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盛世:长安城下 (靥凝)


  这话说出来,我感觉他自己都不能信。
  以张孝嵩的性格,他肯定得这么说:“敌人都被我们打跑了,你们这些小国家们都安分点儿,学学人家,别动不动想着来攻打大唐,跟着我们好好混,还能混口R吃。”
  反正他们的通知书一下,大食、大宛等小国家立刻派遣使者请降。
  从此威震西域,安西军成了整个西域的保护神。
  不过,张孝嵩接着被人弹劾,说他私吞军响,直接被玄宗贬为灵州兵曹参军。
  与此同时,十姓部落渐渐归附,有众二十万,遂雄踞西方。
  他们遣使来朝,纷纷臣服。
  玄宗觉得苏禄改过自新的态度良好,以苏禄酋长为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
  
第264章 正月里来
  新年刚刚过完。
  今天是正月初二。
  唐朝的新年可能特别隆重。
  之所以说是可能,是因为我在安西,这边儿相对于长安并不是特别隆重。
  不过,唐朝最隆重的节日是元宵节。
  年底的时候我被调回了龟兹。
  安西都护府这边儿的春节是这样过的。
  除夕之夜,安西都护府的所有驻军都要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
  我原本以为花椒酒是把花椒放在水中煮沸而成,实际上并不是;是把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
  唐朝的酒都是甜的,配上花椒油一种奇怪的口感,但是并不难喝。
  喝完花椒酒之后,全军将士一起吃年夜饭。
  年夜饭就必须要说一下了。
  年夜饭的主食是JR馅儿的水饺配羊杂汤;别问我羊R去哪儿了,我也不知道。
  羊R自古以来都是上层者才能食用,像我们些士兵虽然大部分有些官职,但是也是没有资格吃羊R的。
  主菜是红烧R、干煸秋葵以及猪脚线粉。
  粉条的制作历史已经有一千四百年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有粉条的详细制作过程。
  这个时候制作的粉条不叫粉条叫做线粉,主要由绿豆、豌豆、蚕豆等制作。
  JR切丁配上切成小条的地衣菜以及J蛋,包出来的饺子还是很好吃的;饺子皮儿和的很劲道,地衣菜应该是提前焯过的,没有土腥味。
  红烧R也很好吃,R质肥而不腻。
  虽然这些饭菜跟平时比好了好几个档次,但是这也不是年夜饭该有的标准啊。
  怎么着儿也给个凉拌菜!
  可是唐朝菜比猪R贵,又没有大棚,又没有反季节蔬菜,连玄宗都不见得能吃得上蔬菜。
  吃完了晚饭之后,除了排到班巡逻的倒霉孩子们之外,其他人都回到自己的房间、围坐火盆到天明,这是为“守岁”。
  杜老师写过这么一句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没有烟花也没有各种娱乐活动。
  说起来,我们也是一群驻守在边疆的大唐军人,这样想,忽然觉得自己很伟大。
  我和王楠坐在房间里烤的火盆儿,我提议我们俩去院子里;天只是有些清冷,多穿点衣服还是可以的。
  王楠也觉得在屋里没什么意思,和我一起去了院子里。
  院子里,安一冉和姚旭正在烤火,看到我俩,招呼我俩过去。
  “怎么样,是不是不如现世好玩儿?”安一冉玩味地说。
  “教授,我都在这边过了两年了……”我说。
  “其实长安的春节比这边儿热闹的多了。”姚旭说,“在长安,有一种驱除瘟疫的活动,称为“傩”或“大傩”。”
  “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活动。中有“乡人傩”的记载。在除夕之前要选出十个男童,让他们戴上狰狞的面具,穿上红黑颜色的衣裤,击鼓并舞蹈。”姚旭接着说,“据说这样是可以驱鬼。傩还有一名领舞者,他被称为‘方相氏’,除了这十名男童之外,还有一个执事,整个队伍一共十二人。”
  “听起来像是跳大神。”王楠一脸纠结的笑,说。
  “实际上就是跳大神。”安一冉笑,“一群小孩儿,跟着两个大人蹦蹦哒哒的。”
  “不过唐朝皇家活动倒是很多。”姚旭说,“在除夕这天,唐朝的皇家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大傩仪式,人数达五百多人。”
  这个我从书上看见过,八方来朝,百朝同贺。
  唐朝上朝的地方叫做含元殿,每到过年的时候,个个番国都来祝贺。
  人数都能达到上万,含元殿的里站不开,都得站到含元殿外面的广场上。
  沈佺期曾经在诗中写道:“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傩子乱驱妖。”
  也就是说,大傩是国家批准的封建迷信活动。
  虽然本意是好的,祈求五谷丰登,祛除邪祟;但后期变了味。
  过了除夕之后,第二天是春节;春节的活动就更多了。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烛尽年还别,J鸣老更新”。
  唐朝人过春节时和后世一样,爆竹是不可少的;“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家家户户都把提前准备好的爆竹放在院子里,子时一过,整个长安城的声响不绝于耳。
  正月初一这一天,注定是个不眠夜。
  唐朝时,春节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主要是因为唐朝的时候还没有对联这种东西——对联出现于宋朝。
  当时只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这俩应该是桃木剑的雏形;传说神荼、郁垒是兄弟俩,他们“性能执鬼”,居住在桃树下。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驱除邪祟的的时候,会在门口挂上桃枝的原因。
  有了对联之后,也并没有立刻诞生春联。
  五代时,后蜀的一个人在在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第一副春联;他的朋友一看,这样不仅显得自己很有文化,而且还能写一些吉祥祝福的词语。于是纷纷效仿起来。
  从此以后,春联传承至今;“桃符”也成为了春联的别名。
  “除了大傩之外,过春节要吃‘五辛盘’。”姚旭说,“五辛盘又***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世伯……现在这个季节居然还能找出五种蔬菜来?”我难以置信地问。
  “秋葵萝卜豌豆地衣菜绿豆芽。”安一冉接道,“都是焯过水之后,直接使用。”
  我:“……”
  “白居易有首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安一冉接着说,“唐朝人过春节还会准备有胶牙饧、柏叶酒、屠苏酒等传统的食品和饮料;虽然一直是奉行尊老爱幼,但是这些酒却是长者后饮,最后饮者称‘蓝尾’。”
  “除此之外,还会走亲访友,互相邀宴,称为‘传座’。”姚旭说,苦笑,“这个时候会发现亲戚特别多,把所有的亲戚走一遍的话,基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了。”
  过年咯!
  
  
第265章 去年过往
  我们的除夕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先是听姚旭讲了半天唐朝春节的习俗,然后我和安一冉又给他科普了一顿后世的春节活动以及后世人的业余生活。
  各种好吃的东西以及各种便利的设备,听得姚旭两眼放光,他一个劲儿地问我,真的有相隔数千里可以通话的东西吗?
  显然安一冉和晏然都没有跟姚旭科普后世的美好生活。
  后世的生活和现在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世人除了不能控制昼夜更替以外,基本上什么都能控制了。
  人工降雨、人工降雪,虽然洪涝之类的灾害没办法避免,但是有天气预报,如果发生局部大暴雨,都提前做好措施。
  昼夜更替其实也克服了,昼夜不停的霓虹灯,整个城市即使在夜晚也如同白昼。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城市光污染。
  科技发达势必影响环境,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有咽炎的。
  后世生活中有一年四季供应水电,冬暖夏凉有空调,可以和其他人随时随地联络的手机,还有wifi、电脑。
  出行也不必骑马、日夜兼程,想去哪里开车就去了,如果想去一个远一点儿的地方可以选择高铁和飞机。
  交通工具的发明大大缩短了出行消耗在路途中的时间;举个例子,从山东到长安,骑马最快也得两个多月,坐飞机就不一样了,三个小时足矣。
  不过快节奏的生活孕育出来的都是一群加班狂,而生活唐朝的人都是一群文艺青年。
  姚旭尽管是一个在近代文化下熏陶了好几年的人,依然不能理解有飞机这种东西。
  在我和安一冉以及不怎么爱说话的王楠三个人的解释下,他终于弄明白了飞机的飞行原理。
  然后他问我们三个能不能造出飞机来。
  如果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造出飞机来,那就不乱套了吗?
  就算我们三个能造的出来,现在的工业技术也不足以支撑航天材料的制造——虽然天然气和石油都已经开始使用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