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这个时空中的历史事件与原有时空中的隋唐史所记载的相去甚远,不知是因为本身就有差距,还是在李唐主导的史书编纂中进行了大量歪曲。
现在的杨广相信是后者,他自言自语说道:“李二啊李二,你果然心狠手辣,杀兄弑父夺嫂的事也干的出来。而且你还以己度人,把老子我也认为是你这样的人,把你自己的事迹加到老子身上。但是这一世,你的命运就没那么好了,欺瞒后人的把戏也得逞不了。”
因李世民兵变公开谋反,杨广很快召开了一次专门的朝会,商议如何讨伐李唐。
经过此前一年多的休养生息,从黄河南岸一直到南海之滨。从东海日出之地到巴蜀雪山,甘凉戈壁。大半个天下都已安定下来。洛口仓的三千大窟再次被填满。运河水道上的商船络绎不绝,东都,长安两大巨城人群川流不息。整个隋朝的国力得到极大恢复。
尽管如此,杨广对集天下之兵大举讨伐李唐的策略还是很抵触。正所谓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三伐高句丽导致天下动荡的事还在时时刻刻警醒着他,更何况他的罪己诏中早已向天下子民保证过不会再有枯竭民力,兴天下之兵的事。若如今再广征天下之兵,北伐李唐,岂不是自食其言。因此他一口回绝了虞世基征招天下百万府兵和劳役,云集东都,长安,濮阳而后兵分三路征讨河北河东的方略。
杨广认为对李唐北伐的总方针还应该是重兵防御,精兵突击的战略。既在双方控制区的交界线上关键战略位置,集中部署重兵进行防御。只出动少数几路精锐之师深入其腹地进行速决。若不能速决则立即撤回防区,长久如此消磨对方实力,终会迫使李世民与隋军决战。
主意拿定,他即刻开始布置,一封封诏书在大殿上被长秋监宣读着,一道道诏令在隋王朝的官道上被骑着快马的御使传递四方。
从大业十四年开始,杨广就沿着黄河南岸依托重镇坚城每隔百里便建起了一座隋军大营,共有十座大营。每营常年驻扎有一万到两万大军。
同样在河东的黄河西岸,从渭水入河到壶口瀑布也建了两座大营。在河套南部的延州,庆州的荒山土岭中。除了萧关这座雄关屯有重兵,隋军亦选择地势险要之处设置营垒。
除此沿着这些防线布置的关卡暗哨,小型屯兵坞堡更是不计其数。
第二年,大业十六年早春,就近从河南,青徐调集来了十万戍卒屯驻位于通济渠的中点位置的汴州用以机动后备。从梁州,关中就近抽调十万郡县戍卒屯守长安,以为河东防线后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杨广再次回到天兴城,这次他是直接从通济渠下的江都。仅一天一夜时间,蜈蚣快舰就将他运送到天兴城。
他将剩余的一万一千人口余额全部用完,又增加了三千长弓手,三千山地长枪兵,三千轻甲飞骑和两千王庭重骑。但杨广此次前来天兴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暴兵,而是天兴城宫坊火药研制有了很大进展。
杨广很早就将黑火药的最佳配方告诉了工坊中的炼丹师。如今,工坊终于研制出了爆燃速度每秒五百米的黑火药。这种火药虽然比后世普通鞭炮中的火药威力还小,甚至都还不能称为炸药。但利用其爆炸威力推动的铁钉陶片已能产生足够大的杀伤力。
天兴城校场上,杨广亲自观阅了这种利用新火药制造的新式弩炮炮弹。整个炮弹还是陶制的,里面灌满了黑火药和铁钉铁屑等杀伤物。另外陶罐的五个方向有燧石以及簧片所构成的精密部件。当炮弹落地后,因为强烈震动,燧石碰撞引发火花引爆陶罐内的黑火药,而后产生爆炸。当然这种炮弹也有缺点,就是哑火率很高,往往是因为引爆部件未最先触碰到地面或是燧石未能成功引发火花导致哑火。
随着一声号令,一发霹雳弹被大型弩炮射向空中,一两秒后霹雳弹落在了一圈裹着山纹甲的假人中间。轰的一声巨响,地面上腾起一阵烟雾与火光。牛皮做的甲人身上已有十几道水流喷涌而出。原来牛皮里还灌满了水,以便查看伤口。离爆炸点较远的假人身上有甲胄包裹的部位没有水流流出,显然这些部位没有“伤口”。也就是说霹雳弹的弹片较远位置的话,无法穿透精良的甲胄。
但即使如此,这已是跨时代的武器。某种意义上一脚已经跨入热兵器时代。
第五十四章 兵进上党
杨广万万没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狂妄到首先对自己发起进攻。就在杨广带着天兴军顺着通济渠赶回东都时,唐军兵分三路开始了南征。
东路由长孙无忌统领,率五万大军自濮阳渡河南下,直取汴州。中路由李世民亲自率领自孟津南渡黄河直逼东都洛阳,西路由尉迟恭统领从河东西渡黄河,直取长安。虽然唐军来势汹汹,但是隋军却有着严密防御部署以及强大的黄河水师。
在北方造船业远不如南方,唐军难以打造大量适合在黄河水道上行驶的战船以及培养大量水手。但对于拥有江淮的隋军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存在,大量适合黄河水道的战船以及训练有素的水手早就源源不断的通过通济渠进入到黄河。
杨广回到东都没多久。唐军就因为后方粮草补给难以运输到前线,导致李世民的东西两路大军过河不久就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
而李世民亲率的中路大军就更别提了,连河都过不了。与段达统帅的五万隋军府兵和一万骁果禁卫隔在孟津隔着黄河对峙。李世民恐日久生变,不得已,下令让东西两路唐军分别撤回河北,河东。
他这个决断可谓及时,只要再晚几天,杨广就会做出部署,完成对东西两路唐军的全面合围。
但是,侥幸逃出生天的东西两路唐军在隋军乘势追击下依旧伤亡不小,在过黄河过到一大半时又被赶来的隋军水师截杀,没能过河的全部被隋军斩杀或俘虏。
唐军对隋军的攻击就这样被轻易瓦解掉了,李世民一个战略目标都没达到,甚至连个隋朝粮仓都未能攻克下来。他只得沿着黄河匆忙做了防御部署,而后唐军主力分两路返回晋州和大名。
返回晋阳的李世民清点兵力后更是郁闷不已,此次南征不仅无功而返,还损失了近四万唐军将士。不过,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唐军中最精锐的五万玄甲军和长林军却是没有丝毫损失。他自信这玄甲军中的俱装铁骑,陌刀兵,还有长林军中的刀盾手,强弩兵乃天下第一强兵,这也是他向隋军发起主动进攻的底气所在。
杨广并没有给李世民喘息的机会,仅仅几个月之后,大业十六年的初秋。杨广亲率三万天兴军,两万骁果禁卫北渡黄河讨伐李唐。
同时为了保障后方以及侧翼安全和稳定,牵制住唐军东西两翼兵力。杨广令段达与王世充各自领兵两万隋军精锐分别从东边的濮阳与西边的郃阳渡过黄河,深入唐军腹地袭扰。因为是袭扰做战,所以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后勤负担。作战形式通常是,每个兵士一次带够十日的特制压缩干粮,然后向唐军腹地进击五日行程,大约五六百里的路程,待所带给养消耗一半时再折返到黄河岸边,在那里可以得到隋军黄河水师提供的补给。
杨广与众将率五万大军渡过黄河后,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仅在大军刚刚渡河完毕时与迅速集结起来的三万唐军在河内郡爆发了一次大战,这次战斗仅持续了半个时辰,唐军就被全面击溃。除了近一万被斩杀外,其余唐军皆伏地而降。
此战之后,河内郡各县城池望风而降,甚至有远在魏郡的县城官长前来主动献降。但是杨广并没有向东走魏郡再北上取大名,而是在布置好河内郡的驻军和巩固好防御后,直接率领五万精锐穿过太行白陉,进入长平。
这次行军,穿越两百里的太行白陉是杨广最为担心的一段路程。
虽说白陉在太行八陉中是最为好走的一条陉道,但它毕竟是山路,沿途穿越险关要隘峡谷无数,这些地方都是设置伏兵的好地方。因此隋军在此行军,几乎是走一步看一步,步步为营向前推进,前方侦查确保没有敌人设伏后方才通过。
因此区区两百里路程,就让这五万隋军整整行进了十天。沿途每日设置的营垒刚好可以成为后续驻防部队的据点。为了保障这条后勤生命线的安全,杨广破例从天兴军中抽调了一千背嵬卫与后续的隋军一起驻守在这十个营垒据点之中。
当杨广看到长平郡相对平坦的盆地原野时,知道自己已经安全穿过太行山脉,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整个陉道上,只有若干唐军的岗哨和百余人规模的小型营寨,别说伏兵,连成建制的兵力都没有部署。这些岗哨和小型营寨被沈光所率的骁果军先锋营很轻松的就拔除了。
杨广有点不明白,李世民为何如此轻视白陉,这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所在。不过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杨广大概理解了李世民的苦衷。
作为李世民,他并不知道杨广的主攻方向在哪里,尤其是在东边王世充和西边段达两路对唐军腹地袭扰的隋军干扰下,杨广的主攻方向更有迷惑性。所以杨广是先打河北再打河东不得而知,若是打河东主力是穿越太行山脉进入河东,还是从关中的郃阳渡过黄河进入河东也不得而知,即使知道杨广是穿越太行山脉进入河东,是从太行八陉哪一陉进入河东还是不得而知。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春色 (西风紧) 纵横VIP2020-03-16完结大明初年风云激荡,注定要身败名裂、被活活烧死的王,必须走上叛天之路。恩怨爱恨,功过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