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天赵君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他接着说道:“开源节流并举,此乃治国理财之道,但今日开源乃远水解不了近渴,故节流为主。”
看着下面的大臣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赵君感到有些得意,接着又说:“节流之事,由李爱卿连同户部商议,作为一国之君,朕应身体力行,从今日起,皇家一切支出不再由三司中的左藏库支付,而全部由内库支付,内库之收入则来自朕的一些产业收入,”说道这里赵君笑了笑:“朕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扬州,以前都是上税的,现在依旧不变,从今以后凡皇室之产业也一并交税,不可恩惠!”
皇帝也要上税了?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朝堂上称颂声一片,李纲更是激动万分,作为大宋的宰相,现在财政拮据到让他发狂,现在皇帝主动不让户部负担皇室的花费而且还主动纳税,且不说一年究竟能省下来多少钱,但是给满朝文物竖了个榜样,皇帝都要上税了,你们这些大臣们还敢偷税漏税?
果然赵君又开口了:“既然朕都要上税,在场的各位大臣家中产业颇丰,该上的税也要上吧,否则的话…….以前就既往不咎,如果以后再出现此事,别怪朕翻脸不认人!朕已经杀过士大夫也不在乎多杀一两个!”
这皇帝,果然和以前的风格不一样啊,变脸比翻书还快,一个早上把杀字不知说过几次了,听的众大臣胆战心惊。
赵君的话说完了,这个时候黄天乐站了出来禀报道:“臣有一策,不知可否使用。”
“讲”
“当年陛下在应天府时候,曾经教臣鼓励城中富豪主动捐钱捐粮,最后张榜公布,捐款最多的几位当时还是康王的先皇曾赐予散官,此事在应天府反响极大,不知今日可以实施?”
“这个嘛………..”赵君沉吟了一下说道:“此法可以实施之,不过朕不会赐予散官的。”
皇上不赐予散官,那些富豪还积极个屁啊,黄天乐心里嘀咕道。
赵君很快看出了黄天乐有些失望的表情,虽然朕不赐予散官,但是有别奖赏:“一、凡捐钱粮合计在前五十名的,朕将其或者其子孙一人请到在崇政殿设宴招待表示答谢,朕将亲自为其斟酒!”
啊……大臣们惊呼声一片,这皇帝为了钱,竟然屈九五之尊,亲自给那些富豪倒酒?这也太拼了吧?
“二,凡是捐钱粮在前二十名者,将赐予朕的笔墨,感谢为大宋的贡献!另外各州府都要张榜公布所捐资人名单,以示鼓励。”
后面这条更是厉害了,这不是给予那些有钱人传家之宝吗,虽然陛下的那字实在不咋地,但是毕竟是皇帝的字啊。
“具体事宜,由户部会同礼部办理此事,李爱卿最后定夺报朕这里既是。”赵君又下达了命令。
“臣遵旨。”三人出列。
本来大臣们以为这关于财政的议题今天就算结束,没想到赵君又发话了:“关于捐款事宜,刚才朕想了想,朕乃一国之君,要身体力行,朕先捐五万贯,作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在场的大臣无不聪明绝顶,立即明白了赵君的意思,皇帝现在当场都捐了,你们这些当大臣的难道不多少捐点?
“臣捐两万贯。”李纲马上表态,别看他堂堂的宰相,就一个死工资不像别的大臣又田地等产业,还喜欢拿钱在家乡办一些公益事业,能捐出两万贯估计也是咬牙了。
“臣愿捐出十万贯!”黄天乐表态了,他当官这么多年,收入颇丰。赵君听了微笑的点点头。
有了这两个人带头,其余大臣再也坐不住了。“臣愿意捐三万贯….”
“臣捐两万贯…..”大家纷纷表态。
赵君赶紧让邵成章将其记录下来,免的这些家伙说话不算数,来个诈捐。
在场的基本上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人捐个万把贯不成问题,最穷酸要算是三品的殿前都指挥使牛皋,以前是军人军饷自然无法和大臣们相比,虽然在扬州有些产业分成但是入股不多,而且喜欢喝酒吃肉,为人豪爽,钱没存下多少。看着别人都是万贯万贯的,不由得羞得老脸通红。
最后经过邵成章的统计,再场的官员捐钱一共合计大约有一百五十万多贯,也算是个不小的数目,赵君龙颜大悦。
“陛下,此法可以推广之全国,大小官员都捐钱?”黄天乐启奏道,能弄点钱就都弄点钱,他这个户部尚书快穷疯了。
赵君沉吟了一下说道:“准奏,不过要注意两点一是全凭自愿,不准强迫,而是不接受六品以下官员的的捐款。”他清楚虽然说是自愿,但是有了自己和大臣的带头,下面那些官员那个敢不捐?但是那些小官小吏们收入微薄,为了捐款弄得入不敷出那就变味了。
捐款的事宜就搞一段落,赵君命礼部尚书洪拟将今日早朝之事整理后交给杭州周刊发表。赵君当了皇帝后,欧阳澈也从扬州到了杭州主持杭州报社工作,杭州周刊基本上成了大宋朝的官方报纸,由礼部审议后一些公告作为官方意见发表在报纸上。
这两个议题颇费时间,赵君看看沙漏已经到了已时,现在的中午十一点左右,早上吃一点稀饭馒头现在感到肚子饿了,有点想下朝的意思,但是下面的大臣似乎工作热情正高昂之中,工部尚书傅雱禀报关于大运会整修之事,说是在平江一带大运会年久失修需要整修河堤……..吏部尚书孙近报神武中军都统制一职人选……
看到一个个议题都是难缠之事,赵君感到头大无比,恨不得赶紧下朝。
好不容易挨到十二点,大臣们所报的奏章也算完,大部分都无法现场解决需要会同有关大臣协商,只能先暂时搁置。
“退朝…….”邵成章终于喊了一声,在赵君耳朵里简直是天籁之音。
众官员三呼万岁之后,开始退朝,这个时候又听到邵成章喊道:“请李纲爱卿、赖布衣赖爱卿留步,陪官家共进午膳。”
第260章 成立书记处
和皇帝吃饭倒也不是什么多么新鲜之事,众大臣都知道皇上要找找正副宰相有重要的事情相商。
古人讲究的“食不语,寝不言”赵君可没这个习惯,但是看到两位大臣默默无语的吃着饭菜,只好忍耐住直到午膳结束,在垂拱殿里赵君才说出找两位大臣的真正目的:“现在政务实在繁多,朕以前也是行伍出身,对于政务并不很熟悉,所以想找几个人帮忙,主要是做一些辅助事务,总比用宦官合适吧?”
用现代话说赵君实际上就是找几个秘书,这放在现在而言就不是个事情,那个大领导不配秘书?但是在宋朝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相当于是皇帝跟前最亲近的人,必须和李纲等大臣商议,他们同意才行。
果然,李纲听了这话表情严肃起来,和赖布衣对望了一眼,或许是宦官这个词勾起了李纲惨痛的教训,被后世称为六贼之一的童贯就,还有李彦,都是宦官出身最后成了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这让李纲非常警惕。
而赵君的情况李纲也是清楚,所以他想了想就问道:“官家,如果要用人,请问设立什么机构,有几人,官职如何?是否有何事人选?”
“机构就叫书记处,”赵君回答道。本来他想起名字叫秘书处,无奈宋已经有秘书省一机构,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只好改名叫书记处。
“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亦叫掌书记,其作用和官家所说相仿,老臣认为可行之。”李纲捋了捋胡须说道。
李纲说行,赖布衣自然不会反对赵君的意见,于是赵君继续说道:“至于品阶,不易过高,为首一人为六品,其余为七品如何?”赵君问道。
李纲、赖布衣均无异议,于是赵君才拿出一份文书,上面赫然写这个四个名字:张九成、史浩、王十朋、梁清,这四人都是赵君比较熟悉和欣赏的文士,本来赵君还想把欧阳澈拉进来,但是现在报纸作用日益重要,赵君还打算将扬州、杭州两个报社合起来办一份大宋日报报社,作为皇家报纸,欧阳澈则是社长的不二人选,故没有用他。
对于赖布衣而言,这四个人都听赵君说过倒也不感到多少惊讶,但是李纲只听说过张九成,曾经的状元郎,别的几个却未听说过。赵君只好解释道:“其余三位现在都是举子出身,但都博学多才,乃不可多青年俊才。”
其实史浩、王十朋在历史上曾经都中了进士,都是南宋时期很有名的人物,但是现在还年轻,籍籍无名。听了赵君这话,李纲皱起了眉头:“举子啊,授予这样的官职是否显得有些突兀?”
“李相公不必为此多虑,请官家赐予此三人同进士出身即可。”旁边的赖布衣笑着说道。
看到赖布衣帮腔,李纲知道这件事赵君估计是早就考虑过,自己如果再阻拦显得有些过分,就点点头答应了,但是最后还嘱咐赵君这些人乃幕僚辅助事务,绝对不能干政云云。
看到自己的倔老泰山李纲同意了,赵君心情大好,又说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新成立的书记处,决定将日常处理政务的垂拱殿进行改造,设立御书房,包括赵君和书记处的办公场所,方便赵君随时传唤。同时一间较大的房间改成会议处,专门用来平时传唤大臣商议政务之处。另外还设立休息室,专门为赵君提供平时办公劳累暂且歇息之处,另外还设立值班舍,供书记们晚上值班以及平时休息之用。
相似小说推荐
-
喋血深空之我是空降兵 (金属裂纹) 起点VIP2020-08-16完结伞兵,面向大地,背向苍穹;伞兵,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伞兵,勇往直前,永不言败。铁血...
-
新唐朝王爷 (头条帝) 起点VIP2020-08-01完结蝴蝶翅膀一搧,李世民当不成大唐的皇帝,李建成也没有在玄武门事变中被杀。如果人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