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没一会儿高贤宁就到了,径直走进书房,上来见礼。接着高贤宁又向杨氏作揖:“师娘安好。”齐泰随意地说道:“坐罢。”
  杨氏道:“你们师生说话,我去沏壶茶来,再叫人准备一桌酒菜。贤宁今天就在家里吃晚饭罢。”
  高贤宁笑道:“那怎好意思?学生时不时来蹭吃蹭喝,是不是该给师娘交一些伙食之资?”
  杨氏道:“那你不能光说不动啊。”
  高贤宁笑着道:“您先忙。”他说罢看了一眼齐泰的椅子方向,便转头望着墙上的赝品画。
  齐泰见状,也跟着高贤宁一起瞧,俩人看了一会儿,气氛有点怪异。高贤宁便上前几步,在一把椅子上坐下了。
  “今天守御司的钱使君找过我,咱们谈了好一阵。”齐泰开口道。他接着便把钱巽亏空的事、来龙去脉都与高贤宁重新叙述了一遍。
  高贤宁听罢,说道:“学生倒觉得,此事是个契机。”
  “怎么说?”齐泰立刻饶有兴致地问道。
  高贤宁想了想,说道:“京师内城墙上的墙砖,上面有铭文,制砖人以上五六级官吏的名字都在上面。此乃太祖修建京师城墙之时、为了砖石可靠而为之。”
  齐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高贤宁便道:“简单一块转头,尚且要用如此办法;只因那些转头来自无数个府县,来源不一、各地分散供应之故。朝廷建造城墙房屋、制作军械,一向如此分派下去。
  而今圣上又要求甲胄火器精良,如果再用太祖的法子,那便不成了。一套甲胄,从供料到锻造甲片,拼装成套,如何让每一片甲都刻上名字?用料已经经过了火锻,又怎么查铁料来源?
  所以要造出一套精良可靠的甲胄,或是制作一枝尺寸精准、结实的火铳,便要动很多规矩了。”
  齐泰道:“钱巽的官场经验不足,又十分忠心圣上,于是闷头亲力亲为。他倒把事情大致办好了,只是留下了烂摊子、现在才来求我帮忙。”
  高贤宁道:“恩师明鉴,只有一个钱巽。此事换了人,便很难办不成,即便是钱巽再办第二遍、也不一定能办好。”
  齐泰点头称是。
  高贤宁道:“如果圣上每次要求、诸如此类的事情办好,那便要变更规矩了。下次让夏部堂、或者茹部堂去办,看他怎么办。这便是契机?”
  齐泰听到这里,半眯着的眼睛顿时睁开了,用异样的眼神瞧着高贤宁。
  高贤宁便拱手一拜,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意。
  齐泰沉吟道:“圣上说过一些话,有些话很新奇、难解,有关工商业的,有关货币的。初时我常听得一头雾水,后来多想几遍,便觉得挺有道理、很有深意。渐渐地,似乎能明白圣上意欲何为了。”
  他顿了顿又道,“起初我不明白,是因为没想到:圣上常在军中,竟会对朝廷内外的具体事务、想得那么深。”
  俩人沉默下来,犹自坐在那里,似乎在寻思、又好像在回忆。
  这时杨芸娘亲自端着茶壶和杯子,走了进来。她见师生二人默默地对坐着、一声不吭,她顿时诧异道:“夫君与贤宁争吵了?”
  高贤宁回过神来,露出笑容,拱手道:“没有没有。有劳师娘亲自上茶,学生失礼啦。”
  杨芸娘摇了摇头,走到几案旁边,亲手倒了两杯茶。盖上杯盖之后,她便离开书房,没再打搅二人谈话。
  齐泰道:“可以从小及大,先从南署铁厂开始变法。钱巽的做法是对的,也符合圣上的意思。用货币与利润,作为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分工协作。
  花钱向商帮私矿或者官办矿场,购买铁料炼炭,对方为了做成买卖,会自己想办法提供好料;而不是出于被迫应付。而用货币雇佣工匠的法子,也能筛选匠人,获得能工巧匠。
  而原先通过政令、规定各县分散供应用度的法子;朝廷倒是不用出钱,把成本都转嫁到地方上了,但成果明显很差。而且缺乏余地,各地延误、短缺供应,上面便无以为继;一环出错,拖累全局。”
  高贤宁皱眉道:“钱巽之法,学生以为有三处艰难。其一,如果铁厂制作军器增多、或者这种法子扩大到各衙门,那么朝廷无疑需要大量钱币维持。
  原先朝廷从地方上获利的法子,一是让地方向各处军屯、衙门定期供应实物,二是徭役,免费征用人力。
  朝廷一旦改用货币维持局面,税赋徭役都要改。前几年能通过央行铸币厂维持,今后朝廷担心货币发的太多、铸币无利可图,便只能设法增收现钱了。
  其二,得改变律法,允许商帮和私矿主等民间商贾,合法地雇佣人力;如此一来,朝廷才能采购到大量的用度和料子。
  此项提议,恐怕阻力很大。这样允许私人聚集大量的丁口,朝廷便不得不提防他们造反;或是防备他们以生计裹挟大量百姓,向官府索权。
  历朝历代,朝廷都致力于维护分散的自耕农户数、削弱豪族势力,以为长治久安之计。今反其道而行之,难免有非议。
  其三,学生以为蹇部堂提到的问题,亦非信口雌黄。大量钱币在各个环节流动,维持局面;那便难免有贪官污吏,在其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为了好处放宽采购。要是结果仍然是以次充好,反而增加了很多问题,那便得不偿失了。”
  齐泰点头道:“贤宁说得很有道理,考虑甚是周全;因此我才没有太反对夏元吉一党。万一变法没变好,最后那些实利,恐怕要落入所谓新党之手,对朝廷却有害无益。”
  齐泰想了想,看着高贤宁道:“你认为,限制各衙门权力的办法是甚么?”
  高贤宁立刻微笑道:“恩师曾经教过学生,平衡之道?”
  齐泰抚掌道:“你记得很好。将来布局之时,定要考虑多方制衡,否则不能变法。”
  俩人暂且停止了激烈的议论,齐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成堆的书籍中踱了一会儿。
  高贤宁神色凝重地说道:“这等布局与思虑,实乃前所未有。牵扯之广,后果之重,未可预知矣。究竟是好是坏?”
  齐泰沉声道:“圣上欲展宏图,欲成之事、就是这个了。我一直在委婉劝说圣上慎重,可圣上既然决意不悔,我便正好以身报恩了。”
  高贤宁听罢,起身拱手向齐泰恭敬地拜了一礼:“学生愿助恩师一臂之力。”
  齐泰走到了门口,望着外面的光景,背着手,书房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高贤宁端起了师娘放在几案上的茶,放在嘴边饮了一口。


第八百五十二章 春风似剪刀
  有好一阵没去看望恩慧了。朱高煦一早便叫太监曹福安排诸事,去下令锦衣卫指挥使张盛部署护卫、前往告知恩慧。
  今天朱高煦感觉的心情有了变化,仿佛此时的春风、吹拂到了水面上,有了一些涟漪水纹。他喜欢有目的地、有目标的出行,大致知道自己要做甚么。或许这也是一种浮躁。
  上午朱高煦按部就班,做着自己的事,只是暗自地对下午的出行、有些期待。他离开奉天门之后,便去乾清宫东暖阁了;乃因他每次私自出宫,都是走北边的玄武门。南边多是官府衙署,文武官员进宫也常走西华门和东华门,北门进出的朝廷大臣很少。
  临近中午时,曹福到了东暖阁,他在隔扇旁边躬身向北面作拜,见朱高煦点头、便走了进来。
  曹福弯着腰上前,侍立在御案旁边。朱高煦见他没怎么说话,便侧目道:“你们都下去罢。”
  屋子里的宫女们应声离开了,纷纷向隔扇前面走去。这时曹福才上前,轻声禀报道:“皇爷,奴婢将事儿都办好了。对了,奴婢见着‘王夫人’的时候,她问了奴婢一个问题。”
  “甚么?”朱高煦问道。
  曹福道:“她问起贤妃,问贤妃如何认识皇爷、如何得宠了。”
  朱高煦不动声色道:“你怎么回答?”
  曹福道:“奴婢说,不太清楚。不过奴婢告诉她,贤妃娘娘生了皇爷的大公主。”
  朱高煦点了一下头,曹福便后退了两步,侍立到了旁边。
  这个曹福老早就跟着朱高煦了,何况他干爹还是王贵,他当然知道姚姬是怎么回事。不过他没告诉恩慧而已。
  朱高煦也不再说话,犹自做着手里的事。不过他一时间已有点走神,忍不住多想了一会儿、有关恩慧与姚姬之间的事。
  后宫女子之间,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矛盾。大明一个皇帝多个妃嫔的礼法制度,便决定了她们之间、大多友情都是纸糊的,只看怎么维持罢了。
  朱高煦也不觉得,自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像他不能真正解决大多数问题一样,往往能做的只是裱糊修补。
  但是这事有点奇怪。恩慧此时已经搬出了皇宫,她现在结怨最深的人、应该是郭嫣,而不是姚姬。因为姚姬与恩慧只发生过一些相互折磨的事,而郭嫣可能误以为、恩慧有杀子之仇。
  为甚么恩慧此时最关心的,却是姚姬的事呢?朱高煦寻思了一阵,猜测恩慧或许想要搬回皇宫居住。只有这样推论,姚姬对恩慧的威胁、才大于郭嫣,毕竟郭嫣已经去凤阳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