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上一条“白龙”的脊背,任弘才看清了这里的地貌。
土丘蜿蜒如龙形,或长数百米,或长几公里,一道接一道,一直排列到肉眼看不到的尽头。有的龙首高昂,有的伏卧于道上,似乎想挡住不速之客,有的头部微抬,随时准备腾飞而起。
再看近处脚下,满是白膏泥的土丘上,还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色盐碱土层,如同鳞片。
这其实也是雅丹地貌,但却比三垄沙东边的雅丹魔鬼城,大了足足十倍!
曾几时何,白龙堆也曾是罗布泊大湖的一部分,但在疏勒河不再流入,少了一半的水源,罗布泊东半部渐渐干涸,留下了这方圆上千公里的白龙堆,狂风袭来,一起塑造了这片不毛之地。
它是罗布泊东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去楼兰的必经之路,任弘走进白龙堆后,发现脚下的碱层又白又厚,犹如岩石一般,坚硬无比,不留一点足迹。孙十万说,先前几次,驼队经过这里,竟四蹄皆流血。
要穿过这一道天险确实十分困难,无怪乎使节团里老人们,一提到白龙堆就心惊胆战,将其视为危途。
“再忍一忍,这是此行最后一道坎了,过了龙堆,便算进入楼兰境内!”是日扎营休息时,傅介子特地给众人发了酒,给他们打气,在老傅满口荣誉富贵的鼓动下,众人复又打起精神来。
然而到了次日,就在使节团进入白龙堆前,第二个死者出现了!
……
第62章 前赴后继
白龙堆的盐碱地硬如顽石,哪怕是骆驼行走,几天下来也会四蹄流血,不少牲畜因此丧生在白龙堆内。
所以为了避免行畜走盐岩路时伤到蹄子,要用柔软的熟皮革将它们的四蹄包裹起来。
萝卜倒是很乖,任由任弘摆布。
但那名为“叶听风”的车父,在给一匹公马裹皮革时,那马却不知发了什么神经,竟一抬后腿,蹄子不偏不倚踹在叶听风脑门上!
一声闷响后,这车父摔到地面上,当场就没了呼吸……
所有人都惊呆了,而就在眨眼前,叶听风还在同旁边的郑吉有说有笑,聊着养马的窍门。
眨眼之后,便只剩下一具死尸。
在古代,在沙漠里,死亡如影随形,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你的伙伴们,可能死于小虫的撕咬,也可能死于自己亲手照料多年的马匹蹄子底下。
你要习惯。
你必须习惯!
但分明大家做的都是重如泰山的事,为何死时偏偏如此轻如鸿毛呢?
任弘只觉得心里闷闷的。
但傅介子他们,似乎已对此习以为常,眼看豆子已经不多,顺便将那匹不听话的公马杀了,留下马头祭祀叶听风在白龙堆前孤零零的坟冢,马肉则被大家烤制瓜分。
韩敢当和孙十万恶狠狠地嚼着烤马肉,仿佛这是在为叶听风报仇,奚充国则告诉任弘:
“这是最后一顿热食了,等进了白龙堆,就别再想找到一根木柴!”
诚如其言,白龙堆是真正的不毛之地,这里不仅上无飞鸟,连生命力最顽强的红柳和骆驼刺也消失了。接下来长达五天的时间里,任弘再没能看到一棵活着的植物。
只有偶尔出现胡杨木枯死的枝干,诉说着这儿千年前或许还有些生机……
到了白龙堆中心地带时,连枯死的胡杨木都没了,缺柴还只是小事,毕竟使节团靠吃馕和携带的水,也能撑五六天,就连号称永不吃馕的孙十万,也能端着木碗以水泡着慢慢咀嚼。
任弘甚至还能在被太阳炙烤得发烫的岩石上,用小刀切着从敦煌带来的腊肠,一片片铺上去炙烤,一时间香气扑鼻,连孙十万也嗅着香味过来,馋得直流口水。
一人一片分食后,看上去似黑暗料理的腊肠,被使节团所有人评价成了美食。
但他们自己也好不到哪去啊,一如焦香的腊肠一般,忍受白龙碱堆的炽烤。即便头戴毡笠,也常有人中暑晕厥,这时候一碗蒜水,便是最好的解暑良方。
而到了夜晚,马匹和骆驼风干的粪便成了使节团烧火取暖的唯一燃料,籍此帮他们熬过寒风似刀的长夜。
但最大的考验,还是方向。
长达120公里的盐板路幅员辽阔,四周景致基本相同,只有沿着一条条起伏的“白龙脊骨”曲折向前,走着走着还容易偏倚,行进过程中,两匹骆驼受惊跑了,使节团甚至不敢去追。
说起来,任弘在敦煌河仓城时花钱找过磁铁,试制过简陋的指南针。
但事实证明他想多了,毕竟文科生啊,终究只能凭记忆瞎鼓捣,没法照着百度百科一板一眼做,做出来的东西错漏百出,压根没法用啊。
还是看着天上太阳星辰确定方向更靠谱些,在白龙堆,要遇上一个多云的天气可不容易。
但也不能认准西方闷头走,这白龙堆大多数路面坚硬无比,但有的鳞片地下面却是危险的流沙,使节团一匹马和一头骡子便陷了进去,再也救不回来。
这时候就得靠向导的经验了。
这楼兰道,卢九舌行走过几次,他脑子里自有一张白龙堆的地图,并告诉任弘,其实看似空旷的白龙堆里,是有许多路标的,那就是……
“尸骸遗骨!”
……
在白龙堆里,时常能见到人工堆砌的小土丘,那是汉军将士的坟冢,傅介子每每路过,都整理衣冠,朝他们一作揖。
如此一来,老傅每天作揖的次数,竟多达数十!
因为在李广利两次征伐大宛的远征中,让汉军损失最大的不是郁成之战,也不是轮台之战,而是回程时,这该死的白龙堆!
在白色的世界里,缺粮缺水,加上官吏只顾自己发财,不爱惜士卒,几乎每一里,都有数人倒毙。
于是汉军一边走,一边留下许多坟冢,统一向着东方,如今竟成了后人西行最明显的路标……
除了汉军坟冢外,沿途也时常能见到西域胡商或游牧民的尸体,有的成了白骨,有的变成干尸,无力地靠在土梁上,或屈身以头抢地,这是死前疯狂地想从地里挖出水来。
牲畜尸骸就更多了,有与主人走散的马匹尸骨横亘碱滩,也有误入白龙堆后,在枯萎的水洼旁成群倒毙的野骆驼,全都默默无息地淹没在白龙堆的风沙中。
看多了沿途的死亡,任弘脚步里也带上了一丝沉重和悲壮,最初开拓这条路时,究竟付出了多少人的性命啊?
任弘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为何汉朝宁可派他们这支小部队来楼兰冒险,搞什么斩首行动,也不肯再发大军来袭。
代价太大了,军队后勤补给很重,一路跋涉下来,十死二三都是最乐观的估计。
在白龙堆里行进五天后,使节团带的水即将告罄,再没法像最初时那般痛快畅饮了。
傅介子给每个人都限定了喝水的量,各自背在壶里,只舍得一点点抿。
被烈日炙烤五天后,吏士们早已疲倦不堪,骑在马背驼背上艰难行进。
连任弘都有些发晕了,他在萝卜背上摇摇晃晃,迷迷糊糊间,甚至能看到前方亦有两个影子在跋涉:
一个胡人背着角弓,正搀扶着一个披头散发的汉使,那汉使还手持旌节,始终不肯放手。
不管任弘紧赶慢赶,总是无法超越他们。
用水往脸上一泼,任弘再睁眼,那两人没了踪迹,原来是自己的幻觉。
接下来一段时间,类似的幻觉接踵而至。
任弘听到身后有马蹄哒哒响起,一转身,与使节团平行的位置,有三十六骑飞奔而过,朝楼兰的方向疾驰而去,个个意气风发,领头的关西大汉与任弘对视一眼,露出了一丝鼓励的笑。
假的,都是假的,驼队侧面,只有白茫茫的盐碱地。
有时候,则是身侧出现了两个和尚的幻影。
一个光着头,戴着斗笠,正向西而去,身形枯槁却坚定。
一个则头戴法冠,身骑白龙马,带着满载的经文,正在回长安的路上,甚至还有孙猴子猪八戒沙和尚在左右护卫。
还是幻象,佛教尚未传到西域东部,这年头的楼兰道上,绝无浮屠。
更诡异的是,任弘最后竟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瘦削现代人,他孤独地行走在这片荒漠里,步履蹒跚,一片大白兔奶糖的糖纸在其身后飘落。
任弘下意识打马过去想帮那人一把,却只摸到了空气,依然是幻觉。
可任弘却清醒了过来,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那些看到的幻影,都是任弘在后世所知的故事,曾经在白龙堆跋涉的英杰们。
张骞、班超、法显、玄奘、彭加木。
流沙大漠,无尽雪山,挡住了中国人往外走的道路,这是苍天在华夏周边放置的天险高墙,像极了地球online管理员,对这个bug国家的特殊限制。
但每一代中国人,都试图探索西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前赴后继。
任弘并不孤独,在这条路上,他有上下两千年里,无数先驱者后来者为伴,哪怕是死去的汉军士卒,也在用尸骸和坟冢为他们指明前方。
“任弘,你跑到边上作甚?晒晕了?”傅介子的呵斥传来,任弘立刻打马回到队伍中。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起点VIP2020-08-27完结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
-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起点VIP2020-07-17完结 螳臂当车,向死而生。流寇守国门,海盗死社稷。三百年的煌煌大明,为什么走到了这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