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昉指着为首的那个吹号子的乐手,忍着心头的厌恶问道:“李大人从哪里将你们找来的?”
“回将军的话,小人之前在南门做生意。”
“你们是南熏门的发丧乐伶?”
“是啊,将军。李大人寻我们来是让我们将本事教授给禁军中乐手,还请将军把准备学艺的军爷给选出来。钱李大人已经给过,按七七四十九天的大法事来算。”
南熏门是开封府丧葬击中之地,做幡的,卖棺材的,打镲的,收殓的,哭丧的,吹奏送人上路的……只要开封寻常人家办白事需要的人手,在南熏门都能寻到。堪称丧葬一条龙……
曹昉这才明白,为什么这帮人吹奏之前,还会吼一句:“送大老爷上路……”为何会让他感觉丧气无比,这哪里是去打仗,而是出殡送葬啊!
至于李逵?
凑合着用吧!有得用,总比没得用要强。
他也想弄个穿制服的军乐队,可惜,华夏的乐器还真出不了那种雄壮的动静。
第723章 惹祸的千里眼
“大人,为何不用牛角?”
军中号角,既然有牛角可用,曹昉觉得没必要用唢呐,毕竟李逵请来的唢呐老师傅,一个个都是发死人财的乐伶,确实丧气。
可李逵却也有他的考虑:“牛角低沉,且音律含糊不清。战场上紧急下令的时候,缺乏必要的精准。尤其是火枪不仅仅是火枪,还有火炮配合作战,动静本来就大,您能保证牛角能堪重用?”
“这个……末将惭愧。”
这个道理让曹昉无以反驳,牛角作为进攻和撤退的传令器乐,确实有一定的效用。但正如李逵说的,牛角是甩开腮帮子都吹不太响的乐器。要是在交战之中,听不到命令,几里长的队伍,如何协同指挥,就难了。
李逵其实也不想用唢呐,这乐器确实闹腾,反应也灵敏,动静还大。百姓甭管遇到高兴的喜事,还是摊上了哀伤的白事,都能用这种乐器清晰的表达内心的心情。
但更多的时候,李逵认为这玩意还是适合办丧事。
要不然为何开封府别的地方找不出几个吹唢呐营生的乐伶,但是在南熏门却一抓一大把?这地方本来就是聚集了开封府所有的棺材铺子,寿衣铺子,烧纸铺……但凡在开封府有点体面的人家办白事,都少不了南熏门的这些铺子。
他撇嘴道:“节明,你要是能找到替代的乐器,随你好了。”
曹昉字节明。
“大人,你没有怪罪我自作主张?”曹昉心虚道,按照他对李逵的了解,这位‘宽宏大量’的时候,总会偷偷下黑手。
“再说了,乐器不过是辅助的工具,有更好的为何不用?”李逵气势也不怎么待见唢呐,尤其是作为军乐队的一部分,就更别扭了。这响器一路上吹吹打打,恐怕是霸王项羽领兵,胸膛中的雄心壮志都要给吹灭了。
至少在军中使用,缺乏必要的仪式感,不慎重。
甭管曹昉怎么想,唢呐还是成了禁卫军的行军和训练的一部分,而禁卫军驻扎的军营,越来越被人误解,还以为李逵练兵死人无数,天天在军营里做法事。
不算是太坏的消息,但对于李逵来说,还是有点膈应人。
总算好消息来了,铁监的郑琦派送来了消息,样枪已经做出来了。
但有道是好事成双,兵统局这边的琉璃工坊也没有闲着,自从做出了无色透明玻璃之后,打造千里眼地的任务就同时下达了。
韩靖也知道想要继续让李逵重视琉璃工坊,就不得不拿出足够的成绩出来。
而单筒望眼镜就是最好的答卷。
虽说连韩靖都搞不明白,这单筒望眼镜的道理,总觉得有点心里没底。可是当镜片磨好,组装完成之后,他被眼前看到的一幕惊呆了。
人的目力是有极限的,一般也就只能看到十几丈以内的人脸表情,要是再远,恐怕就需要阳光等条件辅助。但是有了望眼镜,一百丈外的人也能看的清清楚楚,这东西表面上看非常高端,但是造价……嘿嘿嘿……
一个班组的工匠,一个月内能磨出几十对镜片,组装的铜匠只需一人就能完成。
而材料……
这东西琉璃工坊内最不缺了。
真要是往外卖,别说军队,就是京城内的大少们,也得人手一架。要是花花太岁有了望眼镜,这满城的良家妇女可得遭殃了。
“局座神机妙算,我等幸不辱命,做出了符合局座要求的望眼镜。可恕小人斗胆,局座让我等督造的望眼镜,这哪里是望眼镜,简直就是千里镜啊!”韩靖是真心实意的崇拜李逵,没有李逵,他们这些工匠哪里知道镜子该怎么做?
没有李逵,他们这些工匠哪里会做出‘千里眼’。
显然,‘千里眼’的神奇效果,将彻底成为兵统局琉璃工坊继镜子自后的第二件拳头产品。甚至,比镜子的需求更大。毕竟镜子只不过是女人,或者权贵们整理衣冠的工具,仅此而已。蔡京虽然已经开发了官员笏板上的镜子功能,加上道观信徒也会购买,挂在门口。但说白了,有没有镜子,对大家的生活并不影响。
但‘千里镜’就不一样了,军队需要,权贵们也会需要,甚至海船上也会需要这等神奇的宝物。
可以说,‘千里镜’将成为大宋高端拥护的必需品,虽然受众面不如镜子。但是军队的将门子弟,肯定会人手一个。价格再贵,也要忍痛买一架。
李逵惊喜的走到韩靖面前,将韩靖双手托着的单筒望眼镜那在手中,掂量了一下份量,还算尚可,不会让人感觉很重。
单筒望眼镜样式就是李逵画出图纸的样子,只是增加了两个皮套盖子。
韩靖解释道:“大人,这盖子是小人斗胆让人加上去的,主要是这镜子容易沾灰,用绸布擦也不方便。”
“很好!”
李逵很少表扬人,他就是全知者的形象伫立在兵统局局座的宝座上。可以说,兵统局从无到有,所有的项目他都是总设计师,同时也是最后的决策者。手下人办到了他的要求,仅仅是合格。但想要超越他的设计范畴,却一次也没有。
难道李逵不知道单筒望眼镜怎么也比不上双筒望眼镜吗?
那是他不想造出来吗?
不过,双筒的不仅仅需要镜片之间的对焦,还有横向之间的对焦,这些技术都用上,对于兵统局的工匠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不是考验,而是灾难,眼下工匠很难做到。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单筒望眼镜的设计。
好在即便是单筒望眼镜,也足够让人惊叹,甚至敬为神人。
哪怕只能将人的目力提高三五倍,也是闻所未闻的奇迹。
韩靖怎么敢居功,他不过是个工匠,所有的大方向都是李逵的主意,尤其是兵统局内部,几乎将李逵信奉为神明,他要是飘了,改天就会被打成原型:“局座英明,我等不过是跑跑腿,然后跟着局座沾光而已。”
李逵没有深究兵统局上下风气不太对劲,溜须拍马成风。而是饶有兴致地把玩着他手中的望眼镜,一会儿看看院子里灌木的枝头,只有几只麻雀,灰扑扑的,也没什么看头。一边看,一边随意道:“你已经试着看过,能看多远?”
“要是站在宝塔寺铁塔的最高层上,整个开封尽收眼底。”
“言过其实!”李逵问。
韩靖自从昨夜组装成功了望眼镜,天稍亮些,就到处看。还在城头上,看了很多该看的,不该看的,从一开始的心头震撼,到后来的内心强烈的猎奇八卦之心,都得到了满足。不过望眼镜虽好,但有一样不如意,就是看多了,头晕。
他现在说话,都有点头重脚轻的发软。
韩靖说的有点大,开封府可不是一个府城那么简单。开封府包括汴梁都城,还下辖十六个县,方圆上百里。一个单筒望眼镜,恐怕还真看不尽开封府的景色。
但是汴梁城内,或许可以有。
李逵想到这里,顿时来了兴致:“去,上城头,瞅瞅去。”
佛塔就算了,别打扰佛家清净之地了。
城头倒是可以有。
“局座,您这是……”
“千里镜做出来了,局座要去城头试试。”
“同去,同去。”
“局座!”
“一起去!”
……
呼啦啦,兵统局在衙门内的十几个官员,都簇拥着李逵往朱雀门外走去。按理说,兵统局就在保康门附近,登城楼,不该是找就近的保康门吗?
可保康门是什么地方?
李逵的家就在附近,窥探局座家眷,还能好吗?
再说了,保康门附近都是住宅区,对于大宋人来说,起码的廉耻之心还是有的。即便是兵统局,也不能为了好奇心,而做出如此不堪之举。
不过,朱雀门也不是李逵等人的目的地。
毕竟,朱雀门周围都是酒楼。节次鳞比的楼房和飞檐,阻挡了太多的视线。他们的目的地是角子楼。角子楼其实不是楼,而是城墙上的角上建造的建筑。那地方……也不算是什么好地方。有一条斜街,是京城有名的娱乐区,街两边都是瓦子勾栏。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起点VIP2020-11-13完结 5W收藏223.64万字 14.75万总推荐好容易白板熬到高级神装的大号,就这么没了被丢到明朝...
-
大国战隼 [校对全本] (步枪) 起点中文vip2020-10-23完结 10W收藏232.39万字 73.49万总推荐“我一脚油门就能到关岛你信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