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完这一项工作之后,岳山就暂时放下德州的事情,押送十几艘大船沿着黄河逆流而上返回长安。
第325章 突厥来袭
归心似箭,只有这四个字可以描述岳山的心情。
没有决定回京的时候还没什么,反而是坐上船之后那种思乡之情变得难以控制起来。
从六月中旬离京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关键是还有四五天就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这个节日对华夏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团圆。
穿越这么多年,他已经逐渐融入了这个时代,有了亲人朋友,这样重大的节日他自然很想和亲人们一起度过。
返程他没有和百骑司一起,而是选择了乘船。至于百骑司他另有安排。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他回京主要目的并不是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而是……
当岳山行进一半的时候,一个举国震动的消息传来:燕王李艺勾结突厥人起兵反唐。
因为事发突然边关重镇接连失守,突厥人大军南下如入无人之境,预计再有两三日就能打到长安城下。
消息传出,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惶恐之中。大唐能度过这个难关吗?才过了几年安生日子,不会又要开启乱世了吧?
在众人都惊慌不已的时候,岳山依然悠哉的品着茶,这就是他着急会长安的真正原因。
养了一个夏天战马膘肥体健适合远征;中原正是秋收季节能抢到大批粮草;再过一两个月北方会下大雪,不适宜出征……
所以综合来说八九月份是游牧民族南侵最好的时机,而事实上大多数北方游牧民族也正是在这几个月份寇边打草谷什么的。
颉利野心勃勃之辈,几乎每年都会反动南侵之战,只是规模大小不同。
今年初,李世民等人根据岳山的计划对突厥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成功迷惑住了颉利可汗。
可以说这次李艺的背叛和突厥人寇边,全在计划之中,就是为了引颉利举兵寇唐。
贞观朝第一次对突厥大规模作战,岳山怎么可能缺席,所以于公于私他都想尽快赶回长安。
得知突厥人来袭,不用岳山催促船工们就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划船。原本还需要两天才能走完的路程,只用了不到一天就到了。
当远远的看见高大巍峨的长安城,所有人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好似到了这里就安全了一样。
此时长安城外的水道上停满了船只,看起来无比的混乱……大多都是北方逃难而来的船只。为了防止发生动乱,禁卫们整体出动,维持运河上的治安。
当岳山的船队出现后,马上有小船靠过来询问身份和来意。在得知岳山身份后,这些大唐水警们马上行动起来,在拥挤的水道上为他的船队打通了一条直通长安城的道路。
时隔两个月再次踏上长安城的土地,岳山内心……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和出了趟远门回来没什么区别。
原本他这次回来应该是朝中的大事儿才对,起码半个长安城的目光都会被吸引过来,毕竟去德州搞海盐弄的沸沸扬扬。现在也因为李艺背叛和突厥人入侵,变得几乎无人关注。
而且他比预期的早回来了一天,也没什么人迎接。这样反而比较符合他的心意,他并不喜欢一大堆人过来迎接他什么的,麻烦还没有意义。
上岸后他没有停留,直奔皇宫。
此时李世民正和心腹大臣商议应对议事,得知岳山求见并没有感到惊讶,很平静的让人宣他进宫。非但是他,其余人也都一副早有预料的模样。
高士廉还笑着说道:“咱们的军师终于回来了,说句心里话诸位也别生气,没有他在啊我这心里总是没有着落。”
大家自然听得出来这是玩笑话,没有人觉得自己受到的轻视什么的而感到气愤。
“诱敌深入最初就是根据清水候的策略制定的,马上第一步就要收网,也确实要听听他的意见。”杜如晦轻捋胡须说道。
“那咱们就歇一歇,等他进来再说。”李世民点点头道。
没一会儿,岳山就走了进来。
“岳山拜见圣人,见过诸公。”
“免礼。”李世民挥挥手,然后盯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晒黑了,身上也多了一股杀气,不错。你在德州干的也不错,我很满意。”
“圣人您满意就好。需要我给您汇报一下那边的情况吗?”岳山道。
“没那个功夫,眼下抵御突厥人才是要紧的事情,诸公可都等着你这个军师回来主持大事呢。”李世民笑道。
“呵呵……圣人说笑了,有诸公在那需要哪有我这个半大小子说话的地方。”岳山谦虚的道。
李世民不听他的工作汇报并不是不想听,而是已经有密报把那边的事情都传了回来,没必要在听他啰嗦一遍。眼下还是对付突厥人要紧。
“虽然突厥人入侵是我们有意为之,但不得不承认敌强我弱,一个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所以必须要小心行事。有你在就多一份力量,不用妄自菲薄。”李世民说道。
“喏。”岳山应了一声之后才说道:“劳烦哪位帮我介绍一下现在的情况?”
还是高士廉,站出来说道:“老夫来吧,看到岳候我浑身都是用不完的劲儿。”
“我们接到密报罗艺有反心,稍微试探发现果然是真的。于是就以他为诱饵引诱颉利南下……”
随着高士廉的介绍,岳山大约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什么密报罗艺有反心,这一点岳山心中再清楚不过。是他告诉李世民罗艺会反的,李世民派人去试探了一下发现了蛛丝马迹。
然后就派了一个道士过去给罗艺算命,说他有天命什么的,罗艺果然反了。
罗艺也知道民心思安李唐已经稳住国祚,靠自己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于是就勾结了颉利。
本来颉利就有寇边打草谷的打算,这下有罗艺当内应,马上就改变了计划,把例行打草谷升级成了灭唐之战。
中原四分五裂,这才符合突厥人的利益。
于是他纠集二十万大军从泾州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现在兵峰已经直抵雍州大门,不日就将达到长安城外。
“我们的准备工作做的如何?”看着眼前的地图,岳山问道。
第326章 颉利不能死
主动打开防御放敌人进来,要冒的风险实在太大,搞不好就真的亡国了。
也就李世民在军事上喜欢冒险又有足够的威望,他手下的那些臣子也都是从乱世杀出来的,不缺少冒险因子,才敢做出这样的计策。
换成别的皇帝,根本就不可能这么干。
但他们也不是盲目的放敌人进来,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
“从半年前我们就开始为今日做准备……我们陆续往宁州调集了七千强军,前几日李卫公已经秘密前往统帅,随时可以从后方给突厥人致命一击。”
“尉迟将军带兵去了泾阳阻滞突厥人前进的步伐,有他在突厥人就必须分兵,不敢全力攻打长安。”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皆藏有大军,只要圣人一声令下,未尝不可把颉利留下。”
说到把颉利杀死,不少人都露出兴奋的表情,李世民、李绩等人也意动不已。
见此岳山笑了:“把颉利留下,然后呢?”
“然后?”高士廉下意识的道:“颉利都没了,突厥人自然就乱了。”
说完之后他马上就沉默了,显然也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你们太想杀颉利了,这我可以理解。但现在我大唐面临的情况不是突厥人太强,而是我大唐太弱。”岳山摇摇头说道:
“中原刚刚结束战乱还未恢复元气,可战之兵太少,即便把颉利杀了也无力反攻草原。”
“而只要我们继续休养生息,积蓄财富粮草,培养精锐大军,三五年后正面硬碰一样可以打败突厥。”
“如果颉利死了,恐怕我们真的要步入前汉的后尘,用几代人才有机会打败这个来自北方的敌人。”
“岳候何出此言?”却是李绩开口问道。
“要解释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整个草原的局势。”岳山说道:“突厥在北齐时期就被一分为二。”
“期间他们数次想实现统一,不过我中原能人辈出他们始终未能得逞,前朝时期裴相公再次出手不但打破了他们统一的契机,还使东西突厥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峙。”
“西突厥可汗统叶护智勇双全尤擅指挥作战,率控弦之士数十万人,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称霸西域。”
“其人野心勃勃一直想统一突厥,只是颉利也不是易于之辈,双方互有摩擦谁都奈何不了谁。如果我们把颉利杀了,谁还能阻止统叶护?”
“而且颉利此次出征统帅有二十万大军,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要把这些人消灭我们自己也要蒙受巨大的损失。”
“到时候我大唐如何以残兵剩勇来抵御统一突厥的统叶护?”
“原来如此,受教了。”李绩拱手道。
“还是岳候看的透彻,我不如也。”房玄龄感慨的道。
“目光长远,非常人所能及也。有了岳候此言,对付颉利我就更有信心了。”杜如晦道。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