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秦琼等人也露出佩服的表情,只有李世民不动声色,但眼中也忍不住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倒不是李绩等人不如岳山,而是站的高度不同,了解的信息也不同。岳山说的这些也不全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
而是后世有一群吃饱撑的没事儿干的人在网上做的推演,如果大唐提前把颉利给杀了会有什么后果。
有一个大佬根据诸葛亮华容道放曹操逃命的历史做了推论,如果颉利提前死了,对大唐来说反而是最坏的结果,这个说法‘有理有据’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大唐想要真的崛必须要正面击败一个强敌,只有踏着这个强敌的骸骨才能找回中原王朝丢失的尊严,才能让四夷臣服。”岳山继续说道:
“而东突厥和颉利无疑就是最好的磨刀石,我们正面击败他们的那一天,也将会是大唐威服天下的开端。”
后世兔子不正是靠打败了白头鹰才获得了尊严吗,放在古代这个道理一样行得通。
原本的历史上,大唐打败了颉利灭亡东突厥之后,西突厥为什么没有趁机统一突厥?因为他们害怕大唐对他们动刀子。
“所以这一仗我们的目的是打击颉利的威望,分化他和铁勒、契丹等部的关系。为我大唐赢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为下一步正面击败他打下基础。”
“诸公以为如何?”末了岳山反问道。
“岳候高瞻远瞩,某佩服。”高士廉率先说道。
他脸上满满的都是得意,因为他一直在吹捧岳山,现在岳山分析的头头是道,岂不正说明他目光犀利吗。
“房某心服口服。”房玄龄道。
其余人或沉默不语,或表示赞同,或佩服不已……总之岳山的这一番分析确实说道了他们心坎上。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这一席话之后大家脸上的紧张情绪都舒缓了不少。
正如前面所说,主动方敌人打进来太危险,万一弄巧成拙了怎么办?而且后续这一仗该如何打,打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考虑。
现在有了岳山一席话,他们心中对局势有了清晰的认识,也知道了这一仗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至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那正是他们擅长的事情。
“你说的很有道理,可眼下该怎么办?万一我们挡不住颉利让他打进了长安城,再深的算计都没用。”这时李世民出声道。
“圣人所虑甚是,再长远的计划都要一步一步来,否则都是空谈。不过我这个人就擅长空谈,帅兵打仗一窍不通。”岳山笑道:
“但我相信圣人和诸公的能力,区区颉利对你们来说不过一豚犬耳。”
“哈哈……把颉利视为猪狗,你岳山是第一个。要是让他知道了,生吞活剥了你的心思都有了。”李世民大笑道。
其他主将也跟着大笑起来。
岳山这话他们喜欢听。也许在战略眼光上,限于所站的高度和信息不对等等原因他们不如岳山,但在具体的战术上,他们真的不虚任何人。
而且岳山的战略制定的再好,具体到战术中去的时候,不还是要他们去实施吗。
大家各司其职而已。
但同时,对岳山也对了几分敬佩和重视。
有了岳山的分析,后面的作战会议就变得尤为轻松,没多久就制定出了具体的战术。
之后诸将相继领命离开,只留下岳山和李世民两人。
第327章 计划通
大太监赵蒙很有眼色的带着下人离开了大殿,只留下岳山和李世民两人。
“说吧,你在那边大开杀戒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岳山来到地图前,在辽东和渤海一带画了一圈道:“圣人请看。”
“高句丽?”李世民惊讶的道。
“不只是高句丽,新罗、百济、黑水靺鞨、室韦,这些将来都会是我们的敌人。”岳山道:“但从中原到辽东路途遥远补给不便,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中转站,德州是最好的地方。”
其实最好的中转站是幽州也就是后来的共和国首都、河北等地。此地离北方的各大势力都比较近,但又有天险可守不用担心被袭击。
大运河直通幽州,通过永定河连接大海,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都可以兼顾。运送粮食等战略物资非常方便。如果把这里开发建设好了,北方的战线可以往外推数千里。
事实上不论是杨广还是李世民,数次出征高句丽都是把幽州作为后方的大本营。然而可惜的是,他们两个都都只是把幽州作为军事重镇,没有真正的想过该如何发开这里。
岳山有心开发此地,然而时机不成熟。而且比起开发幽州,组建一只强大的海军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渤海湾找一个中转站。
看看渤海一带的地图就知道,这里是天然良港。关键是德州到新罗百济之间走海路的话只有两三百公里……如果把德州建设好了,在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剩下的就不用多说了。
“你的目光太高远,谋划太深,有时候连我都觉得惊惧。”李世民沉默了良久,才恨恨的说道。
所有人都以为岳山去德州是单纯的为了盐政,连他都是这么认为的。然而现在他才知道,盐政只不过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北方。
李世民总算是了解了岳山的计划。
把德州建设好,为下一步建设幽州提供资源。然后以幽州作为大后方支撑北方战线,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计划。
可是这样的计划势必无法说服朝中诸公,在他们看来眼下突厥人才是大敌,哪有功夫是谋划什么高句丽、新罗百济之类的。
所以岳山才搞出了盐政,用一千万贯的岁入来堵住朝中诸公的嘴,顺利完成计划的第一步。这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这种事情岳山不是第一次做了,仅仅李世民自己知道的就有好几种类似的计划。
比如开书院是为了后续的学政计划为了科举制,同时也搂草打兔子把世家贵族一起算计了进去。
军学院和百骑司是为了军事改革。
医学院是为了全民医疗,快速增加人口,利用人口优势统治更多的土地。
还有渤海水师,最初组建的目的是为了去东胜神州寻找传说中亩产五石的粮食。而现在呢,又成了北方战线的核心部分之一。
这还是他知道的,李世民敢肯定岳山肯定还有其他计划没有告诉自己。
神仙子弟,三皇书……在这种神秘力量面前,他这个皇帝都有一种无力感。
如果是刚认识的时候,李世民会拼着得罪神仙的风险也要把岳山给除掉。可是认识了这么久,他对岳山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
知道这个人没有什么别的想法,留着比杀了要好。
但他也更加坚定了一个念头,绝对不能让岳山触碰实权,而且如非必要最好不要让他离京。
德州和幽州的计划还是换个人去主持吧,此事重大最好派个有才能的宗室弟子才让人放心。他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个人影,胶东县公李道彦。
他的父亲正是李世民的铁杆死忠李神通,对于他的忠心李世民非常信任,能力也有。关键是他的性格和他爹截然不同,想当沉稳,最适合去主持这项工作。
还有军校……这个暂时还不能从他手里拿走,但也要派一个宗室过去监督制约才行。
李道宗,就他了。可以说宗室里面论统兵能力最让他信任的,第一个就是年轻的李道宗,第二个是李孝恭,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缺陷。
而且他也才二十来岁,比较能接受新思想,应该能和岳山处得来。
岳山正侃侃而谈给李世民介绍他关于北方战线的计划,丝毫不知道,就这一会儿的功夫,李世民已经把他给安排好了。
“关于这个北方……战线的计划,你写个详细的折子给我吧。”李世民打断他说道。
“好吧,回家我就写,尽快给你。”岳山意犹未尽的道。
“不用着急,慢慢写,等打退了突厥人再给我也不迟。”李世民道。
“也好,趁这几天我在仔细琢磨琢磨。”岳山道。
“这次和突厥作战,你觉得我们有几分胜算?”李世民突然问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岳山愣了一下,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李世民紧张了。
想想也是,把二十几万敌人放进自己国家的腹心之地,压力实在太大了。即便这次已经做好了准备,可谁敢保证不会有万一?
万一要是局势失控,可是有亡国之危啊。
他是皇帝,所有人都可以紧张,唯独他不能。他紧张了,那就真完了。所有的压力都只能埋在心底。
估计现在也是有点绷不住,才在岳山面前透露了一些。
其实岳山自己心里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虽然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依然击退了颉利,为大唐取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可历史毕竟已经不同了,最起码那时候罗艺没有公开造反,没有当带路党。
现在有了罗艺这个更加了解大唐虚实的人在,还能顺利把颉利给吓走吗?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