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阙 (七月新番)


  汉武帝时,更是制定了《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职的人,不能进入中央任朝官!
  如此便扼死了诸侯国吸纳人才的渠道,像梁孝王、淮南王刘安那种吸纳文士门客,引领文坛风尚的诸侯,再不可能出现了。
  任弘也以此法为由拒绝了鄯善王:“大汉有左官之律,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重者足以弃市!”
  “内诸侯尚且如此,更何况鄯善现在只是外诸侯,鄯善王的请求,任弘万万不敢答应。”
  别忘记被汉武帝信重的会稽太守严助是怎么死的,就是跟淮南王有了私下交易啊,张汤是这么给他定罪名的:
  “助出入禁门,腹心之臣,而外与诸侯交私如此,不诛,后不可治!”
  任弘要是一时糊涂接了下来,任氏的仇家知道了告上一状,连傅介子都保不住他!
  所以别说鄯善王只承诺封一座城给他,哪怕要将鄯善平分,任弘也要坚决拒绝。
  司马舒讨了没趣,转而说起他们打听到吴宗年的消息。
  “任侍郎可听说了,吴副使没有死,而是被匈奴人掳走带去日逐王庭了,前不久,傅公曾派人去要匈奴交还吴副使,但日逐王却要傅公用楼兰城来换。”
  这当然就没法谈了,汉军别说对楼兰城不能放手,连匈奴控制的唯一一城,也要想办法夺回来!
  这便是任弘临时得到的新差事了:押送楼兰城提供的粮草,给傅介子围攻注宾城的军队送去。
  任弘想骂人,看来老傅非得再拖三个月,才放他去长安。
  但骂归骂,任弘也猜测,傅介子这次乘着匈奴日逐王带部众北迁去冬牧场越冬的机会,带千余汉军西进,所谋甚大,绝不会是只为了一座注宾城!
  ……
  注宾城乃是昔日楼兰国西界,位于孔雀河分岔的支流“注宾河”畔。
  船队在河流分叉口拐了个弯,向南而行。有河就是方便啊,也多亏楼兰人其实也是个水上民族,不少人精通水性,善于划船,据说棺椁都是船棺。
  于是当汉军行动时,尤还等罗布泊边讨生活的渔民船夫被征募入伍,入冬后候鸟都飞走了,打猎成果不大,为汉军打工反正报酬更多。
  当他们沿着注宾河行了半日,休憩一夜后,次日清晨钻出帐篷,任弘却眯眼看向东方数里外,在阳光照耀下,那边出现了一个土丘轮廓,上面插满尖木桩的建筑。
  任弘指着那建筑问道:“那莫非是一座烽燧?”
  “不是烽燧,也不是城,而是墓地。”
  司马舒打着哈欠出来,滔滔不绝说起他亲眼去见过的场景:“那是一座大沙山,下面埋了上千口船棺!”
  而司马舒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沙山上插着的数百根胡杨木桩了。
  “根根都高达两丈。”
  平日里就喜欢说荤段子的司马舒,有些猥琐地比划着自己晨勃的下体,表演给众人看:
  “有的木桩长得像这活,上粗下细,缠绕毛绳,固定草束,顶端还染成了红色。”
  “亦有不少木桩则刻成了桨形,涂黑,酷似……女子之物,汝等都懂的罢?”
  年纪稍长吏士们都嘿嘿笑了起来,表示自己明白,只有几个雏儿一脸懵逼。
  任弘听后一惊,倒不是他不懂,只是忽然想起:“按这描述,那莫非就是后世举世闻名的小河墓地?”
  楼兰人的生殖崇拜,确实十分直白。
  “据说是最早一批楼兰人的坟丘。”
  这时候,粟特人史伯刀走了过来,任弘拿了他好处后,又写信征得傅介子同意,也捎上这粟特人去往注宾城。
  “我也曾来过注宾城,注宾城里的老人说,传闻楼兰人的祖先来自西方,在此停下繁衍后代,注宾便是最古老的城邑,后来人口多了,这片绿洲待不下,才慢慢往下游迁徙。”
  “据说棺船外面裹着生牛皮,棺中的人千年不腐,成了干尸,而根状木杆下埋着的是女人,桨状木杆下埋着的是男人。”
  司马舒对粟特人不太待见,冷笑道:“还千年不腐,说得如此详细,汝等去盗墓时见过?”
  史伯刀也不气,依然是一副笑吟吟的表情:“狗分黑白,人分好坏,商贾也分奸良。不管其他人如何,但苏薤(xiè)城的粟特,只挣活人的钱,绝不碰死人坟冢一下!”
  “不错,盗墓贼断子绝孙啊!”
  司马舒嘴毒,依然不依不饶地讥讽,就在这时,西面却有一行人过来,却是傅介子派来接应他们,搬运粮食的,为首的却是老熟人孙十万。
  孙十万远远望见任弘便挥手大呼道:
  “任侍郎,汝等却是来晚了,注宾城前日就打下来了!”
  这么快,傅介子带兵启程的日子,不比运输大队快几天啊,这是不战而下?
  眼看功劳蹭不到了,任弘只好笑道:
  “正好,船上的米面酒食,可以用来犒劳庆功,对了,还有不少烤馕,你可要尝尝?”
  孙十万连忙摆手,而从船上扛着一袋粟米上岸的韩敢当则骂道:
  “孙十万,休要呱噪,快下来帮忙!”
  孙十万现在也做了官吏,穿着一身体面的袍服,骑在马上,摇着手指道:“汝等记住,往后休要再叫我孙十万。”
  任弘还以为孙十万也取了字,却不料他说道:
  “父母给我取这名,便是期望我此生能有十万之财。但楼兰之役后,我得了二十多万赏钱,十万之愿已偿,是时候将目光放长远些,胆子放大些了!”
  “所以我改名了。”
  老孙下了马,拍着自己胸脯,得意地说道:
  “往后,便叫我‘孙百万’!”
  ……


第92章 知敌之情者也
  今日的傅介子与半年前那个大汉正使不太一样,却见他穿着一身鱼鳞襦铠,头戴武将的夸张鹖冠,身后是火红大氅,案前摆着虎符以及银印青绶,一张方脸笑眯眯地看着任弘。
  毕竟是堂堂义阳侯,比两千石的玉门都尉啊,这身装扮,无形中显得傅介子大腿又粗了一些。
  任弘立刻几步上前,抱住……不,是朝傅介子拱手作揖道:
  “下吏见过义阳侯,恭贺义阳侯大胜匈奴,再下一城,为我大汉全取楼兰全境!”
  “什么大胜。”傅介子却不吃任弘这一套,摇头道:
  “分明是日逐王半月前便主动放弃了注宾城,连同城中千余人统统迁走,吾等扑了个空啊。”
  日逐王的地盘横跨东天山地区,其部众万余,能控弦者两千余。虽然不算多,但汉军要越过白龙堆等天险出兵,日逐王可以利用仆从国多的优势,以逸待劳。
  但当傅介子干掉了亲匈奴的安归,汉军控制楼兰后,情况便彻底反了过来。眼看汉军重返西域,南道诸国开始重新站队,北道诸国也十分不安。利用楼兰鄯善的粮食,汉军千余人可长驻此地,后续增兵虽然来得慢,却源源不绝。
  日逐王那边,虽然失了楼兰,但他背靠右谷蠡王、东蒲类王、乌禅幕等兄弟部落,依然控制着北道诸国。
  他在注宾城扶持了安归之子做楼兰王,留了僮仆都尉及数百骑守备,但面对汉军持续不断的试探骚扰,半年下来也疲了。
  眼看冬日已至,兄弟部落都迁徙到背风向阳的冬牧场去了,无法再出兵支援自己,日逐王左思右想后,觉得若汉军乘机来攻,僮仆都尉绝对守不住注宾城。
  匈奴人对守城一点信心没有,几年前,壶衍鞮单于以“左谷蠡王”的身份被卫律拥立,名义不正,国内乖离,常恐汉兵袭之。于是卫律在单于庭建城,治楼藏谷,后来却因为“胡人不能守城”而放弃了这个计划。
  如今以同样的担忧,当得知汉军向孔雀河上游进军时,日逐王索性抛弃了注宾城,难怪汉军如此顺利。
  任弘继续尬吹:“义阳侯料定胡虏将迁往冬牧场,故无战心,这才选择冬日进军,避实击虚,果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此善之善者也。”
  傅介子颔首:“话语里倒是多了不少兵法,借你抄录的兵书,看完了?”
  “虽是新抄的简牍,系卷册的绳索已快翻烂了,只恨没有实战能让下吏试试。”
  任弘这半年不止读了《论语》《孝经》,为去长安做准备,还将傅介子赠送他的十多卷《吴孙子》读透了。
  战国时兵家兴盛一时,但作品杂糅,无人系统整理。直到汉兴后,张良、韩信序次兵法。
  这孙子兵法,便是这两位大能整理出来的,传世不广,可比儒经还要珍贵。傅介子手里也只有一份不太全的版本,若非亲信,绝不外借。他先前只借给奚充国抄了一份,任弘是被傅介子看好的第二人。
  “本侯都没捞到仗打,何况是你。”
  傅介子笑骂一声后,又考较起任弘来:
  “那你以为,此战的战果,应当如何为我所用?”
  任弘想了想:“可派人去楼兰,鄯善,宣扬汉军收复注宾之事,并告诉楼兰人,注宾城的人一个都没剩下,统统被匈奴强迁至沙漠苦恶之地。若匈奴重新回到楼兰,定会将楼兰、鄯善毁灭,国亡民迁,踏平北河与蒲昌海的农田,让此地变成匈奴人的马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