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嘿嘿,嬛嬛你有所不知,那些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不好。”赵君笑着说,看到那菜单竟然大部分都是肉类为主,还是动物内脏,想想那么高的胆固醇,吃多了不会得“三高”?咱刚登上皇帝不久,虽然刚满三十,也算年富力强,但是现在也要注意养生了,还想多活几年呢,
  当然这些话赵君是不会对柔福说道的,两人很快用餐之后,赵君穿上龙袍,就准备移驾崇政殿,今天的朝会则在那里举行。
  等赵君坐着轿子赶到崇政殿,百官已经在殿堂中分两边手拿笏板站在那里,一个个交头接耳说着小声话,让赵君想起了后世开会时候领导未主席台下面人群纷纷议论的情景。右边为首的宰相李纲,左边为首的则是刚刚恢复任职的枢密使吕颐浩,两人倒是神情严肃。
  赵君扫一眼宫殿中的大臣,旧臣中除了李纲、吕颐浩、黄天乐几位少数熟悉的大臣外,其余都不是很熟悉。但是里面多几副新面孔,其中就有刚刚被授予参知政事的赖布衣、殿前都指挥使牛皋、殿前都指挥副使的王石和苏三,几位都是跟着赵君打天下的心腹,算是朝中的新贵。
  等赵君坐上龙椅,三呼万岁以后,真正的朝会开始了,看着下面一大群黑压压的官员,赵君知道这些士大夫阶层的精英代表,和他们打交道不是闹着玩的,斗智斗勇就要开始了。


第258章 早朝(上)
  “有事准奏,无事退朝”大宦官邵成章如公鸭般的尖嗓子刚喊出来,赵君就看见右侧位于前列的一位大臣立即大步走了出来,手里拿着笏板走了出来,正是御史中丞何铸。
  何铸赵君算是也认识,因为他曾经主审过赵君和岳飞一案,特别是主审岳飞,岳飞义正词严地面对审讯,并袒露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何铸见此,亦为之动容后查得岳案冤情,如实禀告秦桧。秦桧却罢免了何铸的主审官,改由万俟卨主审。赵君对其印象颇佳,所以这次秦桧一案则也由他为主审,看他今天第一个出来估计与此事有关。
  果然何铸说道:“陛下,关于秦桧等栽赃陷害、谋害陛下和鄂国公一案已经审理完毕,其罪名经过大理寺、刑部会审已经定案,请陛下奏阅。”说完何铸从朝服的袖中取出一卷文书恭敬的递上,邵成章赶紧过来接过,小心翼翼的交给了赵君。
  赵君打开奏章,仔细阅读起来,这次秦桧一案牵扯人数众多,但主要就是秦桧、万俟卨、罗汝楫以及张俊四个,而赵君的重点也就关注这四个人。
  四个人的罪名有所不同,不外乎就是蛊惑先皇、陷害忠良、刑讯逼供等等,洋洋洒洒一大堆,反正批驳了体无完肤,罪大恶极,用现在的话说就一个人渣,千刀万剐不为过。赵君对这些不感兴趣,反正何铸这样公正老实的人把关,他很放心,他的重心放在最后的处罚上,看到这些赵君的眉头紧皱起来。
  秦桧等人的处罚仅仅只是削去官职,贬为平民,发配到海南。
  差点就我和我岳飞害死的这些人竟然就这么轻飘飘的放过?靠!赵君心里暗骂了一句。
  何铸看出了赵君脸色的变化,又赶忙补充了一句:“陛下,秦桧等人的判罚则由微臣会同大理寺、刑部共同商议,又禀报给李相公后最后裁定。”
  李相公就是李纲,赵君当政后李纲立即官复原职,朝中也没设另外一个宰相,算是朝中最大的官了。何铸说这话显然有拉靠山的意思。
  “秦桧等人于置于朕和鄂国公于死地,丧心病狂,又蛊惑先皇欲引金兵侵我大宋,卖国求荣。此罪大恶极之人如何让朕容纳其在世上?立即处斩!”赵君冷冰冰的回答道。
  要杀曾经的宰相?!在场的大臣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陛下不可!”何铸还没有回话,李纲又站了出来说道:“太祖誓约有“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何况秦桧乃当朝宰相,请陛下三思。”
  不杀死大夫?赵君冷哼了一声,嘴里却说道:“太祖却有此誓约,朕应当遵从。”
  赵君这话刚说完,群臣嘘了一口气,仿佛放下心来。没想到赵君又接着说道:“太祖誓约有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那是指忠心为国、清正廉洁、为官一任教化一方的士大夫,而绝不是如秦桧之流祸国殃民、卖国求荣、陷害忠良之辈!前者乃大宋之福,后者大宋之祸,不可不杀!”
  赵君说的杀气腾腾,本来就是军伍出身,死山血海中摸爬滚打,身上无形中散发着血腥气,听的下面那些大臣们浑身打了个哆嗦,不敢再多说什么。
  但是李纲却不依不饶,昂着头继续说道:“陛下所说颇有道理,但是秦桧毕竟乃我朝一宰相,如果对其处以极刑,即便此人不值怜悯,但仍然处罚过重,使士大夫的名誉受到了污辱,请陛下三思!”
  “果然是个倔老头。”赵君看着那张板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心里忍不住骂了一句。就在这个时候赖布衣向前走了一步说道:“陛下,李相公说不无道理,请陛下开恩,放过秦桧。”
  连赖布衣都来说情了?赵君有些无语,不过不能不给自己老丈人以及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的面子,于是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有李爱卿和赖爱卿替秦桧说清,那么可免去秦桧死罪,就依何爱卿奏章中所言,但是万俟卨、罗汝楫以及张俊三人,必杀!”
  李纲还要争辩,旁边的赖布衣却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李纲怔了一下,微微叹一口气,不再说什么。
  “回头为朕带句话给秦桧。”赵君想了想又说道:“让他到了海南好好练字,衣食无愁。”
  “谢陛下仁慈。”李纲赶紧补充了一句,说实在像秦桧那样的年龄贬为平民又发配到海南那种不毛之地,基本上就是个死,但是有了赵君最后这句话,基本上意味着秦桧不用为生活发愁,平安活下去,至于练字……秦桧的字可是大宋一绝,还有练吗?
  其实李纲不知道的是赵君看上了秦桧的字,那可是后世标准的宋体字,各种书籍最常用的字体,从这个角度说如果秦桧早死了岂不是中国书法的一大憾事?
  当然赵君这些想法是不能给外人说的,但是给了秦桧一条活路还是在朝中大臣中留下了一点好印象,咱们军伍出身的皇帝还是懂些艺术的,虽然他写的字实在难看的很。
  这件事就盖棺定论,只管后面走程序。这个时候李纲并没有退回自己的位置,而是继续奏到:“陛下,老臣还有一事请奏。”
  “请讲”
  “由于上年江南大旱,稻米欠收,而现在早稻还未收割,故江南永州、郴州一带已经出现饥荒,杭州米价也一日一价,已经引起百姓恐慌,而朝廷已经无粮可放,此事因引起陛下的重视。”李纲说道。
  “哦?这么严重?”赵君的神情严肃起来,因为饥荒就会出现流民,搞不好会引起暴动,而作为首都的杭州局面不稳定,纯粹是要打自己刚刚登基的皇帝的脸,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又看着站在边上的黄天乐,问道:“黄爱卿。”
  “臣在。”黄天乐出列。
  “户部对此有何对策?”赵君问道。
  “户部已经筹措钱财前往鄂州、洪州、江州一带购粮,但是国库吃紧,无法筹措更多的钱财。”黄天乐回答道。
  还是一句老话,缺钱啊。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现在赵君当了这个皇帝才明白其中艰难。这些年每年都在打仗,户部那些钱早就被用光了,已经形成了寅吃卯粮态势也就是提前收税,但是赵君很清楚这种状况绝对能一直这么做,搞不好又是官逼民反。
  “至于杭州的米价,李爱卿不用担心,朕自有办法。”赵君想了想说道。
  “陛下有办法?”李纲有些迷惑不解,即便是贵为天子,总不能变出粮食吧?不过既然看到赵君如此有信心也不说什么。
  “国库亏空,朕倒也想了些法子。”赵君又说道:“充盈国库,无外乎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听到这四个字,在场的大臣们顿时神情一紧,因为让他们想起了四十年前的那场把朝廷搞得乱七八糟的熙宁变法!


第259章 早朝(下)
  熙宁变法就是熟识的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
  懂些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段变法大概情况,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史称“新旧党争“。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保守派人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且不说孰对孰错,但就此使大宋朝廷内部开始割裂,产生了极大的内耗,将原有的良好行政风气涤荡一空,最后形成了宋徽宗、蔡京、童贯等人沆瀣一气的决策层。正是这个近乎于弱智的决策层做出了灭辽这个完全弱智的决策,导致了后面的靖康之耻。
  开源和节流是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各自推崇的一个方面,从现在角度看其实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缺一不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