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
李密已得知南方隋军北上的消息,而且也明白那名义上属于自己的庞大地盘一夜之间已不受自己控制了。他窝在荥阳的府邸之中,一连数天不出门,即使各类紧急军情禀报,他也不接不阅。
堂中,李密仰脖又咽下去一盅酒,摇摇头叹气说:“呼啦啦一声,楼就倒了。昔日手握百万雄师,如今只能困于一城…”
此时一名侍卫亲兵入得堂来,小心翼翼禀报说:“启禀主上,左长使魏征求见。”李密想也没想,闷哼一声道:“不见。”说罢又喝起自己的闷酒。
过了一会,门口传来一阵嘈杂之声,李密大喝道:“谁人敢在堂前喧哗……”。他话音未落,魏征已经自行闯入堂中,见到杯盘狼藉的一桌酒菜和醉醺醺的李密,就已然明白怎么回事。
他眉头一皱,上前说道:“主上,都什么时候了,隋军马上要合围荥阳了,这你还在这喝闷酒,你可不能自暴自弃啊。”
李密先是沉默片刻,突然将酒盅一摔,吼道:“那孤能怎么办?还有能怎么办!杜伏威已经取了青徐,江南隋军大举进兵黄淮。即使他们还未攻占之地,也都和咱瓦岗军不是一条心了。孤再往后退,能退到哪去,哪个地方还能让孤放心?所以孤决心就带着这五万瓦岗将士在这荥阳城中与隋军拼个鱼死网破。也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魏征连忙说道:“主上万万不可做此打算。就算您有这般决心。那五万兵将又有多少愿意凭白将性命丢在这荥阳城中,还落个叛贼之名?”
李密眼睛一撇魏征说道:“听长使此言,可是有什么好的谋划了。”
此时,魏征才正色说道:“属下正是为此事而来,昨晚为属下瓦岗前途思虑一宿,想到唯一一个能解我瓦岗之危的法子。所以今日赶早就来觐见主上了。”
“那快说予孤听听。”李密眼中露出一缕希望之色。
“如今唐王李渊已在晋冀一带发展壮大,兵强马壮,河北英雄皆归心于他。我们可以先行北投李渊,求得喘息之机,再做其它打算。”
李密听魏征说完,脸上顿时浮现出失望而又揶揄的表情,连连摇头说道:“我还当长使想出了什么好法子。你说的这个,孤也曾有过考量。但长使应该知道,这李渊至少名义上已经重新归顺了隋朝朝廷,他敢收留我们吗?这是其一,其二是我投到李渊麾下,岂不是成了他的臣属,孤好歹是十几路反王之首,至少曾经是的。说句实话,我投李渊还不如投降杨广算了。后者好歹还是个正统的天子皇帝。”
魏征呵呵一笑说:“主上这两点都差矣。这李渊敢不敢收留我等,属下不敢保证。但属下可以肯定的是他儿子李世民会接受我们。属下和这李世民曾有过结交,此人胸怀大志,乐于网罗天下豪杰,急于扩张自己势力。且这一年多来他在唐军之中屡建奇功,独当一面。肯定可以自行做主收留我等。
其二是,我们投靠唐军当然比投靠隋军要好的多,因为前者为了对抗隋军,急需扩充实力,他们需要我们,而后者不一定能看中我们。而且杨广生性多疑,难保他不会对主上下黑手。最重要的是,我们投奔唐军,日后还有机会重新自立。”
李密沉吟片刻说:“如长使所言,这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了。那这事就这么定了。长使看派谁去联络唐军更好。”
魏征哈哈一笑说:“这个包在属下身上,不瞒主上。属下为了抓紧时间,几日前就已派出信使。联系驻军河北的秦国公李世民。这两日信使就应该返回。”
……
晋阳城唐王府内。李渊正在闭目养神,他回想着自己从长安东返后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这一年是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感觉时间是那么长。回到河东之后,首先攻灭掉进犯占据晋阳的刘武周,接着又灭掉宋金刚,向东跨过太行山脉后击灭了窦建德,迫降涿郡罗艺。当下,除了受突厥庇护的梁师都外,可以说唐军已经统一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而在这个征战过程中,他的三个儿子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而其中军功最大的是他的次子李世民。
令兵的呈报之声让李渊张开了双眼。“启禀唐王,秦国公今日从河北大名发来急信,请主上过目。”
李渊将那手书接来一看,两条眉毛拧在一起,自言自语说道:“什么?李密要来投我?”对于李渊而言,这可是个难以做出的决断。收留李密无异于再次与隋廷公开翻脸,但现在唐军也确实是用人之际,李密手下那些文臣武将还是有不少能用的,比如那个魏征,李建成与李世民就多次给自己提起过此人。而且李密还带着五六万瓦岗老兵,所以自己收了李密,自己的实力无疑又会增强不少。
李渊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于是吩咐侍从唤来自己两个在身边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以及老臣刘文静,裴寂前来商议。
不多时,四人来到李渊的书房,听李渊的简短事情述说后。刘文静先开口说道:“其实这个事很好决定,就看主上未来志向在哪?”
“此话何解?”李渊不解的问道。
刘文静深吸一口气说:“若主上只是想做个大隋天子脚下的唐王,自然是不能收留李密这人的。但主上还胸怀大志,有问鼎九五之意,当然要收下李密的五万大军。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主上对这个问题想好没有。”
一席话让李渊语塞了。刘文静问的这个问题,他早就应该给自己做出答复。但这一年多来,他故意回避这个问题,不去想它。大业十三年,他从晋阳起兵之时,确实有问鼎天下之志。攻克大兴长安,扫平关中后,他这个信念更强烈了。但是随后,杨广突然带着一支雄师从江都返回东都洛阳,并且一路之上连战连捷。
杨广四出诏令,传檄而收关中,巴蜀,梁州这些本已降服于唐军的郡县。后又大军压境迫使自己退出关中,再次承认东都朝廷。他就没再想这事。
第四十八章 算计
李渊眨巴着眼好半天,才说道:“谁都想坐到那个位置,但想是一回事,敢不敢是另一回事,能不能更是另一码事。虽然说我唐军这一年来,在黄河以北转战东西。连续攻灭诸路枭雄,无论是兵力,粮饷还是地盘都得到极大的充实。
但东都朝廷也没闲着,除了将我们吐出的地盘消化稳定外。在南方相继收降萧铣,剿灭林士弘,已然平定大江以南的地区。又在河洛之间连续大败瓦岗军众部,诛杀瓦岗军的单雄信,裴仁基,裴元庆,罗士信等多员大将,听说最近又迫使龟缩在金墉城里的瓦岗军发动哗变,杀了王伯当,将他的人头献降给隋军。弄的当年如日中天的李密也要来投靠我们。你们说,现在孤还有问鼎那个位置的机会和可能吗?”
众人听了他这一席话,半天没人吭声。最后裴寂脸带一丝诡异的笑意说:“主上,考虑这个问题不能仅仅考虑我们能不能做成的问题。还需考虑主上若不去取这天下,日后会如何?那隋帝杨广当真就会放过我们吗?据臣所知,以前隋廷官员起事反隋的,他似乎都没给予赦免,而是全部治罪斩杀了……”
李渊听到这,身体不易察觉的抖动了一下。此时,坐在一旁,一直插不上话,欲言又止的李建成总算找到机会,开口说道:
“儿臣倒有个两全齐美之法,既能保我唐国周全,又不用立时和隋朝翻脸,还能将这些主动来投的瓦岗军收入囊中。”
“哦?说来听听。”李渊有点不相信的看了李建成一眼说。
“大略上还是按儿臣在长安时说过的话。我们不主动与隋帝杨广翻脸。只要他不做出威胁我们的举动,不试图削弱我们的实力,我们就承认他这个皇帝。我们李家长久保据这河北千里沃土,没有帝王之名也有帝王之实。
反之,无论杨广采取什么形式策略来削弱我们。温水煮蛙也好,突然下诏也好,我们都绝不能听之任之,都将其视为要对父王动手的信号。那时我们索性就放开手博一把也不迟。到时,这天下落到谁手中还未为可知。
既然当下这李密来主动来投靠,我们当然要接纳,实力就是保我们唐国周全的唯一依靠。但我们接纳的是他的五六万瓦岗军,而这李密本人,嘿嘿…”
李建成怪异的笑了两声,接着说了下去:“他的人头,我们当然是要当成贡品上缴给东都的皇帝陛下。”
此时,在场的人,有的默默点头表示赞成,有的默然不语。李渊开口说:“吾儿建成,你前面说的颇合为父的意思,只是杀了这李密,岂不是丢了信义。以后天下豪杰谁还敢再投我李家唐国。”
李建成哈哈一笑说:“父王是隋廷承认的一方藩王,那李密是隋廷公开要清缴通缉的反贼。官兵杀强盗岂不是天经地义之事,又哪里违背了道义呢?另外,这天下群雄已被杨广和父王灭的七七八八了。这李密一玩完,也就剩下个突厥庇护的梁师都,还有一个凉州的李轨。那么是怎么都不会投靠父王的。”
李建成这些话都很直白,却都是事实。李密听后也觉得此计甚好,没什么可犹豫的了,说道:“就照建成的意思办,我这就手书给世民,令他如此照做。”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春色 (西风紧) 纵横VIP2020-03-16完结大明初年风云激荡,注定要身败名裂、被活活烧死的王,必须走上叛天之路。恩怨爱恨,功过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