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长沙王?”鲍永一脸疑惑,接过书信,只看了一眼,登时跪倒在地,一边落泪,一边伏在地上细细地读,等到看完,泪水已打湿了帛书。
  “陛下!”鲍永泣道:“不能卫护陛下,使主上蒙尘,臣之罪也!”
  “长沙王在长安,锦衣玉食,尊贵无比,何来蒙尘之说?他的身边有城阳王和诸臣同僚,出入有人卫护,鲍尚书不必担心。”
  杜广国将鲍永扶了起来,说道:“长沙王盼望与尚书重逢,同朝共事,一道为皇帝陛下效力,复兴汉室江山。”
  冯衍在旁边冷笑道:“复兴汉室?长沙王本就是大汉天子,只要长沙王复位,汉室便复兴了。杜先生的意思,是要刘钰退位,请长沙王再主神器吗?”
  “长沙王在位时,朝政不修,宵小当道,百姓皆唱道:‘灶上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致使豪杰蜂起,海内不安,黎民扰扰,这便是立汉将军所说的汉室复兴吗?”杜广国率先开启嘴炮模式:“而当今皇帝陛下乃高皇帝之苗裔,汉室正统,英姿豪迈,德行深厚,郑县赈灾,活人无数,进入长安秋毫无犯,万民称颂,似此等明主,才可担当大任,为天下之主,使汉室复兴。”
  “此言差矣!”冯衍像是见到血的饿狼一样,嗅到辩论的气息,立即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獠牙,猛扑过来。
  “建世帝之祖齐王刘肥之母乃是曹氏,为高皇帝微时之外妇,两人并未成亲。曹氏生下刘肥,高皇帝认其为子,封为齐王。然天下人皆言齐王血脉存疑,恐非刘氏之子!若以其后人承继大统,是否汉室血统犹未可知,或许是别姓冒充刘氏,窃取国器,还谈什么复兴汉室?”
  这话是要掘刘钰的根,你都不一定是老刘家的子孙,你没资格做大汉的皇帝!
  杜广国心想:你这么说话,是不是想逼老子耍流氓?多亏老子知道你爱讲歪理,事先作足了功课。
  冯衍又道:“而更始帝之祖乃是文皇帝,文帝之母乃是薄太后。。。”
  没等他下一句说出口,杜广国已迅速插话进去:“薄姬原是魏王豹侍妾,魏王豹为韩信所败后,薄姬才有机会服侍高皇帝,当时还有人说,文皇帝样子有些像魏王豹哩!”
  冯衍显然低估了杜广国的无赖程度,被他说得一愣,然后飞快地开口,好像急于把这段空白填满似的。
  “几百年前旧事,早有定论,高皇帝都从未疑过,焉能随你如此信口开河?”
  杜广国立刻说道:“立汉将军说的对呀!几百年前的事,早有定论,怎能胡乱疑猜?高皇帝将长子刘肥列入宗室,封为齐王,封邑为诸皇子之冠。所有这些不是很明白了吗?高皇帝很清楚齐王是他的亲生儿子,而且是他的长子,按理应当继承大统。位列诸侯,已是受了委屈,高皇帝为了补偿才对他如此厚待。为何还有人别有用心地质疑齐王一系血脉?我就奇怪了,高皇帝被窝里的事儿,难道一个几百年后的外人会比他本人更清楚?”
  冯衍没想到杜广国在这儿等着他,这也怪他,批什么不好,非得批人家齐王的血脉,一不小心让杜广国这个流氓无赖占了上风。可冯衍是一代大学问家,口才着实了得,立即掉转枪口,准备开辟别处战场。
  这时鲍永说话了:“身为大汉臣子,怎能妄议皇室血脉,成何体统!”
  鲍永是个忠诚耿直的人,在他的眼里,刘玄是主上,二人在这儿议论主上的祖宗血脉,说文帝是不是刘邦亲生儿子,对于刘玄是一种污辱,对于刘玄的臣子当然也是污辱。
  因此他出言打断两人,神情间很是不高兴,“来人!先带杜先生去传舍休息!”直接把杜广国支走了。
  杜广国走后,冯衍问道:“尚书要降放牛小皇帝吗?”
  鲍永答道:“我乃大汉中阳侯,受主上大恩,焉能托身于盗贼?”
  冯衍道:“可如今陛下在长安不得自由,天下无主,我等该如何处之?”
  “我欲传檄天下,邀诸郡同兴义兵,入长安解救陛下。”
  冯衍叹道:“若如此,则陛下危矣!”


第153章 杜大忽悠
  杜广国被“请”进了传舍。
  传舍的食宿条件都不错,周围的人们对他也很客气,住着很舒服,只是行动不得自由,出入都有专人跟着。
  杜广国也不着急,每天就是和那些卫兵和下人聊天,虽然那些人都不怎么理他,他也毫不在意,依旧一见面就亲切地打招呼,说着一些有趣的废话。
  他有一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很容易被人接受。几天下来,虽然人们仍旧不敢和他畅谈,但是也不好意思总是冷着他,见到他会报以微笑,偶尔也会简单地聊上几句。
  杜广国知道这些人肯定是被事先警告过,不许和他过多交谈。他们不是不想理他,而是不敢。
  杜广国对自己的魅力很有信心,尤其是面对女人的时候。对于身边伺候的侍女,他总是不经意地用言语撩拨,但总是点到即止,并不黏缠。
  他二十六七岁的年纪,虽说不上多么英俊,也算相貌端正、风度翩翩,再加上言谈有趣,一向很招女人喜欢,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
  几天之后,传舍的侍女从开始的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到现在一见到他便面带微笑,没人时还会和他逗两句趣。
  那上负责送饭送水的侍女,名字唤做春香的,每次进他的房间里收拾,总是抿着嘴,眼睛并不看他,脸上却带着极力忍耐的笑意。
  杜广国见了,愈发喜欢逗弄她了。
  这天,春香伺候他洗脸,杜广国从她手上接过巾帕,手指有意无意地从她的手掌心划过,春香脸上不由得红了一红。
  “春香,你这个名字真是名副其实,”杜广国说着,将巾帕盖在口鼻上,长长地吸了口气,“便连你拿过的巾帕,都带着一股春天的花香。”
  春香扑哧一笑道:“你又混说!”
  “你这么一个妙人,每天闷在传舍里,实在是委屈了。”杜广国擦着手,好似不经意地道:“好在只有我一个客人,不用做多少活,还算清闲。”
  “才不是!”春香低头道:“好多人呢!”
  “也是,传舍嘛,人来人往的,今天来明天走,都呆不长,不像我,住下来就不走。”杜广国慢慢擦着手。
  “才不是!有不少人和你一样,都住了很久了。”可能是没别人在旁边,春香今天的话比往日多些。
  “怪不得,我总听到隔壁院子里有人说话,怪里怪气的,好像老鸦叫一样,呱呱呱呱的,一句也听不懂。”
  春香忍着笑道:“哪有你说的那么难听,不过是人家的家乡话。”
  于是杜广国就方言大发了一番奇谈怪论,春香边听边笑,偶尔插上几句。等到她端着洗脸水出去,杜广国已经差不多弄清楚了,这传舍中有冀州、梁郡,甚至巴蜀、安定的人,都住在这里,但是互相之间都不相见。
  这必定是各地的使者说客,都是来这儿争取鲍永的。杜广国心道:“看来鲍永还没有拿定主意,没下决心要归附哪一方,谁都有机会。”
  说是谁都有机会,可最有可能的是铜马帝刘秀和建世帝刘钰,因为刘秀的势力与太原郡接壤,机会还要更大一些。
  如今赤眉军势力进入河东,上党郡也归附了,刘钰的份量在鲍永这儿应该是重了许多,杜广国想来想去,感觉自己还是有相当的机会。
  可是已经十二天了,鲍永和冯衍却再没见他,让他空有一套说辞也无从施展。
  看来还得自己找机会,从别处入手。
  过了两天,杜广国打听到了更多的消息,其中一条是:这传舍的负责人是太原郡的都尉丞,每天都尉丞都要来这里查看。
  这个都尉丞,杜广国从田邑那里听说过,是鲍永的女婿,名字叫做张舒,人既能干又知兵,深得鲍永信任。
  “见不到鲍永,能见一见这位张舒也好,有的话也可以让他转达。”杜广国心道。
  于是他每天都以散步为名到处走动,每次都是先在自己的院子里,然后走出去,在传舍中到处溜达。这时,他的身边总会跟着两个下人,想必是都尉丞派来监视他的。
  一天早饭后,杜广国在大门口和守卫们闲聊。
  其实一直是他自己在说,别人偶尔哼哈地答应几句,能回他几个字都算是多的。
  那守卫忽地闭了嘴,眼睛看向他的身后,低头叫道:“见过都尉丞。”
  杜广国回头一看,见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两个随从。他的年纪不会超过杜广国,瘦脸细眼,看起来颇有几分文秀。
  杜广国笑道:“在下黄龙杜广国,见过兄台。”
  都尉丞便道:“在下张舒,幸会。”
  杜广国装傻道:“张兄年纪轻轻,却已经是都尉,身居高位,前途无量,在下,在下佩服之余,想起自己一事无成,嘿嘿,还真有点惭愧。”
  张舒不经意地纠正道:“我不过是个都尉丞,哪比得上杜兄为皇帝使者,出使四方,杜兄才真正是年轻有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