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蚂蚱不吃鱼)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蚂蚱不吃鱼
- 入库:04.13
原本大战上风的秦军渐渐发现,韩军的援兵---这群明显百姓打扮的青壮,居然挡下了自己前进的步伐。秦军在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城头后,再难前进半步。这群青壮无论是在配合上还是勇武上,都不逊色于正规的军队。
不过秦军眼下不怎么震惊对方的善战,而是愤怒于对方战术的猥琐。秦军为了登城方便,携带的都是青铜剑一类的短武器,而对面的韩军居然是清一色的长矛、长枪。城头狭窄,韩军伸出密密麻麻的长枪长矛后秦军就没有了多少突击的空间,而且韩军长矛兵的身后的更加卑鄙的弩箭兵,他们蹲在地上,透过缝隙不停地杀伤己方。
如果不是秦军很快地以盾牌来应对,怕是伤亡会更多。一计不成,韩军又生一计,不断地朝对面的秦军抛入火球,扰乱了秦军的攻势。
黄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面明明占据了场面上的优势,却迟迟打不开局面。虽然自己相信今天一定可以攻克新城,但这分分秒秒的伤亡让黄灿有些痛心。
“宋副将,你亲率一千中军前去南门。那里地势相对低矮,一个时辰之后,本将希望可以在新城里犒赏大军,明白吗?”黄灿语气平和但又异常坚定的说道。
宋辛神色一变,郑重应道:“喏!”看来主将是下定决心了。不过在宋辛看来,韩军的城防已经是摇摇欲坠了。黄灿此举更多是的表达对各门攻势进展的不满。
一千秦军从中军迅速分了出来,在副将宋辛的带领下直奔南门。
新城西门内,三千虎骑已经在整装待发。虎骑的身后是一万士气高昂的轻步兵。秦军的撞车在不停地撞击城门,其声大如天雷,靠近城门的地方甚至可以感觉到附近城墙的晃动,谁也不知道西门还可以支撑多久。隔着厚厚的城门,甚至可以听到秦军各种噪杂的声音。
“加把劲!城门这就要倒了!”一个负责指挥的秦军惊喜地喊道。又是一次撞击,就在秦军都尉指挥手下后退,准备再一次撞击时,异变突生。久未攻破的西门,居然开了。
三千铁骑掀起滚滚的洪流,绝尘而去。西门口的一千秦军在毫无防备之下,当即损伤过半,许多人被马踏成肉泥。惨叫、惊呼、悲鸣、哀嚎,面对死亡,人显得格外渺小不堪。
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幸存下来的秦军发现城门并没有被韩军立即关闭上,而是从中涌出一千弓箭手,千箭齐发,这下再无一名秦军幸存。紧接着,九千轻步兵或持长矛或持青铜剑,杀向了密密麻麻集合在城墙下的秦军。
秦军哪里想到韩军居然还有多余的兵力出城反击,毕竟此刻城头上的战斗那么激烈,韩军兵力不过三千,守城还来不及。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猝不及防的秦军一下子陷入苦战。
秦军的兵力太分散,这一破绽在此刻被无限放大。南门、北门也是同样的情形,不过在这两门韩军只不过投入了各五千大军,相对西门是有些小家子气,但即使如此,也足够秦军喝一壶。韩军在秦军松懈之机,露出了雪藏已久了獠牙。
黄灿望着疾驰而来的虎骑,脸色变得有些发青。原本以为一战可下的新城突然涌出来这么多韩军,看来自己是落入了对方的圈套了。不过即使这样又如何,以骑兵来对抗自己集成方阵的步兵,对方这是在找死。而且远望过去,韩军冰冷的铠甲折射着摄人的寒光,坐下的战马俱是七尺以上,显然是一支重骑兵。虽然他们看起来声势浩大,但黄灿却是不怎么担心。韩国人不过是空有其表,披了铠甲的骑兵防护力是好了,但灵活姓却是更差了。只要自己阻隔住对方,对方或许大部分就会摔下马。
“弓箭手!放箭!”黄灿咬着牙说道。自己脸色发青不过是因为上当,没想到自己谨慎一世,居然也会被弱韩骗了过去。
最前排的六百名弓箭手领命开始放箭,密密麻麻的箭雨画出死亡的弧线,直奔韩军而去。虎骑看着越来越近的箭雨,开始俯下身子,尽量避过要害。每个人虽然人手一支骑盾,却不用来保护自己,而是护住身下战马的要害。
谁都知道,在滚滚的铁骑洪流中,战马一旦中箭倒下,马上的骑兵也不会幸免于难,唯一的结局就是被身后的袍泽踏成肉泥,保护战马就是保护自己。虎骑每个官兵身上都有铠甲护身,其中最差的也是皮甲,只要不被射中要害是不会有姓命之虞的。
现在的三千虎骑可不是华阳之战的那支虎骑,在水泥发明后,赵国可是大感兴趣。太子然趁势提出以战马换水泥,对赵国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战马。战马在这个时代还不算真正的战略物资,毕竟各国国力有限,骑兵培养也是甚为艰难。因此,赵国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不过太子然要求必须是肩高七尺以上的战马,这个就有些难度了,赵国颇费了一些周折勉强做到了。
太子然就用这三千良马,组建了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兵---配备了马镫、马鞍、马蹄铁的战马加上训练有素、身着铠甲的精锐骑兵。羽林军北上燕国,那里耳目众多,不宜显露马镫、马鞍的妙用。但新城就不同了,眼下自己可是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秦军又已经中计,想要全歼秦军、保住秘密是有很大希望的。太子然这才决定派出这支手上的王牌。
眼看虎骑离秦军本阵越来越近,黄灿果断命令弓箭手后撤,接下来是真正交锋的时刻。只要前排的盾牌兵挡下韩军的骑兵,失去速度、距离的骑兵只能接受己方的单方面屠杀。黄灿甚至开始憧憬大批韩军跌落战马,惨遭杀戮的画面。只是,剧本没有按照他想的那样。毫无阻碍的,韩军虎骑破阵,秦军引以为傲的步兵方阵被攻破了!
感谢绿米亚的打赏,努力码字中。还有一更!第三更放在明天上午。
第一百零三章秦军之殇
黄灿没有发现,眼前的这支韩军骑兵和以往的任何骑兵有着截然不同的装备---马镫、马鞍。它们的出现直接解放了中原骑兵的双手,这个时候的北方游牧民族是可以在裸露的马背上,凭借双腿的力量,进行华丽的骑射、冲阵。但中原的骑兵就不同了,大多数骑兵虽然勉强可以骑射,但冲阵真的有些勉为其难。冲阵时动作的幅度不可过大,一大的话很有可能就会掉落马下。只有少数精锐可以像游牧民族那样冲阵。
大多数秦军以为,韩军骑兵不顾死活地冲阵是自取灭亡。在迎上三排厚实的盾牌兵后,韩军骑兵会无一例外地掉落马下,幸运的受些皮肉之苦,倒霉地说不定就直接骨折。
但虎骑偏偏就违背常理地撞开了盾牌兵,虽然速度有些下降,但却足以以雷霆之势杀向秦军大阵中心。而且,没有一个人是因为身形不稳坠马。
秦军的方阵头三排是盾牌兵,接下来两排是长枪兵,再往后是弓箭手、轻步兵。在往常,这样的方阵足够对付与己方相当的骑兵。但对付重步兵,这样的阵形就稍显得单薄。单薄的下场就是被虎骑轻而易举地破阵,轻而易举地进行屠杀。是的,针对秦军的屠杀。
田虎恣意地率领虎骑**仅存不多的秦军,一遍又一遍。自己刚进骑兵营时,一遇到作战,就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骑马跑到敌人侧翼,放几箭就跑;等后来骑术精湛了,可以骑射、冲阵,但也仅限于和敌人骑兵的交锋。以骑兵硬抗结成方阵的步兵?除非己方愿意付出巨大的伤亡,不然最好不要尝试。
但现在自己就以三千骑兵冲击了四千秦军步兵方阵,而且大获全胜。那个秦军主将根本来不及组织反击就被自己斩于马下,阵斩敌将的感觉真好,田虎开始爱上这种感觉。残余的秦军还想要集结顽抗,但田虎根本不给秦军这样的机会。哪里人一多,田虎就率军前去打散他们。
胜利来的太快,惊喜来的却不突然。在看到敌将轻视自己,摆出常规的步兵对抗骑兵的方阵时,田虎就知道自己赢定了。不过,田虎也清楚,等到天下皆知马镫、马鞍的优势,开始重视起骑兵。骑兵即使依然可以战胜步兵方阵,但却不会像今天这样轻而易举。
四千秦军足足抵抗了半个时辰才全军覆灭,而这个时候,新城城墙下还是激战正酣。太子然在摆出了自己所有的牌面后,秦军虽然不敌,但却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城头上的秦军在留下了一批人负责断后后,果断退下城头。准备在城下打败出城“偷袭”的韩军。
秦军都尉们一面命令集结军队,一面向中军和临近的友军求援。在他们看来,韩军兵力有限,自己这一方怕是韩军的主攻方向。等援军一来,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战而胜之。但他们还不知道,他们本可以依赖的援军也正像他们一样在遭受韩军的打击。
西城墙,韩军的优势最大。一万韩军vs四千秦军,秦军在损失了七八百人后结成了一个小阵,但这并不能阻止秦军的覆灭。等到田虎率领虎骑回来的时候,秦军已经只剩下不到两千人,而且数量还在越来越快地减少。虎骑仅仅用了一个冲锋,就攻破了秦兵苦苦支撑的方阵。
北城墙,韩军和秦军势均力敌,双方起初各有五千大军,但秦军兵力分散,韩军利用自己兵力集中的优势,一度占据了上风。但随着秦军放弃城头,结阵自保,战斗开始进入拉锯战。即使韩军兵力比秦军多一千,但就是攻不破秦军牢固的大阵。这种情况直到西门韩军在解决完秦军来援后才得到改观。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绝代军师 (风云山川) 起点VIP2015-06-17 秦汉三国 曹操曰:“孤得思郎,如文王得太公,高祖得留侯!” 刘备曰:“倘诺思...
-
极品兵王 (权心权意) 纵横VIP2015-06-12 都市生活他是战场上的不败王者,回归开起小旅店,因一位落跑新娘而危机四伏,他重现无敌的王者...