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货自从跟着自家老子去洛阳呆了一段时间,自打李世民兵变成功,屈突诠被委任高官,就回了长安,也就因为罗彦这些天实在是没有空,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见过面呢。
屈突诠这货多少岁了,也快二十了,就看这货以前遛狗斗鸡恋栈花丛的德行,没有李世民这么一说,这些学士们要是能管住他,也得被他气个半死。
尉迟宝林也不多说,这也是个混账性子。当初在国子学的时候,被罗彦是收拾一顿,但是没有罗彦的时候,还不是在当国子学小霸王。
尊师重道怎么了,任何时候都有顽劣的学生,而且体罚对于人家基本没用,这些武将家的孩子,正常一点的,哪个不是从小被自家老子给打出来的,皮厚着呢。
罗彦有点想给这些学士们默哀,但是一想人家都是轮流值守,就自己每天都要陪着这帮熊孩子,罗彦就有些忧伤。好生一想,原来自己才是传说中的孩子王啊。
介绍完了学士,李世民说他还有礼物要送上。啪啪拍了两下手,就有侍从抬着两块牌匾走过来,随后挂在了弘文馆学堂的门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没错,就是罗彦当初在山中苦读的时候自己装逼用的那一幅对联,李世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就这么雕刻出来,放在这里。
“尔等有位助教,乃是庐江县公罗彦,斯人勤勉好学,博学多才,尔等务必要以之为标榜。若有懈怠,诸位学士可以严加惩处,不用留情。”李世民是吓小孩子吓爽了,这会儿见诸生一副低眉顺耳的样子,很是满意地离开了。
留下这样一个烂摊子,只能是诸位学士来收拾了。
好在这是开学第一天,也算人人来的最齐的一天,诸位学士就拿着名册,没错,干了一件千古以来只要是个学校都会干的事情,那就是点名。这些学士也要了解自己教的学生是什么来路,不仅是要看清名字,还得认清楚人。
按照年龄和受教育的程度,这些学士们把学生分成了三类。蒙学的,刚蒙学完的,已经学习一段时间经义的。看起来整个学堂也真是壮观,一边有十几快二十的,一边又是一群四五岁的奶娃娃。
按照名册,学士们一个一个念名字,让这些学生起来认脸。
“长孙冲……”好,这货是长孙无忌的长子。
“长孙……”长孙无忌的次子。
“尉迟宝林……”尉迟恭的儿子。
……
“程处弼……”程知节的三子。
……
一个个的,来头都是不小。
点完了名,这些学士们吩咐一声弘文馆上课的时间和规矩,基本上就散了。
老师们走了,这学生自然是也要走的,不过,就在罗彦准备收拾东西回去好好放松一下的时候,他被几个人拦住了。
不,说是几个人,其实为首的就是三个人,一个屈突诠,一个尉迟宝林,一个程处弼。剩下的一帮子学生,其实就是为了凑热闹的。
屈突诠来找他罗彦理解,但是尉迟宝林和程处弼来找自己干嘛,罗彦是一点也想不明白。所以也不说话,就这样看着三人,等着他们的解释。
“罗兄,这不是好久不见,你就封了爵,小弟想请你去喝上几杯,为你祝贺。”屈突诠的这个理由倒是说的过去,而且确实和他也是好久不见,所以罗彦也不拒绝。不过还有两个没有说话的,罗彦也暂时不开口,把目光投向尉迟宝林。
“我爹说,见了你要跟见了长辈一样,我就过来见个礼。”见了罗彦,尉迟宝林这孩子还有点心理阴影,所以这会说话完全没有了国子学小霸王的霸气,反而是有些惧怕。以前罗彦也就是嘴上占了一点这孩子的便宜。但是他不知道啊,后来听自家老子说,罗彦把李元吉都给杀了,小伙子就害怕了。所以这个时候可不能再犯到罗彦手里。
听了尉迟宝林的解释,倒也还说得通,罗彦就把目光投向了最后一个人,年龄最小的程处弼。
这才是真正的孩子啊,才六岁。小家伙继承了程知节的优良基因,身体倒是挺壮实,不过毕竟还是个孩子,所以到有点害羞的样子。见罗彦把目光投向自己,小家伙说道:“我阿爷说了,弘文馆里只要遇见一个姓罗的,我就要叫叔叔。他说我在弘文馆能不能好好混,就全靠你了。”说完一脸期待地看着罗彦。
原本还被第一话给萌化了的罗彦,听完程处弼的话,彻底懵了。程知节这是什么意思,完全是要把自己当奶妈怎么地。这孩子才六岁啊,不是屈突诠这货。再说,什么叫好好混,你是来学习的啊,熊孩子。
但是这会儿已经是没用了。已经上了贼船了。
推辞了屈突诠的邀请,毕竟这么多人,还有好些孩子,罗彦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可不想带出去,虽说一群官二代在一起最是安全,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再说能领这些人去哪,想去个酒楼都得包场子,太麻烦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来自陆德明的提醒
这弘文馆的助教,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罗彦本来就向少和人接触,交朋友也是那种慢热型的,所以一下子被李世民坑着,搞出来这么一个助教的职位,还真是不适应啊。再说这助教一天打交道的都是些什么人啊,官二代,熊孩子,老夫子,压根就是逼着罗彦装深沉啊。
而且听着说是助教,其实他就是一个只为,真正的工作还是授课。可,关键问题是,罗彦不会啊。这看书什么的,罗彦绝对是老手,可授课不是看书可比的。
没办法,罗彦只能打起了自家老师的主意。这事儿他不熟,但是别忘了,罗彦有了教了一辈子高级人才的老师啊。陆德明老夫子这会儿的重要性就发挥出来了。
找到陆德明,老先生因为还兼着李承乾老师的职务呢,所以也才回来没多久,这会儿正在书房里头看书呢。听到罗彦有些近乎抱怨的诉说,陆德明满脸笑容看着自家弟子,捋着胡子盯着罗彦上下打量。
被陆夫子盯着有些不自在了,罗彦这就停下抱怨,问道:“老师,弟子的着装没有什么问题吧?”
“穿的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看着,进之也在不经意之间,长大了。”陆德明有些温和地说着,还叹口气,似乎是感慨岁月飞逝。“进之,能把劝学背出来让为师听听吗?”
虽然不知道陆德明这会儿让他背劝学是个什么意思,但是罗彦还是没有任何犹豫,张口即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因为这篇劝学可以说是历代儒家蒙学以后劝学的经典,就算是罗彦到了后世,在语文课本上还是继续出现,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停顿的地方。陆德明就听着罗彦的朗朗书声,逼着眼睛,似乎在享受着一样。
背书也是需要一定的节奏,而且需要使用雅言,这会儿罗彦也背了有一刻时间,才堪堪把劝学的全篇背完。
就在罗彦背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陆德明也睁开眼睛,盯着罗彦说道:“雅言不错,韵律也挺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之,你觉得,你现在做到了哪几点?”
陆德明要是这么一问,罗彦还真是要好好思考一下。
这一思考,还真是把自己给难住了,要说这五点,罗彦觉得自己一直都在做,可是仔细一想吧,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到。
“老师,弟子惭愧,到现在弟子觉得一件事情弟子都没有做到。”罗彦还真是有些羞愧。
“不,你不是什么都没做到,只是做了很多,就自满了。自从打那个小道观中回来以后,你我师徒虽然还是每天都一起探讨学问,可是你的心思却不在学问身上,而是每天沉浸在权谋当众,进之,这样下去,你这一身的学问,可真的是废了。”陆德明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下把罗彦可是骂的犹如在头上浇了一桶冷水一样,罗彦瞬间惊醒了。这些时间,自己只顾着跟着李世民瞎搅和,虽说得了个闲职,每天也是抱着书本勤加温习。但是扪心自问,罗彦用在读书和用在官场上的心思都差不多了。
“我认为陛下把你放到弘文馆当助教是一件好事情。那些孩子,都是当朝权贵的儿孙,从此以后,你不必整天盯着朝堂了,每天负责把这些孩子教授好了,就是最大的功劳。陛下在弘文馆办这么一个学堂,你不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陆德明先把罗彦这些天汲汲于功名的念头给打消了。
“这个弟子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件事情也实在是有些太过虚耗时间,每天带着一帮垂髫儿童读书,弟子真的担心把学问耽误了。”罗彦还是有些不情愿。
“进之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虽然先前老师是教了你,但是现在到你,把学到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去教授那些稚子,正好是给你一个温故知新的机会。这等好事,要是你真的想学问有成,就去好好把那些孩子们教出来。不仅是要教授他们学问,还要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才是你现在应该做的。”陆德明的话犹如是黄钟大吕,把罗彦给震慑住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开封一秀才 (青田先生) 起点VIP2017-02-19 架空历史意外穿越到了崇祯九年,成为开封府的一名诸生,李修文。作为李家的嫡长子,他本想安心...
-
鱼肉三国 (烧饼夹盐) 起点VIP2017-02-26秦汉三国对于英雄的定义有很多种!大多都是以悲剧收场!但有两种英雄是比较特别的,他们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