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李二办事还算靠谱,这些年对会馆也算照顾。何况汇票虽说丢了,但‘日升昌’的掌柜已经发了话,那两千两银子是少不了的,现在就看能不能帮顾少爷找回被偷走的银票和散碎银子,所以我觉得还是给李二个邀功请赏的机会,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会馆今后少不了求他办事。”
  “既然会馆的银子没事,那就让李二去办。”吉云飞想想又叹道:“幸亏你岳父留了个心眼,差了个精明的衙役一路护送。要是没那个衙役,顾老爷辛辛苦苦帮会馆筹的银子被人取走我们都不晓得。”
  “是啊,想想就心有余悸。”韩秀峰深以为然。
  “顾家的这个后生也太不检点了,顾老爷要是晓得他是这副德行真会被气死。既然来了又不能赶他回去,可让他留在京城将来不晓得又会生啥事端。”
  “吉老爷,我不好说啥,您可以说说他,”想到顾家的那位少爷,韩秀峰沉吟道:“我敢打赌,他身上一定有顾老爷给您的信,顾老爷在信里一定托您帮着照看他,所以也只有您才能说。”
  “我是能说说他,可我说了他会听吗?”吉云飞越想越头疼,无奈地说:“刚走了个钱俊臣,又来了个顾知新,还有那个跟你不对付的任禾也不是啥好东西,我们重庆府咋总出这样的人。”
  “哪儿都有好人,哪儿都有坏人,况且他们也算不上有多坏,只是德行有亏。”
  “不说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顾老爷点面子,等长生和那个衙役把他接到城里,你先安排他住下,等汇票的事了了,你再带他去北半截胡同。”
  “行,那我先走了。”
  ……
  “日升昌”做的全是达官贵人、富商巨甲乃至各衙门的买卖,甚至帮着汇兑一些远省的赋税和军饷,据说有啥急事能通过兵部的“八百里加急”夹带信件。顾老爷有没有从重庆分号汇银,一共汇了多少两,到底汇给谁的,对“日升昌”而言最多一个月就能搞清楚。
  韩秀峰一点也不担心银子会被人兑走,回到会馆继续照看。
  大头没心没肺,只晓得老家来人了,来的还是个熟人,激动兴奋了一天,直到潘二从通州接到人先回新租的院子,再匆匆赶到会馆来换韩秀峰,他还拉着潘二问:“二哥,余叔呢,余叔咋没来?”
  “他在那边,他要是过来睡哪儿?”
  韩秀峰能理解大头的心情,回头笑道:“潘兄,你先在这儿盯着,让大头回去跟余叔说会儿话,晚点再过来跟你一道守夜。”
  “我在这儿就行了,不回来也没事。”
  “还是回来吧,你一个人守夜我不放心。”
  “二哥,那我先跟四哥回去了。”大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屁颠屁颠地跟着韩秀峰往回走。
  赶到新租的院子,终于见着了顾家少爷。
  顾知新二十七八岁,一身行头一看就晓得是有钱的主儿,可能因为弄丢了汇票有些害怕,坐在房里耷拉着脑袋不敢吱声。韩秀峰不想也没必要埋怨他,劝了几句回到自个儿的房里跟余有福和大头说话。
  余有福还有些担心,一见着韩秀峰就起身问:“四娃子,汇票丢了真没事?”
  “真没事,我骗你干啥。”韩秀峰一边招呼他坐,一边笑道:“余叔,我真没想到你会来,这一路上让你受累了。”
  “不累,”想到这差事来之不易,余有福禁不住笑道:“四娃子,其实段经承和关班头本打算让柱子来的,柱子也想来。我想着他要是来京城,你家里不就没人照看了,就去跟关班头说,关班头觉得有道理,就让我来了,没让他来,因为没来成他哭了一天,哈哈哈。”
  韩秀峰正准备说也有点想柱子,余有福又说道:“四娃子,还有件事,我这次来就没打算回去,家里全安顿好了,以后就跟着你混饭吃。”
  “余叔,你不打算回去了?”
  “不回去了。”生怕韩秀峰不答应,余有福急切地说:“这也是段经承和关班头的意思,你现而今是候补巡检,缺一补上就得上任。巡检是做啥的,这世道又不太平,潘二和大头懂啥,没个得力的人帮衬这官你咋做?”


第一百六十六章 乡贤祠
  巡检虽然只是个九品芝麻官,但责任重大。
  这缺没补上没啥,一补上就得走马上任,上任之后就得掌捕盗贼,诘奸宄,清保甲,察宿夜,保一方平安。
  潘二很精明,捞钱是一把好手,干这个却不行,真要是遇上盗贼别说上去捕拿,估计会吓得屁滚尿流,跑的比兔子都快;大头不但能打甚至打死过人,倒不会害怕盗贼,可他脑壳不大好使,也只能做个打手,指望他领着弓兵去缉捕,估计盗贼早跑没影儿了,更别说指望他打探盗贼的行踪。
  余有福就不一样了,跟着关班头做那么多年捕役,而且是在水路码头那么繁荣的巴县,啥样的盗贼没见识过,不光胆大并且心细。想到这些,韩秀峰赫然发现真需要个余有福这样的家人!
  “不回去也好,”韩秀峰拍拍余有福的胳膊,笑道:“余叔,我这缺没补上之前你先在会馆帮忙,会馆那边正缺人照应,翻建好了一样缺人。从明儿个开始就给你算工钱,一个月一两银子,管吃管住,等缺补上之后我们再一道去上任。”
  “我就晓得你不会赶我回去!”余有福乐得心花怒放,想想又忍不住笑道:“四娃子,来前段经承和关捕头也说会馆一定缺人,说就算你一时半会儿补不上缺,我到了京城也能有口饭吃。”
  韩秀峰正准备开口问问老丈人和关捕头还说了些啥,大头冷不丁来了句:“余叔,你不能再喊四哥四娃子,得跟我们一样喊少爷!”
  “说啥了你!”韩秀峰被搞得啼笑皆非。
  余有福却认为很有道理,连忙道:“对对对,大头说的对,你现而今是官老爷,我不能再喊四娃子,再那么喊真成没大没小了!”
  “余叔……”
  “就这么定,以后就喊少爷。”余有福想想又笑道:“少爷,你也别再喊我叔了,不然会被人家笑话的,以后喊我的大名,喊老余也行。”
  “好吧,以后在外人跟前就这么喊。”
  正说着,外面传来敖家人说话的声音。
  韩秀峰低声跟余有福致了个歉,连忙起身走了出去。
  敖彤贤时隔三年回到翰林院,在京的同窗同年自然要给他接风洗尘,晚上不晓得在哪儿吃的酒,虽然喝的面红耳赤但脚步却很稳,大步流星,不用家人搀扶,一看就晓得酒量不错。
  “志行,还没歇息?”
  “没呢,老家刚来了个家人,刚帮他安顿下来。”
  敖彤臣不光来前就听顾老爷说过韩秀峰,而且在老家时就给会馆翻建扩建捐过银子,昨晚又一起在吉云飞家吃过酒,觉得韩秀峰这个小老乡可交,不禁笑道:“我听博文兄说了,一起来的还有顾老爷的侄子是吧?”
  “是啊,顾少爷住那间房。”韩秀峰微笑着指指对面。
  敖彤臣心想顾家的那个侄少爷真不懂事,在路上沉迷酒色把会馆的汇票弄丢也就算了,都到了京城还不去拜见吉云飞等同乡前辈,他堂堂的翰林院庶吉士自然也无需自降身份去相见,干脆一边招呼韩秀峰去花厅,一边低声问:“票号那边都说好了,汇票丢了没事吧?”
  “说好了,没事。”
  “没事就好,”敖彤臣微微点点头,指着椅子道:“志行,坐啊,坐下喝杯茶。”
  “敖老爷,我就不坐了,这么晚了你又吃过酒,早点歇息吧。”
  “你瞧我喝成这样能睡得着吗?”敖彤臣示意家人去沏茶,随即饶有兴致地问:“志行,会馆翻建可是大事,这段时间累坏了吧?”
  韩秀峰苦笑道:“不怕敖老爷笑话,翻建会馆累虽累点,但总比无所事事好。”
  敖家不光有敖彤臣这样科举入仕的翰林院庶吉士,一样有通过捐纳做官的子弟,想到韩秀峰这个候补巡检不晓得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补上缺,不禁叹道:“这倒是,别说你,就我们想谋个差事也没那么容易。”
  “我现在也不急了,在京城至少有事做,总比先分发去哪个省候补试用好。”
  “这话说在点子上,有些人心太急,以为只要能被分发到地方上候补试用就有缺,却不晓得督抚虽有指缺题人之权,但只能奏请调补最要缺。一省能有几个冲、繁、疲、难的州县,这四项中占其三才算最要缺,相比之下还是简缺多一些,想补缺还是等吏部诠选靠谱。”
  “冲繁疲难”是指朝廷按地域、丁口、赋税和政务等差异,对天下州县乃至州府所作的划分,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员。
  其中,“冲”指位于交通要冲的地方,“繁”为政务纷纭,“疲”是赋多逋欠,“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吏部则依照所占四要素项数之多寡,将官缺分为四项、三项、二项、一项和无项五缺。占四项和三项之缺由督抚拣员调补,占二项、一项和无项之缺,则一并归吏部月选。
  韩秀峰托的是张馆长,张馆长帮着走得是吏部的门路,自然要等吏部月选。要是搞不清督抚题选和吏部月选的差别,被分发到哪个省去候补试用,那很可能候补个几十年也别指望能被试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