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无妄之灾
看到好像很容易的,但是真的要爬起来却如同登天。
光是爬到“绝情”,就花了俩小时。
上次走的是弯曲的山路,而且走的慢一点,到绝情走了得三个多小时;这次我一路小跑着、而且还时不时抄了个近道。
说是近道,其实就是从山上直接爬过去的。
当然我这么怕死的人肯定选择都是比较缓的那些近道,什么悬崖峭壁之类的,我肯定是不敢走。
这样紧赶慢赶了半天,终于在正午的时候,到了“无妄”之下。
“无妄”怎么形容呢,反正挺高的,高得得抬头能看见上半截,我脖子上有伤,还不敢使劲仰脖子。
我只好在地上躺下,这样才勉强看清了它的全貌。
它的上半截都被浓重的烟雾里,别说是后面那两座山了,单说“无妄”都不怎么能看清楚。
一朵云飘过来,遮住了太阳。
我干脆躺在地上,一边休息,一边打量这座山。
你别说,躺在这里还挺舒服的。
“无妄”面对的是目崖,目崖看起来像是被突然切断了一样。
由于是断崖,连接目崖和无妄之间的平地,由于常年阴雨,长了厚厚的一层青苔。
我感觉比我军营里睡的通铺舒服多了。
通铺在床单底下铺的是稻草,稻草这种东西,我反正是睡不惯;还不如在杜府的时候,睡“马扎”——那种折叠床呢。
因为直接睡睡不习惯,我在通铺上面又铺了两层床单。
床单也是那种麻布床单,很粗糙,还不如缺胯袍;缺胯袍还是斜纹织的,相对要细腻一些。
所以我一直不裸着上半身睡,我睡觉又不怎么老实,夜里好翻身,躺在麻布床单上……想想都觉得会把自己磨出来一身泡。
当然,不裸着睡还有另一个原因。
所有人都睡在同一个房间里,我不习惯跟别人睡在一起。
我是一个特别拧巴的人,不怎么合群。
所以现世创业,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弄的。
还有就是,我确实不怎么能接受杜展的身体。
虽然在现世生理课学得挺好的,我毕竟是学法医的;别说活人的身体,死人的都没少碰。
正是因为这样,之前我才恬不知耻的说,李植的病,我来。
虽然我确实胆子挺大的,但也不得不承认我真的挺爱哭。
但是,当你亲自见证过很多人的死亡之后,才会知道;看到自己熟悉的人死去,真的是件特别残忍的事情。
说回杜展的身体。
我说的不能接受杜展的身体,不是说不适应,而是太适应了。
不过我这一段时间躺在床上,都在想这个问题。
其实我以前一直不相信穿越这种事情,毕竟太扯淡了,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崇拜者——虽然现在基本上被策反了吧,科学上来讲,灵魂只是一种意识。
之前也说过鬼故事,什么的都是为了“解释”那些古代不能理解的那些事情而制造出来背黑锅的。
后来慢慢地延伸成了中国特有的鬼文化。
其实人是永生的这个观念应该是从佛教那边儿引申出来的。
佛教讲究六道轮回。
天地间的生命就这么些,这次你做人,下一次你做动物,上次做动物的人来做人……都是这么轮着来的。
为什么说中国人古代的时候,不相信人是永生的呢?
举个例子,如果中国古代神话宣扬人是永生的,那秦始皇为什么还要找长生不老药?
反正人都是永生的了,做别的也是一样,还是活着的啊!
当然,秦始皇可能只是觉得,自己好容易练出来的“游戏账户”直接被清零了的话,快可惜的。
说回古代神话。
其实最早的古代神话已经不能考证了,包括我后世那些耳熟能详的古代神话,其实,并没有很久的历史。
就拿封神榜和西游记来说,他俩都是明朝的时期才写出来的故事——尽管封神榜写得是发生在殷商时期的故事。
明朝的时候,不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还出现了各种神魔小说、民间传说;一直到清朝,神魔小说都很“畅销”。
明朝代表性作品有三遂平妖传、封神榜、西游记,镜花缘等,清朝最出名的就是聊斋志异了。
民间传说中,最出名的是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和祝英台以及孟姜女了。
这些故事都在玉皇大帝的传说之后,但是也并没有完全依附于天庭之类的传说;可见,明清时代,玉皇大帝的人设并得到没有全民认可。
宋元时期,道教创造了玉皇大帝,然后顺便给玉皇大帝编造了一套人设;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什么有七个闺女,是七个仙女……
古时候修仙,并没有现世修仙小说那么多;道教盛行也是在明朝才有的事儿。
虽然高祖皇帝尊老子为远亲、道教在唐朝被奉为国教,但依然阻挡不了全民信佛的热潮。
唐朝给自己闺女起名字的时候,流行用佛教用语起名字。
别的不说,就说陇山上,这几座山的名字,都透着一股浓浓的“香火”味。
风把那朵遮蔽太阳的云吹走了,正好是正午,太阳直接从头顶上晒了过来。
我坐起来,准备往无妄上进发。
网上只有一条小山路,长着密密麻麻的杂草。
这种杂草和之前翻山到军营的时候、看到的很像;一样的又细又长,一样的枯黄,也带着小倒刺。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九,很多东西都开始萌芽了。
说起来,还有七天就是裴虚几的婚礼。
我懊恼地捶捶头,忘了嘱咐杜祡他们帮我准备贺礼了。
虽然裴虚几这个人确实不怎么讨人喜欢,倒是还算靠的住;再说,我收到了请柬,没有回拒绝的信函就算是默认了要去参加了。
我居然现在才想起来。
其实……好像也不怪我哈,来到这边儿一直各种倒霉,眼看着刚要消停,又挨了一刀……
这半个月光忙着掏窟窿去了……
我叹了口气,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咕噜声,紧接着就看到了一块直径足有一米的大石头从前面的羊肠小道上面滚了过来。
第122章 无妄之下(推荐加更)
我赶紧往旁边一蹦,本来以为周围全是青苔,没想到一脚踩空了,直接跌进了一个深坑。
那个坑大概有七八米深,我使劲往后弯腰,这才看到了洞口。
洞的直径不是很宽,只有一米多的样子。
这应该是个用来狩猎的陷阱。
陇山上经常来人吗,为什么爬上来的时候,小路上一点儿脚印都没有。
难不成本来就是住在山上的人?
“有人吗?!”我喊了一嗓子。
回应我的只有风吹过洞口的奇怪声音。
嗓子刚好了五天,我现在都还不怎么敢使劲喊。
“有人吗……”我又低声喊了一嗓子。
依旧没有人回应。
我只好打量了下四周。
坑底儿的周围上布满了各种抓痕,看起来是某些猛兽。
真的是个狩猎坑,我忽然有些庆幸,得亏底下没有放置捕兽夹。
不然我就得瘸着回去了。
那样的话,晚饭时间赶回去肯定来不及,紧接着我偷溜出来的事儿就会被发现,再然后就是发现我在粮草那边的栅栏上掏了个窟窿出来……
想想就觉得自己罪过大了。
可是我在这里困上一下午没有人来的话……岂不是还是会变成上面的样子?
不行,我必须得自救。
在现世的时候,我曾经学过野外生存训练的技巧。
但是前提是我手里得有工具,就我这样赤手空拳、什么都没有,拿什么逃出去啊。
我现在忽然又觉得,要是有个捕兽夹也挺好的……最少可以在墙上凿出来几个洞,然后就可以踩着这几个洞,爬上去了。
我只能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洞壁。
这时候,洞口突然黑了。
有人来了!
我心里一阵狂喜,抬头,差点儿被吓哭了。
洞口处居然站了一只熊,他虎视眈眈地看着我,吓得我动都不敢动了。
小的时候,书上说遇见熊,装死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当然跑是最愚蠢的。
野外遇到熊,一定不要撒腿就跑,一定不要撒腿就跑,一定不要撒腿就跑!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要知道,熊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0英里以上——比奥运会运动员跑得都还要快。
而且,对于某些不具侵略性的熊来说,奔跑反而会引来它的追逐;因为对于熊来说,奔跑意味着你愿意和它“玩”。
它们的玩儿是互相啃,一般人可受不了这样的“玩儿”法。
如果运气好,熊只是路过、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时候,那就可以趁机、迅速绕路逃离熊的周围;但撤离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安静!
因为任何一点儿声音,都会引起熊的注意。
如果很不幸的,在野外撞见了熊,而且熊也发现了自己,但是它并没有表现出攻击性。
相似小说推荐
-
草民遇三国 (小囧同学) 起点VIP2017-08-01 秦汉三国莫非回到三国只是为了铲除这两个妖孽?来来回回的奔波也是因为这个?但不论哪边,三国...
-
伐明 (林泉隐士) 起点VIP2017-08-16 两宋元明崇祯元年,陕甘大旱,饥民遍地,流贼四起。陕北高原,官员催科比粮,搜刮严酷,百姓早已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