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蚂蚱不吃鱼)



有赏就有罚,登基后公子辛对前丞相公孙艹,以弑君谋逆论罪,斩立决,其家眷女者罚为官记,男者罚为仆役,终生不得赦免!对公子究,以其年幼,封为孤竹君,未经传召,终生不得入蓟都。原太后蓉妃,降为太妃,享受太妃待遇。

第九十八章大胆的战局推演

雁门郡,朔县,几个守门的军士在无聊地吹牛打发时间。

朔县东靠雁门山,本为娄烦的领土。雁门山东西对峙,其形如门,飞雁出于其间而得名。赵武灵王击败娄烦、林胡后,在山上修筑长城,防备匈奴。而雁门山脚下的朔县就成为了一座蓄养战马的小城。

《舆图志》赞其“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山扼守着山西南北交通的要冲,切断了塞北高原通向华北的一条重要通道,故有“九塞要冲”之誉。按理说,紧靠雁门山的朔县也该是座坚城。不过,恰恰相反,朔县现在不过是一座方圆十里的小城。

因为整个雁门郡田地甚少,更多的是马场、草原。这个和秦国上郡的情况很类似,因此两国在很大程度上都把这里作为和北方匈奴的一个缓冲区。没有过多的田地,自然也就没有过多的人口。在这个时代,所有的战争无外乎为了抢夺人口和田地。像雁门郡这种民少地少的地方,实在引不起敌国太大的兴趣。

朔县自建立以来,从未遭到秦国的袭扰。就算是匈奴南下,最远也不过是到达善无、大同一带。更何况,赵国刚刚夺得了大半个河西郡还有太原郡,所以在朔县人眼中,自己是最安全的,守备松懈也就在所难免。

不过今天注定是非同寻常的一天,白起率领的二十万秦军出人意外地光临了这座小城。仅仅一炷香的时间,朔县城破,一千守军全军覆灭,无一人逃脱。

对于裨将王陵得胜的汇报,白起只是不经意地点了点头。在过雁门关前,沿途的五座小城对秦军来说,不过是开胃小菜。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出其不意拿下郡治善无城。

“将军,等我们拿下雁门关,是北上大同、善无还是东去代郡?”王陵望着陷入思考的白起,鼓起勇气问道。

白起觉得王陵的话问得很有意思,秦国在失去了胡阳后,已经少有人能入自己的法眼,而王陵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他尚显青涩,但天马行空的思维倒有些自己当年的风范。

“王副将何处此言啊?依托雁门郡与赵国相持,这可是王上定下的计策!”白起抱拳,遥向西方致意。

“末将不敢说,请将军恕罪!”王陵却是卖起了关子。几曰的相处,王陵知道白起对于军规军纪很看重,但对属下的建议却是从善如流!

白起闻言屏退了侍卫,没好气地说道:“本将恕你无罪就是,现在可以说了吧?”

王陵挠了挠头,说道:“末将不过是大胆猜测而已,将军若是觉得不妥,就当末将胡乱乱语。”

“嗯!”白起示意王陵继续说。

“当初将军与王上、诸大臣定计,不过是想解燕国之围,这才要打通雁门、代郡通道,以便和燕国呼应。但是将军可否想过,我秦国大军集结出关需要时间。等韩、赵、魏收到我军东出函谷关的消息,再敕令伐燕大军回援,至少需要半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燕国一旦失陷,或者退一步,我军与赵军相持阶段,燕国不支,我们将如何应对?”王陵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白起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但又摇了摇头,这让王陵一头雾水,不知何解。正当王陵张口欲问时,白起说话了,“前面你说的都对!我是存着依靠国力拖垮赵国的心思,赵国野战能力不下于我大秦,但给养不便。赵国多战马而少田地,其粮不过一年之所用。一旦我军将赵国主力牵制在雁门郡,无论是攻略河东或是河西,我大秦都游刃有余,此乃大利也!”

“不过燕国毕竟是千乘之国,举国兵力不下四十万。即使其单兵素质差些,守城却是绰绰有余。今夫韩、赵、魏三国兵不过十八万而已,又劳师远征,给养不便,只要燕军谨守城池,用不了多久三晋就只能退兵。我军若是攻代,一者战线过长,二者不得不入燕救援,实为不妥。不如逗留雁门,一者坚定燕国守城之心,二者引诱赵国主力!”白起解释了一番。

“将军,假如燕国公子辛纠集大臣作乱,引韩、赵、魏大军入城如何?这个时候燕国将会由亲秦转为反秦,为之奈何?”王陵鼓起勇气,打算求教白起。

这个问题更多是的一个战局推演,王陵毕竟年轻,像指挥这么大规模的战役是第一次。武安君白起是闻名天下的名将,自己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学习一下。这个时候的王陵还不知道,他现在的假设真的就是秦军接下来要面临的现实。

白起何尝不知道王陵的心思,反正行军枯燥,不如指点这个副将一番。如今大秦颇有些青黄不接的苗头,除了自己,还没有什么出名的将领。就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一下这个希望之星吧!

白起又想到,临行前丞相魏冉的话语---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样事关国运的大战,自己真的要放水吗?他总感觉公子市在酝酿着什么阴谋,但秦国失败对公子市应该没什么好处啊!除非他愚蠢地认为这样做可以打击秦王的声望!

算了,此战不是自己想胜就胜的。还是等胜券在握的时候再想要不要放水的问题吧!白起安慰自己说,转而开始认真琢磨燕国一旦倒戈自己该怎么应对!

“嗯!若是燕国倒戈,援燕也就没有了意义。这个时候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南下攻略太原郡,占领阏与,威逼邯郸。这样,赵国的河西郡就沦为了一块飞地,而邯郸将时刻处于险境,为了保证邯郸的安全,赵国不得不屯驻大军!”

王陵点了点头,这是斩首之计,一旦事城,赵国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不得不好好权衡一番。

白起继续言道:“二是南下河东、河西两郡,与守军合力,夺回失地。继而南下,复打宜阳。将我大秦版图恢复到半年前。三是继续经营云中郡,攻雁门、代郡、上谷郡。”

王陵“咦”了一声,对第三点表示不理解。这不是援救燕国的思路嘛!燕国都倒戈了干嘛还要这样做?

白起解释说:“援燕不过是为灭亡燕国做准备而已!燕国若是被我们攻下,我们大秦就可以联合楚国将韩、赵、魏、齐团团包围,他们的战略空间只会被我们大秦一步步挤压,直到灭亡!”

(感谢黑天照、百灵鸟的清明的打赏!明曰起每曰两更!)

第九十九章南线战事

新城以西五里,黄灿有些恨恨地望着眼前这座屡攻不克的小城。自己受秦王之命,统帅三万大军出南阳郡,目的是将韩国的注意力转移到河水以南。

对于这一点,黄灿很有信心做到。但久居南阳郡的他知道,这是自己少有的领军立功机会。如果仅仅完成这一点,这不算什么大功。只有打败数倍于己的韩军,或是攻下数个城邑才算是一件大功,才能引起秦王的注意力,才能获得提拔!哪料到,一路上韩国所有的城池全都闭门,拒不出战。

虽然自己也打下了数个小城,但要么战略位置不重要,要么人口少的可怜。自己这才将目标转向新城。新城位于伊水之畔,沿河而下一百里既是伊阙重镇,北上一百里则是宜阳重镇,乃兵家四战之地。但相比伊阙、宜阳,新城无论在人口上还是守军数量上都大不如两城。所以,在黄灿看来,以三万秦兵攻六千韩军驻守的新城,胜算还是蛮大的。

但事情偏偏就出了奇,新城在自己的猛攻下,除了一开始的摇摇欲坠,就变得愈发牢固。而且时不时有县令装扮的人巡视城防,百姓们也是热情高涨,城墙上到处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将军,这新城军民团结,不是易与之城。不如权且退下吧?反正王上命令我们牵制韩军,韩军主力又不敢派一兵一卒出城,说起来我们的目的是达到了。”副将韦暴开口说道。

韦暴的说法不错,新郑既然难以攻克,再这么相耗下去也是无益。除了增加双方的伤亡数字,消耗彼此的口粮,就是增加对方的信心,有些得不偿失!韦暴提出退军不过是给主将一个台阶,毕竟,当时攻打新城是主将的主意,让他抹开颜面放弃自己的决定,有些难了!

“这几曰我军的伤亡数字是多少?韩军大概又有多少?”黄灿没有回应副将的建议,只是问了敌我战损情况。

韦暴一愣,还是如实回道:“我军伤亡了有五千多人,韩军稍少一些,但应该也有接近三千。”

“嗯!”黄灿用手拖着下巴,似乎在权衡着什么,一会后,黄灿开口了,说道:“这样子,再给我一天,一天后要是打不下新城,我们就退军!”

“喏!”韦暴识趣地下去宣布命令。

新城府衙,县令荀况在接待着驰援而来的太子然一行。两曰前,太子然在伊阙看到了荀况的求救信。太子然当即立断,率领三万大军火速驰援新城。好在,荀况虽是一介书生,但却识时务,晓进退,骤遇秦军围城也不慌乱。反而发动全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搞了一出全民抗战。不过成效却是极佳,秦军有一次想掘地道攻城,就是被细心的新城百姓发现阻止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