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后世经济杠杆拉动内需的最简单的方法,只要你往市场里投入一两银子,其盘活带动的最少是四两银子的价值,如果运作的好,那就是十倍的效应,王公公可能不懂,但吕汉强这么说,想来不是傻子就都能明白了。
王公公坐不住了,“如果按照吕兄弟的说法,只要我们先拿出一万两银子,就能让接近五万人得到安稳,而且还是几年的安稳,真的就这么神奇吗?”
“就是这么神奇,我用一万两银子,却做了五万赈灾银子需要做的事情,而且五万银子没了,流民依旧还是流民,而我这一万银子可以让流民不再是流民,是工人,记住,是工人。
第252章 山西官员的决断
山西巡抚以及各级官员共同抵制了吕汉强的赈灾,还找出无数奇葩的借口来,最后的结论就是扯淡的晋地无饥馑,俺们不需要赈灾。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难道他们这些官员就眼睁睁的看着遍地饥馑而不顾吗?”这样的结果的确太出乎赵梓的思维范畴了,按照常理,这是抢都抢不到手的好事啊,怎么还坚决拒绝呢?他真的怀疑那些山西大佬们都昏聩的令人发指了。
对于和赵梓一样一脸迷茫的众人表情,吕汉强就笑了,在座的还是没有一个是当过官和当官的,这事情要是王侍郎在眼前,绝对不必自己解释,那老东西人老成精,眼珠一转就能明白这其中的关窍所在。
“当官是门艺术,是门学问,这说的是真对啊。”
“愿东主指点迷津。”赵梓就谦虚的给吕汉强施礼,虚心求教。
“好吧,那我现在就来个当官速成班吧。”深吸一口气,拿出老师的派头,吕汉强开始给赵梓解释这个官场怪现象:“其实事情还是在赈灾银子数目和人的身上。这次赈灾银子若是百万,想必山西的各级官员就会争的个头破血流,弄出人命来都有可能。而若是十万银子,而赈灾的钦差不是我,那也可能上下其手装入袋里。可惜,这次只是区区十万银子,而且还是我吕汉强做的钦差,这样他们就只能坚决拒绝了。”
“不懂,十万银子也是银子啊,多少也能缓解当地的流民状况啊。”赵梓真的不懂,不懂不装懂,这是赵梓的优点。
不但他不懂,大帐里所有的人都不懂。就等着聪明的吕汉强给予解释。
“还是那句话,十万银子搞赈济,那就是一个非常扯淡的笑话,不过是皇上要显示一下他的仁德罢了,也仅能如此,但十万银子要是其他人去赈灾,按照官场惯例,大家最少有五万收入,这件事还可以做,但我吕汉强是钦差,那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我吕汉强是个什么人,名声已经臭大街了。
第253章 书信往来
信写三封,一封是写给娘的,主要是问候和报平安。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现在可以想象娘每日倚门企盼的身影,还有暗夜担心的泪珠。每每想着这个,眼圈就不由发热,写信的手就有点发抖。
这时候,一支小手就悄悄的握住了吕汉强的另一只手,一个俏脸就紧紧的贴上了吕汉强的脸上,“没事的,娘有如雨妹子照顾,还有二弟顶门,张管家又精明忠心,娘会开心的。”
吕汉强微微扭头,便看见子涵那俏丽平和的脸,真的想亲一下啊,但是“你们两个做什么呢?是不是有什么好看的东西瞒着我?”
如云很不合时宜的跳出来,搅合了这番迤逦。她就是来搅合好事情的。
于是,两个人就继续一个写信,一个打扇。
一封是写给皇上的,自己的举措不但需要王公公作为解释,自己还是需要更详细的加以汇报,大饼,还是自己画起来,更真实一点。
其实,这一点上吕汉强倒是没什么担心的,第一,崇祯还不算是个昏君,第二,你就给我十万两银子,按照大家的方法标准,只能暂时赈济五万多点流民,我超额完成任务,你是该说不出什么来的。唯一担心的就是东林党在里面胡搅蛮缠。
因此第三封信是写给王侍郎的,在****东阳一案的时候,吕汉强再次砸了三个高官的饭碗,按照官阶递升的规矩,朝堂上就有五十几个人晋升,因此在这次,吕汉强和王侍郎在李标和崇祯的默许下,让孤臣党党员有三十人得到晋级,这次东林没有跳出来反对,因为他们已经被吕汉强的无赖手段弄怕了,怕再惹火烧身。现在的吕汉强已经不是你咬我我才咬回去,而是整天展现着他那雪白的八颗牙齿,随时准备看谁不顺眼就要咬谁了,这已经是质的改变了,因此事情办的很顺利。
现在孤臣党已经在朝堂上有了话语权,但吕汉强也开始担心,按照文人的本性,两党交锋,自己的孤臣党也弄出为反对而反对的义气之争来,那就是真的出现最可怕的党争了。
第254章 步入山西
这次吕汉强不打算路过太原是有着两个原因的,因为他实在是不愿意和那帮东林大佬,还有那些不懂事物脑满肠肥的王爷什么的打交道,和一群猪打交道,没来由的拉低了自己的智商。而另一个原因也是与王承恩的来信有关。
自己与崇祯的沟通主要是依靠书信,但皇上是不能给臣子写信的,他写的所有东西都叫圣旨,是要内阁附署的,有着一套繁琐完整的,正规的令人发指的程序的,虽然现在邮政已经方便无比,但也不能拿来就投递过去,那样不但违背了祖制,而且也亵渎了皇帝的威仪,还是要有一班人马专门送达的,因此不方便有吕汉强有效沟通。
于是王承恩以书信的方式,随时快捷的代表崇祯和吕汉强沟通便成了最实际的方式。
老王在信中对吕汉强的方法表示了赞同,同意的烟瘾说来可笑,就是他们主仆将群臣的爱心给挪用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感觉对群臣理亏,这事就不能拿出来和朝臣议论,只能闷在自己的肚子里,而如果再让吕汉强背起五十万差额的黑锅,想来吕汉强也不可能愿意,说不定以吕汉强的性格,又不知道闹出什么事情来,因此对吕汉强也施行了安抚,反正赈灾的事情本来就是皇上要向天下人宣扬一下皇上的恩德,走走过场的本意居多,你吕汉强若是能做的更好,那就是万事大吉,如果做的不好,还可以那你出去平息天下汹汹的指责。谁叫你是孤臣呢,孤臣就是这个待遇。
第二件事情就委婉的说了山西官员们对吕汉强赈灾的想法,虽然没真的关门放狗,但也委婉的提议让吕汉强走的越远越好,因此希望理解皇上的苦衷,忠心做事,不要闹什么情绪云云,也就是说,在山西官员集团和吕汉强之间,崇祯再次选择了倾向山西官员集团。
“你不让我进城,我还正懒得去呢,这样省的相见两相厌。”说这话的时候,吕汉强还是有股酸酸的感觉,一种再次被抛弃的沮丧油然在心头升起。
既然人家闭门不纳,那自己更没有必要热脸贴人冷屁股,于是就按照自己既定方针,绕过太原而直接走五台阳泉武乡,而后长治晋城,最后直奔平陆。
第255章 前面有杆子(爆更第二章)
山西五台阁子岭,山势险峻森林茂密,在这里,汇聚着一股很强的杆子,杆子的头领本名齐飞,匪号做点灯子。
这个年代,孔孟之道,儒家思想,还有佛主的力量,在娘胎里就教导你孝道为先,逆来顺受忠君爱国。造反,是一件让祖宗蒙羞的大事情,同时,拉杆子占山为王,只是为了一口吃的,还没觉悟到有着推翻旧世界创建新朝代的伟大革命理想的地步,因此,所有拉杆子造反的人,都隐藏了自己的姓名,起一个莫名其妙的匪号,这个点灯子就是这样的。
点灯子齐飞这个人在历史上还是有段传奇故事的。
齐飞原本家道殷实,父母勤恳攒下不小的家业,而膝下就他这个独苗,在当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口号感召下,就送他进了太原学馆读书,但齐飞这个人资历平平,连续赶考,同学都已经步步高升飞黄腾达,他却总是在孙山之后,竟然连个秀才都没捞到手,这一年年的便蹉跎了岁月,随着他的年纪渐长,而他的父母也慢慢老去,不久之后便相继撒手人寰,留下这个书呆子独自一人。
书呆子不识农作,五谷不分,更不会经营,于是就在舅舅的主持下,将爹娘存下的二百多亩土地租赁出去,自己就在老屋继续苦读,希望弄个秀才什么的前程,但他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结果依旧举业渺茫。
由于不懂经营,还要读书,还要交友游学,地租根本就入不敷出,最后只得将祖屋卖掉,就凭借着那二百多亩地的地租过活,若不是自己的舅舅看的紧,说不得就这地也弄没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还我大秦 (醉眼画眉) 起点VIP2017-08-08 架空历史秦有锐士,谁与争锋!披荆斩棘,万里东归!日月所照,俱为臣属!铁蹄所至,皆是大秦!...
-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起点VIP2017-09-13 清史民国历史可以改变,可以创造!以铁血挽回国运,扬国威于万里之外,复兴中华,一切从1852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