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入库:04.13
“陈爱卿,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什么建议。”
清醒过来的陈新甲,连忙开口了。
“皇上,臣的意思是朝廷难以支撑两面的征伐厮杀,眼看着流寇愈发的嚣张,若是不能够很好的平定内部,则外部的事情也无法解决,如今的情形之下,最好是能够稳住一方,抽调主要的兵力应对另外一方的厮杀,从实际情况看,还是暂时与后金鞑子媾和的好,臣可以保证与后金的皇太极秘密商议。。。”
陈新甲依旧没有改变自身的认识,他认为在辽西展开厮杀,朝廷没有必胜的把握。
朱由检终于有些忍不住了,后金鞑子两次入关侵袭,最终不都失败了,尽管说每次都是被郑家军打败,可士气总是遭受到打击的,如此的情况之下,后金鞑子也强悍不到什么地方去,如今朝廷在辽西集中了近二十万的大军严阵以待,要是尚未开始厮杀,就准备与皇太极媾和了,他这个皇上根本无法给朝廷一个交待,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陈爱卿,你的意思朕明白,这媾和之事,日后再议,此番你代表朕到辽西去督战,重点还是考虑稳固防御的事宜,朕看可以有厮杀,不过守卫锦州和宁远等城池是最大的任务。。。”
陈新甲离开乾清宫的时候,脸上是沮丧的神情。
陈新甲离开之后,朱由检对着身后开口了。
“王承恩,你认为陈爱卿的建议如何。”
从隐密处走出来的王承恩,低着头,小声的回答。
“奴婢以为皇上的考虑万无一失,辽西近二十万的大军,若是不能够与后金鞑子厮杀一番,那也是说不过去的,监军杜勋早就写来了奏折,说是洪大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战后金鞑子。。。”
杜勋原来是宣府的监军,此番被提拔,成为大军的监军,与洪承畴一道负责辽西征伐的事宜,抵达宁远之后,杜勋多次写来了奏折,禀报锦州和宁远城池的防御事宜,其奏折之中,对于辽西的局势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作为司礼监的大太监,王承恩选择相信杜勋,忽略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奏折,他认为领军作战的统帅,不管占据什么样的优势,都会在战斗开始之前提出来诸多的困难,这是一种官场学问,不断提出来困难,若是战斗胜利了,那就是主帅指挥有方,若是战斗失利了,那也能够找到借口。
王承恩是这样的想法,朱由检同样是如此的认识。
这么多年过去,他对太监的态度已经完全转变,甚至觉得当年的魏忠贤,应该是有能力的,只是不应该觊觎皇位,司礼监太监是绝对忠心的,不用怀疑,至于说满朝的文武大臣,几乎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南京兵部尚书郑勋睿,力量庞大起来之后,甚至直接威胁到他朱由检的皇位、威胁到朱家的大明江山了。
“王承恩,你说的不错,朕也以为辽西的征伐,不能够轻易的放弃,不过与后金鞑子媾和的事情,也是需要考虑的,此事你想一想,朕担心的是辽西的战斗厮杀,一时半会不可能结束,到了那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其他的事宜了。”
回到家中,陈新甲将自己关在书房,任何人不准打扰。
事到如今,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督催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大军,迅速与后金鞑子展开厮杀,争取在战斗厮杀之中占据有利的态势,让皇太极产生退缩的心理,想着在短时间之内打败八旗军是不大可能的,如此大明朝廷就可以与皇太极媾和了,一旦辽西的战事平定下来,兵部的主要精力,就是应对流寇了。
至于说郑勋睿和郑家军,目前暂时不考虑,皇上没有这个想法,他陈新甲也不敢提及。
不过隐隐之中,陈新甲觉得,事情到了不可收拾地步的时候,朝廷还是要依靠郑勋睿和郑家军,譬如说辽西的局势陷入到混乱之中,甚至是洪承畴战败了,到了那个时候,能够挽救大明朝廷的,唯有郑勋睿和郑家军了。
第七百四十九章趁火打劫
“徐先生,锦宏,李岩,参谋团如今就剩下你们三人了,文坤到陕西去了,孙老先生病逝了,我还真的有些不适应,我考虑让徐吉匡进入到参谋团之中,不知道你们是什么看法。”
郑勋睿提出来这个建议,的确算很大胆的,一度几乎要偃旗息鼓的东林党人,因为特殊的机遇,又开始兴旺起来,而且其势力蠢蠢欲动,想着朝南直隶和浙江一带发展,毕竟这里是他们的老巢,这样的关键时刻,郑勋睿让徐吉匡进入参谋团,的确需要勇气。
徐吉匡毕竟是黄道周的弟子,曾经的东林党人,尽管说跟随在郑勋睿的身边之后,忠心耿耿,不过毕竟有着那么一段过去,倒不是说徐吉匡会投靠东林党人,而是担心徐吉匡在面对东林党人的时候,不忍心下手。
徐望华稍稍沉思了一下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让徐吉匡进入到参谋团,是明智之举。”
后面的话语,徐望华不需要说出来了,一直以来,郑勋睿对东林党人都是手下留情的,从未主动斩杀一个东林党人,而且对东林党人之中的有识之士,也是采取拉拢的手段,这博得了不少读书人的推崇,现如今眼看着东林党人在北方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郑勋睿不计前嫌,重用徐吉匡,无疑会在东林党人之中产生巨大的波澜。
郑锦宏和李岩也是点头表示同意,他们都明白郑勋睿的用意。
“那好,我就举荐徐吉匡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进入到参谋团之中。”
说完,郑勋睿站起身来,走到了桌前。
桌上铺开了三张地图。分别是辽西后金鞑子以及李自成、张献忠两路流寇的行军和进攻的线路,以及目前的态势。
郑勋睿翻出了辽西的地图,放在了最上面。
“根据京城得到的情报,皇上和朝廷决定将重点放在辽西,意图首先打败或者驱赶辽西的后金鞑子,至于说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流寇。朝廷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应对,朝廷做出的这个决定,我们已经商议过多次,结局也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朝廷大军在辽西的战斗之中取得了主动,皇太极主动撤离,如此朝廷能够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流寇上面,其二是朝廷大军在辽西战斗之中失败,如此大明将陷入到彻底的混乱之中。北方彻底的大乱,而且还要波及到南方。”
“如此情况之下,郑家军究竟应该有何作为,参谋团是什么意见。”
郑勋睿提问之后,还是徐望华首先开口。
“大人,参谋团商议和分析过了,认为关键时刻,郑家军还是要出兵的。不过出兵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郑家军彻底掌控山东、江西和福建等地。势力扩充到整个的南方,在这些地方,郑家军有权解散当地的卫所军队,其所有的防御都是由郑家军负责。。。”
徐望华说话的时候,郑勋睿看了看郑锦宏和李岩,两人的脸色是平静的。
这样的场景。让郑勋睿很是感慨,他几乎可以断定,朝廷大军在辽西的征战,肯定以失败告终,要知道率领后金鞑子在辽西作战的是皇太极。其勇猛和睿智不用怀疑,就大明朝廷如今的人才来说,尚无人能够和皇太极比拟。
让郑勋睿好奇的是,历史是不是按照原来的步伐在辽西重现,也就是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是不是会在兵败之后投降皇太极,从而让已故的孙承宗在辽西辛苦创建的关宁锦防线彻底毁于一旦。
徐望华代表参谋团提出来的建议,就是趁火打劫。
朝廷大军一旦在辽西战败,局面将彻底失控,不管是皇上还是内阁,都无力应对混乱的局面,历史上也是如此,松山之战大败之后,朝廷已经无力应对流寇,导致李自成最终攻破京城,朱由检在煤山自尽身亡,大明王朝轰然倒下。
不过郑勋睿的穿越,已经导致历史出现了改变,郑家军屹立在大明的南直隶、山西和山东等地,牢牢控制了诸多的地方,而且有着绝对的实力剿灭流寇,打败后金鞑子。
郑勋睿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真正的掌控政权和天下。
从这个角度来看,徐望华提出来的建议是很不错的,只不过固执的朱由检,很有可能不会答应这个条件,誓死都不退步,眼睁睁看着大明江山倒下。
徐望华说完之后,郑勋睿沉思了片刻,开口了。
“南直隶、浙江和陕西等地,已经在郑家军实际的掌握之中,山东的登州、莱州、金州和复州等战略要地,也被郑家军完全掌控了,至于说南方的广大地方,包括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兵力异常的薄弱,郑家军想要拿下这些地方,不是特别的困难,北方的河南、山西以及中部的湖广、四川等地,战火连连,郑家军过早的插手这些地方,不一定是好事情,到时候很有可能出现郑家军将士拼命的厮杀,皇上和朝廷坐山观虎斗的局面,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来完全掌控山东和江西等地,是不是合适。”
郑勋睿刚刚说完,徐望华再次开口。
“大人,属下觉得完全有必要,郑家军必须朝着南方和北方的诸多地方扩充,失去了这个机会,日后的局面恐怕变得更加的复杂,至于说皇上和朝廷如何想,又准备如何做,属下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属下觉得局面不可收拾的时候,郑家军可以主动出击,到时候郑家军掌控江西和福建等地,朝廷也没有办法。”
相似小说推荐
-
南洋霸主 (且听沧海) 17KVIP2016-02-28 战争幻想从弹丸之地到泱泱上国!从大刀长矛到军舰战机!特种战士林飞,重回甲午战争!虎踞南洋,龙...
-
大唐之逍遥王 (晋城) 创世VIP2015-12-26 架空历史一位平凡的大学生重生唐朝,在混乱的时代中做出不平凡的故事,枭雄,名臣大将均是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