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他走出东暖阁,太监吴忠送他出内廷。走到斜廊上时,吴忠的脸色还是惨白的,刚才似乎被吓住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吴忠或许想起了齐泰没出卖他的事,终于开口道:“齐尚书莫怕,皇爷就是一时生气,被您给气的!不过皇爷应该会宽恕您,皇爷本就仁厚,何况齐尚书还是顾命大臣,哪有那么容易就倒了?”
  齐泰也渐渐冷静了下来,说道:“我知道的,今日多谢吴公公了。”
  吴忠哭丧着脸道:“谢咱家作甚?咱家也没帮上齐尚书什么,要是知道您今天来是为了惹皇爷生气,咱家就不替您传话了……”
  “帮上大忙了的,吴公公义举,功在国家社稷。”齐泰沉吟道,“此事虽不顺利,但不一定就不成功。”
  齐泰心道:今上并非愚钝之人,心思是极其聪慧的,太祖也喜欢他这一点。以今上之聪慧,应该明白一些关节,李景隆想挂帅可能性不大了。
  齐泰走出乾清门,吴忠便告辞回去了。齐泰从诸前朝大殿外面路过,准备去兵部衙署。
  正到御道之上,忽然碰到了黄子澄。看样子黄子澄等在这里很久了,很巧地出现在齐泰的必经之路上。
  黄子澄脸上十分不悦,问道:“齐部堂单独觐见圣上,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齐泰淡然道。
  黄子澄完全不相信,一边跟着齐泰走,一边怨道,“枉老夫一直把齐部堂当自己人……”
  齐泰听到这些话,心里更火,就因为黄子澄一门心思结党,才造成了今日的困境!齐泰强忍住怒火,冷冷道,“你我都是圣上的人、大明朝的人,满朝文武都是自己人。”
  “呵!”黄子澄冷笑了一声,“齐部堂,算你狠!老夫瞎了眼,还曾把你当好友。”
  齐泰也跟着冷笑了一声,摇头不语。他心道:谁把同僚当好友,谁是蠢猪!
  过了一会儿,黄子澄又缓了口气,竟然讨好地说道:“我不举荐李景隆了;齐部堂告诉我,究竟在圣上跟前悄悄说了甚?”
  齐泰顿时站定,说道:“黄寺卿真的不举荐李景隆?”
  “咱们各让一步,你告诉我,我就依了你。”黄子澄看着他,又语重心长地叹道,“做官就得这样嘛!都不妥协退让,最后大家谁捞也不着好。”
  齐泰十分动心,但一想到自己在圣上跟前说黄子澄的坏话,真要是老实说了,黄子澄不恼羞成怒?他心下感叹:他娘的,你早点说相互退让,那不就好了……不过,如果不是齐泰威胁到他,黄子澄能退让?
  齐泰便道:“也没说什么,我就是劝圣上,别用李景隆为帅。”
  黄子澄冷冷道:“如果只说这些,齐部堂须得背着老夫,单独跑到内廷去觐见?”


第五十一章 这是个奸计
  御街一大早才清扫过,一到下午砖地上便飘来了落叶。阴云密布的京师,光看天色、分不清是上午还是下午。
  陆续有大臣向奉天门走去。黄子澄顺手整理了一下桌案,双手正了正乌纱帽,也起身出门,往奉天门而去。
  今天下午圣上召集大臣,是为了商议平定燕逆之事,最重要的是决定新的掌兵大帅,以接替阵亡在真定的耿炳文。
  究竟会选谁,黄子澄到现在也无法确定。
  这几天圣上也在等待众臣的意见,黄子澄一直是想举荐李景隆的,兵部尚书齐泰反对,极力推举郭英;徐辉祖则再次推举盛庸……提出主张的人各执己见,难以说拢。
  黄子澄正走到御街上,忽然身后传来喊声:“黄大人,黄大人……”
  黄子澄止步,转过身来。来人疾步跑了过来,在黄子澄耳边说了一通话。
  “当真?”黄子澄瞪眼道。
  来人急忙从怀里拿出一本奏章道:“真定将帅的奏报,刚到通政司。”
  “好,本官先去面圣了。”黄子澄点头道。
  及至御门,朝中重要的大臣都到了,不一会儿等皇帝坐上宝座,众人便行礼拜见。礼罢,大伙儿便按秩序在地砖上站好。
  明显这次御前议事将有很多争执,可是一时间却没人说话,仿佛都在各自准备大干一场!大殿上竟然安静了好一会儿。
  黄子澄不慌不忙地回顾左右,终于第一个站出来了,执礼道:“臣有事禀奏。”
  “说。”上位传来一个声音。
  黄子澄道:“通政司刚接到前方奏报,燕逆派使者王复,正与真定的武定侯郭英议和。郭英当众谢绝后,那王复又私见了郭英!中军内有将士密报,王复与郭英谈起了亲戚关系……”
  “啊!”好几个人惊讶地发出声音来。
  那郭英与燕王之间沾亲,关系实在太麻烦了,好多朝臣压根不知道!
  黄子澄继续道:“武定侯郭英次子郭铭,娶徐氏;徐氏之父,乃中山王(追封徐达)之叔父。燕王之妻徐王妃,乃中山王(徐达)之女。燕王与武定侯同与徐家联姻……”
  徐辉祖一脸恼怒道:“燕王本就是太祖之子,与朝中诸勋贵沾亲带故,不是很寻常么?那燕王还是俺姐夫,俺不忠于朝廷吗?这都扯的啥,那使者见了郭英能说啥,光说这亲戚怎么亲起来的,要说明白也要老半天罢!”
  黄子澄正面徐辉祖道:“既然亲戚靠不住,那郭英为何要私见燕使王复?长兴侯方殆,真定内外两军便相安无事,还议起和来,又是怎么回事?”
  “唉……”忽然传来了齐泰一声叹息。
  果然上位开口了,皇帝的声音依旧,不过口气心急火燎,“重新调兵遣将北上,不能再拖延了。”
  齐泰举荐的郭英没戏了,徐辉祖举荐的人更不行……
  这时黄子澄便马上拜道:“臣举荐曹国公李景隆,曹国公忠心耿耿,力主削藩,绝不会与燕逆媾和。曹国公出身大将勋贵之门,将门虎子兵法传家,声威极高。其治周王不法,善勇善谋,奇兵一举拿下,此乃大将之才!”
  皇帝的声音道:“准奏。”
  ……
  真定城外,燕王及其心腹众人正在中军大帐议事。
  这时谋士金忠走到了帐门外,通报罢,金忠便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众人纷纷侧目。金忠虽然一身尘土,却面带笑容,从容地抱拳道:“王爷,朝廷要派新帅了,是李景隆。”
  “哈哈哈……”燕王突然一掌拍在大腿上,仰头大笑起来。
  燕王一向持重,除了装疯那会儿,几乎不会如此失态;起兵以来就算有笑,也笑得勉强,很久没有如此开怀过了。
  众将大多不明所以,只得陪笑了一阵。
  燕王笑得前俯后仰,捂着肚子道:“好皇侄!派谁不好、派李景隆,哎哎,俺估摸着这是个计!”
  众将忙问:“王爷说说,什么计策?”
  燕王笑道:“便是想用这个奸计,把俺笑死!那靖难不是就不用靖了?”
  “哈哈哈……”大伙儿也跟着大笑起来。朱高煦也忍不住笑了,没想到便宜老爹还有几分幽默气质。
  大伙儿哄堂大笑了好一阵,燕王才道:“这李景隆俺知道,京营将士不少也知道他,将士根本不会服,到时候他的身边、肯定全是溜须拍马的奸吝小人。
  此人毫无谋略,又无统兵之能,更无率军作战之经验……偏偏又刚愎自用,从来听不进话,对人善妒刻薄。他若不是刚愎自用,毫无自知之明,又怎会欣然受此大任?”
  众将听罢,纷纷拜服道,“李景隆哪是王爷的对手?!”
  燕王心情大好,又鼓舞众将道,“李景隆半个算是俺们的人,一起对付朝廷奸臣的。诸位且勉力,俺们杀奸臣清君侧,已成了一半!”
  就在这时,金忠拜道:“道衍大师还叫下官带了几句话。”
  朱高煦听着这口话,顿时觉得金忠是姚广孝的人。
  燕王道:“都不是外人,说罢。”
  金忠道:“道衍大师言,大明开国方三十余载,风调雨顺子民无饥寒之忧;今奸臣当道兴起兵戈,朝廷只得军户可战,百姓避之也。天下军户有限数,各地须屯田守备、可征调成伍之军户更有限数。燕王先不必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宜抓住南军主帅无能之良机,以剪灭削弱官军实力为要……”
  朱高煦一直听着,听到这里顿时觉得姚广孝颇有见识,思想不守旧、还比较超前。虽然姚广孝一向倾向于世子,与朱高煦私下不怎么和睦,但朱高煦听到他的见识、也不得不怀起了欣赏尊重之心。
  金忠继续道:“昔日宋太宗北伐幽云之地,被辽军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宋军至此军力大衰一蹶不振。今李景隆比宋太宗更不如,燕王可循辽军之法,引其至燕地,寻机聚歼!”
  “善!”燕王很快便赞同道,“传令全军,明日班师回北平。”
  众将拜道:“末将等得令!”
  金忠走上前两步,又道:“王爷真乃天助!本来长兴侯死后,也可能轮不到李景隆。朝中兵部尚书齐泰是举荐郭英的,他知道黄子澄要举荐李景隆,十分反对。
  又因黄子澄乃帝师、极得宠信,齐泰竟然密奏黄子澄勾结后宫、干涉皇帝私事,欲离间皇帝和黄子澄,借此阻止李景隆为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