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肉食的增加,大军的体能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好,行军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原先十五里就要走上半天,现在半天二十里,绝对是轻松拿下,而且下午的十五里长跑也很少再出现掉队晕倒的,这样一来,如云雇请周边村镇女孩子做拉拉队的工作就轻松了不少。
第248章 恶劣的状况
用丝绸抹着桐油制作的帐篷华美但不透气,帐篷里闷热闷热的,但还是坐满了人。眼看着就要进入山西了,吕汉强决定召开一个会议,将自己的所有想法都开诚布公的告诉自己的这些身边人,包括监军王公公。
“现在从商行情报司传来的消息来看,陕西和山西依旧大旱,近期根本就没有下雨的迹象,并且,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吕汉强在大帐的中间慢慢的踱步,脚步沉重而缓慢,眉宇间也没了平日里拿着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神情,这样的表情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压抑,让张子涵痴迷。
“据陕西山西情报司传来的消息,灾荒之后,百姓没有粮食吃,就是******。没有粮食吃,都吃人了。”
张子涵就将小嘴捂上,惊恐的望着吕汉强,而如云却莫名其妙的看着大家,因为在她的小脑袋里,就根本不知道吃人是多么可怕。
“对受灾的人而言,吃人,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吕汉强心情沉重的道。“据说现在西北各地的小孩,是不能四处乱跑的,如果没看住,跑了出去,基本就算没了。注意,不是失踪,是没了。失踪的意思,是被拐卖了,可能还有生的希望,没了的意思,是被吃了。据说,这时候在有些地方还有人肉市场,具体干什么买卖,看名字就知道。”
屋子里传来了子涵的惊呼,如云咬牙切齿的声音。
没有理会两个女孩的表情,吕汉强继续一步一步的走,似乎身后托着一个沉重的大车,正在往高山上攀爬,如此的吃力:“大家知道,西北一带,向来比较缺水,比较穷困,外加地方官比较贪婪,所以这个地方的人,过得比较苦。生活艰苦,民风自然彪悍。”
“那会怎么样?”王公公战抖着声音下意识的问道。
“怎么办,凉拌。”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因此也没人笑的出来。
“口里无食,却有彪悍的性子,怎么办,那就只能造反,从元年登城王二发一声“与其坐而等死,不如反了去死”之后,现在出现在陕西山西有名的杆子头目就有神一魁、高迎祥,王左桂、王嘉胤、王自用,红狼、小红狼、点灯子、过天星、独头虎,不沾泥,等等几十个,而单单神一奎一股就有五万多人马。
第249章 糜烂的山陕(第一更)
这时候明朝的边军情况已经窘迫的无以复加,明朝的军制,开初是寓兵于农。明太祖朱元璋实行军民分籍制度,编为军户的农民世代为兵。政府把他们按照卫所的编制组织起来,进行屯田。
沿边卫所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名军士给田五十亩和耕牛农具。收获所得以十二石归军士自己食用,余下的作为本卫所军官的俸粮和储积。
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只对屯田情况进行督察,不用给饷。所以朱元璋曾不无得意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粟。可是,后来法久弊生,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右和内监占夺。军屯既败坏得有名无实,商屯又由于开中盐法的废弛而破坏无遗,朝廷只有从国家财政中拨给饷银,要就是说,当初老朱自豪的夸口的不费一两银子就养活百万大军的说法算是吹牛了。
万历以后,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拖欠军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加上官吏的克扣,士卒能领到的饷银就很少了。在明末灾荒连年,粮价陡涨的情况下,士兵的生活更陷于绝境。
就拿陕西巡抚胡庭延统计的数字来说,当时临巩边军饷缺至五,六年,总数达到二十余万;靖卤边堡缺钱粮二年、三年不等;固镇等地自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启六年,就没发过饷银,共欠银十五万九千余两。各个士兵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典当点衣衫家具啊,但后来实在没什么典当的了,就将吃饭的家伙刀枪弓箭典当出去了,到后来不得不鬻子出妻;乃至沿街乞食。
卢象升任宣大总督时,在巡视山西边防后给朝廷的报告中说:“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向之那钱借债勉制弓矢枪刀,依然典卖矣。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馁而病、僵而仆者且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袴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
当兵的都到了这个份上,那谁还剿匪?既然都要饿死了,他们就开始发挥他们的老本行,他们的专业——武力了,于是才有了杨鹤看到他的部下就在流寇咯,而且当杨鹤问他忠君爱国的思想哪里去了的时候,那几个士兵竟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梗着脖子回答:“你给我军饷,不要多了,一天两顿稀粥,我立马回军营。
第250章 规划蓝图
“我不敢说我能用十万银子救山陕,但我能尽可能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吕汉强信心满满坚定的道,但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却死死的盯着王公公,也就是这次赈灾行动的监军。
王公公眼睛一亮,但见吕汉强死死的盯着自己,就知道他是有重大的决断需要自己支持,而这重大的决断,绝对可能在皇上面前,在朝臣面前,引起轩然大波,他需要自己给他背书,也就是向皇上解释他吕汉强这样做的合理性。
深深的吸了口气,王公公面色郑重的没有多想,“只要能多救一个百姓,只要安定一片地方,让这个地方长治久安,一切后果我来担当。”
吕汉强也长出了一口气:“得到监军大人的保证,我就放心了,这时候,我可以说出我的办法了。”
王公公的爽朗肯于任事的性格,吕汉强没有看错,只要有他在其中解释,那一切都将顺利起来。
“东主,只要能尽可能多的拯救了百姓,安定尽可能大的地方,我赵梓粉身碎骨也要追随。”赵梓挺直了身体,愿意与吕汉强同进退。
王大壮是个憨直的人,敲敲胸口:“我和我带出来的三十个兄弟的命,早就是你吕兄弟的了,没什么说的。”
小胖子挥挥手:“其实这和我无关,我不过是出来历练的,不过,我历练的时间可没有规定,老爹也希望我能多些在外的时间,因此,姐夫你什么时候回京,我就什么时候历练完成。”然后一脸神往的道:“京城已经烦死人了,只要能在外面呆着,我是懒得回去的,黄土高原啊,那将是一个怎么样辽阔的让人神往的天空高原啊。”
子涵也笑着道:“在家里,老是和那些妇道打交道,假惺惺的,没劲透了,这下子能有个正经事情做,我是非常高兴的。”说这话的时候,还不忘悄悄的给吕汉强一个媚眼,在她的心里,最好这样的日子永远没有尽头。
第251章 赈灾办法
小胖子提议让吕汉强做自己的督师,请王公公做监军,实现他人马过万建功立业的梦想,在吕汉强看来这纯属扯淡,都是没影的事情。即便自己心动,但皇上那里也不会通过,因为自己清楚的很,崇祯在内心里,还是不放心自己的,要不也不会遮遮掩掩的弄出个监军来和自己恶心,但好在这个监军是个大度豪爽的人,更有一颗爱国正直的心,这才一路下来,与自己也颇为相得,这要是个阴私的给自己弄来,正事不干,竟给自己添堵,那才是自己最大的麻烦呢。
再说了,即便十月后金入寇京畿,那也有天下督抚总兵什么的上阵,跟自己一个无兵无权的赈灾钦差也没一文钱关系。文人督师,那得是文人,自己算是文人吗?在掌控朝堂的东林眼里,自己就一无赖流氓。
好了,会议的话题还要拉回来,要不就跑题太远了。
“赈灾的问题,我准备以工代赈,我需要练焦炭,就需要一个煤矿,而煤矿挖煤,这时候也没有机械挖煤,就需要庞大的人员,我将雇佣两千到三千的流民青壮来挖煤,这样,他们就可以养活三千个家庭,如果我的练厂再需要五百个劳力工作,就又有五百家庭受益,也就是最少有一万五千人不再挨饿,能够安稳过活。
当然,码头上也需要苦力搬运装卸,这样又能让至少一千流民有温饱,如果我再算上雇请乡勇维持治安,防备杆子流寇突袭,就又可以让最少两千个家庭有收入,而这些有收入的人要吃要喝,就能让更多的流民可以为这些人提供服务的时候得到生活来源,请您算算,这将会拯救多少流民?而我给这些雇员不过是每人每月二两银子,在他们看来绝对是再丰厚不过的工资,也就是说,第一个月,我不过是先付出万把两银子罢了。”说这话的时候,吕汉强拿眼睛笑眯眯的看向王公公。
相似小说推荐
-
还我大秦 (醉眼画眉) 起点VIP2017-08-08 架空历史秦有锐士,谁与争锋!披荆斩棘,万里东归!日月所照,俱为臣属!铁蹄所至,皆是大秦!...
-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起点VIP2017-09-13 清史民国历史可以改变,可以创造!以铁血挽回国运,扬国威于万里之外,复兴中华,一切从1852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