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全本校对] (贱宗首席弟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入库:04.13
他失望地对乐毅道:“魏王嗣新丧,魏太子遫继位,魏国岂会在这时候派大军协助匡章回援齐国?……既匡章率军从秦、魏、韩边界撤离,韩国必定会严防秦国报复攻伐,又怎么可能会派重兵协助匡章回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齐、魏、韩三国联军,最多就只有匡章十万齐军而已,十余万养精畜锐的赵军,难道还无法打败匡章麾下十万筋疲力尽的齐军?”
“好了。”
乐毅拍了拍蒙仲的肩膀作为安慰。
相比较赵希那种“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的建议,乐毅当然更倾向于蒙仲的观点,就像蒙仲所说的,即使对方是匡章又怎么样?昔日魏国的庞涓难道不是名将么?不照样因为下令士卒急行而被齐将田忌、孙膑击败?
但只可惜,蒙仲、乐毅二人虽然贵为赵主父的近卫司马与佐司马,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见解会受人重视——尤其是在赵主父亦对此犹豫不决的情况下。
说到底,还是人微言轻。
回到赵营后,蒙仲因为心中不忿,回自己的帐内闷头歇息去了。
而乐毅,则担心蒙仲任性的举动会引起赵主父的不满,便代蒙仲请见赵主父,将蒙仲在途中对他所说的那一番话,通通告诉了赵主父。
赵主父听完后,沉思了许久。
不得不说,赵主父方才也是被“齐魏韩三国联军”给吓到了,但是在听了乐毅所传达的蒙仲的观点后,他却忽然发现,魏、韩两国的军队确实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援助齐国。
显然,是匡章借了魏、韩两国军队的旗帜,意在助涨己方的威势而已——这个人,确实很擅长利用旗帜在做文章,想当年在桑丘之战中,匡章就曾借旗帜辨识之物,设计击败了秦国。
想到这里,赵主父对乐毅说道:“我命人准备一些酒菜,你且代我去安慰一下那小子。”
见赵主父没有怪罪蒙仲的“任性”,乐毅心中欣喜,一口应下。
片刻后,乐毅带着赵主父赐予的酒菜找到蒙仲,又叫上武婴、蒙虎、蒙遂几人,一干小伙伴在蒙仲的帐内畅快吃喝了一顿。
酒足饭饱,蒙仲心中的不满倒也纾解了不少,再加上乐毅在旁劝说,于是次日又回到了赵主父身边担任近卫。
此后两日,赵军时刻关注着对岸齐军的动静,尤其是赵希、许钧等人,暗中派细作混到对岸,死死盯着齐营的一举一动。
在第三日,当赵主父召诸将展开军议,商量对策时,赵希神色严肃地对赵主父说道:“主父,这两日我命人紧盯着对岸的齐营,发现每日皆有军队抵达,或是齐军、或是魏军、或是韩军,据我估测,河对岸怕是已有不下二十万兵力。”
说罢,赵希又瞥了一眼站在赵主父身侧的蒙仲,略有些自得地说道:“若当日听从了某个黄口孺子之言,恐我十五万赵军,或已覆亡……”
“二十万兵力……”
听到赵希的话,别说安阳君赵章、田不禋、赵袑、许钧、牛翦等将领,就连赵主父亦露出凝重之色。
毕竟那可是二十万兵力,论兵力已经超过了赵军。
就在帐内诸人一片寂静,正思索着对策时,却有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
“容我插句嘴,依我之见,此或许是齐军虚张声势之计……我怀疑,匡章很有可能其实还未率军抵达!”
“……”
听闻此言,帐内诸人纷纷抬头,一脸不可思议地看向说这话的蒙仲。
包括赵主父。
第114章 军议力辩
……
“荒谬!”
在片刻的寂静后,赵希忽然开口斥道。
这仿佛是一个讯息,顿时间,赵袑、许钧二将看向蒙仲的眼神亦多了几分不悦。
原因很简单,倘若蒙仲的观点正确,这即意味着,赵希、赵袑、许钧这三位赵将,即是被匡章的名号给吓退了,放弃了原本的大好局面。
这对于一名将领而言,简直就是莫大的羞辱。
而“受辱”的人当中,亦包括赵主父——毕竟他当时听取了赵希暂且撤退的建议。
抬手阻止了赵希,赵主父颇为严肃地看着蒙仲,问道:“蒙仲,你说这话,可有什么根据吗?”
“有。”蒙仲点点头,旋即开口解释道:“首先我想声明,魏、韩两国的军队,是几乎不可能出现在此地的。据我所知,魏王嗣新丧,而太子魏遫继位,魏国正处于王权接替的阶段,想来此时必定会以固守边界、稳定国内局势为主,岂会在此时派大军协助匡章回援齐国?难道魏国就不怕秦国趁此机会再次讨伐么?……同理,在匡章率军回援齐国,而魏国正忙于稳定国内局势的情况下,韩国是否会派兵协助匡章呢?还是说,韩国会选择驻扎重兵于边境,严防秦国报复?……据我所知,魏韩两国曾多次联合讨伐秦国,但皆被秦国击败,此番乃是因为有匡章所率十万齐军的协助,齐魏韩三国联军才能攻破秦国的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但如今匡章撤兵回齐,魏韩两国就算彼此联合,对抗秦国亦没有几分优势,然而,魏韩两国却仍要派重兵协助匡章回援齐国,抵御我赵国军队……我只能说,魏韩两国此举,是恨不得国家早早被秦国覆亡!”
“……”
帐内寂静一片,除赵主父早已想通这件事以外,其余诸人皆皱着眉头思考着蒙仲的观点。
“是故,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齐、魏、韩三国联军,最多也只不过是匡章麾下的十万齐军……哦,对了,在经过与秦国的战争后,想来匡章麾下的军队,已不足十万。”环视了一眼帐内诸人,蒙仲正色说道。
“简直胡言乱语!”
赵希闻言反驳道:“那日你难道没有看到魏、韩两国的军队么?……许钧?”
他转头看向那日负责率舟筏部队强渡大河的将领许钧。
许钧正要开口,就听蒙仲抢先说道:“恕我直言,那日我只看到有一支援军高举魏、韩两国的旗帜,但旗帜这种东西,本来就容易仿造,不足以作为判断的依据。”说罢,他转头看向许钧,问道:“许钧军将,请问你当日抵挡那支‘联军’时,可曾遇到什么熟面孔?……据我所知,赵魏两国近三十年来亦战争不断,想来军将多少也认得几个熟面孔吧?”
“这……”
许钧捋着胡须回忆了片刻,旋即在赵主父的注视下,老老实实地说道:“确实不曾看到有眼熟的魏、韩两国将领……”
说罢,他看了一眼蒙仲,原本支持赵希观点的他,心中亦有些犹豫起来。
见此,赵希质问蒙仲道:“那如何解释近日源源不断的联军援兵?”
“这个很容易。”
蒙仲不慌不忙地说道:“只要令麾下的士卒夜间潜出营寨,躲藏于附近的山林,待白日,再叫他们高举齐、魏、韩联军旗帜,大张旗鼓地入营即可。反复如此,便可轻易营造出几十万人马的假象。”
赵主父闻言眼睛一亮,而帐内其余人,诸如安阳君赵章、田不禋、赵袑、许钧等人,则是听得目瞪口呆,显然他们从未碰到过这种“诈计”。
但仔细想想,他们也觉得蒙仲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你……你如何能轻言断定?”
赵希再次质问蒙仲的话音中带着几分惊慌,显然他有些着急了。
毕竟一旦证实蒙仲的观点正确,岂不意味着他这位带兵多年的老将,还不如一个初出茅庐的黄口孺子?
最关键的是,在当时蒙仲已提出质疑的情况下,是他信誓旦旦地说服了赵主父与其余人,让赵军放弃了大好局面,草草结束了当日的战事。
若此事传扬出去,则他赵希必然会成为笑柄。
“只需仔细推敲即可。”
面对着赵希的再次质问,蒙仲平静地解释道:“如我方才所言,魏韩两国是不可能会援助齐国的,他们首先要确保自己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而匡章率下的齐军,以他率军攻打函谷关整整两年余来推断,这支齐军大约在五万到八万之间,不会更多了……试问,倘若匡章率领这支齐军抵达了河对岸,加上齐将田触率下的军队,何来二十万?由此可见,此乃齐国虚张声势、故弄玄虚之计,利用魏、韩两国的旗帜令我赵军畏惧……”
“不可能!”
赵希反驳道:“齐国怎么会有那么多魏、韩两国的旗帜?”
蒙仲闻言笑着说道:“我什么时候说是齐国了?我说的是匡章。”
说罢,他解释道:“据我猜测,匡章大概是听说我赵军屯兵沙丘,意图攻伐齐国,这才火速赶回齐国。或许他曾想过恳请魏、韩两国的帮助,但魏韩两国未必会冒着使国内空虚的危险而协助匡章,是故,匡章退而求其次,索要了一部分魏、韩两国的旗帜,命人用战车运载,日夜兼程运到齐国,就为了故布疑阵,使我赵军投鼠忌器,以此拖延时间。”
说罢,他环视了一眼帐内诸人,正色说道:“诸位且仔细想想,这支‘齐魏韩三国联军’,是否是来得太巧合了?正值我赵军准备强渡大河,这支联军恰好抵达……呵!据我猜测,这支‘援军’恐怕已在这附近守了几日……”
相似小说推荐
-
史上最强君王 (满城风沙) 起点VIP2017-12-01 架空历史刘越天死后灵魂到了一个混乱的时代,成为了大周皇帝的皇子,按理说能够过上幸福的生...
-
太平要术传 (七哥看世界) 起点VIP2017-12-11 秦汉三国重生三国,得太平要术奇书,练得一身不败神功,开始了争霸天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