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必如此。此事我既然调查清楚了,便不加责罚。”关平不得不从坐上起身,扶起了张鲁,好言相劝。
张鲁心中一松,下意识的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便在这时,关平又说道:“正所谓行为不端正,则有性命之虞。先生一家,汉中瞩目。我能保先生一次,却保不了万次。那张富行为不检点,需得先生严加看管。”
“明将军放心,我必定惩治这逆子。”张鲁连忙躬身表态,一脸我会动手,会打死儿子的态度。
关平闻言点头,随即又说道:“我在房陵还有一座宅子。先生在汉中便是非不断,我想请先生去房陵居住,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张鲁闻言倒不怀疑关平要杀他,关平要杀他不需要如此花样,一个命令就行了。只要能活着,去哪里住没什么关系。
“一切听明将军吩咐。”张鲁低眉顺眼,很是恭顺道。
“好。先生回去暂歇。待明日出发。”关平好言说道。张鲁便应诺下去了,而后关平吩咐马良,派人将张鲁一家送去房陵。
张鲁一事,却系子虚乌有。
而张鲁事情之后,汉中五斗米教反叛也渐渐平息下来。五斗米教势力大,但张鲁既然已经破胆,不敢有丝毫作为。
而关平又将打击面,放在那些作奸犯科的祭酒身上,没有导致五斗米教全面反叛,只有可笑的凭几十个人,就敢自称皇帝的人。
当然不是关平的对手,陆续被平定。
而随着此事过去,关平的威望上升,统治汉中的根基,也越来越雄厚。此刻便是张鲁有心谋反,也是不可能了。
与此同时,阎圃也正式发布布告,请有道之士,汇聚南中。不过因为汉中五斗米教独大,所以其他道教派系的人,多在巴蜀,或者山中,因而一时间难以齐聚。
另一件大事反而先来到,那便是秋收。
一年之初,在于春。
一年饭足,在于秋啊。
民以食为天,若是粮食短缺,必然生变乱。关平杀入汉中,取张鲁留下的粮仓,计算之后得出结论,可以支撑五万大军吃用二三年之久。
所以关平免了汉中今年田税。
汉中富足啊,百姓家中也应该有余粮。但如果今年是个欠收年,那也会造成动荡。索性,今年风调雨顺,老天爷给了关平面子了啊。
不仅是汉中,房陵,新野,江夏全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关平本就是个大宅男,自从进入汉中之后,为了不劳累亲兵,也是不想步了孙策后尘,便是极少出府。
这一次关平难得出了一趟门,带上了杨武将军幕府,郡守府的大吏们,在周雄的保护下,来到了城外一处农田。
这处农田本属于杨柏,关平杀入汉中之后,便将杨柏当粮食给秋收了,这田亩赏赐给了王平。
本来给杨柏种田的奴婢,便转而给王平种田了。此刻闲杂人等都下去了,关平带着大吏们在田埂上行走,时不时的捏一捏谷粒,一粒粒都非常饱满。
今年绝对是个大丰收啊。
“民以食为天,军以食为刃。民没有食便会生乱,军没有食,便会不战自灭。我初入汉中,正打算与刘璋争夺巴蜀。第一年便有丰收,乃是大吉。”关平笑而对身侧的大吏们说道。
“主公仁德,上苍自会庇佑主公。不仅今年,明年,后年必定也是风调雨顺。”功曹王勉小小的拍了一个马屁。关平哈哈一笑,说道:“谢王功曹吉言。”
关平与诸大吏巡视了一下,然后众人拿起镰刀,象征性的给王平割了一亩田,以示对农耕的重视,然后便率领众人离开了。
而别看关平犹如往常,经常笑语,但其实心里头还是很牵挂一件事情的。
须知今年已经是建安十二年秋了。明年这个时候,便是曹操打到新野了。关家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
便是新野,江夏没了,还有汉中,房陵可以支撑。
但是关平还是希望新野守得住。
若曹操攻入新野,再南下荆州,便是大患啊。
[237.第237章 开始]
五斗米教的影响力被大大的削弱了,所以关平以为秋收之后,局势便会平静下来。只需要养精蓄锐,等待建安十三年大战爆发就行了。
对了,对于这大战会不会爆发,关平其实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因为历史改变了,赤壁之战已经没有了。没准曹操会不南下了呢?当然,按照曹孟德的雄气,如果不南下,也不会停止征讨。
没准转而向西,先解关西诸侯马超,韩遂等人也说不定。
关平希望是那样的,那样的话,关平便有时间攻入巴蜀,以巴蜀为基业,便可以与曹操干了。
往死里干。
总而言之,大战还没爆发,事情接踵而至,先来事儿的乃是房陵。
却说关平从新野招募了马射,廖明等人组成文学馆之后,马射便开始招募士人,为文学馆治下的老师。
房陵郡守府供给俸禄,命老师们学习拼音,字典,编撰的课本,统一洛阳官话。
第一批老师,已经学成了。这个时代能成为士人可不简单,每一个都是聪明脑瓜,又有洛阳官话的口音,系统学习一下,当一个老师不成问题的。
第一批速成班的老师,足有四百七十二人。
要说关平在房陵财帛不足,哪怕是新野方面供给了许多的金银财帛,仍然财帛不足,这些财帛都去哪里了。
花销在老师们身上,便是大头。
给士人的待遇可不能太低,至少得养活一家老少吧。光养活也不行,一年四季需得有吃有喝,穿着比较体面的衣裳吧?
养一个老师,差不多等于养一个骑兵了。
索性糜氏酒源源不断的产生利润,加上织布厂的生意,关平才能支撑住,才能支撑这个梦想。
在汉代普及洛阳官话,统一口音。
扫除文盲,开创真正的文明。
什么是文明?
炎黄固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但却被欧洲人给超越了。问什么?便是因为教育的问题啊。
成天之乎者也,能有好事?
关平既然来了,那便要做大,做强。只单纯做个皇帝,然后几百年一个轮回,所谓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个屁的意思。
关平要的,便是汉邦横行亚洲啊。
当然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啊。曹孟德,孙仲谋毕竟也不是吃素的。如果实在没办法,关平就不打天下了呗。
通过云贵高原,咱们打南亚行不行?
关平现在是尽量做事,把现有的地盘建设好,提高识字率,使民知之,使民知之啊。
关平对于教育的投入,那是非常非常庞大的。
这个天下再也找不到关平这样热情的诸侯了,或者说在别的诸侯眼中,关平是一个笨蛋也说不定。
哈哈。
房陵的文学馆设置在房陵县境内的一处山脚下,专门选了下土地,建造建筑。乃是一处小城规模的建筑。
不城镇也不行啊,许多士人来当老师,都是拖家带口而来的。需要一个城镇规模,也需要处理生活杂物的人员。
这座下城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文学乡。
文学乡内有文学馆,文学馆便是文学馆的博士们教授士人们,洛阳口音的地方。
这日傍晚,老师们都下课了。文学馆馆主马射召集了祭酒,博士一起,来到一处房间内商议。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马射当年是随伊籍,殷观一起前往新野投奔刘备的,而现在伊籍为关平麾下重要的官属,而殷观乃是关羽的谋主。
马射的儿子都是关平的重要官属。
马射,廖明却成了教书先生,各有职分,其乐融融。马射喜欢教书,喜欢教书育人的感觉。
所以在座的十五位文学馆的成员,一个个都是面色红润,看着极健康。
“再过一个月,第一批老师的学业便要完成了。关杨武养了这四百七十二位老师,这是一股极强的力量。未来可能会教出四万,四十万的士人。此事事关重大,我需得前往汉中,当面询问关杨武,询问建立学校的事情。我走之后,这文学馆内的事情,便交给诸位来负责了。”
马射意气风发,拱手说道。
“馆主放心,这里的事情交给我们了。”文学馆内的四个祭酒,博士们纷纷说道。
马射闻言放下心来了,一夜无话,第二天马射便启程前往汉水,乘船从虎城登陆,跋山涉水来到了南郑城内,来见关平。
关平本在后院内与张雨厮混,真是天高皇帝远,房事自由自在,爽的很。闻得马射先生来了,只得放下张雨,整理衣冠仪容,道貌岸然一本正经的来到前院书房来见马射。
双方见过后,关平关切道:“先生怎么忽而来到南郑?可是文学馆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关平可是很关心自己种下的小小种子的哟。
“没甚不妥当,只是老师们学业将成。特此来向明将军请教,该如何建立学校,如何行事。”
马射笑着拱拱手,中气十足。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虽然长途跋涉旅途不短,但是马射仍然精神奕奕。
关平闻言一愣,随即感怀。
料不到时光冉冉啊,当初种下的种子,终于已经发芽了吗?
“我记得是四百多名老师吧?”关平问道。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