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布鲁内尔大怒,“那我不干了,哼!”咱就这么点爱好还要被管制,太无聊了。
助理:“……我这还有一个锦囊。”他又拿出一份电报,这是老板手写的一封信,就几行字,用手写的话,显得更温情:“我最讨厌两个东西,一个是宗教,一个是哲学。总有人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他们热衷于宗教和哲学,天天追求终极真理,殊不知,最真的也是最没用的,。我喜欢你,布鲁内尔先生,所以希望你长命百岁,吸烟折寿约12年,像您这样的超级工程师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创新性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工程难题的踏踏实实做事的大才,人类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进步,就是像你这样的工程师、科学家,用水滴石穿地办法来使世界更美好,让人类与自己一起成功,所以,你还是戒烟吧。要是不戒,那你不要参加这个项目了,大老远跑到东方去是很辛苦的。——唐宁·冯·温莎。”
看完此信,布鲁内尔新潮澎湃,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骂了一句:“尼玛还冯·温莎,一股德意志贵族的酸腐气息!明明是我们英格兰人……”
这几个超级大才组成的黄金团队的集合石在新加坡,那里有相当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是橡胶中心,石油中心,亚洲造船中心,并且某大老板在那里有完全的控制力。目前,这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已经拥有30万国际化人口,柏林才不过50万。
此时,吉隆坡也开始因为发现锡矿而发展起来,一条试验性的单轨电车将连接新加坡和吉隆坡。
大清有钱建设铁路吗?当然没有!因为太上皇不允许盘剥百姓的政策出台,大清能用来建铁路的钱是一分都没有,但这不要紧,完全私有化嘛,只要以国土入股,就可以让资本家来造铁路,有苏黎世银行入股,别的不说,外资是绝对蜂涌而入的。
什么?电力大王法拉第!什么?获得第一届自然科学奖的诺贝尔先生!成功制造大东方号和飞艇的布鲁内尔先生!制造氢燃料电池引擎的通用动力!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大名就像虎鞭一样,一鞭一鞭地抽在欧洲投资者的小心脏上,让他们兴奋不已,仿佛入股京沪铁路不是投资,而是福利。至于大清是不是刚刚跟英法联军打了一仗,是不是还在闹洪杨之乱,完全不是他们关心的内容,总之跟着唐老板投资是绝对没错的,即使是最差最差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因为发明了速溶咖啡而名声大噪。
单轨电车,这名字一听就是唐老板风格的项目,总是做开创性的项目,而且一做一个准儿。
这个项目本来应该叫“大清铁路公司”,可惜从目前来看不适合,不怎么用铁,大清也没有公司法,如果它叫了这个名字,就相当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个全球第一家股份公司一样,在大清是属于开创性的商业现象。
最后定名为“大清列车局”,听起来像是一个官僚机构,但是实际上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这一次基本上按照省城直通车来规划,从上海到江宁,途径苏州、无锡、常州,江宁到济南,途径徐州、济宁、泰安,从济南到天津,途径德州、沧州,天津到北京,直线距离800英里,按铁路大国美国的3万美元一英里的造价粗略规划,为500万英镑,即1850万两白银。修铁路还真是巨贵啊,快赶上战争赔款了。唐宁根本不把太平军放在眼里,直接把太平天国的首都以及几个苏南的占领城市划在了规划中!
大清工部以国土规划参股10%,不出钱,技术团队法拉第团队、诺贝尔团队、通用动力团队、布鲁内尔团队每支团队占股5%,共计20%,不出钱。苏黎世银行出资100万英镑,占股14%。
大清新闻报对美国的铁路运营情况和苏黎世银行组织的这个团队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清朝的王公大臣居然信心大增,筹措到白银350万两,折合股份约13%。面向大清商人和百姓筹款,这些人看到王公大臣投钱了,又有工部参股,建设团队也似乎很强大,他们也敢出资,祁泰裕、徐荣村等晋商、粤商对苏黎世银行那是太如雷贯耳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商人和富裕平民居然筹措到了700万两白银之巨,合26%股份。
剩下的37%交给外资,这个就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瞬间就集资到185万英镑,跟抢钱似的。其实……这一次恐怕唐老板要让大家失望了,铁路这玩意儿能赚得到多少钱呢。小赚一点应该是可以的,暴利是不行的。
158.第158章苏州
组建一个列车局居然筹措到了1850万两银子?真是难以置信,这要是按咸丰帝的心思,这些银子大部分都用来充当赔款了,加上内务府、户部银库的银子,一下子就可以清偿债务,然后过上轻松日子,至于列车局的事情,要死皮赖脸的拖下去然后不了了之呗。这真是作死的想法,外资的185万英镑也敢吞?外资的就是列强的,这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嘛。
修铁路……好吧,还是习惯叫铁路,对于旗人俸禄改革也大有好处,可以把旗人打发去工作,还美其名曰“旗人文化素质高,所以优先考虑。”这倒是真真儿的,纳兰性德、曹雪芹都是旗人。
修路不是很辛苦吗?为什么还要文化人?大清新闻报解释:苏黎世银行组织的这一个团队全球尖顶,开山运土的重活儿全部使用工业炸药和大型机器,出自现代工程祖师爷——苏伊士运河公司。只有文化人能胜任操纵这些复杂的东西。大清百姓恍然大悟。
虽然团队的集合石在新加坡,但上海、北京的准备工作也可以立即开始。主要是配套的工厂要建起来,铁路需要大量的水泥、钢铁,水泥是外包的,而钢铁大王又准备建造一个巨型的钢厂了,这就是大清钢厂。大清钢厂选址大上海远郊,超大规模,可做到大清钢材皆出该厂。
现在唐宁旗下的钢铁厂可就多了,英国钢铁厂、日本钢铁厂、欧陆钢铁厂、印度钢铁厂、新加坡钢铁厂,全是国家级的,一家就可供应一个国家的市场,英国钢铁厂甚至大量出口到南北美洲,而欧陆钢铁厂畅销整个欧陆,除了有合作协议的普鲁士和不友好的俄国之外。北美本土也有钢铁厂,像瑞典一样,阅读了专利之后非法地使用英国钢铁公司的钢转换炉相似的技术。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一个叫卡耐基的家伙。
当然了,卡耐基的钢铁厂无法完美解决含磷的问题,质量远不如从英格兰进口的,正经办实业的如美国首富范德比尔特就只为他的铁路公司采购英国钢铁厂的钢材,再贵也买。卡耐基属于最支持新上任的林肯总统的高关税政策以保护美国工业的那一波。这也是加速南北分裂的一大因素。美国提高工业品关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也扬言要提高关税,此时美国还是主要以农业出口为主,所以南方利益将受损。
从北京撤退的英军已经在上海集结,要求大清朝廷派一个重要将领过来协助他们剿灭太平军,好早点拿到那500万两银子报酬。“咸丰帝”让曾国藩推荐人选,自己上也可以。不过,作为湘军主帅,曾国藩还是不会亲自去的,终于等到自己单干的良机了,李鸿章立即毛遂自荐。
李鸿章也是有野心的人,他曾随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老家办团练,不过效果不是很好,训练出来的淮军被太平军一击而溃,被耻笑翰林办变成了绿林。由于跟曾国藩有旧,就入了老曾的阁僚,他从曾国藩那里学到了不少办团练的手段,而且这一去还能跟洋人一起打仗,可能学到的东西更多,照他的估计,将来武器肯定是要全面西化的,这方面他比曾国藩可激进。
曾李两人刚刚敲定行程,赫然接到圣旨,皇帝竟直接任命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为苏松太道道员,相当于上海市市长,,正四品大员,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收到圣旨之后,曾李和小曾都深感震惊。朝廷的理由是“于西学有建树”,小曾现在才21岁,在父亲和老李的眼里就是个不经事的毛头小伙子,倒是乘坐大东方号游历过上海、香港、新加坡、英国,之后也一直努力学英语,可是没想到朝廷竟如此重视西学。
至于小曾到任之后会被授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那老曾和老李就更不知道了。
帮助大清改革可以,但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唐宁绝不可能为大清建立强大的军队,万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露馅儿,未来就会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走了。所以,经过审慎的思考,唐宁决定以大清列车局的名义设立路警,由国际学园的人控制的一只警力,名为警察,实为军队,为他们配备威震全球的fn1855步枪。这种步枪只装备给最信任的部队,除了西乡隆盛带回去的雇佣兵,就再也没有别的部队有了。
在规划中的大清国防力量,居然是由“路警”来充当的,真是史无前例。列车局仅京沪线就要1850万两的预算,放在哪里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各方都不奇怪路警的设立,只是没有想到会装备fn1855。
未来,列车局的网络通到哪里,哪里就是唐宁的军事实力所及之处,而且机动能力超强,整个单轨电车网络就代表着唐宁给大清规划的改革步伐,说得通就说,说不通就打一仗。他已经完全做好了身份被暴露之后的准备。
相似小说推荐
-
最强兵王在三国 (不京云) 起点VIP2016-06-14 秦汉三国 左手妖娆美人,右手万里江山。兵王刘宣回到三国,成为北海国康王之子。江山和美...
-
盛唐刑官 (沐轶) 起点VIP2016-04-24 两晋隋唐 他是家徒四壁的破落爵爷,身边只有一个誓死相随的小丫鬟,摆字摊讨生活;他是穿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