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是他计划中的一个根据地,工作必须要做扎实。如此,方能进之。
书房之中张如看着赵义拿上来的分地文书,突然门外有脚步声传来,不一会一个声音传来:“丞相,探子来报,夏帝命庞疾率领大军向白湾城来了。”
“进来说话!”
“是!”
说罢!一将推门而入。
正欲行礼,张如叫住,问道:“大概有多少人马?”
“不少于十万。”
张如眉头一皱,庞疾之名他听说过。据说此人打仗十分厉害,并且治军也很是严格。
“还有其他消息吗?”
这将又道:“探子说夏尘赐了庞疾一柄宝剑,可先斩后奏。”
“哦!”张如惊讶,思考一阵便知夏尘赐剑是要加强庞疾权利,方便他指挥大军,他之前便料到夏尘会派庞疾来与他交战。
张如他也想试试这位威震九州的大将究竟有多少本事。
本想着庞疾此来必定会为治军而发愁,未想夏尘竟帮他解决了,这倒使他很意外。
第四百六十章 主动出击
梁国,西固城
徐温派李南假攻柳城,又派徐博提兵攻取高郡。
却说李南率领大军行至柳城之下广森便就弓箭手射之,距离太远箭未中梁军。
广森此意也并非是要射杀梁军,而是警告。
李南见此,冷笑一声大骂夏军,夏军闻之皆怒。众将言要开城去斩了李南,广森劝道:“诸位将军,此乃梁军之计,不必理会,他们愿意骂就让他们去骂罢!”
众将点头。
见夏军不为所动,李南叫士兵一齐喊骂夏军,夏军将领与士兵愤怒至极。
实在是梁军骂得太难听了,这时广森喊道:“梁人果然胆小如鼠呀!”
李南拍马上前,横刀立马站立军前,抬手提着刀指着广森喊道:“广森,本将听说你武艺超群,如今一见却是名不副实呀!你若有本事便下城来战,若是害怕便早早滚回你们夏国,免得折了性命。”
广森大笑道:“跳梁小丑,也敢大放厥词。有胆便来攻城,无胆便早些回去,劝你家刘成献国来降。不然,待我大军杀入江陵则为时已晚矣!”
“夏贼,欺人太甚。”
李南大喊一声,随即一声令下:“众将士听令,攻城。”
“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自梁国大军口中喊出,数万大军直接向着柳城冲杀而去。
广森命令士兵放箭射之,李南早有准备,命令盾牌兵抵挡飞将。
在盾牌兵的掩护之下梁军杀入城下,架云梯,撞城门。
疯狂攻打柳城,广森亦是指挥士兵防御,梁军攻打两个时辰未能下城。
但李南并没有下令撤军,他在等待高郡援军。
此时,城下尸体便地,血流成河。
又半个时辰之后,一骑兵来报李南:“将军,夏国援军杀来了,距此五里。”
闻言,李南大喜,终于是等到下国援军了,大喊一声:“撤,快撤。”
见梁军突然撤军广森大为不解,待看到不远处杀过来的援军时广森顿时明白,怒视杀来之援军,猛拍城墙,叹息一声:“这个愚蠢的东西,连如此小计都看不出来。”
众将疑惑,问道:“将军,怎么了?”
“刘廉中了徐温之计,高郡已失。”
“啊!”
众将惊讶,广森解释:“梁军今日派兵来攻打柳城其意便是要调高郡守军来救我。如此,徐温便可趁高郡空虚之时一举而下。”
“将军,不会吧!”
“哎!梁军明知柳城攻之不下却拼死攻打,这足以证明了。”
广森不愧是夏国名将,一眼便看穿了徐温之计,可这个时候看穿也为时已晚了。
高郡守将刘廉欲追杀梁军,广森鸣金使之撤回。
入城之后便将刘廉拿下。
正堂之中刘廉跪于堂下,广森上坐,其余众将坐于左右。
刘廉一头雾水,不知将军为何要拿他。
这时广森看着刘廉,质问道:“刘廉,你可知罪?”
刘廉疑惑:“将军,末将犯了何罪,请将军明示。”
“谁叫你领兵来柳城的?”
刘廉越发不解,他率领人马来柳城可是为救他呀!怎么就犯了罪了?
“回将军,末将探得梁军攻打柳城,末将怕将军防御吃力便率领人马来救。”
广森怒道:“混账东西,未得本将之令谁允许你私自来救的?你可知道此乃徐温之计,此时高郡已落在梁国手中了。”
刘廉大惊,看着广森一时哑然。
“我大军人马皆在柳城,莫说区区数万人马,就是徐温率领全军来攻本将亦不惧也!你是猪脑子吗?如此小计都看不出来?”
刘廉被骂的抬不起头来。
但广森之言使他明白,此时此刻高郡必定被梁军拿下了,因为此时的高郡只有数百守军,一击必下。
可心里还是有些委屈的,他出兵是为救柳城,而非私也!
说罢!广森冷冷道:“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说?”
刘廉道:“将军,末将无话可说。”
“好,好。”
“左右,将刘廉推下斩首,以正军法。”
“是!”
两个士兵走了进来,这个众将皆为刘廉求情:“将军,刘将军出兵也是为救柳城,还请将军念在他一片赤胆的份是容他一次。”
“请将军饶刘将军一次。”
“将军,给刘将军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罢!”
广森一看众将皆为刘廉求情,沉默一阵,说道:“刘廉,看在众将皆为你求情的份上本将便饶了你。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拉出去打二十军棍,以正军法。”
“是!”
刘廉谢道:“末将谢将军不杀之恩!”
两个时辰后广森派出去的探子来报,言高郡果然被梁军拿下,取城之将是梁国大将军之子徐博。
徐博下城之后将城中夏军首级砍下挂于城上。
广森闻之面沉如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却说徐博拿下高郡之后便派轻骑去西固告知徐温,言攻城顺利。
徐温接到信看后亦是大喜,随即上书朝廷,禀告此战之果。
这一战使梁军士气大震。
之前梁军连败夏军之手,士气不震,众多士兵失去了希望,但此战使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大梁是可以打败夏军的。
徐温之信信送到朝廷之后刘成看后大喜,大赞徐温。
又将信示之群臣,群臣皆呼万岁!
接着便命御史大夫刘秉将战报发布各郡,刘秉领命。
下朝之后便与御史台一众官员抄写战报,随后便派人发了出去。
梁国百姓看了告示无不欢喜,更是夸赞徐博,一时徐博之名梁人尽知。
韩玄与林楠也知道了这件事,次日一早便来道贺。又听庞疾被调去,便商议回国破敌。
内侍报过刘成之后,刘成命内侍请入二人。
二人参拜之后先道贺了一番,接着便言夏军主力正在抵挡他大陇大军,便言要回国助之!
刘成心有不舍可也没有办法。
现在夏国的主力撤去,硬让人家留下就说不过去了。
刘成答应之后便叫内侍准备银两,凡陇国士兵每人皆发五两银子。
韩玄林楠二人谢之!
刘成又给二人千金,二人辞之不受。
第四百六十一章 约战张如
庞疾率领大军离京,于七日后到达和玉郡。
和玉郡算是夏国的一道门户,入了和玉郡便是两关与紫阳郡。
紫阳之地乃平原四面环山,这片平原自古便是一片沃野。
平原内部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粮食多丰收,这也是夏国一直强大的原因之一。
而军事防御对地理环境要求非常之高,紫阳平原南四面皆是大山,形成了独特的防御系统,只要扼守住和玉郡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紫阳以及夏都的安全。
在和玉郡后还有两大关口,一为临关,一位平虎关。
这两关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最大程度保护紫阳之安全。
只要这两关不失紫阳平原便无有危险。
庞疾到达和玉之后召集众将商议破敌之策,有几人不服庞疾,庞疾拔剑斩之。
言道:此剑乃陛下所赐,本将有先斩后奏之权。临行之时陛下又受本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权,这这里一切事情本将说了算,如有不从军令者,斩。
众将闻言皆是震惊,他们认识庞疾手中拿着的这一柄宝剑。
此剑乃陛下御剑,好是喜爱,如今出现在庞疾手中使他们震惊。
而这样的事情庞疾自然也不敢乱说,故而皆不敢顶撞庞疾。
斩了二人后庞疾问众将:“这几日张如可有要攻打和玉之势?”
一将道:“回将军,这几日陇军严守城池没有要出兵的意思。”
庞疾点头,说道:“诸位将军,陇军犯我国土可恨之极。诸位将军当齐心协力与本将共破陇军,保家卫国。”
众将齐道:“听大将军令!”
一看左右,庞疾很是满意。暗思幸亏有陛下所赐宝剑,不然还得费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