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码头上,李逵一脸懵逼的看着伤心欲绝的刘清芫,有点想要跳河的冲动。早知道刘葆晟会拿女儿抵账,他说什么也不会把刘葆晟感动成那副样子。
好在,刘葆晟早有安排,女儿养在苏轼家,至少不会跟在自己身边那样,惯的没大没小。
一连好几天,李逵闷在了衙门里不出门。
唉声叹气的哀叹时运不济。
这一日,让他更憋屈的是王朝云带着刘清芫进入了衙门,然后……他差点多了个师姑。
把他给吓得,差点不辞而别。
最近几日,衙门里颇为平静。主要是苏轼带着儿子高俅下乡去巡视了。如今的颍州,说是龙潭虎穴也不为过。可惜,李逵和李云自告奋勇要保护苏轼一路平安的念头幻灭了,自从来了史文恭之后,似乎苏轼也不大喜欢用两个半大孩子当保镖。
毕竟,史文恭要长相有长相,魁梧高大,穿上了铠甲,宛如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带在身边,极有安全感。
甚至高俅的卖相在苏轼面前,也不太好使了起来。
李逵终于明白,他的师祖是个颜控。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卖相不如史文恭,也不是他能决定得了的事。
刚过三月,颍州城内的粮价一天一个价,仿佛涨起来就没有个停下来的势头,可把苏轼吓出了一身冷汗。照这样下去,颍州地面上再过两个月,就该有大队的百姓结伴离开,去别地要饭了。
自从期粮都以粮票的方式销售一空之后,颍州的粮价火箭一般窜了上来。就连李逵也没有料到,颍州的大户会做得如此决然。
等了几日,粮价都快要突破一吊一斗了,苏轼说什么也无法在衙门里也待下去了,越想越紧张,于是带着高俅和儿子苏过去颍州各地巡查,另外路上保护他们的是史文恭。苏轼的用意很简单,他希望用自己的巡视来给大户们一点威慑力,好让他们适可而止。
李逵和李云也想去,主要是在衙门里很无趣。还要被王朝云逼着默写佛经,还不如出门走走来得轻松。
可惜,苏轼拒绝了两人的拳拳孝心。嘱咐小妾王朝云,要严加看管。这不,一大早,两人就被安排在院子里默写佛经。
“李逵,让我看看,就看一眼。”
李云撅着屁股,伸长了脖子想要抄李逵写好的《心经》,可惜,李逵遮遮掩掩的就是不让李云得逞。还在一旁说着风凉话:“小子,爷们算是倒了血霉了,认识你这货,王姨娘是觉得你杀心太重,才让你默写《心经》的,爷们完全是被你拖累了。你倒好,这么多天还没背出来,还不知错,净想着糊弄王姨娘,你良心过得去吗?”
“我呸,就算我是杀心太重,你可是杀孽如海。为什么不说我被你拖累?”李云一肚子委屈,自然不肯示弱:“还有,前两日你和高俅那厮去哪里耍了?为什么不带我?我就好奇问了问他,他就不好意思的脸红。这厮脸皮厚成那样,都会脸红,太古怪了。”
“好奇心不要太重!”李逵威胁道。
和生人在一起,李云这厮没什么话。可是熟了,这家伙就是个碎嘴子。车轱辘话,来来回回的转,忒烦。
“就是去参加宴会了,喝酒吃肉。”
“红娘子是谁?”
李逵被李云突兀的一问,陷入了神往之中,长叹道:“是颍州最有名的舞女。可惜,我只闻其名,不知其技艺如何。唉,不对啊!你怎么知道有这么个人的?高俅这厮不会晚上说梦话吧?”
“我不信。”李云怒道:“你和高俅一起去快活,竟然不带我,我们还是乡党吗?”
“我说什么你才信!”
“你说什么都不信。”李云自以为得计,突然眼珠子愣住了,双手捂着脑袋,气地直哆嗦:“李逵,你竟然打我!”
“打你怎么了?”李逵满不在乎道。
“我知道,你们一定是喝花酒去了!”李云气鼓鼓地瞪着李逵,似乎在控诉李逵有好事竟然不带着他去。
喀嚓。
路过的王朝云忍不住将手中的葫芦瓢砸在了李云的脑袋上,训斥道:“小小年纪就不学好,你明日起改抄《金刚金》。”
“不要啊!姨娘,我错了!”
“我真的错了!”
“王姨娘,那李逵呢?”
”他还是抄写《心经》。“
……
两百多字和五千多字他还是分得清楚的,《心经》虽然读起来拗口些,但好在字数不多。可是《金刚金》……要死人的!
眼见求饶无果,李云指着李逵问王朝云:“姨娘,李逵喝花酒去了,为什么您不惩罚他?”
王朝云皱眉不已,随即说了句违心的话:“李逵是个好孩子!”
第163章 人精
李逵是好孩子吗?
肯定不是。
可李云‘诬告’李逵喝花酒去了,王朝云说什么也不会相信。毕竟,李逵这厮并不比李云好管教,甚至比李云更难以管束。但是在女人方面,这家伙就像是一头野蛮的蛮牛,啥也不懂。甚至连王朝云都要担忧这小子,将来能娶上媳妇吗?
李云挨打,还有一个原因。
李云犯了王朝云的忌讳。
王朝云很小的时候是被父母卖到了杭州的花船上,被逼着苦练舞蹈。那还是二十多年前,苏轼刚刚被授予杭州通判的官职,带着夫人走马上任。当年苏轼当官有多任性,就有多任性。基本不怎么处理公务,整日游玩。这一日,苏轼带着夫人一起游览西湖,看到了王朝云的表演,叹为观止。
当时,苏轼的夫人还是王弗,是他的表妹。俩人成亲之后,相濡以沫,如胶似漆。但王弗深知靠着温情,显然无法拴住苏轼这头野马,于是她迫切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帮手,而这个帮手就是王朝云。见丈夫痴迷于王朝云的舞技,果断买下养在家里。那一年,王朝云十二岁。当时还不叫王朝云,姓氏是王弗买下朝云之后,随了自己的姓。
几年之后,苏轼多了一个小妾。
而王弗却过世了。
这段往事,苏家人是不会说的。也是王朝云心中的忌讳。李云也不知道自己犯了王朝云的忌讳,李逵倒是知道,但他会好心到提醒李云吗?
被惩罚吓傻的李云良久才缓过来,哀叹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李云的忧伤来得急,去的也快。
这家伙要是能被学业给折磨死,也不会长这么大了。
早在沂水县就该投河了。
再说章授。
他离开颍州的时候,心头是沉甸甸的。
他不认为单靠苏轼和李逵就能将颍州的大户给制住。不管是苏轼也好,章惇也罢,能力有差距,但是在针对地方大户面前,多半是束手无策的无奈。
除非大户闹出乱子来了,最好有人命官司,这时候才是杀鸡儆猴的好时机。
可颍州的大户,说他们欺压良善吧,真有。
可要说罪证吧?没有。
让他有万般手段,也无计可施。
章授第一站去了江宁府。
相比颍州,江宁好玩的地方要多得多。
秦淮河上的传唱,一直延续了千年。可是章授根本就无暇去游览一番。而是匆匆去了江宁府衙,找蔡卞。
对章授的到来,蔡卞倒是挺热情,可热情过后,他却表示爱莫能助。
江宁府人口众多,远非颍州能够相提并论,对于这么一座几十万人口的城市来说,粮食储备是绝对不能动的。要不是去年江宁府丰收,蔡卞连十万石的粮食都不会调拨给苏轼。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江宁的商人发现府库粮仓空了,肯定会囤积居奇,到时候颍州的麻烦没有解决,还连累江宁粮价暴涨,这个结果说什么他也无法承受。
无奈之下,章授去了扬州。
扬州和江宁相比,更像是一座静寂的水乡。还未成为淮盐集散地之前,扬州在淮南诸路中的地位并不凸显。
成为扬州知州,也不算是个什么好差事。
知州蔡京对自己的管辖区域一直不太满意。他更加中意苏州和杭州。尤其是他弟弟是知府,自己却不过是个知州,面子上过不去。当年蔡京和蔡卞这对兄弟同时中进士,引起过轰动。蔡京自认自己并不比弟弟蔡卞的才学差。
可是他在做官方面,似乎总是在追赶弟弟。
当初蔡京圆满出使辽国,回来之后,官家晋升他为中书舍人。可是他弟弟蔡卞早就是中书舍人了,甚至蔡卞当年为了照顾哥哥蔡京的情绪,还恳请神宗皇帝将蔡京在中书舍人的排名提拔在他之前,好让蔡京不那么尴尬。
可仅仅是尴尬吗?
一起中的进士,排名他也不弱弟弟蔡卞,为什么到头来却成了弟弟出风头?
兄友弟恭?
见鬼的兄友弟恭,蔡京才不稀罕这样的评价。蔡卞成了王安石的女婿,入选了龙图阁待制,蔡京忽然间发现,自己活成了蔡卞的哥哥。然后,他也入选了,甚至做官比蔡卞更大,但让蔡京难以忍受的是,他一直活在弟弟的阴影之中。哪怕他曾经攀附蔡确,合计谋害宰相王珪,可让他无比郁闷的是,他都已经准备好天罗地网了,可没想到就要发动的时候,王珪病死在宰相任上……气地他差点失心疯。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起点VIP2020-11-13完结 5W收藏223.64万字 14.75万总推荐好容易白板熬到高级神装的大号,就这么没了被丢到明朝...
-
大国战隼 [校对全本] (步枪) 起点中文vip2020-10-23完结 10W收藏232.39万字 73.49万总推荐“我一脚油门就能到关岛你信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