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欢迎人群最前面的是一名官,县令服还是很好认的。不过陈燮不认识他,只能远远的就下马,大步上前拱手致意:“在下陈燮,虽有旌表在身,终究不过区区一介白丁,如何敢劳县令及各位父老相迎?”
通州县令宋毅(杜撰),上前呵呵呵笑道:“陈大使不必自谦,通州城下一战,别人不知道,我香河父老无人不知。没有陈大使的虎威,通州不保,香河危矣。”
陈燮心说,那也没必要这么客气了,当即拱手回礼道:“县尊大人,还是把话说明白吧?不然在下的心里,很不托底。”陈燮倒也直接,搞的宋毅有点尴尬,原本打算接进县城好酒好菜招待一番再说,现在嘛只好低声道:“借一步说话如何?”
陈燮点点头,两人往边上去,明显能感受到那些“父老”们的期待眼神。这到底唱的哪一出啊?陈燮心里不明白,但还是很淡定的等着宋毅的主动开口。
“是这样的,前些日,建奴铁骑犯境,香河父老受惊不小。就在前天,还有建奴游骑出现。这不,既然贵部到了香河,不妨在香河住下,有什么需求,香河父老都好商量。”宋毅这么一说,陈燮心里明白了。
后金东进,明军各部不敢出城,这也导致后金游骑胆越来越大,三五十人的就敢四处劫掠。明军缩在城池内不敢出来。其实这个事情跟陈燮还是有关系的,上次他干巴山度一下狠的,多铎一通收拾巴山度之后惦记着报复陈燮。所以派了一些游骑在附近,希望能再遇见陈燮,好收拾一下这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明军小股。
弄明白是这个情况之后,陈燮心里偷着乐,嘴上却道:“县尊大人,我部奉登州营总兵张大人令,北上勤王,最终还是要走的。我看这个县城就不进了,队伍就在城外扎营,等候登州营张大人所部一起北上。”
宋毅心说,你不进城还搞个屁啊,这么辛苦弄出来的阵仗,不就是想把你留下来么?
“陈大使,贵部为国征战,到了香河不进城,这说出去不还听啊。”这货的嘴皮真不错,当初陈燮经过香河的时候,那可是城门紧闭啊。别说进城了,经过城下的官道,城头上都如临大敌的,派人下来要求不得骚扰地方。
现在估计是知道永定门一仗明军打的稀烂,后金铁骑肆意横行一时半会也不会离开北直隶的范围,知道害怕了,所以要留住这支能打的军队。陈燮都怀疑,自己刚离开通州,就有人快马来报信了。不然怎么动作这么快?
“县尊大人,不妨如此。我部可以留下一段时间,在此作一段时间的休整,但是必须在城外扎营。这是军规,不可违反。如果这样都不行,我只好去天津了。”陈燮这么说,宋毅只好作罢,再劝就没意思了,先把人留下来再说呗。
最终“父老”们留下了几头杀好的猪,十几只羊,然后回了城内。陈燮下令部队在城外三里处的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安营扎寨,对外宣称部队疲惫,在此休整。(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曹化淳到
第一百三十二章曹化淳到
登州,联合商号在城东水门附近盖的两层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楼,如今是城内的标杆性建筑。这栋楼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盖好,虽然耗时很久,但是也培养了一个大明的建筑团队。
刘庆广发英雄帖,各路海商云集于此。不到两年的时间,与联合商号业务密切关联的海商,就已经多达上百家。就这个会,很多海商想参加还不够格。
联合商号的正堂很大,建筑面积就是三百多平米。一干海商在此聚会,无疑是城内一件大事,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刘庆姗姗来迟,面对百余海商,神态自信坦然,拱手大声道:“今天请各位来此,实在有些仓促。盖因事情太着急,需要大家的帮助。这里刘某人撂下一句话,凡事帮了联合商号的朋友,今后必有回报。”
“刘掌柜,有事直说,这两年靠着联合商号,咱也没少挣银。需要帮忙,只管言声。”体重依旧的钱不多,每次都冲在最前面。作为陈神医诸多作坊的股东,他的利益自然跟陈燮绑在一起,这时候站出来就是帮自己。
“对啊,有事言声。”十几个海商纷纷表态,这些都是跟联合商号关系紧密的商家。其他商号的代表,更多的在观望,看看究竟在说。
刘庆一一记下这些人的反应,微微一笑道:“事情不大,商号的东家陈老爷,心忧君王事,带着两千团练进京勤王。这不。走的太急,粮草带的不多,交代刘某拜托各位帮忙,走海路给运些粮草去天津。粮草好办,这不是联合商号没船么?所以请各位来帮忙。也不要太多,有个一百条船就差不多了。”
刘庆在心里暗暗再次牢记了之前十几个站住来的人,接下来其他人的表演,就当着是看戏了。还是东家说的有道理,人都是自私的,利益纽带都无法将人捆绑在一起的时候。这些人就不能作为合作伙伴,只能作为有限合作对象。
太监曹化淳奉命出京,作为崇祯朝主持“平反”工作的太监,曹化淳深受皇帝信任。此番出京,没有摆仪仗。不是不想摆,而是眼下这个局面,摆这些架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带了几十个随从,乘马车悄悄出京,出城不过一会,前方官道上烟尘滚滚。
随从来报,石柱宣抚司秦良玉率部回京。曹化淳立刻下令,靠边让路。跟着下了马车,派人去表明身份,要见一见秦良玉。
听说大太监曹化淳在路边等着见她。秦良玉也吃惊不小。赶紧下马上前见礼,太监不是正常人,因为不正常,所以偏执狂较多。秦良玉也怕得罪太监,当年丈夫就是被太监害死的。
看见曹化淳的随从都站在路边,给大军让路。秦良玉的感官提升不少。
“秦将军为国征战,为君分忧。咱家在此有礼了。”曹化淳竟然主动给秦良玉拱手见礼,这让秦良玉受宠若惊。赶紧侧身受了半礼,然后才上前回礼道:“曹公公折杀秦良玉也,马家世受皇恩,为君父效死乃是本分,不敢居功。”
“秦将军当不得,谁又能当得?建奴南侵,那么多臣武将畏敌如虎,唯有将军挺身而出,主动请战。大明朝那么多官兵,个个都像秦将军,何惧建奴乎?”曹化淳可是在大内读过书的,这也是明朝的一个特色,让太监读书,协助皇帝管理朝政。内廷是有批红权滴,你可别先看了明朝的太监,权力大的很呐。
“公公谬赞,公公在此相招,不知何事?”秦良玉赶紧转移话题,回到正题上来。
曹化淳笑道:“奉旨前往登州团练营陈燮部,问他几个问题。”
啊……。秦良玉有点傻了,曹化淳出京就为了替皇帝问陈燮几个问题。这个,也没法给陈燮报信啊。只好对答,陈燮往香河去了,部队消耗巨大,要从天津补给。
待大军通过,曹化淳也不废话,继续要上路。秦良玉赶紧派秦翼明,率一百骑兵相随。这一路上可不太平,就带这么点人可不敢放心。曹化淳也没客气,接受了她的好意。
随从都是骑兵,轻骑快马的,从北京到香河也不算远,也就是一天的工夫。到了城下已经天黑,城门紧闭,自有手下持书叫门。宋毅甚为谨慎,用竹筐给吊上去随从,看过书才敢开城门。
曹化淳见面便问:“陈燮何在?”宋毅道:“陈大使不肯入城扰民,城东三里坡扎营,自己也在营安歇。”曹化淳听罢抚掌赞道:“大军不入城扰民,陈燮有名将之风。”
因为带着旨意,宋毅得伺候好咯,好在曹化淳也不太讲究这些,在一大户人家住下,休息一夜,次日一早便带上随从以及白杆兵出了城门,奔着城东三里坡而来。
刚走了不到一里地,官道边上的草丛里就窜出一队士兵,为首者举手示意:“来人止步!”
秦翼明见状赶紧上前去招呼,说皇帝派大太监来见陈燮。这带兵的军官听说之后,赶紧派人去报信,回话道:“前方系军营重地,有军令在身,不敢放行。”
曹化淳得了回报不过微微一笑,没有任何表示。很快陈燮就带着一群军官来了,而且没骑马,都是跑步前进,陈燮在前喊着“一二一”。夸夸夸的脚步声,听着就让人提神。
“立正!”陈燮的声音气十足,啪的整齐如一人的动作,看着就是眼前一亮。
“陈燮见过曹公公!”面对曹化淳,陈燮还是很犹豫该怎么应对。如何见礼就是一个问题,没有给人下跪的习惯啊。这不,最终还是选择了单手横胸的军礼。
曹化淳这个人,历史上是存在争议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说他是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进城的那个人,后来一些历史学家,找到了曹化淳当时不在京师的证据,算是给他“平反”。就曹化淳的经历看,历史上的满人进京之后,有降清人上书言,曹化淳开城卖国一事,由此也导致后来的史学家孟森、李治等人,认同了这个事情。
按说曹化淳是给那些被魏忠贤迫害的官平反的负责人,为何人还这么诋毁他?看罢史料的陈燮,对此的个人观点是,很可能在平反的过程,一些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故此心怀怨愤,待改朝换代,跳出来诋毁之。反正是太监嘛,哪有好东西?
相似小说推荐
-
1855美国大亨5 (奶瓶战斗机) 纵横VIP2016-01-01 穿越历史1855,这是最好的时代,延伸的铁路,轰鸣的机车,流淌的黄金铸成了高耸入云的通天塔;这是...
-
千古江山 (淡墨青山) 纵横VIP2016-01-08 架空历史天地为棋,人人为子;此局,没有是非对错,只有恩怨情仇;此局,胜者生,败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