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的智力,在苏轼面前表现出刻苦求学的品质会落到什么好处?
老好人苏轼马上就会变身文坛大魔王,纷纷中碾压李逵的智商,在地上摩擦,直到他万念俱灰。
别以为穿越是万能的,在见识眼界上或许是这样。可真要在智力上,能考取进士的人哪个是简单之辈?
大宋三年举办一次抡才大典,上亿人口,百万学子下场竞技。从县学,到州学,数百个书院,加上京城的太学。能够参加省试的学子就已经是千里挑一,能够通过省试的那是万里挑一。每次省试选拔六百贡生,参加皇帝举办的殿试。然后还会淘汰三百人。
也就是说,就算是获得同进士身份的学子,也是千军万马杀出来的才学卓绝之辈。至少全国统考前三百名的成绩,已经是非常恐怖。李逵觉得自己在这些人面前学渣一点,没什么错。自强不息,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何苦来哉?
更可怕的是,这三百人三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都有不少参加过科举的老生,甚至中过进士的考生,也会下场。比如说章惇,当年他羞愧于比自己的侄子考得还差,毅然放弃了进士身份,选择下次再考。这才和苏轼成为同科进士。
用后世的考试来比较的话,就算科举考试是一场人生的高考。但是不同的是,大宋的高考,是高中生,大学生,硕士博士生一起下场,然后按照成绩来排名,还是三年举办一次的考试。
如此惨烈的竞争,李逵光想想就绝望。这不是沂水县,也不是沂州,真要靠着肚子里的真才实学,他能考中进士才怪了……很可能苦读也没用,反而会受伤更重。
而且他找到了其他的门路,或许也能一步登天,进士身份……嘿嘿,皇帝可以特旨敕封进士哒,难道皇帝特赐的进士就不是进士了?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过程重要,但是结果更重要。最多也就是赐予的同进士身份有点丢人而已,但李逵不嫌弃啊!
他不过是个普通人,拿什么和苏轼比,人家光进士也不止考中了一次,而是两次。一次是进士科,一次是制科。
当然制科和进士科不同,这是针对官员而设立的考试。苏轼和苏澈考中进士之后,并没有做官,而是在太学之中学习。然后在下一次制科考试之中,大放异彩,苏轼获得第三等的好成绩。制科成绩分五等,第一第二等不过是虚设,只有第三等才是有可能被获得的成绩,也就是说,制科第三等是最好的制科成绩。且在大宋三百年国诈之间,获得这个成绩的也只有苏轼一人,其他人都是第四、第五等。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至于李逵,呵呵,别多想了,这辈子都不可能在学问上被苏轼认可。
说什么三个月学完蒙学的天才,别逗了。人家十来岁就已经把经学都学完了,博览群书,甚至和他差不多年纪,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把天下能看的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这仅仅是看书吗?
错了,不是。
而是告诉后人一个事实,博览群书,是指看过的书都就能记住,用一个很贴切的成语来形容就是——过目不忘。
李逵要傻成什么样,才会在苏轼面前卖弄他那点可怜的智商?
当然了,这很可能和苏轼很闲有关系。
老老实实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孟子》,臊眉耷眼的在回廊下坐着诵读起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而在沂水县县衙,周元惊奇的发现老师苏轼竟然给他写信了。
看着信封上的字,亲切又熟悉,尤其是信封上的字迹的笔力遒劲且浑厚,更是让他爱不释手,周元心说:“真香!”
可是拆开信封,展开信纸,才看了两行,周元顿时气地怒吼道:“李逵!你又闹事!”
周元恨不得写下一个大大的‘冤’字,跪在老师苏轼的面前,哭诉道自己的冤情。李逵这小子,他根本就管不了啊!
第122章 眼光清奇的苏仙
“我冤死了!”
“李逵,你小子就不能让你老师省点心?”
“祸害我也就算了,还去祸害我老师,天理不容啊!那可是你师祖。”
满肚子冤屈,却没有人可以倾听。这份冤屈,就像是被无缘无故下大狱的老实人,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一个人在县衙的后衙之内,神经质的絮絮叨叨,把路过的胖春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声,深怕自己家的老爷魔障了。
好在周元的恢复能力不错,很快就想通了。
李逵这小子不消停,管我什么事?
周元自嘲自己犯傻,李逵是个能管束的了的主?
这小子就是个猢狲王,一不留神就上房揭瓦。
说他上房揭瓦,还是轻的。别人家的孩子上房揭瓦,做长辈的有种天要塌下来的绝望,家里出败家子了,可怎么得了?可这事放在李逵身上,周元这个当老师的却能坦然视之,这才多大点事,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来了,还能被这点小风浪给惊住?
没准心情好的时候,周元还能给李逵叫两声好。哪怕是在县衙里,揭的县衙的瓦他也不在乎。
这厮要是犯浑起来,比上房揭瓦要严重的多。可以这么说,李逵最多也就是上房揭瓦的破坏力,周元根本就不会因为李逵去了颖州而忧心忡忡,吃不香,睡不着了。这厮搞起破坏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每每能吓人一身冷汗。
徒手打死老虎也就算了,这……算是为民除害。
可是一不留神,带着他那个傻子族兄把牛背山拥有几百山贼的寨子给平了,土匪都没这么横啊!
好不容易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消停了几天,看着要过年了,放松了警惕。没想到一不留神李逵却在沂州所有文官的面前,表演一场跳楼的戏码,然后将皇城司的上百番子一个不落的打折腿。这货还敢腆着脸说自己去临沂走亲戚拜访长辈,有这样走亲戚的吗?
这等破坏力,要说周元不后悔收李逵为徒,都是假的。
他肠子都悔青了。
事到如今他想要将李逵逐出师们也不太可能。因为章惇,这老小子也够坏的,专门给他挖了一个坑。好端端的给李逵取了一个字,叫‘人杰’,这绝对不是好心,而是在恶心他。难道周元看不出来?
可有时候,就算是看出来了,也不能认。还得装出很高兴的样子,给外人一种假象,他和章惇的关系没有那么糟糕。
就像是两个男人打架,不论起因是什么,打落的牙齿,也要强撑到离开之后,吐掉。要是没有机会,就咽下去。
这才是成人的世界。
而仕途之中,更加险恶。
就像是背负着一个坚硬外壳的蜗牛一样,小心谨慎的在官场的草丛里爬行。
当他接到老师训斥的信件的那一刻,他再也忍不住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决心任性一把。于是他准备一股脑的将李逵的事告诉老师,反正这个弟子,跟在身边整日里提心吊胆,就连出门在外都不让他安生,他早就怨气不小了:“李逵啊,你可不要怨我!”
虽然苏轼信后并没有说李逵闹出大乱子,只不过苏轼对李逵的学问很不满,仅此而已。
周元用脚趾头想也能想象出来,李逵在苏轼面前双眼发懵的傻样子。求学才多久?在苏轼面前卖弄学问,且不是自讨苦吃?
他哪里知道,李逵压根就没有想要卖弄学问,完全是一不小心暴露了而已。
周元将手中毛笔在砚池里舔了舔,就开始下笔。从李逵在县衙门口的胡说八道说起,让老师苏轼认清李逵这小子的奸猾;还有百丈村外的徒手打老虎,武力值近乎非人的存在。
曾经有一那么段时间,周元也不相信人怎么可以徒手将老虎给打死?
这简直反人类。
可是牛背山的一场狠斗,让他有点相信,自己的这个弟子恐怕真的如同魔神一般的存在。而大闹临沂城可是他亲眼所见,李逵冲入皇城司人群那一刻,宛如猛虎下山般凶狠。周元终于知道了李逵身上最强的优点是——这货要是当了文官,据对是文官里最能打的主。
甚至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周元有时候会恶意满满的幻想,真要是李逵进入官场的那一天,大宋的文官恐怕要疯了。一个人干翻一朝人的夸张场面要是出现在紫宸殿上,将是多么的让人振奋?
至于李逵是否能够获得进士?
周元私下里认为可能性很大,他之所以不用‘考中’进士,而是用‘获得’,是因为他看穿了李逵,这小子但凡能偷懒,绝对不会用全力去做某一件事。哪怕这件事对他将来受益匪浅,也无法让李逵产生足够的动力。至于为什么周元还是认为李逵能够获得进士身份,他是想到了当初李逵在县衙门口,对捕头李清等人的蛊惑。
用排除法来忽悠脑子没灵性的李清,要在沂水县获得秀才身份是多么的简单?
排除法,永远不是争第一的办法,而是争夺最后一个名额,很省力不是?
然后就是解试的操作……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起点VIP2020-11-13完结 5W收藏223.64万字 14.75万总推荐好容易白板熬到高级神装的大号,就这么没了被丢到明朝...
-
大国战隼 [校对全本] (步枪) 起点中文vip2020-10-23完结 10W收藏232.39万字 73.49万总推荐“我一脚油门就能到关岛你信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