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歪着脑袋问道:“帮什么忙啊?”
“帮我找一些咸盐和葱姜来,哥哥做烤鱼给你吃。”
少年点点头,一步三跳的朝停泊在岸边的渔船跑去,看来这祖孙二人是刚刚打鱼回来的,而且渔船之上应该常备着有起火做饭的作料。
老翁也不再客气,只是和颜悦色的看着杨柯折腾。杨柯从随身腰带上拔出了佩戴的匕首,蹲下身子,便开始剖起鱼来。
第一三七章 推心置腹
杨柯拿起箩筐中的鲜鱼,多是些肥厚多肉的鲤鱼,他熟练的去鳞、从背部开刀,在刮掉内脏和鱼鳃,再打上一字花刀。. 那少年十分卖力的端来了整整一篮子的佐餐调料,杨柯一边就着旁边桶装的清水洗净了鱼,一边和少年说着话:“这烤鱼啊,只能从背部开刀,烤起来才会完整而且受热均匀,如果从腹部开刀,鱼肚子糊了,鱼背还会是生的,那就不好吃了。”
“我知道,我知道,因为鱼背厚,鱼肚子薄。”少年心性总是喜欢卖弄的。
杨柯笑道:“对了,就是这个道理。”
说着话,他将咸盐和切成末的葱姜均匀的抹在鱼身上,一条条平摊在用清水洗净过的石头上,腌渍起来,然后四顾看了看,周围堆着很多的树枝和柴火,杨柯走过去,俯身挑选了一些粗细均匀,适宜穿鱼的树枝,又找了几根粗大一些的,用刀削削砍砍。少年一双眼睛被杨柯手中锋利无匹的匕吸引住了。
这把匕乃是临晋侯府中的珍藏兵刃,最适合防身和贴身短打使用,犀牛皮为鞘,两边各镶嵌着一颗熠熠生辉的夜明珠,四边金丝为饰,十分的精致。手柄之上更是华贵,护手顶端一圈密密的宝石在篝火映照之下闪着柔和的光晕,刀刃很薄,切割树枝如破败革,一丝声音都听不到,树皮便应手而下,锋利无匹。
鱼腌渍约莫两炷香的功夫,杨柯已经搭好了烤架,再一条条穿上了腌渍好的鱼,放到了烤架之上,熊熊篝火之中,杨柯不停的翻转着鱼身,不一会,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杨柯将鱼身在盛有菜籽油的盘中蘸了蘸,待到半熟的鱼均匀的裹附了油汁之后,再放到了烤架之上。篝火燎着鱼身,出了滋滋的声音,一股更浓郁的鲜味让人食指大动。杨柯看看火候已到,递给了在一旁眼巴巴盯着的少年,笑道:“慢点吃,别烫着。”
少年也不客气,接过了烤鱼,急不可耐的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嘟囔着:“大哥哥做的烤鱼真好吃。比爷爷做的好吃。。。。。”
老翁笑道:“你倒是不讲客气,应该先敬客咧,傻小子。。。。。。”
老少三人围着篝火席地而坐,一边吃着烤鱼,一边喝着老翁递过来的一葫芦自酿的酒,恍惚之间,杨柯仿佛回到了前世,吃着烧烤露营的场景,只是此时此刻,才是真正的野。
杨柯拿起了一串刚刚考好的鲜鱼,正要递给老翁,却被人一把抢了过去:“你倒是会想办法,不劳而获,跑这里骗吃骗喝来了。”
杨柯扭头一看,红姑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的站在自己身后,手中拿着那串鲜嫩的烤鱼。
“红姑姐姐。。。”那少年叫了一声。
红姑点点头,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了下来,对老翁道:“三爷爷,我也来蹭您的酒喝了。”
老翁笑嘻嘻的道:“你这个丫头,说起话来口没遮拦,哪有女孩子一天到晚馋酒喝的。客人可没有骗吃喝,我们还沾了客人的光呢,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烤鱼。”
红姑一口下去,不禁眼睛放光:“看不出来啊,你这个朝廷大官,还能做出这么好吃的烤鱼。”
杨柯也不还嘴,淡淡的笑着,又拿起一条鱼放到了烤架之上,反动熏烤起来。
几个人一口酒,一口鱼的吃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慢慢一萝七八条鱼已经吃光,老翁的酒葫芦也见了底。老翁站起身,拍拍小孙子的头道:“酒足饭饱,咱们也该回家喽。”
小孙子摇摇头:“爷爷,我想和大哥哥还有红姑姐姐再玩会。”
老翁笑道:“大哥哥他们还有事要谈,别打扰他们了,听话,跟爷爷快回家,明儿你再找大哥哥玩。”
看着少年恋恋不舍的样子,杨柯从腰间连鞘解下了那把匕,递给少年道:“大哥哥将这个送给你,以后你用这个给爷爷做烤鱼吃。”
老翁不由一惊,连忙阻拦:“可使不得,可使不得,这么贵重的东西,可不能收。”
杨柯不由分说,拉住了少年,将匕插入了他的腰带之中:“不过是个玩物,老人家不要推辞了。”
红姑插话道:“三爷爷,收下吧,他们家有的是这些个东西,您不用替他心疼。”
少年抚摸着腰间的匕,喜形于色,爱不释手,大声道:“谢谢大哥哥。”说完,回转身撒腿便跑,生怕爷爷要他将礼物送还似的。老翁在后边一叠声的召唤,紧赶慢赶的跟在后边去追小孙子。祖孙二人渐行渐远,直到隐没在黑暗中。
杨柯望着两人的背影,脸上还挂着笑意,转过头来看着红姑,篝火映照,再加上酒劲上涌,她的脸色绯红,更添了几分妩媚:“吃了我烤的鱼,就不能再怪罪我们了吧?”
“想得美,本姑娘的气还没消呢,今天不算,什么时候你给我赔礼了我再饶过你,否则还是不给你们饭吃。”红姑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白了杨柯一眼。
杨柯也不搭茬,岔开了话题说道:“没想到这里被你治理得井井有条啊,百姓淳朴,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你是怎么做到得?”
“你怎么知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红姑一愣,随即会过意来:“你这两天在村子里到处闲逛,莫不是刺探什么消息去了?”
杨柯笑道:“哪是什么刺探消息,只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陌生的地方,我都要去看看百姓的吃食,田里的庄稼,听听百姓们都说了些什么。这里的人都在夸你能干呢,比你哥哥还有本事。”
“我哪有我哥的那个本事啊。”红姑叹了口气,幽幽的注视着漆黑的河水,只听到不绝的涛声拍岸:“我倒是忘记了,你是朝廷的大官,我们都是你治下的小民,平时你也看不到我们过什么样的日子,好不容易微服私访,当然要走走看看。”
第四十七章 阴阳殊途
“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就以你的论文中描述的战争背景来举例,先说秦国,从公元前2o5到公元前195年西汉建国初,共历1o年。. .秦朝末年全国有2ooo多万人口,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都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o%。也就是说,大城市的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后来是汉武帝在位5o多年,几度讨伐匈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5o口死亡;公元2年,全国人口5959万。经过西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东汉初的公元57年,人口只剩下21oo万,损失率达65%;至于三国鼎立,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英雄辈出,可谁知道公元156年人口还有5ooo万,黄巾起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一场场仗打下来,到公元265年人口下降到767万。“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还有晋八王之乱,南北朝战争,好不容易恢复的人口,只要战争一起,非正常死亡率都在六七成以上;隋朝劳役流民起义远征高丽,全国人口由6o6年的46o2万人,减至618年的1665万人;隋末至唐初,公元611到628年18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有5o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15万人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全国户数由89o万减至29o万,人口由46o2万人,减到1235万人,损失7o;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十国混战,连主帅都控制不了军队的烧杀抢掠,又是尸横遍野;金元灭两宋,公元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万。损失率高达91%,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撒马尔罕城百万人口,灭西夏,屠八十余万。蒙古人数次西征,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整个中亚一片废墟。仅仅是忽必烈就屠杀了18oo万人,中国北方9o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ooo多万人口;明末混战,从李自成起义到吴三桂灭亡,打了54年的仗。人口从1个亿,到顺治的时候只剩下14oo万人。死了8ooo多万人。那个所谓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崇祯十七年攻陷成都,下令屠城三日。逃离成都前,更是实行“四光政策”,四川几乎要绝户;太平天国爆的公元1851年,全国人口4.3亿,到1863年太平天国失败,12年的时间锐减了2亿人口,其中直接在战争中死亡的就有4ooo万人之多。。。。。。。。这些数字是很枯燥,但数字背后的累累罪行罄竹难书,老百姓哀鸿遍野,惨不忍睹,易子相食,甫的诗,那就是战乱带给百姓的真实写照。”匡教授一口气说完,胸口微微起伏。
齐阳彻底被震惊,第一次有人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给自己讲解战争,他突然透彻而又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不是调侃,不是形容,更不是为王侯将相歌功颂德的词句,那是老百姓不加修饰的在描述一个事实,仅此而已。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美人录 (安静的蜗牛) 起点VIP2017-05-31 架空历史说不完的、乱世风花雪月,道不尽的、三国儿女情长.........
-
圣秦霸途 (颜夫子) 起点VIP2017-07-22 架空历史一个现代的灵魂,穿越到秦时明月的世界中,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