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炎垅)


  瓦岗众兵卒听了此话,才陆陆续续的将手中刀枪抛掷在地上,兵刃金属落地碰撞之声不绝于耳。早有准备的几队唐军靠了过来,将这些兵刃一一收拢。第二日,这支徒手大军跟随着唐军行出井陉,而后被大散分配到李建成麾下的各个军旅之中。李建成自带着十几颗人头去向李渊邀功。
  ……
  东都洛阳皇宫内,杨广端坐在大兴殿的朝堂之上。一个大木盒子被皇宫内侍端了上来,小心翼翼的放大龙座前的案几之上。盒子被内侍打开,一个被石灰硝好的人头赫然出现在杨广面前。正是李密的人头。
  顷刻间,堂下传来群臣一片贺喜之声。谁也没想到对隋王朝威胁最大的一路反贼之首就这样被斩杀了,百万规模的瓦岗军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土崩瓦解。
  但杨广却高兴不起来。李渊主动送来李密的人头,让他丧失了一个对李渊动武的绝佳理由。如果强行征伐至少名义已经归顺直接的唐军,那么可能又唤起平定地区的民众对自己穷兵黩武的记忆。
  而且如今李渊治下的地域广大,兵多粮足,实力已不容小窥。他的军队虽然没有瓦岗军顶峰时的百万之众,但亦有三十万之多,而且全是号令统一的军队,而非瓦岗军那样各路豪强拼凑起来的队伍。
  所以最后的结果如果是讨伐比较顺利还好说,稍有挫折很可能再次导致天下民变。
  殿下有一人突然发话说:“陛下可是为了没有理由征讨李渊而忧心?臣倒是认为假以时日,着李渊军中必然生变。那时他们不仅因为内耗实力大损,也刚好给了我们出兵的理由。所以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以静待变。”
  杨广放眼望去,原来是光禄大夫虞世基在说话。自通济渠打通,隋军收复河南之地后。原本留守江都的百官以及江都皇宫中的皇后,嫔妃宫人们都被接回东都,这百官中就包括虞世基。
  “哦,虞卿何出此言啊?”杨广发问说。
  “启禀陛下,这一点陛下应该比臣清楚,因为陛下和那李渊是表亲啊。李渊如今年岁已高,其膝下有三个最成器的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幺子李元吉。这三子皆能文能武,独掌一方之辈。在李渊开创当下所拥有的基业时,三子都功不可没。尤其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所以他们都有继承唐王王位的资历。但是唐王的王位却只有一个,此二人虽说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但自小就不合。长大成人后更是水火不容……”
  杨广突然打断虞世基的话说:“你是说李建成,李世民二人会为了争夺王位互相攻杀?嗯,这个朕相信你说的。”
  虞世基一愣,他没想到自己话才讲到一半,杨广就能料到他的意图,而且竟然深信不疑。他为了说服杨广相信此事,已经打了很多次腹稿。
  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杨广做为“过来人”,当然知道平行空间的历史上发生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宰杀了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李建成与李元吉,可谓心狠手辣。既然那个空间发生过玄武门之变,这个空间也应该有类似事件。所以虞世基开个头,杨广马上就明白过来。
  虞世基只好匆匆结束了自己的宏论,说道“陛下圣明,臣正是此意。”
  杨广接着说道:“朕只是好奇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另外你推断他们内部这个冲突何时能发生?”
  虞世基面露一丝狡吉的笑容说道:“启禀圣上,臣在多年以前和这李渊有过交往。另外,我们尚书府在李渊那有内线,前两年天下动荡之时就断了联系,这几日他们又主动联系回来了。臣昨日已将此事写入奏折之中呈递给中书省给陛下过目,可能陛下还未参阅。至于他们冲突何时再起,臣断定长则五六年,短则两三年之内就会发生。我们还可以给他们加把劲。”
  杨广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么这段时间,我们也不用闲着,将凉州那边的李轨收拾掉吧。收拾完李轨,这天下就至少表面上安定下来。李渊名义上还是归附于我大隋的,还有梁师都,虽然也是一路反贼,但地盘却是在突厥的传统控制地域内,受突厥庇护。那个只能天下真正平定后再统一解决掉。”
  杨广顿了顿接着问道:“哪位爱卿愿意挂帅出征凉州?”
  此时,殿下站出一人,高声启奏说:“启禀陛下,臣愿意前往。”杨广一看是沈亮,正要点头。殿下呼啦啦又站出一排人来,纷纷向杨广请缨。有来护儿,司马德勘,窦贤,秦琼,程咬金等人。
  西征凉州,是一件非常有把握能建功立业的大事。人人争先恐后也是意料中的事。杨广思量一番,干脆将主要几员大将都派遣前去。
  大业十五年春,十万西征大军西出潼关向凉州进发,路过长安时,又会同已在此集结的五万关中隋军合计十五万人分别由沈光,来护儿,秦琼,程咬金,司马德勘五人统率西出嘉峪关。
  由于李轨实力薄弱,所占据的凉州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仅有兵力五万余人,因此杨广都没出动天兴军,仅派出部分骁果禁卫助战。


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
  李密被杀的消息传到李世民耳朵中时,一股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当然他并不是为了李密而悲,而是他认为父兄把自己当成外人,从开始就隐瞒了这个计划。这种悲愤很快就转化成了疑虑和恐惧。
  李世民知道,李渊不大可能会拿他怎么样。但他相信,李建成一旦某天登上王座,清除掉他这个最具威胁性,最看不顺眼的亲弟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他深恐自己遭遇和隋廷废太子杨勇一样的命运。
  在以后的半年时间里,他不断被来自公开和秘密渠道的各种各样的消息刺激着。公开渠道就是晋阳唐王府直接来的公文,敕令。秘密渠道是他在晋阳设的几个眼线,只是他不知道这些眼线中其实有两个是听命于东都方面的。
  大业十五年,深秋落叶之时。一道唐王李渊亲自下的敕令又从晋阳传来,令他独自回晋阳听任,大名总管府以及本部兵马全部交由李元吉管理。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沉了下去,前些时,他就知道了李渊染病的消息。据他的眼线花费重金打探,这病虽然是慢性病,也不会当即毙命,但却是绝症。李渊的阳寿长则也就六七年光景,短则两三年内可能就要归西。
  这个节骨眼上,突然给自己来这么一份调令,明摆着是要剥夺自己兵权啊。莫非李建成要出什么花样?李世民回想起李密是怎么死的,背上已是起了一身冷汗,将内衫都湿透了。他立刻吩咐亲兵将自己帐下那些亲信将领全部召唤来商议。
  众人一番议论后,他的首席谋士房玄龄拱手说道:“如今,是国公当断之时。要么依令回都,是否引颈待戮,不得而知,只能听天由命,不,是听人由命。要么就此决断,公开自立。”众将皆随声附喝。
  李世民摇头说道:“不妥,若我在河北拥兵自立,这唐国就要一分为二。这样我李氏骨肉相残,却让那杨广占了便宜。若河北河东晋州两方斗的元气大伤,那杨广岂不是能轻松将我唐国灭掉?”
  房玄龄微微一笑说:“国公,属下所说的自立不是割据河北,对唐王自立。而是要国公取而代之,登上唐王之位,最后自立于隋廷。”
  众人听了皆是一惊,李世民手下大将长孙无忌马上回应说:“那还不是要河北河东两方相争吗?”
  房玄龄摇头继续说道:“不一定要出动大军攻城掠地的去打。别忘了秦国公也是唐王的亲生儿子,也是有资格继承唐王之位的。”
  李世民手下另一员猛将尉迟恭将头拨的像拨浪鼓一样,脸上露出揶揄的表情说:“房先生,你想说服唐王让国公继承王位,那不是白日做梦吗?这一点,我这个粗人都看得明白,怎么你个读书人还看不出来。”
  李世民此时却是明白过来,愣愣的说道:“你是要我发动兵变?”房玄龄没说话,却重重的点了点头。整个堂室之中一片寂静。
  ……
  数日后,李元吉带着亲兵卫队来到大名,李世民热情的将他迎入公府之中,长谈半日。
  几日后,李世民与李元吉变了交接手续。将大名兵马的印绶全部交予他。在此期间,尉迟恭,房玄龄等一批李世民府下的能臣猛将办理了辞呈,说是舍不得与李世民分开,情愿做李世民的门客。
  李元吉当然知道这些人皆为李世民心腹,一听如此甚好,省的自己麻烦还要去找借口和由头将他们一一赶走或除掉。他以为这是对方识趣的表现,所以都痛快的答应了。
  在翻阅这些递上辞呈人的名单时,他却发现了点端倪。长孙无忌,这个跟随李世民良久的老将却没有跟随李世民走的意思。随后几天,在他的打探之下才发现原因,原来前些时日,长孙无忌一个在军中任职的亲戚因贪污军资之罪被查处入刑,长孙无忌向李世民求情,却被当众责罚五十军棍。李元吉自作聪明的认为长孙无忌因此和李世民不是一条心了。
  李世民终于离开了他驻防两年之久的唐国大名总管府,这里有他一手拉起来的十五万兵马,占整个唐国近一半的兵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