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哪怕皇帝偷懒,只在奏章上画个圈了事,每天的政务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何况,赵煦基本上重要的奏章都会看。
  不仅如此,边上还有宦官,读奏章的内容,可以说几乎是一心二用,三用。
  哪怕这样,皇帝赵煦也恨不得变出个自己来,好让他轻松些。
  “李卿是来告诉朕,燧发枪已经做出来了?”
  皇帝赵煦也惦记着燧发枪的事,对于能够拉近大宋和北方部族地面军队作战不利的任何武器,大宋的皇帝和朝堂高官都非常重视。
  而燧发枪被李逵说的天花乱坠,尤其是李逵还极力吹捧,这让皇帝赵煦对燧发枪也有着巨大的期待。
  他还以为李逵来,是来禀告燧发枪的成果,以至于平日威严的皇帝,也面带喜色。
  李逵双手拖着千里镜,递也不是,不递也不是。
  燧发枪要是出了成果,他敢拿到垂拱殿给皇帝看吗?
  这简直就是作死。携带凶器面君,这是谋反作乱的死罪。
  可是千里镜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他给皇帝看的也就是千里镜。
  李逵躬身将双手中托着的千里镜转给郝随,这才开口道:“官家,兵统局通过琉璃盏,琉璃镜等技术积累,已经能够做出千里镜这等军中利器。”
  “千里镜?”
  皇帝愕然,他从郝随手中接过千里镜,左右摆弄了一会儿,也没看出手中的玩意有什么神奇之处。
  李逵解释道:“官家,人之目,有限,非天地有限,而人之极也;千里镜能将人的目力提高数倍,达到更远的地方。在战场上,通过千里镜,能够看清数倍于目力的距离,从而让主将获得更准确的判断。今后我大宋的炮兵,要通过千里镜观察炮弹落点,从而调整指挥作战之能。而主将也能更便捷的发现的敌军的弱点,从而获得战场先机。”
  “哦!怎么用?”
  果然,听过李逵对千里镜的解释,皇帝赵煦来了兴趣。
  赵煦从他亲政之后的表现来看,似乎非常热衷于战争。倒是不是他性格残暴,而是大宋自从元佑之后,外部环境越来越险恶。明明拥有很强大的国力,却屡次被西夏和青塘打败,同时被辽国威胁。被辽国威胁赵煦也就认了,毕竟被欺负多了,也都习惯了。
  可是西夏原本就是大宋的疆域,自从仁宗时期西夏李元昊叛乱,贼子立西夏国,这才是让大宋如鲠在喉的愤怒。而且西夏立国之后,西北通过河西走廊的商道被阻隔。这导致关中的贸易全部断绝,关中落败,抵御西夏的实力就越差,几乎变成了个恶性循环。
  出于一个皇帝的自尊心,这份耻辱他要还给大宋的敌人。
  北攻西夏,西收河湟,这也是赵煦最为迫切的目标。可是,让他懊恼的是,这两个目标轻而易举就完成了。
  一度让赵煦这位大宋皇帝非常郁闷,为什么对手怎么弱,但是他祖宗们好像一直被按在地上被摩擦了。
  更让他生气的是,他爹也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最后赵煦得出个结论,他是大宋皇族的气运之子,好运气是应该的。
  赵煦的膨胀没什么,要是遇到个保守点的宰相,大宋的皇帝就算是再有雄心壮志,皇帝也得躲在后宫做他的千秋大梦。可惜,章惇比赵煦更膨胀。遇到章惇,也是他的劫数。谁能想到,章惇不仅仅想要恢复河西之地,还想着打下吐蕃,甚至攻打辽国。
  这种疯狂的念头,就算是当年的王安石也不敢想。
  可章惇不仅想了,还开始进行了谋划和布局。
  大宋对西夏的灭国之战,已经开始筹备。当然,这种谋划大宋进行过很多次,比如针对辽国的灭国之战。但大部分时候,大宋从皇帝到宰相,都不过是说说,图个嘴快活而已。可章惇不一样,他一再调集大宋各州府的物资,运送到了西北,西军不仅没有过于强大,而被削弱。
  反而,屡次大胜的西军实力还在增强之中。
  一开始,赵煦也不信自己能做到。
  可以章惇太自信了,和自信的人在一起,不自信的人也会生出不该有的自信。
  如今的赵煦,已经早就褪去了青涩的皇帝痕迹,变得更加自信和沉稳。但这掩盖不住他有时候会发出的心虚。
  以至于,赵煦将更多的自信放在了李逵身上。
  大不了,打不过的时候——放李逵。
  而且,李逵给他构建的一个全新的战争模式,非常符合赵煦的心意。大宋缺少能够征战的铁军,但是绝对不缺少资源。如果花钱就能将大宋的军队武装到牙齿,他还怕什么?
  正因为这样,琉璃盏和琉璃镜出现的时候,赵煦还是略微有点失望的。
  但大宋的钢铁产量给他增加了不少信心。
  甚至赵煦认定了,只有大炮加火枪,配合骑兵,才是大宋唯一的出路。
  千里镜,也是李逵曾经一度给皇帝灌输过的战场辅助工具,赵煦听说千里镜已经做出来了,不免心头的热络了起来。
  但他发现自己手上的千里镜,自己不会用。
  李逵当然不能让皇帝失望,指着千里镜的盖子对皇帝道:“官家,这千里镜有两个盖子,为了保护镜子的干净。不用的时候盖上,用的时候打开。大的一头对向需要查看的景物,小的一头,对准自己的眼睛。然后拉伸镜筒,调整距离就能使用了。”说话间,李逵从腰间摸出个和赵煦一模一样的千里镜,对赵煦讲解起来。
  赵煦按照李逵的讲解,学着试了一下。
  可惜,大殿内光线昏暗,根本就难以达到效果。尤其是距离近,反而不如眼睛看着舒服。
  李逵看到赵煦脸上的失望,立刻解释道:“陛下,这千里镜不能在殿中用,想要弄清楚这千里镜的妙处。需要站在高处,或者空旷之处,才能体会到此物的妙用。”
  皇宫之中的大殿,虽然很高。但皇帝总不能站到屋顶上去吧?
  如果站在大殿之下,其实高度也不怎么样。
  至于钟塔,虽然很高,但皇帝怎么能以身犯险?
  不得已,选了个折中的地点,宫墙。
  皇城的宫墙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
  城内的建筑,除了皇宫和庙宇道观的屋顶之外,都不准高过城墙。
  登上了城头的赵煦有点迟疑,大白天的站在城墙上,有点怪异。视线倒是毫无遮挡,几乎内城所有建筑一览无遗。
  他试着用李逵讲解的方式,开始对准了焦距。
  没过多久,赵煦似乎体验到了千里镜的妙处,嘴张成个老大的圈,脸颊上还浮现出不正经的潮红。即便是李逵也觉得赵煦的表情有点夸张,狐疑地看向了边上的郝随,低声问:“官家看的方向是城内什么区域?”
  郝随张望了一阵,古怪道:“人杰,你别说没有去过?”
  面对郝随略带鄙夷的语气和眼神,李逵目光紧了紧,低声道:“不会是教坊吧?”
  大白天,皇帝用千里镜偷窥教坊官伎,李逵有种被意外谋害了名声的无奈。这不是让人背地里骂他魅上奸佞吗?


第725章 火神之怒
  有人问,汴梁最好的时辰是哪个时辰?
  答案:天黑之后。
  而天黑之后,对于汴梁城内的上流权贵来说,最好的去处恐怕就是教坊了。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教坊也非常有吸引力,比如仁宗皇帝就是向往过,然后被大臣们怼的只好低头认错:朕,肤浅了!
  李逵也不知道赵煦是故意想要看教坊,还是意外。
  偷偷和皇帝拉来了距离,问郝随:“这大白天,教坊也没啥看头吧?官家也不至于如此表情吧!”
  郝随是专业人士,他比任何教坊的常客都要专业,主要是他曾经就管理过教坊好几年。对于李逵这等粗浅的问题,他当然回答起来毫无压力,轻笑道:“人杰,你不懂这教坊的好处,就在白天。夜晚是夜晚的风情,但是白天,才是教坊最为壮丽的时候。但有一条,你得去得了教坊的后院。”
  “这有讲究?”
  李逵好奇不已,他还真不知道白天教坊也如此大的魅力。
  这时辰,恐怕客人都没几个吧?
  郝随笑道:“白天姑娘们练功的练功,练琴的练琴,但是相比这些,教坊内的舞姬会在一起练舞。如果你站在庭院前的廊下,看到数百年轻貌美的女子,一袭舞裙,曼妙身姿,整齐划一……撩裙挑动,数百大腿能把眼珠子都给晃出来,这等壮观,寻常人家怎么看得到?”
  “比宫里都要壮观?”
  “宫里也是礼部训练出来的舞姬,比教坊的差远了。”
  李逵明悟了,这皇帝也不容易,见识还比不上一个宦官,可悲啊!可悲!白瞎了后宫佳丽三千,感觉就像是凑数似的,连教坊都比不上。
  但话又说回来,皇帝的后宫,对于大宋的皇帝来说,第一要务是延续赵氏子孙;第二要务母仪天下;讨皇帝欢心,或许只能排到第三、第四。
  毕竟,大部分皇帝,基本上都没有选择正妻的自由。
  甚至连妃子中,选个自己中意的都难。
  正当李逵和郝随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城楼下有人怒斥道:“李逵,你在皇城城墙上做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