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道元不住地点头。
“当然说我的一切都需要有足够的水源,附近可有足够的水源?”我问。
“有,水源基本上没问题的。”哥舒道元说,“原来需要这么种啊,我都是直接种的草,结果没两天就枯死了。”
大叔也很聪明了,能想到种草来帮助地面抓住土地。
但是直接种草的话,风沙侵袭、带走水分之后,草肯定还是会死。
最好的办法就是种风沙防护林,树的根系发达,能够更好的锁水;有树木的格挡,风带走的沙土相对要少很多。
“我马上就差他们去办。”哥舒道元说,“多谢郎君赐教。”
“还没请教尊姓。”哥舒道元接着说。
“将军过誉了,在下杜展,”我说,“虽未弱冠,但起好了小字;小字嗣业。”
“你就是杜家嫡次子,杜展杜嗣业?”
我懵了。
我好像没做过什么丰功伟绩啊,为什么大家都认识我?
治理大西北~~
第187章
先不管他是怎么知道我的,不回应总是与礼不合。
“嗯……”我应声。
“果然是你,我刚刚看你就觉得你和其他人不一样。”哥舒道元轻笑。
和别人不一样?
我忽然想明白了,因为杜展很高。
来的这批人里,大多在一米七到一米八之间,我比其他人高出了十几厘米。
自然有点儿鹤立J群的味道。
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有点儿喜欢这种感觉。
“昨天还和祖睦说起你来着,他说你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哥舒道元接着说,“能让祖睦这个老顽固夸有意思的人,你可是我知道的第一个。”
姚旭说我很有意思?
这算是夸奖我吗?
然鹅,我还是图样图森破。
哥舒道元接下来的一句话,差点儿让我吐血。
“他说,你虽然看起来是个男子,却像个女子似的、总爱哭哭啼啼。”
“……”就知道一向爱损人的姚旭嘴里吐不出什么好话。
我都快忘了我曾经是个妹子的事儿了,他是怎么知道的?
难不成是因为我走路太娘了?
好像也没有啊,我现世的时候走路就很爷们的。
一米七二的妹子,想走得婀娜多姿也走不出来,最后走成了雷厉风行。
难不成因为我做事什么的太娘了?
好像也没有啊,我感觉一直在做苦力,正常一个妹子怎么可能会有毅力锻炼成肌R男呢?
——她们锻炼也会称为肌R女的嘛。
我是汉子,对,就是这样。
“……但却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哥舒道元说,“他说,多加培养,日后可成大事。”
那一刻,我又想起了这三个月以来、被兵法支配的恐惧。
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除了在锻炼,就是在学兵法。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引用自三国志。
这三个月主要学习了孙子兵法,准确的说,是学习了前三篇。
这三篇概括起来的话,就是一个词:战略运筹。
第一篇名叫,讲的是庙算;也简称,是的开篇。
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通过比对这些数据,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相应的作战计划。
“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计篇作为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话概括就是:“猥琐发育,别浪”。
“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其中,“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
“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天朝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第二篇名叫,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作”是“制造”“兴起”之意。
“作战”在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
本篇继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第三篇叫,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单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谋攻篇有一句天朝人特别耳熟能详的话:“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除此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出自这篇。
谋攻篇第一段是这样的: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段的意思是:
指导战争和用兵的法则是,不用杀戮或伤亡很小、就使敌方举国上下完整地投降才是上策,而经过交战依靠杀戮而击破敌国则略逊一筹;不用诛杀就使敌人全旅屈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他则略逊一筹;不待诛杀,就使敌人全卒屈服是上策,击破他则略逊一筹;不待诛杀,就使敌人全伍屈服是上策,击破他则略逊一筹。因此,百战百胜,还不能算作是善于用兵的人中最优秀的,不用交战而使敌方屈服,才是善于用兵的人中最优秀的。
“世伯过誉了。”我说,“展也就是一介武夫,成不了大事。”
“诶——别这么说。”哥舒道元说,“陇西军营服役的多是些世家子弟,向来名将辈出。”
啊?
陇西军营都是世家子弟?
我懵了,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花桓是个将军的女儿,姚訚的老爹好像也是个武将,李植的老爹也是个大官的样子;赫连三人组也是,他们的姓氏一听就是鲜卑贵族。
想到赫连赫他们,我的鼻子不禁一酸,眼眶跟着也红了。
他看着我,说,“这里风沙大,还是进去休息一下吧。”
估计他以为我被风沙迷住了眼睛。
“光顾着聊了。”哥舒道元尴尬地笑,说,“对了,犬子虽然现在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但是特别向往陇西;听说你们要再来,激动得不得了。”
我估计他觉得尴尬,是因为来支援的人回军营途中遭到了暗杀吧。
说起来,他的儿子,该不是在说哥舒翰吧?
“犬子本命翰,我是希望他的学业能有所建树。”哥舒道元笑,“可是他总是念叨要改成武。”
哥舒武……
我差点儿笑出声来。
干脆改成“斌”多好,文武双全。
改名2333
第189章 都护府内
但我最终还是没好意思笑出声来,我低头行礼,跟着哥舒道元走进了都护府。
都护府其实相当于是一个“城镇”,府墙之内,是一个个小套间。
中心线上的是大都护府,哥舒道元是副都护,他的府邸在中心线左边;右边是其他官职的“办公室”。
每个都护府都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官职分设为: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
都护的职责是招抚安置归附的各部族,维护本地区的统治秩序,对付外来侵扰,考察所属官员政绩,给予赏罚,镇压叛乱;副都护的职业是辅佐大都护。
司马和长史和州县的差不多。
司马主要是就是协助副都护办事,但是更多的只是个虚名而已,没有任何职权,几乎成为了朝廷贬官的一个代名词。
长史为幕僚之长,亦可领兵,类似于后世的参谋长一职。
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的职责,我暂时还搞不清楚。
我们进去的时候,柳涌已经到了主厅坐下;他坐在了左面。
唐朝以左为尊,即使老大不在家,中间的位置也不可以坐。
柳涌坐在左边也不对,左侧应该是哥舒道元的位置,就跟他的府邸在中心线以左似的。
哥舒道元也不恼,乐呵呵地坐在了右边。
看着我们几个人站在下面,哥舒道元说,“你们也坐啊。”
我和其他人面面相觑,“唯!”
我们几个人也坐了下来。
然后,就看着哥舒道元和柳涌拉了一下午呱……
拉呱也是山东方言,意思是聊天。
哥舒道元心也是真大,就柳涌那个爱冷嘲热讽的说话方式,我反正是不想跟他拉呱。
俗话说的好,“话不投机半句多”。
但是闲着也是闲着,与其干瞪着眼,还不如听他们拉呱。
他俩拉的内容大多是边境近况之类的。
我看着柳涌一脸嘲讽的表情,特别想说关他P事。
相似小说推荐
-
草民遇三国 (小囧同学) 起点VIP2017-08-01 秦汉三国莫非回到三国只是为了铲除这两个妖孽?来来回回的奔波也是因为这个?但不论哪边,三国...
-
伐明 (林泉隐士) 起点VIP2017-08-16 两宋元明崇祯元年,陕甘大旱,饥民遍地,流贼四起。陕北高原,官员催科比粮,搜刮严酷,百姓早已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