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故事 (我说那个谁)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说那个谁
- 入库:04.13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梦想要实际。实现了,他就能有优越感和成就感。如果一个人的梦想不实际,又这山看着那山高,又喜欢攀比,那么!这个人就完蛋了,永远体会不到优越感和成就感,永远得不到幸福。
如果一个人连梦想都没有,完全就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庸俗之人,那么!这个人也完蛋了,永远体会不到优越感和成就感,永远得不到幸福。
“其实!我是不需要去赌命的!”听了杨朱的讲道,黑衣人在反省自己的人生。
杨朱讲道,通俗易懂,举出生活中的事例,身边的事例,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能听得进去
“我家在乡下,家里就我一个成年人。我爹服过兵役受过伤,弟弟还未成年,家里就我一个劳力,是不需要再服兵役的。可我就是想改变现状,以后不要再辛苦劳作了,才去赌命的。
别人出去闯荡是因为他们要服兵役,在老家乡下住不下去了才躲出去的。而我!就是羡慕别人家里过得比我家好,才出去赌命的!我这是攀比惹的祸!……”
听了黑衣人的话,杨朱表扬道:“这就对了!不要与别人攀比!你管别人过得有多好?只要每天有饭吃,能够保持一天的营养,你管别人家吃什么?哪怕是山珍海味!
根据老子祖师和前辈们说,吃得多、吃得好并不一定就能身体好!有时!山珍海味还顶不上一碗菜糊糊!饮食方面讲究的是营养搭配,而不是口味。所以说,吃山珍海味什么地,吃的只是感觉,并没有实际意义,并不是代表身体都能全面接收里面的营养!
在住的上面,茅草屋一样住人,山洞里面一样住人。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住在树上呢!是不是?所以!我们不必要羡慕君王住宫殿。只要能住人,晚上能睡一个好觉,有安全感,能够遮风挡雨就行了,一切以实用为主。
要是你攀比了,你就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幸福感,永远找不到自信!干吗跟别人比?他们过他们的日子,我过我的日子!他们活在他们的世界里,我活在我的世界里,我要为我自己而活,我不会看着别人的脸色而活……”
讲完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杨朱就要开始讲如何治世了。
在夹缝中求生存是不得已,是被动!那么?道家又如何主动呢?
如果让道家来管理社会,道家将会如何呢?用自然无为?避让居后等等?
非也!
杨朱认为:乱世用兵、治世用法、盛世用儒、道家治心!
只有先治心,然后才谈治世。治心难,治心之人是大才。治世易,治世之人是小才。
治心之人可以留芬万世,造福万世。
而治世之才只能造福一方、造福一时或者造福一世。能够造福一世或几世的治世之才,都能算得上大才了。能够造福于几世的治世之才,一定也是一个治心之才。就目前来讲,一定是道家,一定是大隐隐于朝的高人。
“我一定要做一个治心之才!”
庄周在心里发着狠!
目睹了战争带来的后果,看到了那些逃离家园的难民,以及他的身世,听了师父的话后,庄周显得很激动。
虽然他只有十岁,可他自幼跟随在师公禽滑厘身边听经,他的理解能力超于常人。听了这么多天师父杨朱的讲解,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师父杨朱就是一个治心大才,跟随他学道、学习治心之术没错。
师父杨朱奔走列国,将道学传播开来。他也一定要向师父那样,让天下人都学道,天下人心一统,治世起来就容易多了。一定要把道学领悟透,学习学习再学习。
现在的他,觉得自己对道学方面,还是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无论师父怎么解释给他听,可他就是听不懂。师父说,他的年龄还没有达到。师父说,有些事小孩子是无法理解的,比如说大人对男女之事的感觉。
第118章 乱世用兵
见大家对生存学很感兴趣,杨朱又用了一天时间,来解答大家的提问。直到其他人都厌烦了,没有人再好意思提问了为止。第二天,便开始谈治世,谈“乱世用兵”。
初夏时节,蒙县的天气还不是那么热。不过!站在太阳底下晒还是让人微微地出汗。讲台下的人,一个个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好像夜空中的星星。
讲台上,禽滑厘走了,墨家弟子没有上来。只剩下杨朱师徒、天涯无名和黑衣人,以及几个道家的护法士。
讲完道,讲完人类的命运,讲完人性的自私,讲完一毛不拔,讲完生存学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些人生哲学、世界观和宇宙观后,再来讲如何治世就容易多了。
有了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处理世事自然就得心应手,容易多了。
“……乱世用兵,首先!我们要来说一下什么叫乱世?乱世在于一个‘乱’字!什么叫乱?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我行我素,自立为王,打破了原先的格局,这就叫乱。”
给乱下了定义之后,杨朱又列举出了不少事例来说明。
比如说:大周天下,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大周了,已经乱了,名存实亡。大周天下已经被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大诸侯给瓜分了。在这个时候,在这个乱世中,你如果还遵守礼法,遵守周制,遵守大周的律法,你就迂腐了,你就被动了,你就不会变通了。大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已经不存在了,你还遵守那个礼法、制度做什么?
到了这个时候,等于是已经改朝换代了。你要是还遵守大周的礼法、制度,你等于是在对抗新的制度。
事实上也证明了,诸侯君王和大部分人都已经不遵守了。诸侯君王们已经制定出了他们推行的礼法、制度,你要是还遵守,你不是傻子你就是一根筋。
到了这个乱的时期,谁掌握着权力你就遵守谁的律法,这叫适应环境。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生存下去。不然!你就是乱民叛逆。随便给你扣一顶帽子,权力掌控者想让你死你必死,想让你活你才能活。
如果是单纯地改朝换代的话,做一个顺民也就是了。可是?在乱的时期并不是乱一下就好了,而是继续在乱。胜者为王败者寇,一朝君王一朝律法,换了君王律法又变了。你刚刚改变了观念开始遵守新法,可又换律法了。你遵守新法,旧势力收拾你,说你不遵守新律法;你遵守老律法,新势力又来收拾你,说你不遵守律法。反正!你不是权力掌控者,你就不是人!
“……孔子为什么无法推行他的主张?就是因为他生逢乱世。在孔子时期,周制基本上已经废了。此时的周制、周礼等等的东东不仅仅成为摆设,而且已经成为束缚人民的枷锁。君王们需要用周制、周礼等等的时候,就会把周制、周礼等等东东拿出来治你的罪。当你遵守大周律法、礼仪的时候,人家又向你推销新法。
反正!这个时期,你不是权力掌控者,你什么也不是!你只能任人摆布!
所以!儒家不能治乱世。
因为!乱世时期已经没有人遵守律法了。一切律法都废了,一切由权力掌控者说了算。别人让你生你才能生,别人让你死你就得死。到了此时!生存是第一位,人们的第一想法是如何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
在乱世时期,法家也无法法制!没有人遵纪守法,人人都犯法了,你要是用法,天下人都是罪人!
到了这个时候,只有兵家,用兵,用武力先解决乱世局面,一统天下。然后!用法制天下。待到人心稳定,再以儒家思想治之!……”
说到乱世,说到大周律法、礼仪已废,说到世人不知遵守哪个律法,听谁的还是不听自保,生存是第一位时,讲台下又有人起哄了起来。不用说,是儒家弟子。他们用什么“忠、信、礼、义”等等来教条。
有人说要忠诚于大周,要效仿先贤大德伯夷、叔齐,商朝灭亡后“不食周粟”而死;有人说不管乱世乱到什么程度,我们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我们要讲诚信、礼节、义……
也有道家弟子站出来反驳,说:“杨朱先生先前讲如何做人的时候,我听你们在教条如何治国;现在!杨朱先生讲治国、治理乱世的时候,你们又跳出来讲如何做人?你们到底想说什么?……”
你这不操蛋吗?
新的一轮争论开始了,对于“乱世用兵”的理论,最反对的人是儒家弟子。
几乎所有儒家弟子都给杨朱扣了一顶大帽子,认为杨朱是在鼓噪大周天下的子民造/反。用兵一统天下那不是造/反么?
争论是正常现象,在战国时期,学习儒家学说的人很多。儒家学说虽然有一定地道理,可由于在乱世,没有多少人遵守。生逢乱世,生存是第一位。周制以废,礼崩乐坏,孔子都没有推广成功,儒家弟子的呼声自然很快就被其他学说门派的声音给压下去了。
“兵者!武力也!”
讲台上,杨朱又开始了演讲。
“武!止戈为武!止戈也!停战也!休也!武的意思是讲,以武止武!而不是停战!停战是目的!以武止武是手段!也有人说,止戈为武是不动武。那是误解!那是在和平时期!尽量不要动武,以免劳民伤财,生灵涂炭。那是指不要去搞侵略,而不是指绝对不能用武!当别人手里拿着武器来杀你了,你也止戈为武吗?
相似小说推荐
-
极品后院大管家 (一只管家) 起点VIP2017-06-05 架空历史泡妞网年轻导师徐铮从不相信这世界上有穿越,在一次旅游中进了个古香古色木制公厕...
-
大时代1958 (青山铁杉) 起点VIP2017-05-23 外国历史“有些西方工人认为他们生活的还不错,这不是资本家良心发现!这只是因为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