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刘秀对着他的重臣们说道:“放牛皇帝虽然得位不正,但他确实是个人才,他所施行的屯田之策,确是积累粮草的妙法,朕效关西之法,今春开始屯田,今年虽有天灾,亦有所收获,朕将在各郡置屯田官,在明年扩大屯田范围,招蓦流民,使其耕作荒田,积蓄国力,为长久之计。”
  刘秀也算是好学的典范了,他本来就是个好庄稼把式,当年在南阳作农民时,种田种得有声有色,如今要搞屯田,相当于重干老本行。
  关西的屯田搞了好几年,套路都已经成熟了,关东屯田却是从今年春天才开始在河内郡试点施行,没想到赶上了灾年,所得不算多,可也不算少。
  关东普遍缺粮,但是从局部来说,河内粮食还是很充足的,如今与洛阳的对抗,全用的是河内的军粮,冯异和岑彭向南进兵,也靠河内供应军粮。
  只要前线能顶住长安方面两年时间,等到全国的屯田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关东的缺粮状况会大大缓解。
  可是,在刘秀雄心勃勃地要大力发展屯田的时候,偏偏在田地上出了一件大事。
  建武帝派屯田官员到各地寻找屯田之地,河南郡因为流失人口较多,闲田也多,正可以安置大量流民。可屯田校尉去规划屯田时,却发现河南人口虽减少许多,闲田却很少,上田多在当地豪强名下,抛荒的闲田都是中田和下田。
  屯田校尉每年要接受考核,当然要将此事上报,以免自己明年因收获不足而受到处置。朝廷便派了专门的官员来查这件事,这一查竟查出了一件大案,牵扯出了一位大人物。
  故河南太守、鄱阳侯欧阳歙在河南任上,依靠权势,为当地豪强大开方便之门,使河南郡闲田大多被豪强瓜分霸占,而欧阳歙从中得豪强贿赂六百万钱。
  河南郡人口原本极为密集,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但是经过连年的天灾和战乱,人口流失严重,就在河北和河内都归于稳定之时,河南还因为紧临一直在打仗的洛阳地区,而无法留住人口。
  如今建武汉的河南郡其实是半个郡,另一半以洛阳为中心,在建世汉的治下。
  就是这半个河南郡,竟使欧阳歙赚得盆满钵满,就是田地这一件事,就从中获利极大。
  人口流失,自然就有田地抛荒闲置,当地豪强便与官府勾结,伪造田契文书,将上田划入自己的名下,所得利益当然是见者有份,豪强得田,官员得钱,各得其便。
  欧阳歙作为地方长官,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利用权势参予其中,坐地分钱,为自己谋取巨额利益。
  刘秀得知此事大怒,一边将欧阳歙下狱,一边要将此事彻查,可再往下查下去,却越查越惊人,原来欧阳歙离开河南任后,去做了汝南太守,在汝南两年,用同样的方式,又获利一千万钱。
  刘秀的屯田大业,岂容这些蛀虫官员破坏,当即决定严惩。
  他将屠刀高高举起,准备杀一儆百,可是朝中众臣却纷纷求情,请求刘秀从轻发落。
  因为欧阳歙此人很不简单。


第369章 尚书博士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人,是《伏生尚书》的嫡系传人,当时名满天下的大儒。
  《伏生尚书》是儒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到欧阳歙这一代时已整整传了十一世,欧阳家族连续八世都是“尚书博士”。
  汉代的博士可不是后世的博士,奔三才毕业,毕业就失业。那时的博士是就是朝廷官员,吃着皇粮研究学问,教授弟子。博士是官学的权威,也是皇帝的参谋,可以参决国家大事。
  汉朝初期行黄老之道,与民休息,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易》、《书》、《诗》、《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后期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
  也就是说,欧阳歙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学术权威,铁打的博士,流水的皇帝,从汉到新,又从新到汉,政权更替,欧阳歙一直身居高位,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就连皇帝也是这个学派的弟子,刘秀年轻时入长安求学,学的就是《尚书》。称帝之后,刘秀依然好学,时不时要和朝中大儒讨论,这里面当然少不了欧阳歙。
  从地位上来说,刘秀是皇帝,从学问上来说,刘秀只是一名《尚书》弟子,欧阳歙才是权威。
  欧阳歙是最早一批跟随刘秀打江山的功臣,在刘秀镇抚河北的时候,欧阳歙是原武县令,很有政声。刘秀到了原武,见到欧阳歙,对他十分欣赏,以他为河南都尉,行太守事。从那时起,欧阳歙便投奔了刘秀,之后随他南征北战,建立基业。
  刘秀称帝后,欧阳歙初为河南太守,后拜扬州牧,迁汝南太守。可说是方面大员,有着光明的政治前景,更有未来入朝为三公的潜力,是真正的一朝重臣,一代学宗。
  欧阳歙入狱,立即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为他求情的奏章堆满了建武帝的案头,其中甚至有时任执金吾的冠军侯贾复、时任骑都尉的阴乡侯阴识这样的重臣。
  贾复原是汉中王刘嘉手下校尉,深得刘嘉赏识,汉中王是个厚道人,怕他在自己帐下屈才,就将他推荐给了正在河北的刘秀。
  贾复虽然是儒生出身,但却是个打仗不要命的,曾在与河北流民战斗时重伤濒死。
  刘秀大吃一惊,当即对着众将说道:“我听说贾复的夫人有孕在身,如果生的是女儿,我就让儿子娶了她,如果生的是儿子,我就让女儿嫁给他,总而言之,如果他有什么不测,他的妻儿我都会好好照顾,不让他泉下不宁。”因此留下了一段“指腹为婚”的佳话。
  阴识是皇后阴丽华的兄长,是刘秀的微时故交,极力主张将阴丽华许配给刘秀。他从南阳就随着刘氏兄弟打天下,是刘秀的铁杆兄弟加心腹。
  为了欧阳歙的事,刘秀特意召贾复和阴识来询问。
  皇帝指着案上一撂奏章说道:“这都是为欧阳歙求情说项的,朕没有想到,你们两人也在其中。欧阳歙身为朝廷重臣,一代学宗,竟不知自爱,以权位谋取私利,罪证确凿,为何你们还会极力为其脱罪?”
  贾复叩首道:“陛下,臣少时即学尚书,欧阳先生在臣的心中就是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做欧阳先生的弟子,是臣做梦时才会有的好事。欧阳先生名满天下,学生也满天下,他发扬圣人之说,推行教化,使士民知书,尚书流传天下,他为官一方,推用贤俊,政称异迹,其功足可以抵过。欧阳先生乃海内人望所系,陛下若是处置了,恐失人心,请陛下熟思之。”
  贾复这话说得有点重,把这事和人心所向连在一起。这确实是事实,欧阳歙的影响力很大,处置他不只是收拾一个贪官那样简单,很可能会演变成为恶性政治事件,影响到士民对于朝廷的支持和认可。
  刘秀乍一听这话,心中是有怒气的,难道一个有威望的大儒就可以随意贪腐吗?贵为皇帝,难道不能处置一个贪官?
  但是他的一大优点是自制冷静,他平息了心中的情绪,问道:“你的意思,也承认欧阳歙有罪过,只是认为他功劳足以抵偿罪过,又因其人望太高,处置了会于朝局不利。朕知道你的想法了。。。次伯,你怎么看呢?”
  阴识道:“陛下,豪强占地,向来有之,何况占的本就是闲田,这地若豪强不占也是抛荒,不如让他们先种着,还能多产些粮食。至于欧阳太守收些钱财,这也是常例,那些做地方官的,都得依赖当地豪族帮助维持,否则他的话都没人听!想当年咱们在南阳时。。。”
  阴识说到一半,发现皇帝正怒视着他,吓得他立即闭嘴,伏地请罪道:“臣有罪,臣说的不好,可是。。。臣是觉得,这事儿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严重,欧阳太守要靠豪族推行政令,免不了一些人情往来,他还在地方推行教化,教授数百上千弟子,这些都需要钱财。陛下,臣以为,欧阳太守此事有情可原,恳请陛下宽宥于他。”
  皇帝指着他道:“次伯,你是不是糊涂了?这是什么时候?你是当朝皇后之兄长,朝廷重臣,堂堂骑都尉,阴乡侯,你还以为自己是是南阳的大豪吗?”
  阴氏是新野豪门,知道豪门的生存之道,强占上田,贿赂地方官,这些事他从前也没少干,现在虽然已摇身一变为大汉朝臣,可骨子里的性情和思维方式并没什么改变。
  在阴识看来,这些都不是事儿。当年刘秀家里也算是个乡豪,豢养宾客,走私犯法,窝藏罪犯,甚至拦路抢劫这些事都干过,现在你说豪强占了几亩田官员收了点钱也是个事儿,你是不是在逗我?
  不过既然皇帝发怒指斥他,阴识当然要请罪,连连叩首道:“臣愚钝,请陛下恕罪。欧阳歙是有罪,陛下就看在他的功劳上,看在他传播儒学的功绩上,看在百官为他求情的情面上,准其赎刑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