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是四百七十二人。”马射纠正道。
 关平闻言摇了摇头啊,才四百七十二人啊,房陵郡有多少人?三十多万人啊。有多少未满十八岁的小孩?
 三十万都不止吧。
 女孩先不算,既计算男孩,也该至少有十五万。
 不是关平重男轻女,在目前的情况系,先提高男性的识字率比较有利。待以后国家体系完善了,再考虑男女平等问题不迟。
 四百七十二个老师,要教学至少十五万孩子,那简直是不可能。
 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慢慢来了。
 首先嘛,先教愿意来学的孩子,慢慢的展开义务教育。
 “这四百七十二人,可以先建立四十个学堂,按照房陵九县人口多少,分别设置在九县。”
 关平先做了基本分配,随即问道:“那些老师,能够在一年之内学会洛阳官话,拼音,课程吗?”
 “时间短了一些,但努力一下还可以。”马射想了一下,说道。
 “我记得课程是十年课程吧?只要童子们学了这十年课程,便至少能识文断字,算学管账了。”关平又问道。
 “明将军明鉴,我觉得十年太长了,缩短至六年。”马射回答道。
 关平挠了挠头,他之前制定了教材,分做十年,被马射给削了四年。不过算了,差不多差不多,只要能培养人才就行了。
 六年完成课程,更好,更好。
 “我知道了。立刻在汉中,房陵,荆州招募二千个士人。待遇如之前的四百七十二位老师一样。先一年内学习完课程,第二年便可以成为老师了。对了,也可以适当招募一下懂得巴语,氐语的士人,或者让士人学习一下巴语,氐语,不管是汉夷,需要一视同仁。一年又一年,我都会加大投入。如果未来我占据巴蜀,我希望我能有五万老师。”关平说道。
 马射很吃惊,因为这个投入实在是太大了。养一个老师等于是养一个骑兵,五万个老师????
 以前从来没有官府干过这种事情。
 便是连皇帝都没有干过这种事情。而且未来关家若是得了巴蜀,为什么不组建五万铁骑去取凉州呢?
 而用养五万骑兵的钱,去养五万老师?
 而且至少是五万。
 马射本以为有五六千个老师就不错了,巴蜀,汉中,房陵加起来,汉夷四百万人总有吧?
 他们的儿子总有二百万吧?
 我们弄个七八十万的士人就已经很牛逼了好不好?
 组建万万人的老师,这是要让所有人都成为士人吗?
 马射有些晕眩,感觉关平这是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大棋。但这样下棋,真的很容易让自己崩溃的。
 马射虽然很喜欢教书育人,但也不希望关家因此而灭亡了。马射小心翼翼的问道:“明将军,五万人是否太多了?”
 关平闻言看了一眼马射,便知道马射在想什么了。笑眯眯道:“无碍。先生难道忘了?我惯会商贾之道。我未来会维持兵力,也会增加老师的力量。绝不会因为投入太多的财力到教书上,而导致关氏败亡的。”
 这个就是关平的自信。
 得到地盘越多,人口就越多,财政就会越充足,赚钱的花样就会越来越多。
 关平打算在汉中也建造织布厂,若未来得了巴蜀,便可以控制绢布,蜀锦的出口,赚取外汇收入。
 丝绸物与西方的羌族,南方的蛮族交易,换取宝石,黄金,银子。如果未来能够控制凉州,掌控丝绸之路。
 关平别说是养五万老师了,养十万都养得起。
 马射闻言便放下心来了,眼前这位明将军,真的是非常会赚钱。已经是天下公认的事情,没必要怀疑。
 随即,关平便与马射商议了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说要在房陵建造四十个学堂,每个学堂有十个老师,多出来的七十二人留在文学馆,等培养新一批老师。
 一个老师管四十个人没问题吧?
 也就是说关平的官方学校,第一批要招募一万六千个学生。不过这个事情真的很繁杂,首先的难关便是竹简了。
 这个问题关平没办法解决了,可恶的万能马胜这一次没用了,连好纸都没有研究出来,真是大失孤望。
[238.第238章 顶级人才]
 关平留了马射在南郑住了几天,让马射与马谡,马良聚聚。说起来马射也够可怜的,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三个儿子在新野,两个儿子在汉中,马射在房陵。
 未来别说是养儿防老了,如果有个头痛脑热,还需得靠下人与同僚出力了。
 五天后,关平亲自送走了马射。与此同时,关平以杨武将军这个职位,对房陵,汉中发布了命令,招募二千士人,前往房陵学习。
 关照会懂得汉语的氐族,巴族的人,或者是懂巴语,氐语的士人。
 二郡的士人们闻得这个消息,自然是懵逼的。派人去学习算什么?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报名。
 因为待遇优厚啊。
 这时代有很多寒门士人,真的是没去处,能养活自己也很不错的。再则了,也有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个官员培训班什么的。
 比如说学习完毕之后,便可以出来做官?
 汉中关杨武版本太学?
 总而言之,关平在汉中,房陵二郡招募二千士人为老师的事情,做的极为快速。一眨眼功夫,事情办完了。
 至于江夏,新野。
 目前还是算了。那两个倒霉催的地方实在是太前线了,打仗打起来后,很多工作都铺展不开了。
 等以后关平占了荆州,才考虑在那两个地方开展教育问题。
 扯远了,关平现在的目标还是先抵抗住曹操可能会出现的南下侵略,以及占据巴蜀,其他的事情,都是以后再说。
 却说关平在秋收之后,事情就变多了起来。房陵教育的问题,只是其中之一。阎圃以郡守的名义,发布了关平崇信道教,招募有道之士,不管是名盛名寡,只要来投奔,便可以待遇从优。
 汉中是没有别的道士了,但是秦岭上,大巴山上,或是巴蜀地区,却是有大批的道士在。
 这些道士得知,天下竟然还有崇信道教的诸侯之后,一个个都欢喜的仿佛要娶媳妇一般,大包小包,带着弟子一起,前往汉中郡。
 却说太平道之后,道教与朝廷起了正式的冲突,道教很让统治者忌惮。这天下诸侯,就没有听说过有人崇信道教,要待遇从优的。
 一个张鲁,则是五斗米教自己玩,别人分不得蛋糕。
 骤然听闻汉中郡发布的命令,别说是巴蜀,大巴山,秦岭等地的道士了,便是连中原,江东,总而言之,许多道士便来到了汉中了。
 却说巴蜀之地,确实是这个时代的道教中心活动区域。主要是张家在此传道,张道陵,张修,五斗米教,天师道,等等无数教派。
 当年张鲁的母亲便在成都活动,靠鬼神之术,有少容,出入刘焉府邸,张鲁这才发家致富。
 也不知道张鲁的母亲是不是与刘焉有一腿。
 后来张鲁不听号令调遣,刘璋就把张鲁留在成都的家人杀了,但是张家没有受到波及。
 也波及不了,张家是个很庞大的家族。
 很多人甚至不在一个地方聚集,天南地北都有,互相之间联系的纽带,便是道教。
 成都北方有一座重城,叫绵竹。这绵竹本来才是益州的治所,刘焉在绵竹建造了许多犯禁的东西,比如说天子銮舆。
 后来绵竹遭遇大火,烧掉了这些犯禁品,并波及许多百姓。刘焉因此而忧虑犯病,继而将治所迁徙到成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绵竹仍然是一座重城。在这座城池之中,也有人在传道。此人也是张家人,叫张袁。
 张家开枝散叶,辈分早就乱了。此人与张鲁是同族,但与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修的关系更近一些。
 张袁这一脉传的是武艺,符咒,内丹术,也做法事。张袁此人极会做人做事,今年不过三十余岁,却有弟子三四十人,出入世家大族宅邸,为许多贵人的座上宾。
 但是张袁很有野心,他不止希望只做贵人们的座上宾,他希望能够传播道教,使得道教发扬光大。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得有大人物支持而已。若在盛世,必寻那天子。而现在乱世,便需得求于诸侯。
 但是刘璋很厌恶道教,因为五斗米教反对他啊。虽然刘璋没有太过打击别的道教派系,但是道教想要在巴蜀发展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张袁希望有朝一日走出去,走出巴蜀,前往中原,前往江淮去看看,听说扬州多山脉,若是能寻找一处灵秀之峰,坐而传道,实属快事。
 张袁在绵竹城内有一座道观,名叫七星观。日常供奉其祖张良画像,老子画像,观内有三四十位弟子,年长的已经出来做事,一般做法事,治病为主。
 年少的则在观内学习武艺,内丹术,符咒,法事等等。
 张家不忌嫁娶,张袁有一房妻子,两个儿子。目前两个儿子,都跟着他一起学道。
 而自从弟子开始独当一面后,张袁便不再经常露面了,成天在道观之中修道辟谷,所谓辟谷,分做食气辟谷,服药辟谷。
 张袁一脉便是服药辟谷,辟谷的时候不吃五谷,只吃各种中药。
 不能经常辟谷,经常辟谷受不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