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不仅袭取了房陵,自任郡守,将军,而且安抚百姓,招募士卒,吸引山民下山,干的有声有色。
徐庶便猜测那帮关羽稳定局势的人,便是关平这个亲儿子。
若非亲儿子,岂能让那刚强到刚愎自用的关羽,能够稍稍改变脾气?
但是徐庶在襄阳听说的,毕竟是听说的,猜测更是猜测,直到到达了房陵之后,才知道所听不虚啊。
他刚来到房陵核心平原一带,偶遇一个村落,在里长家中闲谈,这位丁薛里长,却对关平十分敬重。
口称“我家府君”。
足见关平得民心。
当真是有刘备遗风,能得人死力。
随即徐庶便与丁薛开始闲聊,天南地北的聊。忽然二人聊到今年的天气上。
“自五月之后,天就没有再下过雨了。目前房陵的溪水,河流水位都下降了很多。虽然有建造水库,但恐怕水还是不够用啊。希望接下来能多多下雨,莫要干旱才好。”丁薛喝了一口闷酒,对于今年的天气,有点担心。
虽然还没有干旱,但是苗头已经出现了。
丁薛种了一辈子的地,觉得有点不妙。
“丁里长放心,过些天定能下雨。”徐庶只能安慰道。
这个时代确实有人能夜观星象,再结合一点日常事情,可以判断出是否会下雨。但徐庶显然不会,只是安慰人而已。
不久后,徐庶便告辞离去了。随从人员都已经喝了水,此去房陵县城已经不远,可以一口气赶到。
待傍晚的时候,徐庶率领家人们一起到达了房陵县城外。
“自刘备开始,新野一脉的人都擅长修筑城池啊。”徐庶抬头望向房陵城,面对雄城,发出了一声感慨。
新野他也去过,当真是一座雄城,大城。没想到关平来到房陵之后,在这深山之中,也是修筑了这么一座坚固的城池。
修城狂人。
徐庶这一次来房陵之前,先给伊籍写了一封信,但没有说自己什么时候回到,之前也没有派人先来房陵告知。
所以伊籍不知徐庶已经来了。徐庶入城之后,按照伊籍在书信中提供的地址,才到了伊籍的宅邸外,伊籍这才惊觉好朋友徐庶居然来了。
伊籍本在吃饭,连忙放下碗筷前往迎接徐庶,先一通埋怨,埋怨徐庶为什么不先派人通知他,他好出城迎接。
徐庶笑了笑,道歉一二。
其实徐庶却是故意这么做的,伊籍乃是主簿,郡中大吏,事务繁多。虽然好朋友出城迎接他他会很开心,但如果为此耽搁了工作实在没必要。
伊籍早为徐庶安排好了住所,是一座两进的宅院,就在伊籍宅邸的不远处。伊籍先安排了徐庶家眷入住,然后邀请徐庶前来自家家中喝酒。
后院凉亭内,徐庶,伊籍共用一张案几,案几上摆着酒菜。
今夜明月当空,星汉灿烂。
凉亭内点着秘制的香,驱散蚊虫。伊籍为徐庶倒酒,问道:“元直,孔明怎么没来?”
“孔明念头不能通达。”徐庶与诸葛亮乃是好朋友,甚至说二人的关系,要比诸葛亮与孟建,石韬要好。
这从孟建,石韬返回北方,徐庶,诸葛亮留在荆州,便可以看出一二了。
徐庶自然是知道诸葛亮眷顾汉室,而直到关家所图甚大,恐怕不是兴复汉室之人,但偏偏整个天下,都找不到值得辅佐的姓刘诸侯了。
于是诸葛亮便有些郁闷。
但徐庶知道自己那好朋友会想通的,这天下需要一统,需要好朋友的才干。
再则,昔日每日苦读,钻研学问。春夏秋悬梁刺股,冬天点燃火盆烤火看书,学得一身本事,岂可埋入黄土?
此生必是要来世上走一遭,来个惊天地泣鬼神的。
伊籍与徐庶,诸葛亮等人是后来认识的,但也依稀知道诸葛亮念头不通达指的是什么,便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元直既然来了,我明日便启禀太守,引荐元直。只是元直虽然大才,但现在郡中大吏已经齐备,元直恐怕先只能做个宾客,随从谈论了。”
伊籍端起酒杯,递给徐庶道。
徐庶谢过,端起酒杯小饮一口,然后说道:“我初来乍到,能做个宾客随从谈论已经不错了。等时间日久,我相信必能获得太守重用。”
徐庶很自信。
“好。”伊籍笑道。
这晚伊籍与徐庶没有与各自的妻子睡,而是好朋友同塌而眠。次日一早用了早膳,伊籍便去郡守府,没有去自己办公房上班,而是来寻关平。
不巧的是关平昨晚上有些劳累,今天起来的晚。不过听闻伊籍来找,关平还是匆匆起床洗漱,到书房来见伊籍。
双方见过之后,关平来到主位上坐下,便问道:“何事让先生如此匆忙?”
“很重要的事。”伊籍严肃以对道。
关平这才惊讶,敛容道:“难道是曹军南下?”
[194.第194章 霸王贤佐]
理论上来说,这是可能的。
虽然关平知道曹操乃是建安十三年南下,但现在历史发生了很多变化,三巨头备备都病故了,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意外。
想到这里,关平就有点坐不住了。
理论上来说,新野乃是一座雄城,又上下一心。粮草可供给二十万军民吃用三年,物资,兵器无数。
曹军虽二十万大军来争,也敢守一守。
再加上他在房陵也不是吃素的,目前有兵马三四万人,一半是训练了一年半的老卒,一半是训练了半年的新卒。
委实不敢与曹军野战,但是屯扎在汉水北岸,虚张声势,吸引曹军分兵来防备,减轻新野的压力还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关平是有信心防住曹老板这一波的。但问题是,就算防守住了,恐怕也会损失惨重。
而他本来是打算先汉中,占据汉中之后,便有了真正的基业。因为汉中平原土地肥沃,有人口五十万。
加上房陵,新野的人口,已经不下百万。便是长久战,持久战,也可以不怕曹操。更别说,曹操也不可能连年攻打新野。趁着曹老板还有内部问题,还有马腾,韩遂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时不时的出兵巴蜀,蚕食刘璋。
更加壮大。
关平的计划是如此的,但若是现在曹操南下,那可真的是要了老命了。
关平有点坐不住,蠢蠢欲动想要站起来背负双手,来回踱步。想开口询问,如之奈何。
说到底关平就是个普通人,涵养功夫还是差了一点。
幸好伊籍惊讶的看了一眼关平,心想,这位太守大人的脑子果然与常人不同,怎么就想到曹军南下这种事情上了?
惊讶之后,伊籍连忙说道:“太守大人却是误会了,不是曹军南下。而是我一位好朋友徐庶徐元直来投奔大人,此人才兼文武,明秀绝人。所以我才一大早来见太守大人。”
关平闻言呆了呆,原来不是曹操南下啊,害得我白担心一场。随即,关平便喜悦起来。
身为蜀汉党,不可能不知道荆楚群贤的。先不说前往北方的孟建,石韬,便说剩下的徐庶,诸葛亮,庞统,蒋琬,这些人绝对是了不起的。
乃是一国宗臣,霸王贤佐。
而说起徐庶此人,没有演义上说的那么离奇,至于能力,那也是没有真正的展现过。
历史上是这样的。
备备屯扎在新野,徐庶前往投奔,二人见面之后,刘备非常器重徐庶。
备备是什么人?乃是阅人无数,久经沙场,号称是火眼金睛的人,他器重徐庶,徐庶显然是很有才能的。
之后徐庶举荐诸葛亮,后来有三顾茅庐。再之后曹军南下,备备败绩,退往南方,徐庶诸葛亮等人跟随。
不巧的是徐庶的老母在乱军中走失,并被曹军掳走,于是徐庶辞别刘备,前往寻回老母。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徐庶选择老母,不可以指责,于是备备与徐庶涕泪而别。后来徐庶在曹丕时期,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都不是什么要职,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但是从诸葛亮的评价之中,也可以侧面的猜测一下徐庶的才能。
曾经诸葛亮对徐庶,孟建,石韬等人说道:“你们这些人可以做到郡守,刺史。”徐庶等人则反问诸葛亮,你呢?
诸葛亮笑而不语。
这在诸葛亮看来,徐庶做个刺史不是问题,那已经很了不起了。天下才十几个刺史而已。
但后来又不一样了,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听说孟建做到了凉州此事,听到了徐庶做到了右中郎将,却又叹息二人怀才不遇,不见重用。
关平对这段历史很了解,往上有人讨论这件事情。猜测可能是,诸葛亮对徐庶,孟建能做到刺史郡守的评价是初期评价。
后来大家交情日深,徐庶,孟建随着学问加深,才能愈发出众,诸葛亮才知道,二人不仅仅是可以做到刺史,郡守的人。
可能还是霸王贤佐。
诸葛亮这才有了在北伐时期,那一番感叹。
总而言之,徐庶是历史上没有证明过自己,但是从刘备,诸葛亮,以及现在伊籍口中就能知道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人。
也就是“才兼文武,明秀绝人”。
还有一件事情。
历史上诸葛亮能与备备勾搭上,乃是因为徐庶的举荐,关平猜测徐庶,诸葛亮两个人本就十分看好刘备,所以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让徐庶打前哨来见刘备,然后再举荐诸葛亮。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