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尔敢——”
话说了半句,高俅再也没脸说下去了,他如同喷筒般的大嘴,一开口唾沫星子如同雨点在狂风中飞舞。
得亏李逵几人距离门口挺远,要不然糟蹋了一锅好食材。
李逵撇了一眼高俅,心说:“他来干什么?”
不过吃饭的当口也不是拒绝人的时候,他瞪眼对小厮道:“去,添一副碗筷。”
“几位爷稍后,小的去去就来。”
小厮许是被李逵的气势吓住了,一溜烟的跑了。
而高俅站在门口一个劲的纠结:“这香味是如此的醇厚诱人,想我高俅也是吃过上等席面的人,竟然差点抵挡不住这份口腹之欲,惭愧,惭愧!”
“可李逵这厮已经邀请他了,自己要不要接收李逵的好意?”
“但是这小子在外如此蛮横不讲理,得罪了人不说,还让学士的名声受损,自己作为学士的拥趸,应该站出来吧?”
高俅理所当然认为李逵让小厮去拿碗筷,是邀请他入座的意思。可高俅是有追求的,美食当前,也难以撼动他坚毅的心。
可有道是:有吃不吃猪头三。
高俅迈腿走到桌子边上,大号砂锅里在地下木炭的加了下,热气袅袅的往上飘,他伸出脖子迷恋的深吸一口,眼巴巴的看着偌大的砂锅里咕咚、咕咚冒泡的酱汁和满满一锅排骨,他决定这辈子都不能做猪头三。
第121章 学生冤枉啊!
呼呼——
烫。
一块酱香味十足的肋条排骨入嘴,骨肉分离的瞬间,炖的酥烂的排骨爆出柔滑的汁水,滑入肚中,瞬间口齿留香。高俅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世间还有如此美味?
很快,他的面前堆起了一小堆骨头,都是一寸长短左右的肋条。十几块下肚,仿佛春日乏困的身体都活了过来,高俅畅快道:“倒酒,倒酒!”
李逵冷声道:“没有。”
不吃?
高俅觉得这辈子吃过的肉和面前这一盆相比,都比不过。美食当前,还端着假清高,这是犯傻,他如此聪明伶俐,怎么可能犯傻?不仅要吃,还要吃回本来。高俅气得瞪眼道:“如此美食当前,怎么可以没酒?”
“要是没酒你吃不下去饭,可以选择不吃。”李逵道。
跟着苏轼这么多年,尤其是处处刻意模仿苏轼的高俅,表面上看确实有给人一种豪爽的感觉。但囊中羞涩的高俅经常是假豪爽,他平常连喝酒的钱都没有。
被李逵用话激了一下,他也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心中暗爽不已:“让你拿话激我,我就有理由吃完之后才告诉你,你师祖找你,而且还是心情很不好的样子。哈哈,想到李逵如同火油一般暴躁的脾气,却要在苏轼面前忍气吞声挨骂,高俅就忍不住心中窃喜。”
他不生气,反而挺高兴。
不过高俅是个碎嘴子,也不是对谁都这样,只有在他看来是熟人、自己人的时候才会如此。李逵是苏轼的徒孙,在高俅看来就是自己人。
高俅一连吐出三四根骨头,抱怨道:“这肉也太差了吧?怎么都是肋条骨?骨头都快和肉一样重了,多吃亏。改日哥哥带你去坊市,买肥肉,能熬膏,还能煮了吃,多好。”
“肥肉能吃出这个味来?”
李逵鄙夷的瞥了一眼高俅,暗道:土鳖,肉店里肋条骨竟然比猪头肉还便宜,还用选?
肯定选肋条骨啊!
这是猪身上做排骨滋味最好的一个部位了。当然五花肉也很好,可要分怎么做。红烧肉是五花肉的华丽变身,但是莲藕炖排骨,肯定得用最好的排骨不是?
一锅米饭下去,李逵总算是吃饱了,咬着一根不知道从哪里掰来的树枝,大摇大摆的走到了高俅面前,问:“说吧,找我什么事?”
“没事不能来?”高俅心虚的耷拉下脑袋,没来由的开始打嗝起来,忙不迭的连喝了几口热水,这才缓和了些。
李逵怎会相信,他就给王姨娘留了个住处的口信,高俅不问怎么可能找得到他?瞪眼道:“我可没有给你留地址,你能找来,肯定是受人所托。说吧,师祖有什么事找我,好让我有个准备。别说不知道,你敢说,我就敢耍赖不去,然后说你没通知我,却吃了一顿排骨。”
高俅愣住了,没想到李逵如此混不吝,不耐烦的摆摆手道:“我哪知道学士找你什么事?不过,学士听说你早上没有早读,有点生气,让你回去给他老人家一个解释?”
“假的吧!”
李逵无辜的瞪大了双眼,他怀疑的凑近到了高俅的面前,沉着脸,低声阴恻恻的问:“连小爷你都敢骗?学士这么忙,怎么会想起让我去早读?”
高俅咧嘴笑道:“他老人家最近不忙,前日不是喝酒去了吗?”
高俅算是看出来了,李逵这小子脾气很坏,可能出门在外已经收敛了不少,但平日在家乡肯定是称王称霸的小魔头,这家伙即便学士对他有些许好奇之心,一旦洞悉了李逵的本质,必然会赶的远远的,再也不见。
之前的嫉妒之心顿时没有了,反而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
“我为何要来骗你?不当吃不当穿的,还不如去集市上给人写信赚些钱来的妥当。”高俅很愤慨,他根本就没有想要骗李逵,只是因为李逵太狂了,有点生气,想要让他吃点小亏,长点记性。至于能否吃一堑长一智,高俅并不看好李逵。
带着不解的心思,李逵骑马出城。
看来,秦文广在颖州有朋友是真的,昨日就借来三匹马,显然对方真如秦广文所说,是豪气之人。
这让高俅的心头再次泛酸了起来,这家伙就是个二代,他忽然有种明悟,他们并不是一路人。
高俅好笑的摇了摇头,大摇大摆的背着手,惬意的在午后的阳光下上街走了。
再次来到湖边的小院,李逵的心境完全变了,忐忑之中带着不安,他有种自己要掉坑里去的担忧。
果然,见到苏轼的那一刻,笑脸没有了,反而是一副严厉的凝视,看穿灵魂的那种眼神,让李逵头皮发麻。
李逵躬身施礼,双手下垂站在边上:“师祖!”
苏轼装着没听见,继续看书。他要给李逵些许压力,好让李逵知道自己错了。苏轼觉得,李逵或许学问堪忧,但是眼界和手段颇为老辣,尤其是年纪不大,是一个填补才学的最好时期。反正,苏轼认定了李逵是可造之材,懒一点没问题,有人管着他就好。要是李逵知道他昨日里胡说八道,引起如此大的麻烦,非恨不得抽自己脸几下清净片刻。
他也是难,真要是一个蠢人,在苏轼面前恐怕也就是见过一面而已,放下礼物就可以走人了。更别想请苏轼出手帮忙推广雪花盐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连自己都看不起的人,怎么可能尽心帮忙?所以,李逵琢磨后决定发挥一下本事,适可而止就可以了。没想到,过头了,被苏轼盯上了。
这个结果,绝对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属于那种挖坑把自己埋了,喊冤都没处喊的错误。
而苏轼找上李逵就更简单了,苏门都是集体学霸,苏门在科举,写诗作词方面的才华,绝对是大宋的一股洪流。属于那种一门就能撑起一个时代文坛辉煌的存在。可是苏门在施政上却很一般,别看苏门因为苏轼的原因被压制了很多年。成员多半贬谪各地,可真要说施政才能,确实都不咋地。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感性思维造就了惊艳的文采,但是理性思维才是老成持重的干才。冲动之人,做不成一个好官,就这么简单。纵观历史,诗文出彩的官员,当官大都稀疏平常,就是这个道理。
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李逵,让苏轼觉得是个可造之材,他能放过了?
李逵这小子行事如此懈怠,怎么可能有好学问?
没有好学问,怎么可能中进士。
不中进士,怎么能当官?
不当官如何将苏门发扬光大?
别以为苏轼在看书,似乎没有搭理李逵的意思。可视线的余光还是偷偷打量李逵。可惜,李逵吃太饱,有点犯困。春天就是这样,早晚天气寒冷,却能让人精神振奋。但到了中午,气温回升,整个人都是懒洋洋的不想动弹。坐着无所事事的李逵瞪着眼开始犯困,他睡觉不闭眼,要是在学堂里上课,仅凭这门绝技,就能做实了学渣的头把交椅。
可怜,堂堂龙图阁直学士,竟然眼睁睁的看着李逵长大了嘴巴,像极了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蛤蟆,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更要命的是,苏轼之前还认为李逵有成为苏门步入朝堂成为国之干臣为的学子。忽然间,他有点后悔了,但后悔之后是愤怒。这货难道不能认真一点吗?
苏轼瞪着眼都看到李逵的后槽牙了,这才引起李逵的注意,急忙捂住嘴,心说:“怎么就打哈欠了,太不尊重人了。”
李逵急忙讨饶道:“学生错了。”
李逵觉得有必要提前让苏轼拟定推广名单,然后立刻开始对雪花盐的推广,只要雪花盐名气起来之后,马上溜之大吉才是保命的好办法。他在周元跟前读书就已经痛苦万分了,更不要说在苏轼门下读书。秦观,黄庭坚等师伯都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就连周元,也是千军万马科考大军中杀出来的饱学之士。他心里虚的都快尿频尿急了,哪里敢嚣张?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起点VIP2020-11-13完结 5W收藏223.64万字 14.75万总推荐好容易白板熬到高级神装的大号,就这么没了被丢到明朝...
-
大国战隼 [校对全本] (步枪) 起点中文vip2020-10-23完结 10W收藏232.39万字 73.49万总推荐“我一脚油门就能到关岛你信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