本书岳山都忍不住感慨,儒勒·凡尔纳真是个天才。一本科幻小说兼具了种田流的特点,甚至可以说后世所谓的种田流和这本书比起来连渣都不算。
  这也是前世他为数不多百看不厌的小说,还买了实体书没事儿就拿出来翻翻,得益于此他才能回忆起里面博士的大部分操作。
  拿起这本薄册子小心翼翼的打开,似乎生怕用力太大上面的字就被吓跑了一样。
  这上面当然没有他要找的答案,他只是习惯性翻看一下,然后珍之又珍的放在一旁。
  他主要看的是剩下的那些书,试图从里面找到灵感。
  一开始李丽质还借口送小鸡炖蘑菇汤来找他,得知他要闭关写书,顿时就兴奋起来。
  别误会,不是那种兴奋,而是单纯的高兴激动。
  她从小就看岳山的著作,练习他创作的字体,可以说是他最坚定的崇拜者之一。现在岳山又要闭关写书,她自然很激动。
  然后她就再也不骚扰岳山了,还亲自替他守门,任何来打扰他的人都被拦了下来。
  李承干和陈仲、冯易等人去两湖道想见他一面都没能如愿,李世民几次派人过来请他进宫商量军国大事都被拦了回去。
  期间就只有岳水儿产子,他这个当舅舅的才抽空去看了看,其他时间基本连小院都没出过。
  学界得知他这个新学领袖又要闭关写书,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新学派自然是欢欣鼓舞,古学派则战战兢兢。
  花了十几天时间岳山才把这里面所有的书都重新阅读了一遍,又回忆起了不少前世看过的信息,也获得了不少新的灵感。
  而他最需要的灵感还真的给找到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灵感不是来自于儒家也不是来自于法家,而是来自于前世共和国五代目的讲话。
  国家特色大家都懂,一旦上面发表什么重要讲话,下面的人就会组织学习还要写心得体会什么的。
  岳山没少参加这样的学习,其中就有五代目关于法治和德治的相关讲话。
  还有一个APP叫学习强国,每天都要学习答题挣积分。他没事儿的时候也会打开看看里面的国家大事了解一下动态,不为别的,吹牛的时候有话说。
  当然了,那些长篇大论的东西他自然是记不住的,但记住一些金句还是没问题的。
  五代目关于法治和德治的金句中有一句岳山记得特别深刻,也正是这句话给他带来了灵感: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心中的法律。
  想想,还有比这句话更适合解决眼下儒法面临的问题吗?
  根据这句话他还回忆起了康德的一句名言:法律是道德标准的底线。
  以这两句话为核心,结合儒法两家的思想,在结合时代。甚至还可以试着回想一下五代目那篇讲话的内容……还真的能写出一部书来。
  不说完全解决儒法当前面临的问题,起码能缓解矛盾,为两家进一步融合创造时间。
  而且也不能小瞧其他文人,他们缺的不是文化底蕴而是一个灵感。只要岳山把这本书写出来,相信会有很多文人主动去完善这个思想。
  众人一起添砖加瓦,儒法的那一点矛盾还真不是不能调和的。
  有了灵感他并没有马上动笔撰写,而是先构思自己准备往哪方面去写,最终写成什么样子。而想把那些意思表达出来,又需要那些论据论点……
  这本书是用来调和儒法矛盾的,也是他时隔数年之后又一思想领域著作,说是万众瞩目都不为过。必须要做到尽量完美,不能有那种低级的错误。
  因此,这部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典故都必须用的恰到好处。以他现在的学识,很多知识都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才能找到,每个措词都要斟酌斟酌再斟酌。
  又花了近两个月时间,这部书才算是定稿。
  而随着著作时间的拉长外界对这本书的期待也越拉越高,对这本书的内容也越来越好奇,这本书到底侧重哪个方面呢?
  当这种期待值拉满的时候,王绩才透漏一点风声出去:这是一本阐述儒法关系的书。
  这个消息一经确认自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法家在岳山的扶持下逐渐抬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他本人却是标准的儒家传人,他所有的著作就是证据。
  一开始大家还很奇怪,岳山这是要做什么?后来根据他推崇荀子的行为推断,应该是想搞儒法融合的。
  可岳山的著作没有一本是关于法家的,难免会让人怀疑,他对法家的了解真的有那么深吗?
  现在答案即将揭晓。
  而且他们也隐隐意识到,这本书很可能会成为儒法合流的核心和依据,决定两家合流后的走向。
  若真如此,那他们就更要仔细研读这本书,否则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此时的儒家还没宋明清时期那么‘狭隘’,道家和佛教连手教他们如何低调,所以对于儒法合流他们并不是特别反对。
  甚至有些人还巴不得两家合流,一起对抗道家和佛教。
  而法家呢,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反正他们也不反对两家合流。至于道家、佛教之类的,也轮不到他们反对。
  所以,对于岳山这本书,众人的的期待感就更加强烈了。
  渭水书院那些天天打嘴仗的儒生和法学生也顿时就消停了,大佬都亲自出手了他们还争个什么,坐等书籍出来就可以了。
  就算还有争执,也要等到读过那本书之后在争才有意义。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岳山带着他新完成的书出关了。
  “三家治世?”看着这个书名,李丽质疑惑不已:“和三代之治有关系吗?”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百年之后,她都将会是岳山作品的第一位读者。
  “没有,三家指的是道家儒家和法家。”岳山解释道。
  “啊?不是儒法合流的吗?怎么道家也写进去了。”李丽质惊讶的道。
  “三家合流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谈儒法的关系不可能撇开道家的。”岳山道。
  “我懂了,哥哥真是太博学了。”李丽质崇拜的道。


第692章 三家治世
  “三家治世?儒家法家,还有书?道家?”作为这本书第二位读者,王绩问的问题就比较专业了,通过书名就推测出了三家是谁。
  “对,道儒法三家。”岳山道。
  “不是说要写儒法的关系吗,怎么把道家也牵扯进去了。”王绩疑惑不已,但马上他就自己给出了答案:
  “我明白了,儒道早已合流不分彼此,儒法的关系其实就是道儒和法的关系,对吗?”
  岳山竖起了大拇指道:“果然不愧是渭水书院的院正,聪明。”
  王绩摇摇头道:“要是连这都猜不到我也没脸当这个院正了。”
  说着他翻开书,写在扉页最中心的一句话映入眼帘:律法是道德标准的底线。
  只是这一句话就让他忍不住打了个激灵,浑身发麻。他闭目沉思,无数想法涌上心头,忍不住说了句:
  “此真乃至理良言也,只此一句此书就当为传世经典。”
  然后他又翻开了下一页,同样只有一句话:律法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心中的律法。
  尽管有了第一句话来带的震撼,看到这句话依然让他心中震动不已……
  继续翻页,终于进入了正文。
  开篇先介绍了华夏文明体系下道德体系见着问题,指出我们的道德体系是依托儒家和道家思想建立的。谈道德就必须谈道儒思想,二者一体无法分割。
  然后又讲了律法建设问题,表面看法家和儒家道家一样都是独立的学派,实际上它是依托儒道而产生的思想。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牵扯到扉页第一句话了:律法是道德标准的底线。
  我们制定律法的依据是什么?就是国家的道德体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