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之后。
这蒸馏酒液便从冷却锅里,缓缓流了出来。
最后,原本一大锅的混浊米酒,蒸出了一小桶的酒。老锅里剩下的渣液,全都倒掉。
这酒液没有什么杂质,明显变得清澈如水,晶莹清透,犹如溪泉一般。
酒气却是异常浓烈和霸道。
“姑爷,可以直接喝么?”
祖儿有些馋道。
“当然可以,喝一小口便好。”
楚天秀点头。
祖儿好奇的拿琉璃杯盏装了一倍,尝了一小口,顿时辛辣的她眼泪都快流了出来,“好呛,好辣!为何这么烈?!”
楚天秀尝了一下。
这度数,估摸着有近三十度左右了。
这是初次蒸馏,如果反复多次,还能提升更高。
不过,用来喝的话,暂时没这个必要提升太高。
除非,制作一些用于消毒的酒精,才需要提升到七十五度。
对于从未喝过真正的白酒,习惯大口饮薄酒的大楚人来说,三十度已经是从未喝过的厚酒了。
万一不小心,多喝了几杯,怕是要醉死。
李虞浅尝了一点。
初尝,确实觉得十分辛辣。
但是再细细品味一番,却渐渐觉得酒味醇厚而浓烈,芳香浓郁,回味悠长。
她赞不绝口,美眸中充满了惊诧,“好神奇,蒸馏一下,薄酒居然就变的如此醇厚浓烈了。莫非,这是昏侯府不外传的独门绝技?!”
“这当然是夫君的绝活...千杯不醉,我这酒一杯倒!”
楚天秀嘿嘿一笑。
三女觉得这酒新鲜,慢慢浅尝,但也喝了有一杯,很快晕乎乎的面色渐红。
这就太霸道了。
“姑爷,这么好的酒,起个名吧!”
祖儿喝的满脸醉红,道。
“既然是本姑爷发明的,就叫它...‘昏侯醉’吧!”
楚天秀得意。
狄儿却是兴奋道:“姑爷,这‘昏侯醉’如此醇厚,这是整个大楚最顶尖的好酒。要不办一座酒作坊,拿去卖,定然大火!”
楚天秀心头微动,摸着下巴,还是摇头,“这酒喝着上瘾,拿去卖太耗粮食。少量酿些,够咱们自己喝,偶尔送送人就行了!”
古代粮食的产量低,经常爆发饥荒。
他现在挣钱的法子不少,光是大型造纸作坊、印刷卖书就挣不少,还有丹阳县不断兴建土高炉大炼钢铁,没必要耗费宝贵的粮食去卖钱。
第163章.163 金陵府尹
夜里,下了一夜的绵绵春雨。
次日一早,天色放晴,确是难得的好天气。
金陵十大门阀的青年士子,众纨绔子弟沈万宝、项天歌等人,还有诸多王侯府邸和公主交好的一些千金小姐们乘坐马车出城。
甚至,还有一位四五十岁的金陵高官,府尹王栩大人,代表朝廷前来。
一行数百人,来到金陵城外石子岗,为驸马谢安然和项凌公主送行。
这金陵府尹王栩,当今御史大夫王肃大人之长子。
帝都天子脚下的府尹,也算是朝廷高官了,王栩担任府尹多年,跟金陵众纨绔们更是老熟人了。
纨绔们在金陵城里招惹了是非,被人上告,都是先告到金陵府尹处王栩,令王栩极为头痛。
像小昏侯、谢安然、沈万宝、项天歌这金陵四大纨绔,惹了事,到处折腾,他根本没辙。
这些纨绔的后台太过棘手,小昏侯这世袭侯爵无法无天,谢安然乃是公主驸马爷丞相嫡长孙,沈万宝是沈太后外戚,项天歌当今太子爷。
他这府尹除了干瞪眼,左右为难,又能怎么办?
好在,终于有一位金陵第二纨绔谢安然,晋升丹阳郡守,远离皇城而去。
王栩此刻心中是愉悦无比。
最近,小昏侯忙着皇帝派给他的朝廷事务,先当了丹阳县令,又领了一份“科举主考官”的差事,也没工夫在金陵城到处折腾。
沈万宝忙着造纸挣银子。
谢安然又被派出去当郡守,镇守一方,镇压当地的地头蛇,也能体会他那些复杂的感受了。
太子项天歌在东宫读书,很少出门。
金陵城的风气,终于有一些好转的迹象了。
让王栩这金陵府尹颇为欣慰。
...
最近春雨多,金陵城内居民众多。
春季雨多,小街小巷被雨水冲刷,排污的沟渠明显有些不够用,以致污水横流,连主街都能看到泥泞的污水。
李虞和楚天秀,还有祖儿和狄儿,在马车内。
楚天秀在马车内看到窗外这一幕,心头不由有些担忧。
穿越古代的现代人,最怕的是伤病,还有瘟疫。因为没太多药可以医治,基本全靠自己扛。
楚天秀穿越来到大楚皇朝,天不怕地不怕,也没将谁放在眼里,就怕这东西忽然冒出来。
毕竟人好对付,总是有弱点的。可是这病,不管你是什么人。
主城,平王府的卫生条件还好。
但是平民区,小街小巷就明显的不行,脏乱横行。
人口越密集的城池,越要搞好卫生。否则不知哪里起了瘟疫,就要倒大霉。
金陵府尹对此是要负责的。
楚天秀驱车赶上金陵府尹的座驾,朝王栩道:“府尹大人,咱们金陵城有多少人口?”
“小侯爷,城内在籍的有五六十万,城外数十余里内市镇散居有三四十万,也算金陵人。总数大概近百万吧!丞相府曾经估算过,我们大楚的人口,估计有七千万之巨。”
王栩颇为自豪说道。
金陵城乃是大楚皇朝第一巨城,也是唯一破百万人口的巨城。
整个大楚皇朝的人口,粗略已经超过了七千万以上,甚至还在增长。
尤其是江南一带,人口增长的最快。
“这么多...?”
楚天秀闻言,大吃一惊。
据他所知,西汉和东汉历史最高峰也就五到六千万人口,再也涨不上去。
人口数量上限,跟土地数量上限,是直接挂钩的。
大楚才立朝七十余年,怎么会这么快超过西汉巅峰的人口?
楚天秀仔细一寻思,应该是跟定都金陵城,有巨大的关系。
西汉和东汉,一直没有对江南进行大开发。人口大多集中于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带,江南地广人少。
直到东汉末年,孙权割据东吴,开始开发长江以南。但因为忙着大战,力有不逮,开发并不够。
而汉之后,西晋末年,北方遭到五胡乱华,大批中原士族逃难到江南,这才慢慢完成了江南大开发。
不过,大楚的历史,跟西汉的历史有些不一样。
大楚太祖皇帝,西楚霸王项羽完成争霸大业,平定天下之后,觉得率八千江东子弟起兵的楚地是他的起家福地。
众王侯、老臣都希望定都于长安,或者是洛阳。
但项羽脑子一拍,独断专行,决定将帝都定于他的出身的江南,选址金陵城。
并且征调了天下十大门阀、十万贯以上家产的大豪门,携带大量人口,迁徙到金陵城。
中原的大批士族人口,被强行提前迁徙往广袤而荒芜的江南一带。
砍伐森林,烧林为田,新建城镇。
原先的中原地带空出了大量的土地,也令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而历经七十年之久数四五代人的持续开发,经常征调农民前往江南开荒,获得新的耕地。
再加上这期间大多数时候天下太平,以金陵城为核心,不断向南,江南东吴一带得到了大开发,大量农民已经往岭南、闽越一带开垦过去。
应该就是因为这个奇葩的决定,大楚皇朝得了两个巨大的好处——极大的缓解了中原的人口和耕地的压力,并且获得了江南大量的田地和人口。
虽然大楚皇帝和官员们并不比西汉出色多少,但得益于太祖项羽这个决定,提前对江南进行大开发。
大楚皇朝如今人口高达七千万,国力已经明显高出历史上西汉不少。
而这金陵城,也成为天下第一巨城,聚集了庞大的百万人口。随着人口密集,远超过了当初金陵城的设计。
这聚集的人多,在大疫面前,可未必是好事。
大楚防疫最危险的地方,恐怕莫过于金陵城。
“王大人,这春雨多瘟,金陵城里排污要改善一下啊!深挖排污,安排专人处理脏污。卫生不好,很容易出现春瘟。”
楚天秀满脸的担忧道。
王栩有些惊诧小昏侯的思路太跳脱,刚刚还聊金陵人口,忽然又变成排污和瘟疫了。
而且,小昏侯这位金陵大纨绔,怎么会关心防瘟疫的事情?
莫非是怕死?!
还别说,王栩真猜对了。
这大楚上下,能轻易威胁到小昏侯性命的,恐怕除了神不知鬼不觉的瘟疫,真就没别的了。
哪怕是领兵数万割据一方的各地诸侯王,也伤不了小昏侯半根寒毛。
楚天秀能不担心么。
王栩疑惑道:“这,春瘟无痕无迹,如何能防得住?...况且,治瘟疫这是太医令宋邑的事情。挖沟排污,这需要朝廷拨款,耗费甚大,怕是很难拨下钱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