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她的衣裙上连一朵刺绣的花都没有,连衣边的花纹也只是普通的斜纹,衣裳颜色也是素净单调。然而,她根本不需要装饰来点缀秀美,光是走起路来那腰身和臀部的自然扭动,就已是妩媚极致了。
  她的脸上也不施丝毫粉黛,但光是那对顾盼生辉、目光流转的杏眼,已是任何婉约宋词无法描述的美丽了。
  可惜眼神冷清了点,叫人觉得拒之千里、难以靠近。
  朱高煦再次趁人不备,假装看风景,瞅了徐妙锦一眼,竟被她发现,她的目光回敬过来。朱高煦微微有点尴尬,便做了几个琐碎的动作掩饰,正当把手伸到鼻子跟前时,便见徐妙锦眼睛里露出嗔怒!
  我哪里做错了?
  朱高煦苦思之下,才想起刚才伸手的那根手指,恰好是捏到徐妙锦手背的手指……他顿时猜测:难道徐妙锦认为老子在闻味儿?!
  朱高煦欲哭无泪,自己啥也没干,这就在徐妙锦面前表现出了一个轻浮的形象?
  应该还不至于,陪着王妃走动说话的这段时间,他的言行总体还是持重的。让他诧异的是,自己竟突然那么注意形象了。
  不过朱高煦很快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在绝色娇娘面前,有点动心不过人之常情,像前世那些已经几十岁的老头,还有在公车上盯着女人的胸部看的;他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被美女吸引不是很正常么?
  但也只能仅此而已!他很明白自己拥有的一切有多么重要,何况现在还不稳当,决不能因为美色就搞些世人不容的幺蛾子出来……这徐妙锦名分上是长辈,而且还住在燕王府!
  于是朱高煦便忍住,再也不去偷看徐妙锦了。
  这时徐妙锦开口道:“王妃,高阳王陪不了您几天了罢?”
  王妃点头道:“王爷昨晚就说,想让他去永平卫。”
  朱高煦不和徐妙锦说话,而看向王妃搭腔道:“儿臣估计有一段时日不能问母妃安好了,不过等儿臣一回来,就来看您。”
  王妃道:“高煦不必牵挂我,好好做正事,注意自己的安危。”
  “儿臣记住了。”朱高煦躬身答道。
  不经意间,他发现徐妙锦正在望着池塘那边。朱高煦便顺着她的目光,也看过去。
  水面上有一只白色的鸟掠过,它俯冲下去,轻轻触碰水面,刚一沾水,马上又飞到了半空、飞得离水面远远的。只剩下池塘水面上,被激起的一圈圈淡淡的水纹。


第五十四章 话糙理不糙
  中午朱高煦被徐王妃留下来吃饭,燕王也来饭厅了,朱高煦一顿饭吃得非常拘束,完全不像和父母吃饭。
  不过亲王府的饭厅当真豪华,墙上挂着值钱的古董字画,屋里摆着上好的红木家具,盛放菜肴的餐具也是精细的景德镇官窑。菜式也很丰富,与朱高煦在郡王府享用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在这里吃饭,再对比燕王府外面的低矮房屋,朱高煦觉得自己再次穿越了,内外是两个文明程度不同的世界。
  徐王妃为朱高煦夹了一块炒的羊杂碎,轻轻叹气道:“高煦已到成婚年纪了,为娘心里终究记挂着这件事。”
  朱高煦故作轻松道:“母妃勿忧,眼下还不是时候,等父王兵至京师,清理了奸臣,儿臣也就可以成家了。正道是,奸臣未灭,何以家为?”
  徐王妃欲言又止,张了张嘴,终于没说出来。
  朱高煦猜测,她是担心万一靖难不成功,儿子连婚都没机会结。但在燕王面前说这个不太好,她便没有开口。
  再看燕王时,他的神情果然愈发凝重了,口中却淡淡地说道,“大丈夫何患无妻,高煦娶妻有啥难的?王妃别太操心了。”
  徐王妃道:“高煦到了永平,要用心帮你父王办事。我抽空给韦百户家的打个招呼,女儿家耽搁不起,以后我再给你瞧一个。”
  朱高煦听到这里,心道:那教授侯海密告的消息,韦达家的女儿本来是有婚约的。如此倒也好,省了些破事麻烦。
  他便点头称是,十分孝顺的样子。
  再说朱高煦从来没期待过韦达的女儿……他很相信作为母亲的徐王妃,不可能给她自己找个太漂亮的儿媳!
  此时的婚姻也奇葩,男女二人相互连面都没见过,就直接结婚。不过朱高煦也无所谓了,他并不想为了这种事,挑战父母在这方面的权力。
  毕竟在前世,选择权是有了,可是他得有实力选,最后还不是会选到一个几手的土肥圆最适合他……就像他的前女友稍有姿色,遇到事儿为啥不挑有钱的,非得挑他?
  吃完午饭,燕王径直去前殿。朱高煦等徐王妃一番叮嘱,也告辞回家,准备行程了。
  ……
  北军兵员匮乏,燕王说好的、把左护卫剩下的马队都给朱高煦,然而当朱高煦接手的时候还不到八百骑。燕王护卫中诸将,以各种名目抽走了小半将士。
  反正一共就没多少人马,朱高煦也不计较了,过了三天就聚集人马前往永平卫。
  从北平出发,照方向和路程估计,朱高煦猜测永平府大概在秦皇岛附近。后世的秦皇岛算是一个发达地区,不过现在还不是。
  此地原来叫卢龙镇,自古就是兵家要冲,北控长城,东扼辽西走廊,简直是一处四战之地。河北这边一打仗,基本少不了把永平府地面打烂一遍。
  朱高煦进城后看着那些低矮破败的房屋、尘土飞扬的烂街,他就知道这地方不搞经济的,只顾着军事了。全城最豪华的建筑就是四座城楼。
  永平城既是府城、也是卫城,府衙和卫指挥都建在城内。果然朱高煦一到永平城,府衙诸官员便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朱高煦带着韦达等人赴宴,在酒桌上确定了自己独揽军政的权威。大明初,本来就是武官的地位高于文官,朱高煦又是燕王的儿子,在这里谁是老大几乎没啥悬念。
  当晚随行的一千余骑先在卫指挥衙署附近驻扎,包括郡王府仪卫队和燕王给他的八百骑。次日一早,朱高煦起床便召集部将,开始干活了。
  朱高煦先整编手里的人马,法子很简单:骑兵武将在真定城下战损多人、又被调走一些,将领空缺;他便叫剩下的百户升作副千户,试百户升作百户,总旗升作试百户,以此类推填补空缺。各小旗、伍长由百户和总旗自己选出来上报。
  王斌出任骑兵千户,统领二冲八百骑。陈大锤直接升作仪卫队百户,暂且统领朱高煦的卫队二百余骑,反正亲兵近卫只需要跟着主将,不需要太大的才能,忠心最重要。
  朱高煦部署之后,令教授侯海登名造册,检阅诸将。忙活下来,一天又过去了,时辰已到酉时。他便下令散伙,各自休息。
  当晚朱高煦便住在卫指挥衙署内。
  这衙门简直破得可以,不知道有十几二十年没翻修过了,连木柱子上的红漆也早已没有一点红色,脱落得斑驳不堪。
  整座院子里弥漫着一股奇特而复杂的味道,有发酵后的汗味、霉味、烟灰味、马粪味……各种气味夹杂在一起,非常之丰富。
  朱高煦住的内宅里,床硬得像石头,昏暗的光线下,房间各处黑乎乎的积垢也不明成分。他愣是没睡着,翻了几次身,便披衣爬起来了。
  他在院子里转悠了一会儿,便想去二堂那边,刚走到门楼时,忽然听得外面有人说话。
  一个汉子的声音道:“大锤……哟,而今得叫陈百户,你可升得快,怎地一下变成百户了哩!?”
  陈大锤的声音道:“老子不要命挨打的时候,你们没见着,吃肉了就流口水?”
  接着传来一阵不明所以的压低声音的笑声。
  陈大锤的声音又道:“看在老弟兄的份上,别怪俺没教你们。俺们在郡王手下做亲兵,早就占了先机,这一打仗,立功升官的机会多得是,就怕不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死了就啥也没了,怕死也只有干瞪眼,看命哩!”
  他停了一会儿,旁边嘀咕什么,他接着说:“等燕王干到京师,上边一大票人要滚蛋,不说封侯拜相,荣华富贵的好位子空出来一大堆,就看大伙儿谁有本事了,嘿嘿……”
  朱高煦听到这里,倒觉得陈大锤说的特有道理!当兵的那么多,为啥就他在关键时刻抢先一步送马上来?这不是偶然,正应了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陈大锤这汉子看起来憨,头脑确实要比其它小卒灵活点,有眼力劲。
  朱高煦不打算出去了,又返身回到卧房。他在床边坐了一下,脑海里又想到刚才陈大锤的话,朱高煦想得更多:这干内战,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有一种人是很高兴的,就是那些还没得志的人;不打内战,腾不出来位置,光靠熬资历能熬上去?
  燕王只要一得逞,朱高煦自己也是能升亲王的……亲王和郡王都是王,乍看差别只是一个字的王和两个字的王区别,然而实际上天差地别!看看现在燕王府什么规模,有多富贵、多少人;再看看朱高煦自己的郡王府,差别就十分明显了。
  前世朱高煦只是个小民,还欠了一屁股债;可如果作为亲王,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荣华富贵、受人尊敬膜拜,享受着无数人的专职服务,山珍海味美人如玉享用不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