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况直接走到上位入座,说道:“陛下命我总督北线军事,以后须与诸位合作,可我与你们还没有见过面,今日特地来和诸君认识一下。”于是命诸将都报上名号。
田况道:“如今河东军情紧急,急需增兵,公乘都尉以粮草不足推托,说无法调兵。。。”
公乘歙忙道:“大将军,不是无法调兵,而是尚需些时日,末将正在加紧征集粮草。”
王硕一声厉喝:“大将军说话,焉能容尔插嘴!”
公乘歙见他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吓得立刻闭上了嘴巴,不敢再说话。
田况又道:“河东事急,不能再等。我知都尉忠心为国,事务繁忙,今特地前来,代都尉征粮调兵。”
说罢命卫兵收了虎符令箭,正要下令,帐下一个大汉站了出来。
此人姓石,是公乘歙的心腹,不仅对他忠心耿耿,而且是他手下的头号猛将,目下是一个侯官。
石侯官说道:“大将军!都尉说了,再过几天就发兵,大将军何必发急,非要现在调兵?我们大汉官兵调动,什么事都得考虑周全,按着程式走,不像你们赤眉军说走就走!都尉乃皇帝陛下任命,要想罢免,当然也得皇帝陛下下旨。大将军凭什么一来就收都尉的兵权?”
田况沉声道:“我们赤眉军,你们是大汉?哼!你说的是哪一家的大汉?你到底是哪一家的臣子?”
“我,我不过是口误嘛!”石侯官知道说错了话,连忙辩解。
田况哪里还容他辩解,厉声道:“把这个旧朝的逆臣给我斩了!”
王硕一个大步就迈到他的跟前,环刀已经握在了手里,石侯官大骇道:“你敢。。。”
话音未落,眼前刀光一闪,鲜血喷溅,石侯官的脑袋咕噜噜滚落在地,帐下众将都跳跃躲避,连声惊叫。
田况道:“各位都是沙场上的猛将,竟如此胆小么?”
公乘歙吓得瑟瑟发抖,看着地上触目惊心的血水,一时说不出话来。
田况道:“我乃皇帝陛下钦命征北大将军,总督北线军事,节制诸路兵马,公乘都尉,本将军不能在此行权么?”
公乘歙的腿再也支撑不住,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伏首道:“谨遵大将军将令!”
公乘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糊里糊涂地丢掉了自己军队的指挥权,田况则毫不客气地接管了军务。
征北大将军雷厉风行,立即开始整编军队,将十余万士卒大半遣散回乡,只留下精锐之士。他命公乘歙率军五千去夏阳驻守,防备邓禹的回马枪。他自己则将其余四万人直接带走,回到河东郡。
屯田校尉王硕也率军渡河,与田况会合,二人合兵六万,开始攻略河东各县。
其他的郡县长官在收到皇帝招降诏书之后反应不一,关中的官员大多选择投降,毕竟他们离长安太近,承受不起赤眉军的兵锋。而出了赤眉军势力的辐射范围之外,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有的郡守表面应承,接受诏书印信,有的则完全置之不理,就当没有这回事,更有甚者会出言不逊,扣押使者,或者干脆将使者赶走。
当此之时,天下大乱,野心家趁势蜂起,各据一方。刘钰、刘秀、公孙述、隗嚣、刘永、秦丰、张步等人无一不在宠络各方势力,地方官员都在观望、判断,想寻找最有前途的君主,这是一场超级大型轮盘赌,赌的是天下归属,押的是身家性命。
每个人都在下注,有人下在刘钰身上,当然也有人押在别人身上。
在东北与河东郡相邻的两个郡:上党和太原,他们将如何下注?
小皇帝十分自信,要将两郡收入囊中,具体的执行人就是左冯翊豪强杜广国。
杜广国两个月前受命前往上党,劝说上党太守田邑归降。田邑本来丝毫没有投降建世皇帝的意思,无奈家眷落在人家手里,田邑也不敢一口回绝,只能与杜广国虚与委蛇。
当时刘秀也派人招降田邑,因刘秀是一个天下闻名的英雄,上党又在刘秀势力范围的边缘,田邑十分倾向于铜马皇帝。如果不是被杜广国阴了一手,把田太守的家眷劫去了郑县,他大概早就如史书中记载一样投向刘秀了。
一边是亲人,一边是前途,田邑左右为难,只好两边敷衍,拖延下注。
此时刘钰通过汉情局的秘密渠道,给杜广国送来了诏书。
皇帝陛下授予杜广国太原都尉之职,命他带着“招降三件套”(即皇帝诏书、长沙王手令、被招降人在长安亲属的家信)先招降田邑,再北上太原,招降尚书仆射鲍永和立汉将军冯衍。
随诏书一起来的,还有皇帝陛下一封帛书,上面有对杜广国的详细指示,最后是几个大字:“尚书性忠耿,立汉好逞才。”
尚书指的是鲍永,立汉指的是冯衍。这是有先知先觉能力的皇帝陛下对二人的评价。
杜广国的运气着实不错。
此时田况刚刚偷袭了渡口,占据汾阴,邓禹无奈之下退守安邑,双方攻守之势逆转,建世汉军威名大振,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自然提高了几分。
凑巧又有消息传来,说建世皇帝已入主长安,发兵攻略弘农,在洛阳一带展开军事行动,虽然王虎大败幽州突骑的消息还未传开,但已足够使天下侧目。
一系列消息传来,小皇帝刘钰的地位在田邑心中渐渐提高,他心中的天平也慢慢地向其倾斜。
杜广国送来长沙王的书信,田邑哭泣拜受。对于小皇帝的诏书,上党太守也表现的极为客气。等见到田老夫人的书信,大孝子田邑突然嚎啕大哭,杜广国一直在旁安慰,甚至也陪着落泪,感慨着田太守的孝心。
田邑痛哭之后,终于表示接受建世皇帝陛下的任命,留任上党太守。
上党郡在河东郡的东北面,田邑的归降对邓禹来说十分危险,他将面临田况和田邑的两面夹击,别说保住河东,就是想全身而退也不容易。
当时刘秀手下的宗正刘延正挥兵猛攻天井关,田邑已与其相持数日,没有余力再出兵河东,这给了邓禹一线机会,除汾阴等南部各城之外,河东的北部、东部还在他的治下,邓禹还可以安邑为据点,与以汾阴为中心的田况一争高下。
田邑决心归附刘钰,想将上党以北的太原也一起拉下水,他在太原都尉杜广国的“招降三件套”上又加了一封自己的亲笔信,这封信是写给鲍永和冯衍的,他们三人曾经约定同进退,相互支援。书信内容当然是劝他们投降建世帝刘钰。
杜广国野心勃勃地北上太原,他知道皇帝陛下这是在兑现当初许给他的高官厚。如今他算是为皇帝拿下了上党,如果进一步招降鲍永和冯衍,便可以拿到太原都尉的职位,这可是比两千石的官位,在地方大员中仅次于太守,杜家多少代都没有出过这样的高官。由此可见,小皇帝的手笔实在是不小。
如果杜广国说服不了鲍冯二人,拿不下太原郡,这个太原都尉到哪儿上任去?那这个封赏自然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这么看来,小皇帝也实在能忽悠人,拿不是自己的东西胡乱送人。
可杜广国不这么想,他已拿下上党郡,也有充分的信心拿下太原郡,这个太原都尉,稳了!
第152章 血脉之辩
鲍永是更始帝十分重视的臣子,当时并州和河北都没有归附,刘玄几乎是同时派出鲍永和刘秀,让他们分别抚定并州和河北,鲍永以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略定并州、河东,平定了“青犊”农民军,受封“中阳侯”。
鲍永为人耿直,对刘玄忠心耿耿,自从赤眉军进入关中以来,一直在关注长安局势,听说赤眉军进了长安,鲍永不知更始帝下落,焦急万分。
立汉将军冯衍是著名辞赋家,小时便是神童,二十岁就成为大学问家,嘴炮无敌,与人辩论无有不胜。冯衍曾追随新朝更始将军廉丹讨伐青州赤眉军,劝廉丹在大郡自守,以待天下之变,廉丹不听,兵败身死,冯衍亡命河东。
等到鲍永来到河东,冯衍找到鲍永,一通嘴炮,把鲍永轰得晕头转向,一拍大腿:这是个人才啊!当即以冯衍为立汉将军,引为心腹。冯衍开始在鲍永耳边吹风,让他招贤纳士,蓄谷养兵,若天下有变,可建大功。
冯衍仿佛就盼着天下有事,他好施展才能,在乱世中建立不世之功,可惜他运气不好,一生郁郁不得志,除了廉丹和鲍永比较赏识他之外,几乎不被当权者重视,就连光武帝刘秀也不喜欢冯衍,一直没有对他委以重任。
此时两个人在晋阳,鲍永正在和冯衍商议,如何能探知更始帝下落,将他迎进太原。忽然听说长安使者到了。
两人立即停止议事,将杜广国迎了进来。
鲍永开口便问:“不知主上今在何处?”
“皇帝陛下正在长安,安定三辅,传檄天下,陛下殷殷期盼尚书与立汉将军,特差我来慰问两位。”
鲍永脸一沉,说道:“那是你的主上,不是鲍某人的,我问的是更始皇帝陛下。”
“我当然知道,我就是故意的!”杜广国在心里暗暗嘀咕,面上却带着笑,取出刘玄的手书,道:“长沙王书信在此,二位自已看吧!”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山贼做皇帝 (超神MVP) 起点VIP2021-06-13完结 20W收藏166.87万字 5.87万总推荐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
-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起点VIP2021-06-16完结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