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韩秀峰不是不想聊这些,而是有更重要的事要说,附和了几句随即话锋一转:“敖老爷,我晓得您刚回京城应酬多,但会馆一样得给您接个风,能不能赏个光,让我张罗张罗?”
  “志行,你的心意我领了。会馆翻建正缺银子,我看就不必了。”
  “敖老爷,会馆翻建是缺银子,但该花的还得花!要是您好不容易回京我们都不给您和嫂夫人接风洗尘,那还要这个会馆干啥?会馆不就是叙乡谊、联乡情的地方嘛!”
  “这咋好意思呢。”
  “有啥不好意思的,敖老爷,我们就这么说好了,日子您来定,定下来提前跟我说一声。”韩秀峰顿了顿,又一脸诚恳地说:“还有件事,会馆西边的那个院子不是盘下来了吗,这几天正在挖地基,打算把文昌阁和乡贤祠建起来,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魁星、朱衣神、吕祖师和文衡帝君,乡贤祠自然要供奉我们重庆府的乡贤,我想请几幅您祖上的画像。”
  这可是一件大事!
  文昌阁供奉掌管文运功名、保一方文风昌盛的“五文昌”,而能入乡贤祠的全是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的乡贤和名宦,谁不希望自个儿家的先人能入乡贤祠,永享在京同乡的春秋致祭,何况这也能荫及子孙后代。
  敖彤贤岂能不晓得韩秀峰的良苦用心,酒意顿时消了一半,连忙起身整理衣冠,随即走到韩秀峰面前,深深作了一揖:“祖上能入乡贤祠是我敖家的荣耀,一切有劳志行贤弟了,请贤弟受愚兄一拜!”


第一百六十七章 乡贤祠(二)
  重庆会馆的乡贤祠只会供奉本朝的重庆府籍乡贤名宦,而论出人才重庆府辖下十四州县虽与江浙的那些州县无法相提并论,但自顺治朝以来也出了不少进士。乡贤祠就那么大,挂不下所有乡贤名宦的画像,只能一个州县选一位,其他进士只能勒石为记。
  敖家在荣昌是名门望族,可包括敖彤臣自个儿在内本朝拢共只出了两个进士,他堂伯无论学问、仕途都无法与其他州县的进士媲美,真要是比的话甚至都排不上号,韩秀峰却要把他堂伯敖右贤的画像请进乡贤祠,敖彤臣岂能不感激。
  一想到堂伯的画像能与周煌的画像挂在一起受在京同乡们祭拜,敖彤臣就激动的睡不着觉,连夜爬起来让家人笔墨伺候,给远在荣昌老家的族老修书,告诉族老这一天大的喜讯,请族老请最好的画师照祠堂里的像临摹一幅,临摹好之后赶紧差人送京城来。
  会馆翻建的很快,他生怕赶不上。第二天一早亲自去“日升昌”,花了五十两银子,请“日升昌”走八百里加急,总之信越快送到越好!
  “日升昌”正好要帮重庆会馆核实两千两汇票的事,正好要走兵部的门路去信核实,这银子不赚白不赚,掌柜的不光痛痛快快答应下来,而且保证在二十日内送到。
  事实上敖彤臣也应该感激,因为韩秀峰为送这天大的人情简直绞尽了脑汁。
  前前后后跑了好几趟省馆,查阅重庆府历年来的进士名单,了解历代进士的生平,这几天反复权衡,总算有了个章程,就在他跟“日升昌”掌柜的说话之时,韩秀峰也在北半截胡同跟吉云飞说乡贤祠的事。
  “我估算过,乡贤祠建起来之后能供奉十四位先贤的画像,能供奉二十八位先贤的牌位。再刻一块碑,把其他先贤的名字刻上。”韩秀峰指指早准备好的乡贤祠草图,补充道:“我想着我们不能只管眼前不管今后,所以打算把这面墙先空着。”
  吉云飞岂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忍不住调侃道:“嗯,会馆翻建一次不容易,乡贤祠又只有这么点大,要是把四壁全用上,我吉博文的名字将来往哪儿刻?”
  “吉老爷,您千万别误会,我真不是那个意思。”
  “我晓得,我是说应该留一面墙。”吉云飞抬起头,又笑看着韩秀峰问:“志行,你打算供奉哪十四位先贤的画像,又打算供奉那二十八位先贤的牌位?这你得想周全,要是不能服众,别说你这个首事干不下去,连我都得被人骂!”
  “吉老爷,其实从您交代让建乡贤祠那天我就在琢磨这事。”
  “有没有琢磨出个所以然?”
  “有个大致章程,不然我今儿个也不会跟您提这事。”
  吉云飞之前也想过,可这真不是能一碗水端平的事,要是让这个先贤入乡贤祠却不让另一位入,人家的后人肯定不会答应。可乡贤祠就是供奉乡贤的,不可能一个乡贤也不供奉,想来想去想不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后来干脆不想了,再后来因为忙这忙那竟忙忘了。
  韩秀峰一说有了个大体的章程,吉云飞脱口而出道:“既然有了章程咋不早说,赶紧说来听听!”
  “好的,”韩秀峰从袖子里摸出草拟的名单,不缓不慢地说:“吉老爷,自顺治朝到现在,巴县拢共出了十三位进士,我打算供奉顺治十六年己亥科进士刘如汉的画像,供奉乾隆元年恩科进士李为栋和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进士张锦的牌位。”
  这几个名字吉云飞全听说过,而且很喜欢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进士张锦的诗词,却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韩秀峰为啥在巴县的十三位进士中选这三位,下意识问:“志行,你选这三位有啥说道?”
  “刘如汉虽只是三甲一百九十一名,但却是本朝我们巴县的第一位进士。”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李为栋考得最好,中式名次二甲三十四名。张锦中式名次虽只列三甲三十三名,可学问并不比一甲二甲差,这您比我懂,而且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吉云飞沉吟道:“这么选倒也是办法。”
  韩秀峰想想忍不住笑道:“其实有中式名次更高的,段大章段老爷您一定认得,道光十八年戊戌科进士,二甲二十一名!可人家还健在,现任陕西汉中府知府。正月里我给段老爷写过信,前几天刚收到回信,人家刚汇来五十两银子。”
  “越扯越远,只说过世的,别再说健在的,万一传出去,人家以为我们在咒他呢。”
  “对对对,不说健在的了。”
  “接着说,涪州你打算选哪几位?”
  韩秀峰看了一眼草拟的名单,笑道:“本朝涪州共有进士二十四人,照巴县例供奉第一位进士,也就是康熙十二年癸丑科进士文景藩的画像。”
  “周煌呢,周煌周大人可是我们重庆府三位位极人臣的先贤之一,乡贤祠可以没别人的画像,唯独不能没有周大人的!”
  “吉老爷,这我早想到了。”
  “那你还不选周大人!”
  “有周大人,只是没把周大人算在涪州,别人不晓得您是晓得的,我们重庆府十四个州县散厅,还有好几个州县散厅没出过进士。”
  吉云飞反应过来,不禁笑道:“有就好,接着说。”
  “涪州的两个牌位分别是乾隆三十六年二甲六名周兴岱……”韩秀峰如数家珍地一连说了四个州县,说得口干舌燥,先歇了歇,端起杯子喝茶解渴。
  吉云飞总算弄明白了,他打算供奉的画像均选各州县第一位进士的,牌位或选中式名次最高、或选官做得最大,或选在重庆府乃至整个四川最有名的。
  比如铜梁县的王恕,康熙六十年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并且六个儿子中王汝舟、王汝楫、王汝彭、王汝谐皆举人,王汝嘉、王汝璧进士。父子三进士,蜀中硕望,谁也不敢不服。
  又比如长寿的雍正八年三甲进士李作梅,中式之后不愿为官,在家乡设馆育人,教出了许多秀才、举人。值得一提的是,李家在长寿跟王家在铜梁一样属名门望族,嘉庆二十四年二甲进士李彬然也是李家的人。
  荣昌本朝就出了两位进士并且全是敖家人,敖彤臣活蹦乱跳自然不用考虑,但他那位已经仙去的堂伯敖右贤虽中式名次不高,生前官做得也不大,但照巴县例完全有资格把画像挂进会馆的乡贤祠。
  吉云飞越想越觉得这么选最妥当,不禁笑道:“志行,能想到这么个章程真难为你了,赶紧给名单上这些先贤的后人写信吧,他们的后人晓得这消息一定很高兴。”
  韩秀峰不假思索地说:“吉老爷,这信我写不合适,还是您亲自动笔吧,写好我拿去托‘日升昌’帮我们寄。”
  “志行,你为会馆做了那么多我们全看在眼里,这个首事虽做不久却也不能白做,这些信你写,落你的款,署你的名。”
  “吉老爷,这不合适!”
  “有啥不合适的?再说这人情与我只是锦上添花,与你却是雪中送炭。再矫情,再推却不光对不起你自个儿,也对不起你韩家的列祖列宗!”


第一百六十八章 顾少爷要回去
  韩秀峰从吉家出来又赶到崇文门外的“日升昌”,李班头竟扮成客商坐在柜前的椅子上喝茶,他的那些手下估计也埋伏在附近。
  韩秀峰跟他对视了一眼,装作不认识一般找到小伍子,打听顾老爷从老家汇的两千两啥时候能核实清楚。小伍子晓得重庆会馆正在翻建急着用银子,又帮着去跟掌柜的禀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