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全本校对] (贱宗首席弟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入库:04.13
“……”赵主父闻言面色微微一变,捋着胡须面色凝重地沉思起来。
而此时,蒙仲又说道:“其次,齐国乃是毫不亚于赵国的大国,虽名将匡章率军在外,但齐国国内的军队,难道就不足以守到匡章率军回援么?还未分胜负即甘愿臣服于赵国?……在下不信!就连弱小的滕国,亦曾为了保全国家而努力抗争,又何况是齐国呢?”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在下从来不信‘天降横财’之事,今齐国许下就连赵主父亦难以断然回绝的条件……赵主父且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倘若您是齐王,你愿意就这样白白割让土地,向敌国俯首称臣么?”
“……”
只见赵主父眯着眼睛,用手捻着髯须,面色凝重地思忖着。
良久,他自嘲一笑,摇头笑道:“可笑我赵雍,竟亦有被重利蒙蔽双目的时候。”
说罢,他面色一正,正色说道:“你说得对!若我是齐王,绝对不会甘心就这样割让土地,向敌国俯首称臣……如你所言,田瞀、公孙闬二人这一番花言巧语,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意在拖延我军渡河直逼临淄……”
说到这里,他捋了捋胡须,带着几分坏笑道:“既然如此,我该如何处置那二人呢?”
乐毅闻言献计道:“赵主父不妨故作不知,稳住田瞀、公孙闬二人,亦稳住河对岸的齐军,过几日,待我赵军造好桥梁,骤然发难,杀至河对岸,杀齐军一个措手不及。”
“好计!”
赵主父点头朗笑道。
次日,赵主父带着蒙仲、乐毅二人来到高唐邑,假装被田瞀、公孙闬说动,继续与他二人商讨「齐国臣服于赵」的具体章程。
虽然在讨论时,彼此其乐融融,但待等赵主父一走,公孙闬却面色大变。
他对田瞀说道:“昨日在赵营内,我观赵主父对你我提出的条件已颇感满意,可今日,他却重提条件,这分明是为了稳住你我,好将计就计……当立刻派人通知田触将军,赵军或将在这几日,发起渡河之战!”
田瞀闻言不敢怠慢,当即唤来三名随行的卫士,令他们设法混出城外,向河对岸的齐军将领田触报信。
只可惜,蒙仲、乐毅二人早就防着此事,那三名齐国卫士刚刚离开高唐城内的驿馆,就被他二人提前布下的信卫军给捉住了。
在经过拷打后,那三名齐国卫士立刻招供,果然是前往河对岸齐营通风报信的。
于是,蒙仲、乐毅二人立刻将此事上报赵主父,让赵主父感到十分惊讶:“那田瞀、公孙闬二人,如何猜到我只是假意迎合?”
由于不好当面询问田瞀、公孙闬二人,赵主父也只能将这个困惑埋在心底,同时催促安阳君赵章等人加快搭建桥梁的速度。
而与此同时,在河对岸的齐军营寨中,齐将田触刚刚收到了匡章派人送来的急信。
在观阅了书信后,田触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喃喃自语。
“好计策!……此计,应当能拖延赵军一段时日,直至章子率军抵达。”
第112章 渡河之战
……
四月三十日,在赵主父「十日期限」的最后一日,安阳君赵章领着田不禋与赵袑、许钧、牛翦、赵希诸将,请见了赵主父。
“主父,诸军已做好强渡的准备。”
“好!”赵主父闻言面色一正,口中喝道:“即可传令下去,诸军强渡大河!……赵袑、许钧!”
“臣在!”赵袑、许钧二将出列道。
“由你二人率下兵卒作为先锋。”
“遵令!”
在一番安排授命后,赵主父领着蒙仲、乐毅二人,亲临大河北岸,旁观这场强渡大河的战事。
此时蒙仲仔细看向河面上,发现河上尚只有大半座桥梁,剩下的三分之一,其实尚未建成。
稍微一想蒙仲就明白了:剩下的三分之一距离,想来就是赵卒此次之所以强渡大河的原因,毕竟河对岸的齐国军队,他们并不会眼睁睁看着赵卒搭建完整座桥梁,势必会采取反制措施。
赵军诸军齐动,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河对岸的齐军,不多时,便有一队队齐军赶来增援,协助布防在河岸线上的齐军,一同抗击赵军。
见此,蒙仲暗自打量着对岸的齐军,看着那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齐”字旗帜。
齐国的旗帜,与赵、宋两国皆有不同,它是以紫色作为旗帜的边框,辅以花纹,而边框内则是色泽稍浅的赤色,至于最中央,则是金色的“齐”字,大抵是五分赤色、三分紫色、两分金色、远远看去,就仿佛是金器熔炼于鼎火之中,蒙仲不知其中有什么寓意。【PS:真正的寓意是“王器恒久”。】
“渡河!”
远处,传来了赵将赵袑的喊声。
霎时间,约有数千名赵卒扛着圆木,背负绳索,朝着凌驾于河面上的桥梁飞奔,试图尽快将桥梁平铺到河对岸。
而在桥梁两侧,赵将许钧率下的士卒,则撑着小舟、木筏,于同时发动了渡河战,意在作为协从率先杀至河对岸,让河对岸的齐军无法骚扰赵袑军搭桥的任务。
“放箭!”
在人声嘈杂中,河对岸的齐军,朝着河面上的赵卒展开了第一波箭雨袭击。
顿时,只见铺天盖地的箭矢朝着北岸而来,那景象,就连蒙仲亦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不得不说,蒙仲亦是参与过宋滕之战的士卒,但滕国根本没有那么多数量的弓弩手,以至于蒙仲直到此刻才切身体会到“万箭齐发”的恐怖——那景象,让他不自觉地联想到了曾经在蒙邑见过的蝗虫群。
“啊——”
“啊啊啊——”
片刻之后,赵袑军的士卒们纷纷中箭倒地,但是士卒的士气却未降低,前面的士卒倒下,后面的士卒就扛起掉落在桥上的圆木与绳索,继续向前。
这些勇敢的赵军士卒,在齐军堪称不间断的密集箭雨下,加快搭建桥梁。
“快快快!”
“杀过去!”
赵将许钧率领的舟筏部队,亦加快了划船的速度。
期间,不管是桥梁上还是在舟筏上,有不计其数的赵卒因为中箭而掉入水中,在水中不断地挣扎呼救,然而最终,却被汹涌的河水卷向远处——在这种激烈紧张的时刻,根本没有人有营救他们的余力。
『真是……惨烈!』
亲眼目睹河上的那一幕幕,蒙仲深吸一口气,平息着略有些躁动的心情。
他再次切身感受到,人命在这样的战乱年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渡河战开启仅片刻工夫,赵军就损失了最起码千余名士卒,且这个损失数字还在迅速增多。
他偷偷瞥了一眼身边的赵主父,却发现赵主父紧绷着脸,嘴唇紧抿,一双虎目中毫无波澜,仿佛是对战争中的牺牲早已司空见惯。
『慈不掌兵……么?』
回想起前一阵子赵主父教导过自己的道理,蒙仲徐徐吐了口气,再次将注意力投向战场。
理智使他明白,若他想要成为一名能够保护亲人与家人的兵将,那么,就必须舍弃不必要的“仁慈”与“同情”——就好比眼下。
就在蒙仲暗思之际,赵将许钧率领的舟筏部队,已率先在河对岸靠岸。
一时间,仿佛是沸滚的油中滴入了几滴水,使得整个战场变得嘈杂、纷乱。
蒙仲亲眼目睹,当许钧军靠岸的时候,对面的齐军整整齐齐地堵在河岸线上,用长戟、长戈,刺向那些试图登岸的赵卒,仿佛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壁。
“杀!”
“杀!”
赵军士卒爆发出了惊人的呐喊声,而对面齐军士卒的气势,亦不遑多让,两军士卒就在河岸上,展开了对于河岸线的争夺。
若赵卒能够抢占河岸线,迫使齐军后撤,那么,赵将赵袑麾下的士卒,就能毫无顾虑地搭建完剩下三分之一距离的桥梁,让十几万赵军得以渡河;反之,赵军今日强渡大河的意图,便将遭到失败。
“叮叮——”
“铛铛——”
“杀!”
伴随着络绎不绝的金属交击之声,赵军与齐军在河对岸展开了血战,那场面的激烈程度,纵使蒙仲在河的这边远远眺望,亦让他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右拳空攥,俨然是在为那些赵卒暗自紧张。
不得不说,隔着一条大河的距离,蒙仲无法清晰地看到河对岸的厮杀,只能瞧个大概,但他仍然能够看到,一名名勇敢冲上河岸的赵卒,却被齐军士卒所杀,变成尸体倒在河岸上,甚至于滚落回河中,被河水冲往下游。
那景象,实在是太过于惨烈。
就这样约持续了一刻时,风向渐渐转向赵军,原因是越来越多的赵卒借助舟筏杀到对岸,这些勇敢而可敬的赵国士卒,硬生生用人命堆砌了优势,迫使齐军士卒一点一点地后退。
此时,蒙仲忽然听到身边的赵主父长长吐了口气。
他偷偷看了一眼赵主父,这才发现赵主父脸上的面色稍稍缓解了许久,至少已不再像方才那样紧绷。
显然,这是因为赵军已渐渐掌握了优势。
不得不说,赵军逐渐掌握优势,这是必然的,毕竟赵军与河对岸的齐军,两军的兵力相差太远,一方有十几万兵卒,而另外一方,则只有约两三万人,更别说赵卒的单兵实力还要在齐卒之上,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让赵卒在河对岸站稳脚跟,组织起阵型,那么,对岸齐军的落败,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史上最强君王 (满城风沙) 起点VIP2017-12-01 架空历史刘越天死后灵魂到了一个混乱的时代,成为了大周皇帝的皇子,按理说能够过上幸福的生...
-
太平要术传 (七哥看世界) 起点VIP2017-12-11 秦汉三国重生三国,得太平要术奇书,练得一身不败神功,开始了争霸天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